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与曹植为夺权斗的你死我活,为何事后曹丕没有杀曹植?

曹丕与曹植为夺权斗的你死我活,为何事后曹丕没有杀曹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29 更新时间:2023/12/8 2:08:14

三国时期的曹操一世英名,也戎马一生,不管世人都说他怎样的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一代枭雄,也是堪称传奇的人物,不过像曹操这样精明的人也有烦恼的时候,其中比较头疼的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要知道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这些儿子里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完全贴合曹操对未来继承人是要求,他看好的人要么早夭,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就是无心参政,最后继承人的位置还是落在了次子曹丕身上。

说实话,当时曹操并不看好他,而是中意曹植,两人为争夺权力还曾斗的你死我活,不过曹丕技高一筹,凭实力赢得了曹操的赏识,最终登上王位,还自己独立称帝,可让人好奇的是,一向阴狠毒辣的曹丕在成功夺权之后为何没有杀掉昔日的对手曹植呢?这背后有何原因?

虽是年长,却不被曹操看中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论年龄,论资历都是比其他的的兄弟要好的多,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也对他没什么好感,也不看重他,最开始的时候曹操很中意长子曹昂,原因是曹昂一直跟随他南征北战,虽不说继承曹操的头脑,但要是说带兵打仗,治理国家也还算是不错的人选。

因为这一层原因,曹操就像把他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只可惜后来潼关之战大败,曹操一众被马超打的溃不成军,要不是曹昂、曹洪等人掩护他离开,估计曹操就命丧当场了,可也就是这次战败,曹昂为了救曹操把自己的快马给了他,自己则战死。

痛失爱子的曹操之好另选继承人,这样来看曹丕应该是下一个人选,毕竟排名第二,是最年长的一位,从小也是博览群书,虽不如曹昂那般英勇,但是本身的才能不容小觑,更何况还有司马懿等人为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但是奈何曹操出色的儿子太多,曹丕根本算不上亮眼。

就比如小儿子曹冲,年幼时就有过人的才智,哪怕是那些谋臣都未必有他聪明,而且相传曹冲为人忠厚善良,体恤下属,简单来说就是完美的帝王之材,这让曹操高兴不已,甚至就差对外宣传将其立为世子,足以见得对其重视程度。

只可惜曹冲尚未成年就因病早夭了,这让曹操再一次迷茫了,看好的两个儿子都未能如愿,不过还是有相对来说很不错的人选,这个人就是三子曹植。

曹植为何会败给曹丕

曹植虽然智谋不及曹冲,但是也是一代才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洛神赋》,还有《七步诗》,年纪轻轻就可以出口成章,不得不说确实是天纵奇才,也难怪曹操想要立他为世子,而曹操的这种做法就引得曹丕不满了,要知道他和曹植一母同胞,曹丕并没有感觉自己比自己的弟弟差多少,更何况他一直勤勤恳恳,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也表现不差,凭什么曹操就是不愿意多看自己的一眼,这让曹丕心中不免存在抵触的情绪。

带着这种情绪曹丕便开始和曹植争夺权力,他依旧隐忍,遇到什么事情都深思熟虑,不动声色,但是私下却精心密谋,不放过任何一个彰显自己能力的机会,再就是各种讨好曹操,平日里对曹操嘘寒问暖,小心谨慎,俨然一副“好孩子”的形象。

反观曹植就就不一样了,他不太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甚至有时候不守礼制,坏了规矩,这惹得曹操不太满意,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想要扶持曹植的想法,还是依旧派大臣辅佐他,而且也有意锻炼他。

只可惜曹植就是不懂曹操的一片苦心,也有人认为曹植不喜争斗,也无心参政,所以表现的很差,毕竟他也是聪明人,不可能看不出来曹操的意图,所以他总是把事情搞砸或是让曹操失望很可能是故意的。

就比如当时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他下令派曹植领兵去救援被围的曹仁,可是没想到曹操叫曹植去面授机宜的时候,曹植居然在前一天晚上喝的伶仃大醉,根本没起来,这可把曹操气坏了,一气之下罢免了曹植所有的职务,同时在这之后他不再看重曹植。

很显然此时曹操对曹冲已经彻底失望,不想在用他,而因为没有更好的人选,一直隐忍不发的曹丕终于被曹操重新审视,等到曹操病重之际,他将王位传给曹丕,不管是不是打心底里愿意,他也是没得选择了。

曹丕为何没有除掉曹植

等到曹丕继位之后,虽不说做的多出彩,但是也是很好的继承父业,建立了魏国,算是完成了曹操尚未完成的遗愿,在这之后曹丕开始不再隐忍,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大肆纳妃,就连曹操的遗孀他都霸占。

再就是不守孝道和礼法,不等丧期结束就随便大摆宴席,这样来看曹丕并不是真正的合适继承人,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物,可是意外的是他并没有除掉曾经对手曹植,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曹丕在明面上虽然没有迫害曹植,但是实际上却也没对他好,而是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实力,就比如曹植的爵位被革除,原本的封地也大大缩水,本是食邑万户,到最后只有两千多户,同时在其他的待遇上也都是最低等的,简单来说就是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其次就是曹植已经不对曹丕构成威胁,先是之前曹操放弃扶持他,曹植身边的人才逐渐流失,杨修和丁仪等人先后被杀,这让曹植无人可用,后来曹丕又进一步清算他周围的亲信和下属,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曹植的威胁,所以说杀与不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最后就是曹丕也得考虑他日后登基称帝的事宜,毕竟三国时期的人们依旧还是支持曾经汉朝的统治,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可是在天下人眼中还是正统的皇帝,曹丕又几次演戏,变相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最后他如愿称帝,此时他需要做的是树立自己好的形象,若是念及旧恨杀了曹植岂不是让人诟病。

