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一文带你全面了解“三家分晋”的前因后果

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一文带你全面了解“三家分晋”的前因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88 更新时间:2024/2/17 22:50:25

[var1]

晋文公复国图

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标志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以及新兴势力的崛起,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家分晋”的前因后果。

六卿专政

晋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范围主要在今日的山西省,是西周在北方的重要军事据点。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洛邑,晋国、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周天子最大的依仗力量。《国语·周语》有云:“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之后晋国逐步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诸侯强国,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var1]

春秋列国图

按照宗法制度,诸侯国一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册封国君的后代为大夫,每位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充当国君的护卫。不过,晋国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公子成谋夺君位,以旁支取代大宗的前车之鉴,晋献公时期采取了削弱公族,任命其他大姓为卿的策略,自此晋国不再封公子和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晋文公时期,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设上、中、下三军,三军分设正、副卿,由非公族的大夫管理,故称“六卿”。此后,“六卿”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家族势力。后来,赵盾以异姓世家代为公族,造成了晋国公室力量的削弱,异姓世家的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var1]

封建宗法制度示意图

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综合实力比其他国家强大,但晋国的内乱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严重。春秋中期之后,晋国内部的控制权逐步从国君转移到赵、魏、韩、知、范、中行等“六卿”手中,晋国的土地也渐渐被六卿瓜分。六卿之间的土地转让、交换、争夺时有发生。此外,六卿为了争取民心,废除井田制,将土地分给农民,以亩收税。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晋国的执政范宣子“铸刑鼎”,颁布了刑律,晋国的法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var1]

晋国世系图

春秋末年,六卿还会任命自己的家臣担任各地长官,这些人就是非世袭制官吏的前身,食俸官吏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官僚体制。另外,晋国除了六卿以外还有郤、栾等大族,在长期的斗争中栾、郤、胥、原、狐等诸家相继败亡。公室的衰落导致人心涣散,民众四散奔逃,但六卿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掌握着晋国的军事力量,是谓“六卿专政”。

四卿并立

六卿手握重兵,为了争夺权力进行了激烈的争斗。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智氏与赵、魏、韩三家联合将范氏和中行氏瓜分殆尽,这让晋出公极度不满。晋出公本想请齐、鲁两国帮忙对四卿施加压力,但不幸被四卿驱逐,四卿又立晋哀公,自此晋国由智、赵、魏、韩四家完全执掌,国君彻底沦为“傀儡”。

[var1]

晋献侯车马坑

四家中智氏的实力最强。智氏的首领是智襄子(智伯),他是曾任晋国执政的智宣子之子。史书记载智伯性情坚毅,勇武善射,但品德不佳,属于有才无德之人,这为智氏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智宣子去世后,智伯坐上晋国正卿之位,野心开始膨胀,却也将自己的缺点完全暴露出来。他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历史上有“贪而愎”之名,一直谋求吞并其他三家,称霸晋国。智伯打着“强公室”的旗号,让赵、魏、韩三家各自拿出一块土地上缴国君,但其实是为了削弱三家势力,壮大自身。

[var1]

晋献侯车马坑

三家之中韩、魏两家势力较弱,自知不是智氏的对手,纵然心有不甘也只得将自己管辖的万家之邑交给智伯,但赵氏之主赵襄子素来与智伯不和,不肯就范,对智伯的要求也是一口回绝。智伯勃然大怒,逼迫韩、魏两家出兵,要将赵襄子一网打尽。

水灌晋阳

赵襄子自知不敌便避其锋芒,退守晋阳(山西太原)。晋阳作为赵氏家族的根据地,不但有坚固的城墙和丰富的物资,更有广大民众的支持。

晋哀公三年(公元前454年),智、韩、魏三家对晋阳发动了进攻,围困晋阳两年有余,始终未能攻破。智伯见时间拖得太长,心急如焚,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采用水攻,决汾水灌入晋阳城。

[var1]

水灌晋阳

晋阳城遭水攻,形势越来越严峻。据说当时“城不浸者三板”,水位只差三板(六尺)就会到达城墙的高度,城中将士“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但仍然坚守。

智伯领着魏桓子韩康子巡查水情,眼见赵氏覆灭在即,便得意地说道:“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二人一听顿时警觉起来,魏桓子想到汾水能把安邑淹没,韩康子想到绛水能把平阳淹没,不禁心中一凛,安邑和平阳也可能会遭遇与晋阳同样的命运。但智伯自认为胜利在即,完全没有注意到韩、魏两家微妙的心理变化。

[var1]

晋公盘

赵襄子为了解决危机,与幕僚张孟谈策划对韩、魏实施策反之计。张孟谈连夜出城,秘密与韩、魏两家商议,讲明智伯贪婪的政治野心,并晓以“唇亡齿寒”之理。韩、魏两家终于被说服,遂约定与赵家共同攻击智氏。赵、魏、韩里应外合,赵襄子连夜出兵,凿开堤坝,放水倒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毫无防备,被洪水淹没,顿时一片混乱。韩、魏二家又从两侧夹击,智伯大败,智氏一族覆灭。

晋阳之战确立了赵、魏、韩三家的地位。自此,晋国政局由“四卿并立”转变为“三卿分治”,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三家分晋

晋哀公去世后,儿子晋幽公即位。晋国的公室已经没有了实权,唯一能掌控的就只有新绛(山西运城)和曲沃(山西曲沃)。晋幽公不但指挥不了赵、魏、韩三家,而且还得亲自朝见三家之主,自此之后,赵、魏、韩被称为“三晋”。

[var1]

