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引狼入室?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背后的种种考虑

引狼入室?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背后的种种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29 更新时间:2024/2/10 15:29:41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江陵城内的曹操行辕迎来了一位客人。

此人名叫张松,乃是刘璋帐下别驾从事,这次他来拜见曹操,带来了益州方面极大的善意。

其实这已经不是刘璋第一次联络曹操了,蜗居益州的刘璋一直在观察的中原的局势。

早在曹操发起南征之前,刘璋就曾派阴溥前往许昌对曹操表示祝贺。曹操为表示回报,给刘璋封了个振威将军。之后他又派张肃给曹操送了三百叟兵和一些其他礼物,双方始终保持着一定联系。

刘璋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的统治并不稳固。在平定了赵韪之乱后,虽然益州大族的势力遭到了一定打压,但他曾经十分依仗的东州士却逐渐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在东州士吸纳了大量赴蜀士人并逐渐上层化以后,刘璋略显平庸的能力就愈发难以驾驭他们了,而庞羲在巴西郡的阳奉阴违就是最大的体现。

在这种背景下,刘璋急需得到朝廷的支持,这是他稳固统治的必要手段。于是这次刘璋便派张肃之弟张松前往荆州,他不仅向曹操表示臣服,而且还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征调。

曹操见张松五短身材,其貌不扬,言行举止又放荡不羁,虽然他有才学见识又精明果断,但心中还是略有几分不喜,毕竟其兄长张肃容貌甚佳,当时给曹操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当然,这并非曹操冷遇张松的主要原因。

张松的表现或许不算个合格的外交官,但他代表的不是其个人,其背后的刘璋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虽然刘璋多次遣使前来拜见,但是他的诚意却非常有限。

据《汉献帝春秋》记载,早先朝廷听闻益州发生动乱,于是派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征刘璋入朝为官,但刘璋未予理会。

刘璋期间益州发生的最大的一次战乱自然是建安五年(200年)的赵韪之乱,此时的朝廷已经为曹操所掌控,因此这便是曹操对刘璋的第一次试探。只不过刘璋毕竟割据一方,不可能舍掉这一切到许昌去做个富家翁。

在之后的日子里,曹操势力愈发强大,他平定河北几乎一统北方,但刘璋只是派人简单祝贺一下或者送些薄礼,至于最关键的遣送人质则绝口不提,在曹操看来,这完全不是臣服的态度。

再加上曹操这些年进展异常顺利,巨大的成功之下他愈发骄狂,自然也就不把张松放在眼里了。

张松确实才学过人,一次宴会上,主簿杨修将曹操所著兵法拿给张松,接过张松一边饮酒一边过目,须臾之间便可通篇背诵,展现出过目不忘的本领。这让杨修暗暗称奇,他认为此人很有能力,劝曹操留他做官,可最终曹操也没有答应。

曹操的冷落让张松甚为不满,从此他便绝了投效曹操的念头。

张松出自蜀郡成都的大姓张氏,但他却是益州大族中的一个另类。

赵韪之乱后,益州本土势力和刘璋暂时达到了平衡,一方面益州大族遭到削弱,另外刘璋的特点也比较符合他们的利益。

作为一个守成之主,虽然在汉末乱世的大环境下刘璋最终是难以生存的,但是他那保境安民的宗旨却给益州带来了和平和安宁,这对于主要利益集中在本土的益州大族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然而张松却不同,他非常不安分,而且还和东州人法正走得特别近。

其实张松的想法应该和当初辞官跟随刘焉的赵韪类似,眼下虽然稳定,但他并不满足,他还是希望争取更高的地位,而这只有在引入外来势力时才可能实现。

恰好此时曹操在赤壁大败,于是张松便趁着这个机会对曹操大肆诋毁,劝说刘璋断绝和他的往来,同时又建议刘璋和刘备建立关系。至于使者的人选,张松举荐了好友法正。

起初法正并不愿接受,因为他也不清楚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在张松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了。于是刘璋便派法正前往荆州与刘备结好联盟,之后又让法正和孟达送去数千兵卒帮刘备抵御曹军。

这一去不要紧,法正一下就为刘备的风采所折服。之前我们说到,东州士由于自身的政治抱负,对刘璋愈发不满,两相对比之下,刘备远远胜出,这才是他们所追寻的明主。

法正返返回成都后,在和张松的交谈中大肆夸赞刘备的雄才大略,于是两人密谋商定,准备共同拥戴刘备,只不过一时找不到机会,他们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机会终于来了,随着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发起西征,之前远离战火的益州终于感受到了切身的压力。而刘璋又听说曹操将派遣钟繇等率军前来汉中讨伐张鲁,这则传闻让他更加恐慌。

为了这一刻,张松已经等了两年多,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向刘璋献上了准备已久的那套说辞。

张松劝刘璋道:“曹操兵力强大,天下无人能敌,如果他夺得张鲁的汉中再利用其钱粮物资南下攻取蜀地,将无人可以抵御他。”

刘璋一脸忧色道:“我也正为此事担忧,但苦于无计可施。”

张松暗想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于是说:“刘豫州与您同宗,又与曹操是的死敌,敌人善于用兵,如果请他讨伐张鲁,张鲁必败,张鲁败则益州强,到时即使曹操亲自领兵前来,又能奈我何?”

