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治帝年仅19岁就逝世,看他荒唐无度的生活,19岁已经是高寿

同治帝年仅19岁就逝世,看他荒唐无度的生活,19岁已经是高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1/25 15:52:44

1860年,一把大火在东方有着三千年文明古国的都城旁熊熊燃烧。而这个帝国的皇帝,彼时29岁的咸丰帝,已经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当时咸丰帝并不知道,他这辈子将会定格在京城之外。而他年仅5岁的孩子,也将成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里,新一任傀儡皇帝。

此时的清帝国已行将就木,内忧外患之下,30岁的咸丰帝一命呜呼。临终之际,他将政务托付给朝廷内八个大臣,这八人称为“赞襄政务大臣”,在民间又被称为“顾命八大臣”。他们的任务很简单,辅佐咸丰帝5岁的儿子,直至其成年能亲自临朝听政。

这个年仅5岁登基的皇帝就是同治帝,不过在其登基之初,拟定的年号是为祺祥。三个月之后,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和一众大臣发动了辛酉政变,正式开了清朝末期垂帘听政的时代。

5岁孺子,任人摆布的棋子

当肃顺1861年跪在京城菜市口的时候,内心肯定在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动手杀掉慈禧。然而任何的政治斗争都是成王败寇,彼时安坐于紫禁城内的,已经是慈禧太后了。

咸丰一死,庞大的帝国群龙无首,虽然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但是因为咸丰是死在京城之外的地方,所以这就给慈禧等人的政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虽然同治帝载淳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可托孤之时,她这个当娘的被排除在了最高权力之外。

如果没有发动政变的话,慈禧今后的命运就是安稳地在紫禁城里做个太后,然而慈禧对权力的渴望可以和男人比肩。她清楚皇帝刚死,新帝年幼未立之际,这时候动手最好,于是她便怂恿慈安太后一起动手。

彼时的慈安太后是皇后,载淳是她的嫡子,而慈禧仅仅是一个嫔妃。虽然是新皇帝的生母,但是从严格的品级和政治排序上看,她的地位不但逊于慈安太后,而且在朝廷内也完全没有说话的份儿。然而慈禧富有政治眼光,她看到了彼时的矛盾所在。

于是,1861年的9月5日,咸丰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䜣,以奔丧的名义赶赴承德避暑山庄,但实际上是跟慈禧密谋政变的事宜。奕䜣被排除在最高权力之外,内心自然也不爽,如今有这个机会,他为何不做?

之后,奕䜣又赶回北京,拉拢在京的一帮大臣,并且联合各省的督抚,准备一并谋事。更为重要的是,奕䜣得到了握有重兵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支持。为了增加成功率,他甚至还拉拢在京的外国势力。

就在慈禧和奕䜣外围筹划的时候,“顾命八大臣”还傻傻的以最高权力中枢自居,只顾忙着处理咸丰帝的后事。

10月26日,咸丰帝的灵柩从承德起运回京,慈禧让肃顺在后面护送灵柩,自己带着儿子先回了北京,不巧肃顺这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再次被慈禧耍了。仅仅过了一周之后,护送灵柩到了密云的肃顺就被抓了。被押进宗人府后,他才看到其他七个人也都聚齐了。

很快,顾命八大臣中的载垣、端华因为是亲王,所以恩赐自尽,只有肃顺被斩首,其他的五个人被撤职。慈安和慈禧两个太后垂帘听政,奕䜣升任为议政王,载淳在当年的11月11日正式继皇帝位。

至此,慈禧策划的政变成功。5岁的同治帝对这一切不明就里,这个孺子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就要完全听他母亲慈禧太后的摆布了。

当了13年的储备皇帝

同治帝虽然当了皇帝,然而年龄太小,实际的政权掌握在慈安以及慈禧两位太后,以及叔叔恭亲王奕䜣的手里。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同治帝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在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只有在举行国家大的典礼的时候,他才出来接受百官的朝拜。其他的时间,和大部分同龄的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同治帝读书的地方是乾清宫西侧的弘德殿。

为了培养好同治帝,给他选的老师一位是祁寯藻,这个人嘉庆19年就中了进士,而且给同治帝的爷爷和爸爸都当过老师,他是一位儒学大家,善诗赋精训诂;另一位老师是翁心存,是道光年间的进士。