战国时期韩国、魏国地图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初命晋大夫魏斯(魏桓子之孙)、赵籍(赵桓子之孙)、韩虔(韩康子之孙)为诸侯。”,赵、魏、韩三家终于被周天子正式册封,拥有了与诸侯国君一样的身份与地位,三国之君分别为赵烈侯韩景侯、魏文侯。这一年被一些史学家认为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公元前376年,赵、魏、韩三国联合废黜晋静公,瓜分了晋公室残余的土地,“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从此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var1]

战国七雄图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年晋国公室逐渐衰落,家族势力逐渐壮大的产物。赵、魏、韩三国正式被周天子册封,标志着春秋时期原有的宗法制度走向没落,新的政治力量正式登场,是战国时期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事件。

此后,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和战争愈演愈烈,社会越来越动荡,历史也正式进入了“海内争于战功”、“务在强兵并敌”的战国时期。大部分的中小诸侯国先后覆灭,而周王室早已名存实亡,沦为一个小国,没有任何地位,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中国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变法的开山之作,一文带你全面了解李悝变法的各项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悝变法的时间,李悝变法成功的原因,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哪个好

    [var1]战国七雄图赵、魏、韩三家分晋,赵氏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但占据了晋国北方的大片领土,更是向东跨过太行山,占据了邯郸、中牟地区。魏国的核心地带位于运城地区,北面是赵国,东面是韩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楚国,魏国被牢牢地夹在中间,这种地形虽然易守难攻,但也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包围封锁。自战国之初,魏国

  • 吴起变法为何仅一年就结束?一文带你全面了解吴起变法的各项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起变法全部内容,吴起吴起,孙子吴起列传中对吴起的短评

    [var1]吴起画像吴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以善于用兵而著称,与孙武并称“孙吴”,著有兵书《吴子》。吴起先后仕鲁、魏两国,与李悝、乐羊等同为魏文侯之臣。魏文侯时期,吴起的军事才能在魏国大展神威,率领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据河西,成为首任西河郡守。魏文侯去世后,魏相公叔痤离间吴起与魏武侯之间的关系,

  • 勾践复国成功后,为何与他患难与共的夫人却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勾践复国后有多狠,勾践复国老电影,勾践是怎么复国的

    [var1]勾践的夫人名叫雅鱼,在勾践还是当太子的时候,雅鱼嫁给勾践,成为越国的太子妃,勾践成为越王后,封雅鱼为后。当时正是处于诸国交战不休的时候,越国是一个小国,面对着当时强大的吴国,越国根本没有反抗能力,但是越国还是选择了拼死一战,在勾践身陷重围的时候,雅鱼果断的让范蠡带着守卫后宫的军士前去支援

  • 秦王嬴荡举鼎豪气不输项羽,可惜实力不济被砸死,去世年仅23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武王嬴荡临终遗言,秦王嬴荡死因,秦武王嬴荡真实历史

    (小艺历史官原创,发表于百家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洗稿和抓取)说起项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霸王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可谓豪气冲天,而历史上还有一位同样因举鼎而出名的人物,但是他没有项羽那么幸运,举鼎反被鼎砸死,去世年仅23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嬴荡。[var1]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

  • 春秋战国:一个死士成风,刺客最活跃的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四大刺客事迹简短,战国4大刺客,战国刺客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群雄纷争,从此中原大陆开始了一个民族大分裂的时代。同时这一时代也是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的一个风云年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家族手中都有不少死士,他们“视死若轻”,他们“遗生行义”。在这种以达成理想、慷慨赴死的风气之下,刺客这一职业应运而生,刺杀敌国元首,成为各国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手段。[

  • 秦俑坑曾发现1种逆天宝剑,1次轻松划透18层纸,揭出秦国强大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俑发现过程,秦兵马俑一号坑发现时间,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

    [var1]而笔者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兵马俑,而是秦俑坑内的一种神秘的宝剑。[var1]众所周知,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已经是极限,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也不过55.6厘米。但是在1974年的兵马俑挖掘工作中,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

  • 白起坑杀40万赵国大军,与秦王四字命令有关,白起不得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为啥杀死赵国40万俘虏,白起杀赵国20万大军在现在的哪里

    白起,又称公孙起,是秦国著名的将军。白起被授予武安君的称号。白起被列入为战国四大将领之列。白起在历史上从未失败过。每次白起去秦州,他都能胜利地返回,为后来的秦国家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到白起,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拓展秦朝疆土方面的巨大成就,但提到白起计划在赵国杀死40万士兵。[var1]正是因为这一

  • 长平古战场考古发现,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起赵括长平之战,白起赵括穿越小说,长平之战真的怪赵括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造成了无数人的伤亡。人们对春秋战国几乎是不怎么了解的,毕竟春秋战国时期距离我们太过遥远,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喜欢在时间上距离最近的王朝,比如说唐朝、清朝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一统王朝,确实是人们最了解的王朝之一。大分裂时期,肯定是存在大规模战

  • 春秋战国时期被严重低估的十大美女个个艺压群芳风华绝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绝色美女风华绝代图片,东周战国美女,风华绝代世界公认第一美女

    [var1]第二名:季隗是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生活了十二年。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一等就是八年。[var1]第三名:穆姬也称伯姬、秦穆姬,姬姓,晋献公和齐姜之女、申生同母姐,嫁于秦穆公故称穆姬,由于国内自己的

  • 2012年成都发现汉墓,出土2万多字扁鹊医书、含60多种已失传药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都考古发现扁鹊医书,四川出土9部扁鹊医书内容,成都出土的扁鹊医书

    2012年成都发现汉墓,出土2万多字扁鹊医书,含60多种已失传药方一提起扁鹊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带着赞叹的目光,竖起大拇指表示对他超高医术的赞扬,但也有不少人对他那过于神话,起死回生的医术表示怀疑,甚至于对他真实的存在性争论不休。其实,扁鹊这个人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而扁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