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什么朱元璋要将岳父一家全部赐死?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什么朱元璋要将岳父一家全部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94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2:24

而朱元璋借着这些兴起大狱,来牵连诛杀文武功臣,其目的就是防止功臣们日后会威胁到朱姓子孙,凡是他认为心怀怨望、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他加上“胡案”的罪名,处死抄家,而朱元璋的这位岳父也被朱元璋认为是个行为跋扈的人,所以最后落得一家被杀。

朱元璋众多岳父之一——胡美

朱元璋的这位岳父本名胡廷瑞,也是一位开国功臣,只不过他最早却是跟着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还是陈友谅底下的封疆大吏,在陈友谅手下任江西行省丞相。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叫手下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骗陈友谅来攻打应天,康茂才在信中说自己可以当内应,在江东木桥接应陈友谅,康茂才和陈友谅是旧相识,天真的陈友谅居然上当了,就率领水军轻进,到了江东桥后,却发现是座石桥,连呼“老康”都没回应,知道中计的时候已经晚了,大败而归。

第二年朱元璋亲自率军征讨陈友谅,在打下安庆后,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一番血战后,陈友谅败逃到武昌,朱元璋在攻下江州后,派人去招降胡廷瑞,这时候胡廷瑞看到陈友谅的局势已经不妙,也想要投降朱元璋,只不过在派使者请降的时候,提了个要求,当时朱元璋就急眼了。

胡廷瑞请求说不要解散他的部众,他还得继续指挥他的部队,当时使者说完话,朱元璋就要发作,这时候也上演了一出韩信请封齐王时刘邦张良暗劝的戏,当时刘伯温坐在朱元璋旁边,赶紧也在暗中来了一脚,以脚踏朱元璋所坐胡床,朱元璋就跟刘邦一样,态度直接转变,修书一封给胡廷瑞,准了他的要求。

胡廷瑞加入朱元璋阵营后,为了避朱元璋的字(朱元璋字国瑞),就改名为美,仍旧担任旧官职,随朱元璋征讨武昌,先后参与平定陈友谅之子陈理,讨伐张士诚,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还独当一面,担任征南将军,带军平定福建,大明建立后,胡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论功行赏时封为豫章侯,年禄一千五百石,赐他免死铁劵,世袭罔替,还给了一项殊荣,就是将胡美的长女纳入宫中,胡美成了朱元璋的岳父。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岳父?

胡美不仅仅是功臣,还成了皇帝的岳父,成了朝中权贵,自然是风头一时无两,羡煞旁人,而胡贵妃长相秀丽,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胡贵妃还为老朱家添了个儿子,早期朱元璋和岳父一家相处的不错,以窦融归汉来比喻胡美。

只不过到胡惟庸案后四年,也就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胡美和他的女婿(朱元璋的连襟)以及一家子被诛杀了,当时也没公布罪名,到了1390年,李善长被牵连进胡惟庸案中,76岁的李善长和妻女弟侄七十余人全部被杀,在又杀了一批功臣后,朱元璋亲自下诏罗列了这些人的罪状,而几年前被杀的胡美的罪状也被公布,朱元璋说胡美因为长女是贵妃,偕子婿跑到后宫,扰乱宫禁,所以被杀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岳父探望女儿被杀的原因,后宫不是什么男人都可以进的,胡美自己去探望女儿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带女婿一起去看?而且朱元璋的话里还有深意,就是胡美带女婿去秽乱后宫了,对于朱元璋敢于曝光“家丑”,似乎没有作伪的必要,然而这其中却是荒唐中的荒唐,

胡美私自跑去后宫看女儿,这换谁都知道是违禁的,不过这也罪不至死,只是还带着女婿去玩另一个女婿的女人,就显得荒唐的很了!

如果说胡美真的嚣张跋扈到不顾朱元璋的脸面,那真的是找死,可以说是愚蠢至极,实在很奇怪朱元璋的功臣们那么多都是嚣张跋扈不要命的吗?还都想着要造朱元璋的反,不知道这些人在天下大乱时一心跟着朱元璋是干嘛?有荣华富贵不享,非得要在天下安定后起来搞事?

