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这位皇帝,竟然当了两次皇帝?而且都和太监有关系?

明朝的这位皇帝,竟然当了两次皇帝?而且都和太监有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3/12/19 11:20:18

很多读者这个时候就感到奇怪了,中国古代皇帝,要么是子承父位,要么图谋篡位,也有少量的弟继兄位,就是没有听说过,有两次登基为帝的。那么明英宗为何当了两次皇帝?又为什么说两次当皇帝和太监有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释明白。

朱祁镇出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他的父亲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初三,明宪宗朱瞻基给儿子赐名朱祁镇,同时又赐玺书,寄予厚望。三天后,出生仅仅四个多月的朱祁镇又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明朝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储。

此时的命运似乎格外垂青朱祁镇,在父亲朱瞻基驾崩后,宫中传言,说要立襄王为帝。当时的张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奶奶召集了群臣,指着朱祁镇说:“这就是新君。”于是朱祁镇顺利登基。小编认为有时候有个好奶奶是真好啊!

朱祁镇登基年仅九岁,众大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太后不同意。即便如此,国事仍旧掌握在已经贵为太皇太后的张氏手中。

朱祁镇继位初期,张太后重用仁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名臣,史称“三杨”。三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鼎盛。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正常逻辑,小编认为朱祁镇很可能会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贤君。

然而命运好像和他开了个玩笑。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随着太后驾崩和三杨的去世,宦官王振开始兴风作浪。

此时的朱祁镇,正是热血青年,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于是在正统十四年,发生了一件对明朝影响极大、并改变了他本人命运的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年间,漠北的蒙古部落—瓦剌强大了起来,并且经常南下侵扰明朝疆域。并且瓦剌的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其实小编此时挺同意王振的做法的)

皇帝朱祁镇时年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祖母和三杨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大太监王振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

于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朱祁镇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20万军队,对外号称5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征讨瓦剌。没想到朱祁镇竟然把军事大权,交到了王振的手上。王振只是一个大宦官,根本就不懂兵法,后果可想而知。小编认为这是此次战败的最大原因。

最终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而我们的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因此失去了皇位,因为此次亲征是大太监王振一手促成的,并且军队也是他带领指挥的。所以说明英宗第一次丢掉皇位和太监有关。

瓦剌俘获明英宗朱祁镇之后,就想挟持明英宗威胁明朝,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此时的明政府内部,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在此小编着重为于谦点赞)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人击败。于是也先开始于明朝讲和,想要送回朱祁镇。而此时的景泰皇帝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不想派人迎回朱祁镇。在此小编认为这就是人之常情嘛,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

但是在众大臣的不断建议下,以及朱祁镇的妻子钱皇后的不懈努力下,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在漠北整整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朱祁镇被送回北京。朱祁镇就被软禁在南宫。在惊恐与饥饿之中,朱祁镇度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活。说实在的,小编认为这七年,还不如在瓦剌过得好,这七年是怎样过的,小编以后再说。

终于在景泰八年,上天似乎又想起了这个倒霉的皇帝。这一年朱祁钰病重,并且朱祁钰的儿子也已经早逝。于是太监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密谋拥立明英宗复辟。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他们将南宫大门撞开,请出朱祁镇赶往奉天殿。十七日早朝时分,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和曹吉祥等人高声宣布皇上已经复位。大臣们此时别无选择,只好在曹吉祥等人的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

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事情就此定局,明英宗复位,再次登基称帝。史称“夺门之变”。朱祁镇第二次当上了皇帝,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朱祁镇复位后,他的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在一个月后就病死了。朱祁镇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山。说实在的,小编认为景泰帝朱祁钰其实当皇帝做得挺好,只是可惜了,所以说,大家都要保持身体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此次朱祁镇能够当上皇帝,太监曹吉祥可谓是出了大力,为朱祁镇鞍前马后的出力。所以说朱祁镇这次当上皇帝也和太监有关。

当朱祁镇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时候,小编认为他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是败也太监,成也太监啊!

