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首先咱们先说一下皇帝纪年,孔子纪年以及公元纪年,这三种纪年的根据。皇帝纪年虽然是世界上最早的纪年体系,但是古代从未真正的延续使用这种纪念方式,只是到了民国之后才有人提出皇帝纪年这个概念,而且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在道家经常使用的;而孔子纪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出现的,是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一些维新变法的人提出的,他们表示以孔子的诞生之年为元年,以此年开始纪年,不过这种方法并没有使用太长时间;而公元纪年是源自国外的基督教,也就是以基督教徒计算的基督复活之日开始纪年。
[var1]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政治协商之后决定选择公元纪年这种国外的形式,采用这种方法其实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纪念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年限比较方便,而且也是为了能够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就代表了我国能够融入世界的一种决心,事实证明确,选择公元纪年也是正确的,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减少了一定的差异性。
而之所以当初不选择其他两种纪年法的主要原因是黄帝纪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纪念方法,除了中国人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并不懂,而且比公元纪年早了2698年,这和国际纪年法差距太大了,计算起来较麻烦。而孔子纪年是在维新变法的时候提出的,虽然是模仿西方的公元纪年,但是总感觉是抄袭,还不如直接就用公元纪年更好。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康有为等人是儒家学者,使用孔子纪年仿佛是给人一种没有摆脱儒家观念的感觉。
[var1]
总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之后要选择公元纪年因为这表示着我国要融入到国际当中,要走上世界的舞台,要开始一段新的历程。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和外国人交流会减少很多障碍,并且不管是哪个国家使用一种纪年方法会更方便一些,更重要的就是计算起来非常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