就象李善长被赐死后,部郎中王国用上奏说:“李善长跟着陛下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他帮胡惟庸难道还会胜过现在吗?现在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真的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朱元璋在看到王国用的上奏居然没治他的罪,态度很微妙。

所以说按朱元璋官方的说法,胡美借着女儿是贵妃的身份,私自进宫探望,还带着女婿一起去,还作出淫乱后宫的事,实在很可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真实内幕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正史从来没有记载这回事,当时南京也没有“庆功楼”这个地方,再就是事件中功勋们死亡时间和真实历史不符。那么,这件事是如何出现流传下来的呢?据考证,“火烧庆功楼”这件事最早出自清朝民间《英烈传》评书中,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何不认生母,反而将她从史书上抹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血统不纯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硕明霞是朱棣生母吗,朱棣生母视频完整版

    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也称明成祖。在古代是非常注重孝道的,但在明成祖朱棣身上却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就是抹杀母亲的资料! 据记载,朱棣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但是到了近代,人们对朱棣的生母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最终认为是碽妃,而非马皇后。在《明史》中只记载了四位后妃,却唯独没有

  • 朱元璋遇到一瓜农,两人相谈甚欢,离开百米后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一个瓜农,朱元璋下令开棺,朱元璋下令抓店小二

    朱元璋路上遇到一瓜农,两人相谈甚欢,离开百米后下命:杀!这古时候一向是伴君如伴虎,要想在君王旁边当官做事的哪一个不得兢兢战战,这要是碰上一个像李世民一样的明君倒也还好,要是碰上那些个暴君,别说自己小命不保,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这明朝的君王—朱元璋的故事。 众所周知这朱元璋原名朱

  • 朱元璋的明祖陵,为什么会浸泡在水中,300多年后才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明祖陵,朱元璋有没有葬在明十三陵,朱元璋葬在明孝陵什么位置

    这座坐落于江苏盱眙的明朝帝陵,安葬着朱元璋的爷爷、高祖父、高祖父和她们的直系亲属,从它问世之初就充满了神秘感。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水蔓延而下,将下游的泗水城彻底淹没,明祖陵也随之沉于水下。直到1963年,由于洪泽湖地区大旱,明祖陵这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1963年,始料未及的比较严重

  • 朱元璋的明孝陵,600年为何没人敢盗,专家用先进仪器探测出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的陵墓无人敢挖,朱元璋陵墓600余年为何没人敢盗,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陵墓

    从一九九七年刚开始,珍贵文物工作人员运用高精密磁测等新科技方式对明孝陵开展了长达六年的考古学勘查,地宫经检测被评定坐落于明孝陵环形宝顶下边,地宫总建筑面积依据检测结果竟达4000平方米,基本上是已挖掘的定陵地宫总面积的3倍。 明孝陵地宫的实际形制还不可以清晰了解,但从明孝陵现有工程建筑、明故宫建筑

  • 朱元璋的女儿为何嫁给了一个看门的?这看门的还有一个离谱的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女儿,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

    朱元璋的女儿为何嫁给了一个看门的?这看门的还有一个离谱的嗜好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朱元璋死的时候,她才三岁。她的母亲是张美人,在皇帝病重期间时常带着小公主前去伺候,小公主因为单纯可爱,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死时,因公主年幼,便特赦张美人不用殉葬。 朱棣即位后,将刚满八岁的宝庆公主交给徐皇后抚

  • 朱元璋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一句话,保住所有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问方丈需要跪吗,朱元璋 方丈,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需要跪吗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应该都会明白这句话的真实性。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全国上下所有的性命都系在他一人之手,可以说是如果他不开心想要杀人的话也没有人可以阻拦着看,这样看来,在皇上身边说话也要小心翼翼不得有半分不敬啊。在今天的这个故事里就是一个主持因为说对了话而救了一寺人的故事。朱元璋拜佛,

  • 发生在明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深远,明朝因为此人风气一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明朝待明朝,明朝人写的明朝野史书籍推荐,明朝魏忠贤没有死明朝会不会灭亡

    说起思想解放运动,那恐怕是封建统治者们最害怕的运动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他们使用各种办法控制老百姓的思想,最为著名的就是朱学“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学术理论是把每一个国人当成圣人去培育,几乎很难做到。但是统治者就是利用这些学术对读书人和百姓加以控制。一直到明朝中叶,一个叫做王阳明的人出生了,他

  • 朱元璋做了一件事,蓝玉也学着做了,朱元璋知道了之后要杀蓝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怎么除掉蓝玉的,陈宝国版朱元璋杀蓝玉,朱元璋电视剧蓝玉之死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他能迅速打下万里江山,这和他本人能完美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办法,收义子。虽然看上去很逗,但是在当时这个办法很可靠,义子义子,其实就是关系非比寻常罢了。朱元璋一共收了差不多有二十多个义子,包括李文忠这样的虎将,都是

  • 明末凝聚力超强的一支军队,和敌人战至最后一人,不辱明朝血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末三大王牌军,明朝血性与骨气,明末最悲壮的一战

    众所周知,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1628年,年幼的崇祯帝在北京登基,正式管理大明王朝。虽说坐了皇帝,但此时的崇祯并不轻松和快乐,因为他接手的明朝早已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外有强敌努尔哈赤打造的后金八旗铁骑,时不时地在东北骚扰和蚕食明朝的领土;内有揭竿而起的农民军,从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