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正史从来没有记载这回事,当时南京也没有“庆功楼”这个地方,再就是事件中功勋们死亡时间和真实历史不符。那么,这件事是如何出现流传下来的呢?
据考证,“火烧庆功楼”这件事最早出自清朝民间《英烈传》评书中,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
老朱当了皇帝后很忧虑,害怕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勋们造反夺了他的天下,于是设计要把这些功臣一锅端。
思来想去,朱元璋决定在“庆功楼”,以邀请这些功臣们喝酒的名义,集中在一起用炸药炸死他们。
老朱命人偷偷在庆功楼的下面埋上了炸药,四周布置好干柴,等功勋们喝高后点火起爆。
功臣们不明真相,高高兴兴齐聚庆功楼,推杯换盏和老朱喝了起来。期间军师刘伯温看出了端倪,趁上厕所的之机告诉他的好友徐达,叮嘱他寸步不离朱元璋,哪怕上厕所也要跟着。
徐达不解,刘伯温吐露内情:“我通过观察和推测,皇上一会儿要把咱们干掉,一会儿皇上上哪,你就上哪,只有这样才能保你一条命。”
徐达感激不尽。
刘伯温回到酒席上,和老朱喝了一会儿,突然露出痛苦的样子,手捂肚子呻吟不断。老刘说:“皇上我可能吃坏了肚子,望皇上赎罪,为臣不能奉陪先告辞回府了”。
老朱一看刘伯温痛苦的样子,无奈把他放回了家。
这时酒席进行到了尾声,大多数功臣都喝高了。老朱起身往外走,徐达马上跟了上来。
老朱说:“我去厕所你去哪里?徐达道:“我也去厕所。”
二人到了茅厕,徐达“扑通”跪了下来,哀求皇上放过自己,老朱一下子明白了,这是刘伯温看出了内情告诉了徐达。
为了尽快起爆,老朱无奈放过了徐达。
朱元璋和徐达快步走出了庆功楼,随后一声巨响,庆功楼处于一片火海之中,楼中的功臣们尽皆丧命。
评书里“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大致就是这样的,当然细节有许多版本。
评书是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说书形式,其历史真实性大打折扣,趣味性高,真实性低。加上满清不遗余力的抹黑朱元璋,一些不良文人肆意歪曲历史,加上老朱确实在后来大肆诛杀功臣。
比如胡惟庸“谋反一案”,就瓜蔓抄诛连上万人,明朝大将军蓝玉最后也被朱元璋杀死剥皮传示九边。
评书上说:“徐达虽然躲过了火烧庆功楼一劫,但在他晚年生病后,背后长了疮,御医嘱咐不能吃发物,但朱元璋却赐给他一只烧鹅,徐达含泪吃了烧鹅,不久毒疮发作死去了。
真实的历史徐达是寿终正寝的,徐达吃烧鹅也是满清杜撰的故事,况且吃烧鹅未必就能要了人的性命。
再者说了,明朝真实历史上没有一天死一批功勋的记载。
满清编造这样的故事,人们之所以相信是真的,这是因为朱元璋确实冷酷无情杀了许多功臣。
政治这种东西有时候很难说清楚,但我一直认为老朱不会平白无故地杀功臣。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老朱对这些人绝不心慈手软,一经发现势必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老朱这样做百姓双手欢迎,但势必得罪了一些权贵。明朝灭亡后,笔杆子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他们就会千方百计来黑朱元璋,出现一些杜撰污蔑朱元璋的事,也在意料之中。
最后一点,朱元璋当政期间没有在南京建什么庆功楼,却建了一座“忠勤楼”,老朱经常和大臣们在里面讨论国家大事,有时候也此宴请大臣们。
有一年,军械监搬迁,临时把一些炸药放到了“忠勤楼”暂存,由于保管不当,发生了爆炸事件,这个有记载。
满清进关后,就依据这点事,杜撰了老朱炸死功臣的“火烧庆功楼”。无非就是竭尽所能抹黑朱元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