张松此番言论准确抓住了刘璋的心理,在刘璋杀死张鲁的家眷后,双方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虽然目前张鲁的威胁还非常有限,但如果他得到了曹操的支持就不一样了。如今刘璋投靠曹操已经不可能了,但张鲁却是可以的。届时若是张鲁作为曹操的先锋南下,战败后刘璋的凄惨下场可想而知,他不得不早做打算。

见刘璋已经有所动摇,张松又劝道:“现在州中将领庞羲、李异等人都居功自傲,且心怀异志,如不能得到刘豫州相助,益州将面临外有强敌,内有骚乱的困境,最终必定败亡。”

这番话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虽然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实实在在,可若是益州内部众志成城,凭借多年的积累以及险峻的地形也未尝不能一战,只可惜实际情况却并非那么乐观。

这些年庞羲等人离心离德的态度刘璋全都看在眼里,但他只能维持现状而根本无力解决,到时候面临强大的外敌,这些人能指望得上吗?他们不反戈一击就不错了。

而引入刘备虽不能说完全没有后患,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凭刘璋自身的实力,他只能和众多不安定因素维持平衡,若想压制他们则远远无法办到,而刘备的到来或许可以办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当时的刘备政治声誉是相当不错的,按诸葛亮的话说,正是“信义著於四海”也不为过。

当初刘表去世后,刘琮擅自降曹,刘备本有机会和借口对其发动攻击,但他最终没有这么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但这对他的形象来说是个极大的加分项。想必刘璋认为刘备也不会辜负自己。

如刘备能击败张鲁,届时便可以让他驻守汉中,二人不仅可以和平共处,又能让他作为抵抗曹操的屏障,就如同当初刘表将刘备安置在南阳新野一样,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想到这里,刘璋越来越觉得张松之策言之有理,于是请出之前曾与刘备有过一面之缘的法正,令他再次出使荆州。

此计一出,州中大哗,主簿黄权率先站出来反对。

黄权是巴西阆中人,他出自当地大姓黄氏。和大多数益州本土士人一样,黄权并不希望战火烧向他的家乡。后来他赞同征讨汉中,主要也是为了守土,毕竟汉中作为益州的一部分,是北面重要的屏障。对比之下,他在夷陵之战中的态度则非常保守。

刘备是什么样的人黄权一清二楚,作为多年来站在反曹第一阵线上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不可能有调和矛盾的余地的。

刘备虽然才智武略远胜刘璋,但以他为主的话,等待着益州的必然是无休止的战争,这不是黄权希望见到的。

于是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素有勇名,现在请他来蜀,若以属下之礼相待,必不能令他满足他;若以宾客之礼相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现在不如守紧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

黄权这一席话的核心便在“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对此他是深有体会的。

对黄权来说,他是主而东州士是客。当年“客安主危”之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他不可能希望同样的事情再次重演。

只有势力平衡方能和谐,若引入刘备,则相当于“客”的力量得到了巨大加强,这对益州本土势力更加不利。无论是为刘璋还是为他自己谋划,让刘备入蜀都是不利的。

可惜这番金玉良言刘璋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之后王累倒悬于城门,以死相谏,刘璋仍然不为所动。

刘璋还是太过理想化了,当年刘备势单力孤,寄寓荆州时期自然安分守己,可如今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实力剧增,这就绝不是刘璋所能驾驭的了,只不过他并没有这个觉悟。

法正一行终于上路了,他带着四千人马前往迎接刘备,又赠送了巨量财物。

这次见到刘备后,法正知道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到了,自己离开故乡扶风来到益州已经十余年了,却始终无所作为,如今他已经年近不惑,实在不允许他继续蹉跎人生了。

于是一见面,法正便开门见山地献策道:“凭将军的天纵英才,正当加利用刘璋的懦弱;张松乃益州干才,可让他在成都作内应;然后将军便借助益州的富庶险要的地势来成就霸业,实乃易如反掌。”

刘备听后连连点头,之前张松也曾暗中前来拜见刘备,给刘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刘备问他蜀中地形,以及兵马钱粮等情况,张松一一作答,又将山川地势尽数画下来,益州的虚实已经彻底暴露在刘备面前。

如今一切已在刘备掌握之中,他再无疑虑,隆中对的宏图伟略尽在眼前,跨有荆益的远大目标不再是梦想。

于是刘备留关羽和诸葛亮等留守荆州,他亲自带数万士卒西进,由此踏上了征服益州之路。

那么刘璋就真的如此心宽,不怕开门揖盗,被刘备来个鸠占鹊巢吗?

