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结局如何?最亲近的那一个下场最凄凉

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结局如何?最亲近的那一个下场最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2/6 17:44:50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胁迫高祖李渊移交兵权、册封李世民为太子。

惊心动魄的夜战落下帷幕,李世民大封功臣,以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为一等功,各赏赐封邑1300户。

“第功班赏,(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

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秦王府核心有十七人,为何他们五人会被列为一等功呢?

如果将他们五人再做个排序,长孙无忌肯定功推第一,理由有三:

首先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从李渊晋阳起兵开始,他就一直追随在李世民左右,是秦王集团资历最老的灵魂人物,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

其次,最早提议除掉李建成、李元吉建议的三个人之一便有长孙无忌。不过当时他们的话比较隐晦——行周公之事,但聪明人不需要点破,谁都懂“周公之事”的核心内容是啥。

最后,长孙无忌是整个计划从头到尾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也是态度最坚定的一个,在李世民犹豫的过程中,他的劝说、逼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排在第二位的非尉迟敬德无疑,虽然他不是最早提出建议的那个人。

尉迟敬德与李世民的感情很特别,当年他曾经是李世民的俘虏,投降后感念知遇之恩,一直对李世民不离不弃,还曾经在战场几次救过李世民的命。

当初曾经唐将中有一批人怀疑尉迟敬德忠心,在征王世充的战役中,尉迟敬德被殷开山逮捕,差点被处死。

李世民却选择了信任,他释放了尉迟敬德,还赏赐了他一大笔钱财,并告诉他,我不会听信谗言,你来去自由。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的命就交给李世民。后来太子李建成数次拉拢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始终不为所动,因此差点被李建成杀害。

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一样,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坚定支持者。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胁迫李世民说:如果你不接受我们的建议,我就不伺候你了。

事变当天,尉迟敬德冲锋在一线,李世民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脖子时,是他射杀了李元吉。又是他,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惊散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的反抗。

解决完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尉迟恭又一身血污去海池见李渊,逼迫李渊将兵权交给了李世民。

所以,尉迟敬德既是推动者,又是最重要的执行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玄武门之变的最早倡议者。从有关史料的记载来看,大约在武德七年,房玄龄首先对长孙无忌提出了“秦王应该夺嫡上位”的想法。

后来二人又与杜如晦一起商定,并且报告给了李世民。

比较可惜的是,大约在武德八年,房玄龄和杜如晦被李渊下旨逐出了秦王府,断掉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事变前夜,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令尉迟敬德去请二人来秦王府商定细节,二人却拒绝了。其实并非二人忠诚度有问题,而是担心李世民依然处于犹豫中,去了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暴露。

李世民发火了,令尉迟敬德持剑前往:他们要是不来就砍下他们的头!这时二人才确信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于是便分头连夜赶来。

在整个事件中,二人虽然没有上战场,但一直充当幕后大脑的作用。

侯君集能入选有两个理由。

一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后,他及时地替补了,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高士廉一起,成了劝说李世民下定决心的重要人物。

二是在事变中他还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的作用被史书隐藏了。从各种史料分析来看,在玄武门的战斗打响之前的夜里,其实另一场战斗已经提前开始,这场战斗就是劫持李渊和宰相们。

史书说,李渊一早上带着五位宰相到海池泛舟。这个情节很诡异,本来李渊的计划是让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早入宫,在五位宰相的见证下对质,准备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此时他们为何突然泛舟去了?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劫持到了游船上,只能干瞪眼,静等哥仨厮杀的结果。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其实远大于玄武门的战斗,哪怕李世民在玄武门的战斗中失败了,只要李渊在自己手中就有翻盘的可能。相反,即使玄武门之战胜利了,他也有可能遭到李渊的清洗。

而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很可能就是侯君集。但这种事是不能见诸于史书的,所以被隐藏了。

那么,功推第一的五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我们按时间线叙述。

杜如晦:英年早逝

贞观二年,杜如晦出任宰相,兼任吏部尚书,总领东宫兵马。就在他大展拳脚,为贞观之治砥砺前行时,却不幸病倒了。

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再也不能承担工作重任,只好回府病养。期间李世民不停地派太医和使者去杜府。然而,这些努力未能挽救杜如晦的生命,当年五月,杜如晦病故,享年才45岁。

李世民是讲感情的人,杜如晦虽然英年早逝了,但后来他将嫡次女城阳公主嫁给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

遗憾的是,杜荷后来因为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

侯君集:谋反被杀

侯君集是秦王府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李世民栽培力度最大的一个人。玄武门之变后,侯君集升任右卫大将军,拜兵部尚书,参与朝政。

为了提高侯君集的军事才能,李世民曾经令他去李靖门下学习兵法,还给了征战的机会。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以副将身份追随李靖征吐谷浑,他大破伏允军,斩获无数。

贞观十三年,侯君集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征高昌。这一战,侯君集灭高昌国,名声大振。