结语

话说回来,曹植过的一点也不好,比如成名的《七步诗》,这是被逼无奈才创作出来的,其中著名的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足见他的无奈和苦楚,而曹植不得重用,屡遭压迫,后半生郁郁寡欢,最终忧郁而亡,一代才子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韩信指挥三十万合围项羽,兵仙和霸王的巅峰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荥阳对峙京索之战彭城之战时项羽以三万精骑一举大乱了刘邦的防御体系,进而把刘邦打回关中。刘邦一路败退到荥阳,然后整合残兵败将以及萧何派来的新兵,最终在京、索一带阻击前来追赶的楚军(注释1)。在此有个不起眼的史料,那就是郦食其也退回到荥阳了。刘邦刚刚经历彭城溃败,他自己的家人都丢了,但是这么一个七老八十

  • 刘备临终前给赵云一项特权,赵云却没听懂,诸葛亮听懂了但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正是这样的历史才显得扑朔迷离,假若智者诸葛亮帮助扶不起的刘禅得到这个天下,假若关羽没有因粗心大意而失荆州,那没有残缺的历史是否还能让人们如此着迷呢?赵云即使得不到重用,但他为刘备效忠的初心没有改变,在历史中赵云是没能发挥他最大的才干,但在《三国演义》里,他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敬佩,赵云也在刘备心里

  • 三位刘氏开国皇帝,刘邦,刘秀,刘备,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三人能从草根一步步成为帝王都是经历了一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的,他们也都是能力非凡之人,那么现在如果要对比一下他们的个人能力呢?首先我们从三人一生的功业大小来看:刘邦、刘秀都是一统天下之主,而他们所开创的西汉、东汉两个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伐匈奴、通西域,中国的主体民族以为他们的功业而

  • 说赵括是“纸上谈兵”冤枉不冤枉?既冤枉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赵国完全处于下风。它由于实力不济,与秦国的较量,实在是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接受上党地区的问题,接受要面对秦国的报复,不接受要面临秦国的高压。战役中,防守肯定失败,反击廉颇野战又打不过秦军。所以说,赵国的失败是大家都可以预料到的。[var1] 这个时候,赵王想起了过去的一个成功的战例,那就是

  • 三国乱世第一谋士:一生智略超群,真正的谋己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凉州还有一路军马是马腾, 马腾的级别原先比李傕等人要高。现在, 李傕等人犯上作乱, 居然可以控制朝廷, 号令天下, 并且皇帝还认账, 这一笔买卖真是赚大了。所以, 马腾也想做这一笔买卖。于是, 凉州的马腾伙同并州的韩遂, 二将引军十余万, 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 再来帮皇帝锄一次奸。因此, 李傕等人

  • 此人堪称唐朝版吕不韦,做生意做到唐朝开国元勋,后来还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吕不韦,吕不韦什么时候当上宰相,吕不韦最出名的故事

    [var1]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末期,著名的吕不韦同志,曾经给出过一个被后世广为信奉的答案:卖人!当然,这个卖人,不是去买卖奴隶之类的生意,而是投资一个人的未来。吕不韦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就是因为曾经投资秦国公子异人。后来,异人成了秦国国君,吕不韦也

  • 三国乱世之猛将许褚:虽勇猛非凡,却三次败于此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正史里不好排列,毕竟,真实的战场上各大名将单打独斗的机会不是很多,难定一二三四五的名次,但许褚在正史里绝对算得出超级猛将。有几个地方可以充分体现出他的悍猛。一、东汉朝廷濒临垮台,政府管理失控,地方盗贼蜂起,天下大乱。许褚为了保护自家宗族利益,聚集起宗族千余人坚壁深垒,抵御敌寇。曾有汝南大盗葛陂率领上

  • 汉武帝一生都没办成的事,为何汉宣帝轻而易举就办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汉宣帝的历史功绩,班固在《汉书》中赞叹道:班固画像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汉宣帝画像汉

  • 此女是民国第一外交夫人,精通六国语言,丈夫有外遇后霸气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黄蕙兰的父亲曾经是爪哇国的首富,家庭很好,虽然她的父亲有很多的小妾,但是很疼爱她的母亲。因为黄蕙兰的身体不好,所以就找了老师对她进行死角。随着黄蕙兰的不断长大,她跟着母亲去世界各地旅游,聪明的黄蕙兰也学会了六国的语言。黄蕙兰的母亲不希望女儿生活在这样很多小妾的家庭里,就带女儿去了伦敦。在

  • 刘邦为何一定要韩信死?800年后 李世民道出背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会觉得,韩信居功自傲,要是不杀了他,他有一天可能会骑到刘邦的头上。其实,像刘邦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比如说鳌拜吧,他就是仗着自己是大功臣,从来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从而让康熙有了杀他之心。800多年后,尉迟恭帮着李世民打的天下后,自然也会得到了李世民的封赏,尉迟恭仗着自己功臣的身份也确实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