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女强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权53年,却名声不显!

清朝女强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权53年,却名声不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1/27 12:16:18

鲁迅说过,孝庄太后是个好女人。孝庄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花了很大力气和多尔衮周旋,为儿子福临夺得帝位,福临死后,她又扶持8岁的孙子玄烨登基,授他以治国方略,指导他处理各种政务,培养出一位千古一帝。康熙帝甚至佩服地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可见孝庄皇后的能力、名声,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至于慈禧,也影响了清朝的命运,不过却是把清朝一步步带入深渊,成为列强欺辱的对象,鲁迅都说她是个坏女人,咱就不说她了。清朝厉害的帝王,无非康、雍、乾三位,而厉害的女人也有三位,除了孝庄、慈禧,另一位女强人掌权长达53年,呼风唤雨却没留下那么大名气,她就是孝和睿皇后

提起孝和睿皇后,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她是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是嘉庆帝的第一位贵妃,第一位皇贵妃,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孝庄和慈禧基本都是成为太后之后,才可以执掌朝廷中的政务,而孝和睿皇后在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权势滔天,足见这个女人的厉害之处。

乾隆五十五年,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被赐婚嘉亲王永琰,但永琰已有妻子,所以只能做了侧福晋。嘉庆继位后,被册封为贵妃。嘉庆二年,嘉庆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病逝,随后钮祜禄氏晋封为皇贵妃,以皇贵妃之名行皇后之实,管理后宫,这一年她才仅仅21岁。嘉庆四年,钮祜禄氏正式晋封皇后,母仪天下。

也许是努尔哈赤杀了嫡长子禇英的报应,不立嫡嗣的报应,清朝的皇帝大多为庶出。查遍清朝的皇帝,嫡出的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道光帝,生母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半个是咸丰帝,咸丰帝生母是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孝全皇后,孝全皇后本是妃子出身,后来扶正为皇后。而道光帝能够上位,完全是孝和睿皇后的功劳。

1820年9月2日,嘉庆帝在承德突然驾崩。关于嘉庆皇帝驾崩,有人说雷劈,有人说急病,有人说遇刺,成为历史之谜。不管怎样,嘉庆死得很突然,甚至没有明确指出由谁继位。据御制《古今储贰金鉴》记载,雍正继位后,为了防止皇子争位,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就是由皇帝选好储君,但不对外宣布。

皇帝秘密立下两道密诏,一道藏在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另一道由皇帝装个小金盒随身携带。嘉庆驾崩后,按照清朝惯例,由皇后监国,也就是说此时孝和睿皇后独掌大权。孝和睿皇后立即寻找嘉庆帝随身携带的小金盒,但并没有找到。而正大光明匾额后也没有嘉庆留下的密诏。难道密诏丢失?这种可能性较小,最有可能就是嘉庆皇帝生前并未立储。

国不可一日无君,有句老话说得好,母凭子贵,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也就成了最有可能当皇帝的人。但是谁都没想到,钮祜禄氏下了道懿旨,由皇长子绵宁继位,即后来的道光帝。道光帝并不是孝和睿皇后的孩子, 而是前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之子。孝和睿皇后能够放弃自己的儿子,迅速做出判断,正尊位而定社稷,可见其大公无私。

道光帝对孝和睿皇后很是感激,十分孝顺,几乎言听计从,孝和睿皇后在道光一朝对内外有着相当的影响。道光帝时期,鸦片横行,洋人入侵,耀武扬威。同治五年,英夷强占定海,用武力挑唆中国朝廷。道光帝一直犹豫要不要反击外国入侵者,孝和睿皇后厉声训斥他:“祖宗创业,尺土一民皆艰难缔造,何今轻弃之耶?”道光帝长跪不起,羞愧不已。

孝和睿皇后谨慎的权衡着内心的天平,小心的经营着与这个只比自己小几岁的继子的关系,当了一辈子尊贵的皇太后,也算有个好结局。这样的女强人,比清朝后期几位软弱的皇帝要强得多。道光29年,74岁的孝和睿皇后病逝,当时已经68岁的道光帝亲自给她披麻戴孝。孝和睿皇后虽然身居高位长达53年,但是她没有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甘心隐居幕后,自然不为人所知。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生育能力最强的和亲公主,13岁出嫁生4子1女,34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主要就是因为公主和驸马结婚以后并不是住在一起的,平时估计连见面都难,更别说同床了,如果公主想要和驸马同床的话,必须得经过管家婆的同意,而管家婆也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允许,没有点好处她肯定是不干的。所以说,不管是去和亲还是就近嫁人,她们结婚以后的命运都不怎么样。而在清朝,就有一个公主,她的情况却是很不相同