更多文章

  • 明史:朝堂政治之外的东林党,组织起来做慈善,在野也能治世救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的成果也是非常多的。正是因为众多人注意到了东林党的官场活动,而忽略了其在江南地区进行的地方建设活动,尤其是慈善活动,本文将对此简略论述。一:东林人士的实践活动明代自然灾害频发,有学者统计明代灾害达1011次,也有统计出明代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达7次之多。而明末官方救济又已

  • 袁崇焕被杀因为反间计?皇太极:那是骗人的这个大招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崇焕不打皇太极,皇太极与袁崇焕电视剧,袁崇焕死后谁当皇太极

    关于袁崇焕被杀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被一个姓杨的太监忽悠,杀了袁崇焕。这个说法来自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也采取了类似的说法。问题是皇太极就这么有信心,能够保证自己和群臣的演技都是一条过,都能保证杨太监看不穿自己,能保证杨太监一定能说服崇祯,而崇祯就一定会硬着头皮杀袁崇焕,这个反间

  • 一口气养废三只强大军团元朝侍卫亲军的等级政策玩死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人十个等级,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历史上最强的三支军队蒙古铁骑

    元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朝代,不光各族民众享受不同的政治经济待遇,就连军队也一样。等级制度也是元军最大的战力削减工具,它生生的养废了元朝侍卫亲军三支强大军团,造成了元末的一系列奇景。侍卫亲军人数最多的族群军团是汉人诸卫,它是这只队伍的原始股东,也是战功最卓越的团体。忽必烈之所以要组建侍卫亲军就是因为蒙古

  • 将军中箭失血过多,成吉思汗当即命手下人将其塞入牛肚,救回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箭对于古代将领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若处理不好,那么仍很可能会魂归天国。而在成吉思汗西征之时,他手下的一名大将就被箭矢直击胸部。随行的军医用传统的治疗手段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加速了其伤口感染。而就在其生死悬于一线之际,成吉思汗下令杀牛,并将其藏于牛肚之中。一段时间过去后,其不仅未曾身死,反而奇迹般

  • 古人鲜为人知的一面:陆游爱猫,李清照爱酒,苏轼竟是个吃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陆游与苏轼的人生感悟,李清照苏轼背景资料,苏轼写给陆游的诗

    豪放的陆游,平日里爱撸猫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有三大爱好:爱国、爱唐婉、爱猫。前面两项广为人知,这里就不再多说。但大家没想到的是,陆游竟然还是个猫奴。平常在家除了写诗就是撸猫,要不就是给猫写诗,仅流传下来为猫写的诗就有20来首。要知道他给唐婉的诗只有10多首,看来论重要程度,猫要排在唐婉之前呀。陆游最出

  • 明朝灭亡,名妓柳如是都打算自尽殉国,而这位大儒却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柳如青和梁若敏,柳如一,柳如是是被人家吃绝户死的吗

    在王朝覆灭之际,总会有人自尽殉国。比如大学士范景文、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等人,纷纷跟随崇祯皇帝的脚步去了,就连著名的秦淮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也决定自杀成仁。然而他的丈夫钱谦益身为礼部尚书又是一代大儒,却自称“水太凉”而不打算殉国了,这也是够了。钱谦益可谓是大有来头,他在万历年间的科举中是探

  • 1914—1963,越南末代皇后罕见照,颜值秒杀清朝皇后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最漂亮的越南皇后,清代皇后真人照片,越南皇后相貌复原图

    越南末代皇后,本名阮友兰。1934年,20岁的她成为越南皇帝保大(阮福晪)的正妻。因为人长得很美,所以被浪漫的法国人誉为“亚洲最美的皇后”。 1925年,因为家境富裕,年仅12岁的阮友兰先接受了东方教育,随后又远赴法国学习了西方文化,并拥有了越南、法国双重国籍。图为还是学生的阮友兰寄宿在法国瓦索女

  • 1912年大清亡了,这个人在45年前就预测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谁预言大清不过五十年,清朝五十年后的神预言,大清兴衰的巧合

    从1851年起,到1865年止。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攻下了清朝600多座城池,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终于被曾国藩为首的清军剿灭! 曾国藩功成名就后,在一次和幕僚闲谈中,从太平天国的问题深入延伸后,谈到了清朝的国运,幕僚赵烈文告诉曾国藩自己对当今国家现状的直观感受

  • 康熙临死都不动的家族,辉煌了几十年,雍正旧情不念,登基就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曹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曹振彦,在曹振彦之前曹家都是默默无闻的下人,也就无人记载,到了曹振彦这一代,曹家开始发达,当时曹振彦当了一个文官,曹家就开始接触了政坛,而曹家真正发迹成为一个大家族是在曹玺这一代,曹玺是曹雪芹的曾祖父,原名叫曹尔玉,可由于当时写字是从上到下,康熙在写他名字的时候连写

  • 清朝满族生活习俗有哪些?这些习俗对满族文化形成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满族十二大姓丰宁满族后裔,东北满族和北京满族,奶奶是满族孙女能改为满族吗

    满清帝国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算起,一直到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逊位,享国祚268年。当然如果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纪年,这个由满族人建立的大清王朝国运长达296年。满族兴起于明朝中后期的白山黑水之间,作为一个以狩猎、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在当时依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