其实刘璋并非完全没有防备,刘备在溯长江西上到达江州后,便沿着垫江水(嘉陵江入长江前的一段)前往垫江(今合川),随后沿着涪水(今涪江)来到成都北面的涪县,可见刘璋始终没让刘备前往他的核心地区成都平原。

刘璋与刘备在涪县相会,这次刘璋也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前往,车驾幔帐,光耀夺目,气势上完全不逊色于刘备。

双方在涪县大肆饮宴,一时间宾主俱欢。

而就在宴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暗中却流露出了阵阵杀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毛主席评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的“奢侈、黩武、方士之弊”和晚年的“罪己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前87年),字通,西汉第七位皇帝。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

  • 唐代40吨镇河铁牛,黄河底1200年完好如新,重现天日引国内外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黄河,作为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句“母亲河”的确名副其实!可她在给我们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那奔流壮阔的湍急,不知让古今多少国家上位者为之头疼!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麻烦,于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下令搬来了一尊护法神兽,用来镇压黄河的水灾和威慑塞外胡族。那是建

  • 论带兵打仗,刘邦远不是项羽对手,项羽数次以少胜多击败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打仗赢过项羽几次,今日思项羽还是至今思项羽,专精项羽和普通项羽有什么区别

    刘邦把精锐配给韩信,应该是想着汉弱楚强,对楚很难速胜,但汉对其他诸侯国则需要速胜,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既然刘邦把精锐分到了北线,那么在荥阳一带的刘邦就被大大削弱了。项羽想的也应该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刘邦一路,再打其他不服的诸侯。但他没想到自己集中了优势兵力也啃不动刘邦,韩信一路告捷直接迂回到

  • 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成谜,最终被两位农民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是什么,武则天墓无头石人之谜

    陕西咸阳市有一座梁山,山上有一座帝王的寝陵,这便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二圣''合葬墓。它是唐朝''依山为陵''建筑工程的代表之作,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也是现如今唐朝十八陵的唯一''幸存者''。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从明争暗斗的后宫脱颖而出

  • 汉宣帝凭啥敢说出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么霸气侧漏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是刘病已幼年遭遇变故,又长期生活在民间,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学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可见他的文治武功之盛。仅在对外战争中

  • 秦始皇唯一征服又不要的省,苦了千年,直到宋朝才突然暴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一聊一个千年没有大变动的省。一省的变化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比如河南按理说应该全在黄河以南,但是河南现在有一块地方是黄河以北。还有山东,以前是齐鲁两国,后面成了一个省,区域在新中国后还发生过变化,比如江苏的徐州就曾经划到山东,后面又划了出去。再比如广西,以前是没有出海口的,现在大钦

  • 传说武则天出生时连哭七天,最后一位算命高人说一句话,不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死前的三个预言,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算命完整版

    武则天的老家其实是现在的四川,她出生的时候,还是比较平静的,没有风雨也没有紫气,唯一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娇弱的女娃儿,哭声却很洪亮,但是对于重男轻女的古代人来说,上面有两个哥哥,也出生过了一个姐姐,他的出世,在家人眼里并不知道什么格外的惊喜。袁天罡很早就成为占卜大师了,而武家也是富贵人家,平日里也是

  • 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之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系列之四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特展由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承办的迎春特展:乌兰察布“周末休闲游·四季好去处”之冰雪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大唐风尚——唐朝金银器艺术专题展》开年大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唐代金银艺术品为主题,从文化背景、时代审

  • 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墓?墓中的2句话竟让刘伯温恼羞成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为什么毁掉诸葛亮的坟墓,为何刘伯温要挖诸葛亮的墓,刘伯温真的挖了诸葛亮的墓吗

    刘基,字伯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23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当时元朝腐败,民不聊生,但是刘伯温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廉洁刚正,为国效力,忠于职守,但屡遭挫折,加之元朝官场的民族歧视,终于面对现实,认识到元朝灭亡的趋势,于是辞官还乡。后来,朱元璋

  • 读懂原著才明白,诸葛亮没有那么聪明,刘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三国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刘禅对于诸葛亮是什么态度,诸葛亮上书刘禅请求自降三级原文

    其中的聪明人是诸葛亮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在隆中便知晓天下大事,为刘备制定了“夺荆州,取益州”,等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诸葛亮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他出山之后,放了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第二把火烧新野,第三把火烧赤壁,一把比一把火大,为主公刘备打下了蜀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