  • 清朝强盛的家族,出了6位皇后,所生后代还有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个皇帝后代排名,清朝12位皇帝都是谁的孩子,清朝皇帝子女列表及简介

    那些朝廷官员或者是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女儿们进宫的概率就要比普通人要大很多,这样一来,既能对皇帝有所帮助,自己的家庭也能够依靠皇室这个关系而得到更高的荣耀。所以,每次进行中选秀女的时候,那些官员们就争先恐后的自己家的女儿全部都送去,要是被皇帝看上了,那就是为自己的家里增添了很大的光彩了。当时,就有一个非

  • 周武王的装备来源:山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纣王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王伐纣重要一战,纣王娶了多少老婆武王娶了几个,封神演义的纣王和武王图片

    周原遗址发现,周人的确拥有铸铜作坊,但如今发现的主要始于西周,先周时的鲜有发现。如今,也就让人疑惑重重,姬周大军的装备究竟从何而来?十年前,山西考古发现取得重大发现,不仅解开了“虞芮之争”背后的真相,也解开了周武王大军装备的重要来源。 被掩盖真相的虞芮之讼 所谓“虞芮之讼”,就是商代虞国与芮国争田,

  • 后山:商朝“前八后五”频繁迁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后山:商朝“前八后五”的迁徙原因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序》这样说。东汉的张衡,作有《两京赋》,其中的《西京赋》有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这些文献都载称,殷商部落是特别喜爱迁徙的,这是殷商不同于前后其他族群的一大特色。说商人屡迁的“前八后五”,前

  • 商纣王麾下7大悍将,第三活捉二郎神2次,第四是孙悟空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商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其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在《封神演义》中,这个商纣王就彻底成了一个昏庸、残暴之君。但是我们看一下《封神演义》的别名《武王伐纣外史》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其导向效果跟《三国演义》的扬刘贬曹是一样的,所以《封神演义》中支持武王贬低纣王的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尽管如此,在纣王麾下还是

  • 《武庚纪》黑龙为什么不派圣王对付纣王?网友:他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庚纪中纣王是黑龙吗,圣王武庚纪,武庚纪玄风圣王的女人

    看过《武庚纪》的小伙伴都知道,纣王想要推翻神权,而黑龙为了镇压纣王,不仅派出了六部大神,更是自己亲临战场,而令人好奇的是,神族中明明还有圣王这种更高级别的战斗力,黑龙却没有派他们出动,反而是派出了六部大神,而且必要的时候还亲自出手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黑龙不让圣王去对付纣王呢?黑龙认为六部大神足以对

  • “鸣沙·微声”系列征稿启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如同意义不来自行动本身,而来自对行动的解释,虽然人们对什么叫“精彩”显然是各说各的,但一个故事是否精彩,肯定不完全取决于故事本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人,取决于他们的自豪、反抗、理性、偏见……偶尔也包括情绪。“微观世界”中数不尽的人情世故,正成为这些精彩故事的来源。相比文学,历史学对于“故事”定

  • 61年已过,夏朝依旧没有找到?大禹治水出现新的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史书中记载过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世袭制的朝代,华夏人的出处是不是也来自于此呢?史书中曾记载,禹原本想将继承人的位置传给益,但是益却将这个地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而这段看着很和谐的历史被称为“家天下”的开始!关于大禹治水的事迹大都认为是一种传说一种假象,而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传说

  • 中国古代十大鬼才,没有诸葛亮,姜子牙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十,姜子牙。在很多电视里都有他,是他帮助周武王灭了商朝。不过和以前的那些人比起来,他做的那些事情都不算什么。第九,管仲。管仲是齐国人,他一直觉得经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齐国的大部分经济改革都由他负责。第八,老子。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一直坚持的思想是无为。他觉得道就是自然里的所有规律,他提出的很多观

  •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缺点,一个弊在当代,一个祸害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端,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之处

    分封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早在三皇五帝的时候我们都出现了分封制。一个首领臣服于其他首领。不过他们各地拥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只不过名义上一个归另一个管理而已,这就是最早的分封制。到西周时期,分封制非常完善。周天子把自身无力管辖的土地分封给王室人员、功臣、贵族等人,让他们管理这些土地。而诸侯又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