从同治元年到同治八年,小皇帝也从5岁长大到了13岁,朝廷此时就要准备给同治帝准备大婚了。在此前清朝的皇帝中,顺治康熙都是幼年登基,13岁举行婚礼并且亲政。所以按照此前的惯例,同治帝也该完成自己的成人礼了。

皇帝的大婚不但隆重,而且各种仪式极其的繁琐。三年之后婚礼才正式地完成,此后同治帝才正式亲政。然而同治帝亲政仅仅一年时间,就以19岁的年龄暴病而亡。他也因此成为清朝皇帝中最短命的。

亲政仅一年就死于青春期的叛逆

正史之中,都说同治帝是死于天花。因为天花的发病症状和梅毒相似,由此民间的诸多说法是,同治帝其实死于梅毒。

虽然同治帝贵为皇帝,但却处处受制于母亲以及叔叔他们。尤其在给同治帝选妃子的这几年里,同治帝喜欢的是崇绮的女儿,想和这个姑娘亲近来往。然而慈禧喜欢的偏偏是凤秀之女淑慎皇贵妃,她希望儿子能多跟后者亲近。

这情况,多么像现今的儿女,不喜欢父母的媒妁之言。同治帝正值青春年少,自己所爱的人不能亲近,非得听从大人的安排去喜欢另一个人,这让他感觉后宫的生活非常的无趣。而另一边,和同治帝同龄的堂兄弟们,每天却在外面花天酒地。

因为不喜欢慈禧给自己选的姑娘,婚后的同治帝一个人居住在乾清宫里。这时候,恭亲王的儿子载澂,也就是他的堂兄弟,打算带着这个小皇帝,偷跑到紫禁城外面去玩玩。

十几岁的年纪,正是青春叛逆时期,即便是皇帝也改变不了这种心性。所以同治帝就在堂兄弟的带领下,经常的偷偷出去厮混。他常去的地方是崇文门外,那里的酒肆和戏馆,渐渐地都十分熟悉了。喝酒看戏之后,他还经常的出没花街柳巷。

于是,正值精力旺盛的年纪,很多伶人都被同治帝所宠幸。渐渐学坏之后,一些人还给他看淫词小说,以及一些春宫图。十七八岁的年纪,谁能受得了这种引诱,所以同治帝偷偷出宫的频率越来越高。

最终,因为经常在风月楼里厮混,同治帝染上了梅毒。由于梅毒的发病症状是出现在皮肤外表,是瞒不住的。但是梅毒的症状和天花有些相似,所以在太医给诊治的时候,都是按照天花来治疗的,可想而知根本不会有效果。

更有一种说法是,慈禧得知同治帝得了梅毒,强迫御医李德立宣布是天花,并且按照天花去诊治。因为梅毒发病后期皮肤会溃烂流脓,其臭难闻,李德立每天忍受着恶臭要给皇帝清洗敷药,以至于李医生最后自己都失去了嗅觉。

才亲政一年的同治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或许最不能忍受这个打击的,就是慈禧了。正是因为碍于颜面,她才有将同治帝的病情,谎称为天花的动机。

熬了十几年,本指望着自己的亲儿子能够继承大统,但却换来这样一个结局,这是慈禧最不能接受的一个事实。但事实上,或许正是因为慈禧对儿子太过寄予厚望,在同治帝成长的阶段处处严苛的要求,加上她自己强势的性格,于是母子俩人最终在同治帝的青春叛逆期时,爆发了分歧。

婚礼的不满只是诱因,而同治帝十几年的深宫生活,一朝见识了市井生活,便不能自拔。而他恰恰又是皇帝的身份,自己去做什么,身边没有人去提醒也不敢去阻拦他。于是,当他瞒着慈禧出宫去寻欢作乐的时候,同治帝死亡的结局也就是注定的了。

如果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任何一个朝代如果出现了儿幼母专的局面,不管是对于小家还是对于国家,都是衰落的开始。

更多文章

  • 和珅虽然贪财,但有三种钱财从不贪,难怪能得乾隆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第一种不贪就是,不贪没把握的钱。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和珅身居高位,找他帮忙行职位之便的人不是没有,而一味的为了敛财而答应人家办事,反而会导致自己被牵连。因此,能干多少事,便帮多少忙就成了他拿钱办事儿的准则。在这一方面,和珅十分的谨慎,能做不能做,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会不会影响到自己,这

