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陷落,困扰满清王朝数十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正式宣告失败,随着曾国藩八百里捷报的奏报,当时北京的满清朝堂一片歌功颂德、弹冠相庆。按常理说,立次大功的曾氏家族可以说应该是大摆宴席,坐等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了。因为,在咸丰皇帝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先入金陵者王。
然而此时的曾国藩却高兴不起来,此时此刻如坐针毡、惶恐不已。一生低调、宦海沉浮的曾国藩立刻就意识到了危险,曾国藩深知眼前的自己已经到了决断命运的关键时刻,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下场。由于自己手握近百万雄兵,极有可能功高震主、受到朝廷的猜忌。而且自己的属下曾国荃、彭玉麟、鲍超等数次劝说自己应该效仿宋太祖赵匡胤“龙袍加身”,何去何从,让足智多谋的战略奇才、官场老手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偏偏此时,曾国藩又收到了一封诡异的密信,据说这封密信是出自当时的浙江巡抚左宗棠之手,而这封信上面却只有八个字: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这八个字与前两日胡林翼送给曾国藩的一首:“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是曾国藩经过再三权衡之后,将诡异密信中的一个字做了改变:鼎之轻重,未可问焉!立刻就送还了左宗棠,并铺纸研墨写了一幅让后世惋惜千年的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迹,从此之后再也无人敢于劝说曾国藩自立称帝了。而曾国藩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壮士断腕,在不到数年的时间里,将自己所有的湘军裁撤一空,心甘情愿的做了一辈子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