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虽沉迷男色遭人诟病,但她发明的一样东西,造福后世男子

武则天虽沉迷男色遭人诟病,但她发明的一样东西,造福后世男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58 更新时间:2024/1/16 14:22:36

南宋诗人戴复古在《寄兴·其二》之中有这样一句诗“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纯真的镜子,而白玉也会有一些十分微小的瑕疵。而在这个世界上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了解别人的时候,不应该过于放大别人的缺点,反而应该着重看一下别人的优点。

01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任女皇帝,在中国各朝各代的皇帝之中也算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君。与其他女性掌权者不同,类似于吕后或者慈禧这样的人,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武则天则是在自己成功登基之后,更加注重国家的治理。也正是因为她的过度,唐王朝才有了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不过相比于武则天的一些举措,人们最喜欢讨论的还是武则天公然挑战国家伦理,饲养面首的事情。

▲武则天画像

其实武则天当时能够在古代男权主导的社会之中成功登基,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武则天从内心深处一直坚持着男女平等这件事情,在武则天眼中,既然男性皇帝可以拥有后宫三千佳丽,那么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效仿呢?如果真的要说是错误的话,其实错误的不是武则天的行为,而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思想。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与其男宠

后世很多儒家思想对于武则天的行为都是十分唾弃的,之所以会这样,其实还是因为在儒家思想之中,一统天下的人必须是男子,而不是女子。何况在女子称帝之后,竟然还做出了这样伤风败俗的事情。不过究竟孰对孰错,我们也不好多说。在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她的野心得到了满足,于是不仅仅在朝堂之上,在个人的生活上面,她也要追求满足。

02

不过相比于很多古代沉迷于美色之中耽误国家的帝王,武则天其实已经好很多了。可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却不愿意接受这件事情,不少王公大臣还借此还攻击武则天。认为她虽然贵为帝王,可始终都是一个女子而已。不过其实武则天先后圈养的几个男宠,其实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最后的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甚至因为想要趁着武则天年迈取而代之。只不过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诛杀在了皇宫之中。

▲大唐皇宫

而武则天的生活作风虽然经常被我们后人拿来调侃,但是武则天为我们中国历史朝代发展做出的贡献,我们却不能够忽视。在那个时候,武则天是坚决主张国家抵抗外族侵略的,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唐朝时期,位于西藏附近的吐蕃政权一直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吐蕃在知道唐朝竟然是一个女人当皇帝之后,想要趁机挑衅唐朝的边境,认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女人一定会选择妥协。

▲影视剧中的唐军

可是事实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在武则天的坚定支持下,唐朝军队上下齐心,最终将吐蕃军队彻底击败。除了在外交方面,其实在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唐朝的官场政治是十分开明的,她选贤任能,从不拘泥于小节。而当时她发明的一个小东西,甚至直接改变了我们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这就是编号科举制度。

03

在我们中国古代,其实大家都知道科考经常会有作弊的情况发生,很多考生和考官之间通过一些关系来取得非法的利益。武则天对于这种情况心知肚明,但是在实际治理的过程中却发现,这样的事情根本制止不过来。因为这个地方刚刚整顿完毕,另外一个地方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她自己不可能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这上面。

▲唐朝科举考试相关画作

于是在经过了很久的思索之后,她决定发明一种新的制度,那就是给每一个考生不同的编号,并且让考官在进入考场之前不知道编号对应的考生。这个编号在当时直属于中央管理,属于最高机密。普通的考官根本没有办法拿到号牌,这也就避免了一些没有任何才华的考生通过贿赂的方式来考取功名,让那些拥有才能的寒门子弟终于有了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结语

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在那个时候大大地降低了贪污腐败的事情,其实当时很多官员对于武则天当政并不是十分的支持,可是又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些现实。而武则天的这种方法出示以后,赢得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好感,让国家能够更加蓬勃的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厚后世的男子,毕竟科举考试的,都是男子,古代的女子并未过多参与。所以我们现代人在看待武则天的时候,其实不应该仅仅关注私生活这些琐碎的事情,更应该了解她曾经对我们国家做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

《寄兴·其二》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一代明君李世民杀了他的弟弟,为何还要强占弟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大唐情史李世民玄武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