  •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跟慈禧分别是什么关系?你可能傻傻搞不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先来说说咸丰、同治和慈禧。咸丰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慈禧原名叶赫那拉氏,1852年2月,17岁的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成为了咸丰皇帝的一名

  • 咸丰年间一桩通奸谋杀亲夫冤案,背后竟暗藏满清灭亡的内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皇帝杀太监,妻子和公公联手杀亲夫,清朝最后一次判案

    01时值大清咸丰三年,深秋。森凉的西风轻易地攀过墙垣,枯黄的叶子在院中起起落落,像悬浮不能决断的心思,无法安静匍卧。四川合州知州荣雨田眼下的心境,就如院中飘飞的落叶,无法安稳落地。前几天,有人在合州七涧桥、本地郎中鞠海家大门前发现两具尸体,一具正是鞠海本人,另一具则是其子鞠安。发现时,两人均身中数刀

  • 吴三桂生擒永历帝,永历帝问了一个问题,吓得吴三桂面如死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之后,一方面追剿西逃的农民起义军,一方面就是消灭南方的南明政权。经过在十余年的征战,到顺治十七年(1660)的时候,独木难支的永历政权从云南逃到了缅甸。此后,在平西王吴三桂的请求下,清朝决定出兵缅甸,迫使缅甸方面交出永历帝。永历帝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便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说:“不知新

  • 谁让瑞兽堕落成立妖邪:妲己与九尾狐,到底谁“坑”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作品中的妲己据《国语》所载,妲己本是诸侯“有苏氏”的女儿,由于有苏氏反对纣王的暴政,被纣王讨伐,妲己被纣王俘虏(《国语•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靠着美貌与聪慧赢得了纣王的宠爱,纣王为了讨好她,供给她生活上的享受,不惜变本加厉的剥削人民。于是妲己在有些人的眼光里就成了祸国

  • 商朝历史,商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商朝是中国历史的第二个重要的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它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存在了大约600年。商朝又称殷、殷商。它是在夏朝时期的诸侯国商部落的首领天乙(也就是商汤)率领手下的队伍在鸣条之战中将夏朝灭亡,并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了商朝,之后商

  • 《封神榜》中纣王的历史评价多高?纣王之后,再无人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榜》讲述的是商朝与西周更迭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商纣王帝辛在女娲庙中一首诗引发祸端,到阐教众人顺应天命助武王伐纣,最后灭商封神的故事。而主角之一的商王帝辛是一个好战且喜欢美人的残暴君主,现代的一些影视剧中,纣王被塑造的可以说是恶贯满盈,但是历史上有一句话却是对纣王的评价极高:纣王之后,再无人

  • 历史冷知识:诸侯商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纣王简介,商王乃诸侯之长,商纣王与妲己电影

    影视中的商纣王商朝背景殷商文化起源于齐国,因大禹治水有功,齐国分封于商地。后来,承唐取代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延续了30代,传给了商纣王。同时,商代也是神权势力比较大的时期。帝王王公都非常重视祭祀和对神权的认可。至于纣王本人,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范冰冰版妲己王权与神权的矛盾商朝时期,神权与王权的

  • 华夏民族大团结、大融合:西周分封上古六公国的胸怀、情怀和远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远怀九代,西周单国实力排名,历史上三次华夏大分裂

    从周朝到商朝,西周引入了“伐国立国”的制度来推进。第一轮分封天下诸侯七十人。这一时期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以西周为代表的诸侯国有六侯国、七侯国、八侯国。其中有六国:焦国、朱国、冀国、陈国、齐国、宋国;其中有七国:焦国、朱国、冀国、陈国、齐国、宋国、虢国;其中有八国:焦国、朱国、冀国、陈

  • 指尖上的国宝73丨西周虢国虎形玉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虎乃百兽之王,因其刚勇威猛的特性被古代先民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崇镇之物。玉虎是商周时期比较重要的一类玉器,《周礼》中将它作为礼玉,称之为琥,列为六器之一,用于“礼西方”和“祈旱”。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虎形玉佩,西周玉器,器身长5.25厘米、宽2.3厘米,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