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猛将如云的三国,曹操为哪个被称为武圣的人举行过葬礼?

在猛将如云的三国,曹操为哪个被称为武圣的人举行过葬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04 更新时间:2024/1/21 20:43:22

红脸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脚跨追风赤兔马

,这便是《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形象。千百年来,关羽一直被世人所喜爱。他的英雄事迹也是流传甚广,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弱冠孩童,可谓无人不识关二爷。

关羽勇猛无敌

,战功卓著。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甚至,还逼得曹操想过迁都以避其锋芒。

忠义无双

,降汉不降曹。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高官厚禄,也动摇不了他与兄相聚之心。为了让曹操答应他可以离开,他替曹出战,帮曹操解白马之围。在得知刘备下落后,毫不犹豫,立刻辞曹而去。

正史:失荆州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毫无准备的关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从而丢失了荆州。由于荆州失守,加上傅士仁、麋芳叛变投降,刘封孟达又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两难、腹背受敌的困境,无奈之下,只好西进麦城。然而,吴军行动迅速,很快将麦城包围。只有西面吴军较弱,关羽决定从西面突围回川。不料中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而被擒,最终被孙权所杀。

武艺超群、治军有方、伐敌有术

。那

为何会由此一败呢

对魏军的连番胜利,使得关羽有一些骄傲。正所谓:"骄兵必败"。

其实关羽治军不怎么样,他平时高高在上,不把手下的将领放在眼里,待之太薄。就连他非常重用和信任的傅士仁,都叛变投降。

《三国志·关羽传》太守麋芳在......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仁咸怀惧不安。

《三国志·关羽传》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自视过高,疏忽大意。他认为吴军没有本钱能与他一战,打死他都不信东吴敢出兵荆州。就算他知道,孙吴非常想夺回荆州。可以说荆州在蜀国手里,对吴来说是如刺在喉。但是,关羽的高傲和对敌判断不准确,直接导致了丢失荆州。

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这些,就是关羽兵败荆州的原因。

我认为有荆州之败,关羽就不能称圣了

凭什么关羽吃一次败仗,就说他不能称圣?原因如下

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本可避免,全是因为关羽自己的因素造成这次失利。如果,关羽对孙权能够稍微放低一点姿态,这次战役甚至都不会发生;

历史上很多名将失败,都有各种客观原因。比如"杨家将"等,大部分都是因为奸臣作祟,他们既没有全权的军事指挥权,又没有后勤保障,更有甚者,故意拖延不执行战前布置的战术,导致孤军奋战陷入重围。而关羽没有这些麻烦,他拥有荆州的完全掌控权;

演义传说:华容道私放曹操

从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来看,关羽被称为武圣,不仅仅是因为他

武艺超群、战绩赫赫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

忠义

。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等,这些故事便是关羽以忠义称圣的原因。

可是我要说,如果以武称圣,关羽不够资格的话,那么

以忠义而称圣,他更是不配

。关羽真的忠义吗?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用火攻大败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诸葛亮令关羽埋伏于华容小道,关羽本可立下大功,生擒或者活捉曹操。谁料那关羽为报曹操往日之恩,竟

私自将曹操放走

如此之人何来忠义之说?身为大将,于两军交战之时,

为报个人之恩,私放敌军首领。这种行为何忠之有?对蜀国忠吗?对蜀吴联军忠吗?对刘备忠吗?

别说两军交战,就算是一场足球比赛。你也不能因为对方的某个人,与你有旧,或是对你有恩,你就在比赛中放水吧。如果某个球员,转会后和之前效力过的球队比赛。为了感恩之前球队的培养,在比赛中放水,能破门而故意不打进。我相信,这种人绝对会被说成没有职业道德。而事实上,这种事情也鲜有发生。

他放跑曹操的时候,有想过结义兄弟刘备吗?

