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每个朝代也都有着数量众多的公主。这些公主有的掌控权势拥有着极其奢华的享受,比如唐朝的太平公主。而也有着像文成公主这样为了国家的和平嫁入偏远之地苦寒一生的存在。
除了这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公主之外,在明朝还有着这样一位永宁公主。虽然名为永宁但是她的一生过的却一点也不安宁,不仅被骗婚嫁给了民间的一位富家子弟。甚至至死都没有见过丈夫的容貌,一生都在守活寡。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过的最为凄惨的一位公主了。
一、选驸马的奇葩制度
永宁公主原名朱尧媖,作为隆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同时也是万历的妹妹。按理说父亲和哥哥都是皇帝,她从小的命运就应该是锦衣玉食幸福美满的。
但是实际上她这辈子不仅过的十分的凄苦。在前几年挖掘出她的墓葬的时候,专家甚至还发现了早早就结婚的她至死都还是处子之身。这也就证实了野史上所记载的她和自己的驸马实际上终身都未曾碰面。
而永宁公主之所以经历了如此凄惨的命运,其实也是和明朝皇室的一个制度有关。和其他朝代一般公主正常婚配都会嫁给状元或者是朝中大臣以此来笼络和属下的关系不同。
朱元璋作为一个泥腿子出身的草根皇帝对于当官的人,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哪怕是这些人成为了他的臣子也是一样。同时他也害怕有心之人依靠着驸马的身份把持朝政。所以一直以来明朝的公主只能从平民或者是低级的官吏之中挑选夫婿。
并且在成为了驸马之后,不仅不会获得更高的地位更是不能参与任何的朝政。即使曾经在朝廷之中任职也要立马辞官还乡。可以说在明朝当选驸马基本上就是前途无望的代名词,所以说当时的公主所挑选的夫婿大多都素质不高。毕竟稍微有一些理想抱负的读书人都无法接受成为驸马的代价。
而在最为夸张的时候甚至有着诸多的市井无赖到朝廷向公主求亲,并且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计划。根据史书的原文记载:“各处王府选择宜宾赴京授职,多有人物鄙猥”这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当时驸马的综合素质。
二、一手遮天的宦官
不过虽然明朝有着如此奇葩的一个驸马遴选制度,但是对于地位崇高的公主来说除了祖宗家法不能违背。哪怕是所选的丈夫素质较低其实也只是生活并不快乐,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
毕竟明朝的公主出嫁之后还是居住在皇宫之中有着专人的照顾,并且在婆家同样有着较高的地位。而永宁光主的情况之所以如此的特殊。跟一个人是绝对绕不开关系的,那就是在万历朝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的大宦官冯保。
当时的冯保作为前朝的宠臣和元老跟太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凭借着这层关系一直压制着当时还十分年轻的万历皇帝。而除了将朝政牢牢地握在手中之外,为了敛财他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公主的婚事也成了他中饱私囊的手段,而永宁公主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
当时的永宁公主按照一套正常的程序,其实已经选了一个虽然普通但是各方面也十分正常的驸马。但是就在婚礼举办之前当时的一个豪族梁家带着巨额的银子找到了冯保,希望他能够将这个驸马的名额安排给自家从小身患肺痨的少爷梁邦瑞。
而在重金面前无法无天的冯保当然不会在意公主本身的想法,立马就将这个要求答应了下来。于是当时正值二八年华青春貌美的永宁公主,就这样被许配给了一个命不久矣的病秧子。
三、猖獗的下人
如果说仅仅是这个样子永宁公主的命运可以说是不好,但是还不能称得上是绝望。毕竟虽然丈夫身体不好,但是作为从小就饱读诗书的富家子弟在明朝的诸多驸马之中也算是质量比较高的了。
而且依靠着丰富的财力和全国最为顶尖的太医过上十几年的幸福日子也不可能。但是在明朝除了选驸马之外关于公主的婚事还有这么另一条规矩。那就是每一位出嫁的公主都会配备一名在皇宫之中一生未曾出嫁的女官来管理他们的私生活。
甚至就连驸马想要进宫与公主见面都一定要经过她们的同意。和我们常看的电视剧之中女官和公主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同。这些女官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待在皇宫之中,自己所能够相处的除了皇帝之外就是残缺不全的太监了。
作为女人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她们的性格十分的刁钻古怪。更是看不得公主和驸马的你浓我浓,甚至要进行百般刁难。而分配给永宁公主的这位女官则更是十分嚣张。这位女官因为知道梁邦瑞家里是京城有名的大户所以便向他索要比平常多数十倍的“孝敬”。
在他拒绝并且据理力争之后就纠结了一群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太监将梁邦瑞打成重伤并且扔到街上。因为从小就身体不好再加上这一顿毒打,梁邦瑞很快就药石难医一命归西了。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可怜的永宁公主当然也是不可能再嫁。就这样守着这位有名无实的丈夫度过了痛苦的一生。
总结
其实永宁公主的悲剧,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就可以造成的。而是在明朝当时奇葩的社会环境之下,多方面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管是独断专权的宦官,还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祖宗家法都在这场悲剧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最大的罪魁祸首却一定是当时封建的社会思想,明朝作为理学发达的朝代对于女性的管制严苛到了一种近乎残酷的地步。在整个明朝各地都以贞洁牌坊为荣甚至还出版了扭曲女性观念的烈女传。
可以说就是这样扭曲的思想造就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这样的悲剧。而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要做的除了为此惋惜之外也要以史为鉴,保持思想和行为上的开放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