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把女子娶进门,娶的是妻。清朝宫女出宫后,大多命运凄惨,很难有个愿意明媒正娶把她们当妻迎进门的人家。
1、被钱出宫的宫女大多年纪大了,早过了当时女子婚嫁的年纪,想要谈婚论嫁非常不容易。
2、10几年的宫廷生活,见惯了尔虞我诈,身心早不是正常人,因此,也被人嫌弃。
3、作为奴婢身份,处于皇宫中的最底层,身子到底还干不干净,谁也不知道,正常人家绝不会娶宫女进门的。
出了宫的宫女,命好的嫁给人作续弦(后母)或者被纳为小妾,大多数没有生活来源,家中又不愿供养的就与青灯古佛为伴,了却余生了。
大龄剩女,无人问
清朝时期,提倡早婚早育,一般男女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了,到了30余岁,有的都有孙子辈了。
按照清史记载,出宫的女子最早也在25岁,晚的都过30岁了,这些那个时代的大姨、大妈们,试问正常人家谁会娶进门。
有些家门比较富足而自身又积攒下不少宫中俸禄的宫女,有了这份嫁妆在,还能混个继母当当,最不济嫁个鳏夫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稍有姿色且年纪不太大的宫女,会被那个世家老爷看中纳为妾室,一辈子也能混个温饱不愁,但也要时刻看正妻脸色。正妻性子好的也罢,命不好的被打死的都有。
伺候人时间长了,身心都是病
皇宫大内,紫禁城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情太多了,与一群心存怨念的主子在一起时间长了,身体的毛病暂且不论,心里能不捞病的真不多。
心思单纯,太自我的宫女大都活不下来,能活得滋润的大多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辈,长久的活在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生活中,现代职场人都扛不住,不用说那些不懂心理纾解的古代弱女子了。
皇宫中的阴暗、污秽更可怕
清朝宫女的人选来自内务府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下年满13岁的包衣旗人女子,进宫后,会跟随姑姑(上代宫女)、嬷嬷(奶妈)们学习规矩和礼仪,并从事一切劳作。
《宫女谈往录》记载:姑姑所有的事,都由我们(新进宫女)伺候,洗脸、梳头、洗脚、洗身子……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定你调理不出来,打发去当杂役。
杂役都干什么?什么脏、什么累干什么!倒马桶、洗衣物、打扫庭院……总之谁也不愿去。
有个别姿色出众的被主子(皇帝、后妃)选中的宫女,才可以升为内廷主位答应、常在的一步步升迁,摆脱女婢身份。
有些因皇帝酒后乱情或临时宠幸,过后忘记,又没有身孕的,只能自认倒霉,放出宫去,不仅年纪大了,身子不干净了更没人要。
还有一些在宫中时间久了的宫女、太监们,为了排解寂寞、也为了互相有个依靠,因而结成“对食”的也大有人在,各位想想这女子身体和心里还能干净吗?
因此,出宫的女子,很少有大户人家娶进门。极个别命好之人做个续弦,被纳入做妾,大多跟个普通鳏夫或入了佛堂、道观了却残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