孔圣人授课图

于国于民的贡献不足以称"圣"

清朝雍正三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关羽达到了与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这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而关羽呢?关羽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从历史进程来看,他那些战绩,于国毫无意义,因为最终胜利者是曹魏。

如果强行要说贡献的话,

关羽只对后世的封建主义君王有些许贡献

当做统治穷苦人民的工具

。他们通过关羽的传说故事,教化百姓们忠义于封建主义朝廷。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结局如何?最亲近的那一个下场最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胁迫高祖李渊移交兵权、册封李世民为太子。惊心动魄的夜战落下帷幕,李世民大封功臣,以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为一等功,各赏赐封邑1300户。 “第功班赏,(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

  • 他是唐朝的民族英雄,为唐朝开疆拓土,创造一人灭三国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十大顶级武将,唐朝开疆扩土,三国是在唐朝前还是唐朝后

    在这24位功臣中,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说,虽然他在各种小说演义中被丑化,但是他的确是一名出色到伟大的神奇将领,他就是灭国狂人——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今河北武邑县人。十五岁开始从军,最开始效力于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在李世民登基后,才加入唐朝。

  • 他原本是唐国公,在战乱纷起的时代,仅靠3万人便建立了大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王李世民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大唐最荒唐的帝王,唐太宗最新事迹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他的姨父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儿子则是未来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隋朝末年,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大反王割据一方,李渊也趁机在太原起兵,与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3万南下,最终一统天下,建立唐朝。 李渊起兵不是最早的,士兵也不是最精锐的,将领也不多,

  • 各版本杨贵妃都圆润丰满、雍容华贵,只有她英气逼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黄祖儿版杨贵妃10集,杨贵妃简介资料及照片

    (周洁)2.1992年电影版《杨贵妃》由周洁出演,周洁是舞蹈演员出身,把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演得十分到位,难怪皇帝能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冯宝宝)3.著名老牌演员冯宝宝扮演的杨贵妃非常妩媚,但风尘味有点重。(王璐瑶)4.电视剧《大唐歌飞》,王璐瑶饰演的杨贵妃非常妩媚,王璐瑶就是《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当初

  • 联手玩掉武则天后,两个女人再演无间道,被唐玄宗识破下黑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怎么评价武则天,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关系,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措施

    这场政变,就是著名的“神龙政变”。政变中,女皇的心腹男宠张宗昌、张易之被杀,其他的一干心腹人员,大多在当天下狱或被诛杀,唯独缺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政变过程中,武则天晚年最重要的两位助手,神秘失踪了。按常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此时应该不离左右地侍候在武则天身边。当然,断头台上,也

  • 你知道吗?年轻时的杜甫,曾和李白一样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甫跟李白是什么关系,王朔谈李白和杜甫,李白杜甫孟浩然三角恋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短短四句,一个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纸上。但是,你知道吗?年轻时的杜甫不但在诗才上与李白不相上下,其疏狂更是旗鼓相当。在许多人的传统印象里,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这个人,不但跟浪漫无缘,更跟狂放沾不上边。但实则不然。年轻时的杜

  • 唐朝名将高骈戎马一生,一首《山亭夏日》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骈的简介,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翻译,高骈风筝诗句的元素

    年轻的时候,高骈在禁军任职。有一天,他看见天空中飞过两只大雁,便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说完就弯弓搭箭,朝飞雁射去。结果弓弦响毕,两只飞雁应声而落,它们的脖子被那一支箭贯穿在一起。众人大惊,从此称他为“落雕侍御”。高骈祖上世代都任禁军将领,他也从禁军起家,后得以率军队西讨南征——平

  • 国人为啥想“梦回大唐”就连毒舌杜甫都说好,无死角的繁荣引自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甫眼中的大唐,梦回千年大唐,大唐新闻记者杜甫抖音

    其实说白了还是唐朝在大家心中的存在感很高,其实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在中国唐朝的盛誉程度远远高于任何朝代,像是康乾盛世也被甩在身后,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万国来贺,简直就是世界的中心,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不是地理上的中心,但是因为它足够的发达,足够的繁荣,它也就成了世界的中心,估计中国的大国思想也是在那个时

  • 苏联人挖出的一石头,揭开唐朝的国土秘密,意外得知碎叶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传言现在苏联的这个小镇,就是当年李白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唐朝的边境城市碎叶城,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碎叶城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甚至连当年的具体位置都不是很清楚了。这个石头的原型像是一尊佛像的底座,虽然看上去已经是狼狈不堪了,但是在模糊的记录当中,依旧能辨认出41个字,后来经过专家的一一比对和鉴定之后,上

  • 他才是隋唐第一猛将,玄武门之变站错队,被李世民列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易中天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十大功臣

    当然,这里面有小说中吹嘘的部分存在,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古代的两部小说,其一就是《三国演义》,其二就是《隋唐演义》,人们几乎拿这两本小说当作正史来读,以致于弄出很多啼笑皆非的笑话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刘备的过分追捧和对曹操的极度贬低!其实,真实历史上的隋唐第一猛将根本不是李元霸这个“病秧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