    我们大家都知道玄武门外的宫变,李世民不顾兄弟手足之情把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残忍地划分了阵营,成为敌对势力,也就只剩下你死我活,可宫变并没有随着事件的发酵而终结。李世民的手还伸向了内眷,早在元吉与杨氏成婚时,李世民就对这个美若天仙的弟媳有了爱慕之情,想要把这肤白色嫩的美人纳入自己的府院之中。而玄武门

  • 为保皇位,武则天连杀长孙无忌等功臣,为何却不敢动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没杀程咬金,武则天称帝时为何没杀程咬金,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还追程咬金

    作为曾辅助李世民政变成功的将领,程咬金一向便深受李世民的重用。他是最早一批察觉到局势危机的将领,更曾对李世民说过:“大王被剪除左膀右臂,必定不能保全自己。我有死而已,希望您能快些自保!”而在此后,他亦是忠心耿耿,誓死护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发生后,他一路高升,不仅被列入凌烟阁24功臣中,更掌管着多州军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不趁机,对父亲李渊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还能节制李世民吗,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离开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李渊为何没有杀李世民

    如果李世民杀了自己的父亲,那就是弑君弑父,完全失去了道义上的正当性。他的继位,就是谋逆,就是非法的。他只要还头脑清醒,就绝不会这么做。如果他能这么干,将来自己的儿子也就能这么干。其实他的晚年,也是一直痛苦于究竟立谁为太子?他非常害怕自己这一代人的悲剧,在他自己的儿子们身上重演。而如果不杀李渊,由他父

  • 该如何评价因为水太冷,而不敢投水殉国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洪承畴与钱谦益能力比较,钱谦益最后结局,钱谦益墓

    钱谦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如是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我

  • 专家打开宋代古墓,打开墓门,发现正在睡觉的夫妻,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代墓门,宋代墓室的石头墓门,宋代古墓中的奇怪事件

    无论哪个朝代,在人们死后,都会被埋进墓室之中。对于古代人来说,人死后生前的东西,都要跟人一起进入墓中,所以古人就有把财产和自己心爱的东西,放入墓中跟自己陪葬的习惯。比如那些名门望族,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的墓室都必须出类拔萃,比普通人豪华,这也才能代表自己的实力和地位。而且每个人的墓碑,也代表了这个人曾

  • 昙花一现,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格局有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来说,明朝的党争已经是非常严重了,不可否认的是,党争的出现,间接的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东林党和阉党的争夺,导致了辽东的失守,也就是党争让袁崇焕被杀,由此后金的大军才可以长驱直入。这样的事情发生后,皇帝仍然不作为。明末时期,崇祯帝即位之后,想要扭转明朝的局面,可问题是,此时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崇祯

  • 在太子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传位朱棣的真相,朱元璋去世后对朱棣的评价,朱元璋传位燕王朱棣小说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1368年建国,到1644年灭亡,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时一个铁骨铮铮的王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建文帝之后,其历代皇帝都奉行一个政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名开国皇帝朱元璋,究其一生可谓是一

  • 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从西周到明朝,2000多年的历史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四大古都之一,从古至今至少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最早时期是在西周,纣王残暴昏庸,沉迷酒色,引起百姓的极度不满,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礼贤下士,爱戴百姓,深得人心,而周武王姬发更是伐商建周,成为开国明君,他们就是在西安建都,称为丰镐。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王朝,立名

  • 史上杀兄夺嫡的的七个篡位皇帝,赵光义上榜,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与赵光义谁厉害,王立群说赵光义篡位,赵光义杀兄赵匡胤篡位的成语

    1、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颇有战功,并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经过精心策划,杨勇被废,杨广顺利成为太子。成为太子杨广,并不满足,在隋文帝病重之时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兄长杨勇也未能逃过。登基为帝的杨广,频繁发动战争,又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

  • 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赵匡胤,终结五代十国,完成天下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演义92-100,刘兰芳评书赵匡胤全传,郑恩死后陶三春反赵匡胤吗

    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局面,却孕育出了一个改变现状的君主,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意识到了藩镇问题的严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残暴战乱,最终完成天下统一。 在那个混乱时期,短短五十多年,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帝王、十二位君主。赵匡胤则是第13位帝王,他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