也因为这场胜利,改变了侯君集的命运,居功自傲的他因为贪财被弹劾下狱。虽然李世民宽恕了他,但侯君集心里的委屈化作了一股难以排泄的怨气。

贞观十七年(643年),张亮曾经举报侯君集谋反,但被李世民淡化处理了。也就在这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爆发,侯君集怂恿李承乾劫持皇帝的阴谋被曝光。

李世民原本想赦免侯君集,但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还是下旨杀了侯君集。

房玄龄:病逝

房玄龄无疑是贞观之治的灵魂人物。贞观二年房玄龄拜相,在萧瑀、裴寂等一干老臣逐渐淡出中枢后,房玄龄成了贞观朝最重要的掌舵人。

贞观九年,房玄龄授封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一年,授封梁国公;贞观十三年,又加太子少师,同年他的次子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享年69岁,赐陪葬昭陵。

总之,房玄龄享受到了作为人臣能得到一切荣誉。遗憾的是,高宗年间,房遗爱由于卷入高阳公主谋反案被杀,长子房遗直也受到牵连被流放,房玄龄被停止配享太庙。

尉迟敬德:退隐享受天年

贞观年间的尉迟敬德境遇大起大落,在过山车上体验了一惊险刺激。

由于功劳,尉迟敬德受到李世民的格外宠幸,于是小尾巴翘了,变得目空一切,常常在朝堂上对宰相们指手画脚,甚至粗言暴语。

有一年李世民设宴招待臣僚,尉迟敬德居然因为有人坐在他前面而发怒。任城王李道宗好心好意打个圆场,却不料尉迟敬德竟然把火发到他头上,一拳差点将李道宗打瞎了。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这么做显然是在打李世民的脸。

这一次李世民终于火了,他拿刘邦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的事警告尉迟敬德,吓得尉迟敬德冷汗直流。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学乖了,但李世民反而对他不放心了。贞观十三年,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李世民敲打他:“朕怎么听人说你要造反呢?”

尉迟敬德愤然撕开衣服,露出一身伤痕:“打天下的时候臣不造反,现在造反有病啊?”

从此以后,尉迟敬德变得小心翼翼,四年后他干脆辞官回家养老去了。

也不奇怪,一来像他这样的武将在容易遭猜忌,李世民不再给他带兵的机会,而是赶鸭子上架让他当了文官。二来他这个性格在朝中很难与人相处,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家享乐。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尉迟敬德随驾出征,回来后继续养老。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糙哥”,居然喜欢上了音乐演奏,又迷恋上了方术,常年服食丹药。更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活到了显庆三年(658年),以73岁高龄寿终正寝。

长孙无忌:被外甥杀害

在五人中,长孙无忌曾经最显赫,下场也最凄凉。

李世民登基后,迫于“圣主私亲”的压力,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重用长孙无忌。但即便如此,长孙无忌从司空到司徒、太子太师,荣誉职务达到了顶点。

直到贞观十七年,李治被立为太子,作为李世民指定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才开始活跃于朝堂,并于贞观十九年出任宰相,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

贞观二十二年,长孙无忌任检校中书令,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成了第一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于志宁、李勣一起承担起辅政大臣的要职。

但李治是个典型的“扮猪吃老虎”,这个暗藏杀机的年轻皇帝,不愿意受长孙无忌等关陇士族集团的控制,便以武则天为援,展开了一系列的清洗动作。

最终,在赢得李勣的支持后,褚遂良、于志宁先后被贬黜。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状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下旨将长孙无忌罢官,并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长孙无忌在黔州被迫自杀,家属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当年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娶了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就是说李丽质是高宗李治的同母姐姐,长孙冲是李治的亲姐夫。

令人唏嘘的是,长孙冲在黔州不知所终,真是应验了那句话:皇家多薄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唐朝的民族英雄,为唐朝开疆拓土,创造一人灭三国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十大顶级武将,唐朝开疆扩土,三国是在唐朝前还是唐朝后

    在这24位功臣中,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说,虽然他在各种小说演义中被丑化,但是他的确是一名出色到伟大的神奇将领,他就是灭国狂人——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今河北武邑县人。十五岁开始从军,最开始效力于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在李世民登基后,才加入唐朝。

  • 他原本是唐国公,在战乱纷起的时代,仅靠3万人便建立了大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王李世民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大唐最荒唐的帝王,唐太宗最新事迹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他的姨父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儿子则是未来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隋朝末年,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大反王割据一方,李渊也趁机在太原起兵,与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3万南下,最终一统天下,建立唐朝。 李渊起兵不是最早的,士兵也不是最精锐的,将领也不多,

  • 各版本杨贵妃都圆润丰满、雍容华贵,只有她英气逼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黄祖儿版杨贵妃10集,杨贵妃简介资料及照片

    (周洁)2.1992年电影版《杨贵妃》由周洁出演,周洁是舞蹈演员出身,把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演得十分到位,难怪皇帝能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冯宝宝)3.著名老牌演员冯宝宝扮演的杨贵妃非常妩媚,但风尘味有点重。(王璐瑶)4.电视剧《大唐歌飞》,王璐瑶饰演的杨贵妃非常妩媚,王璐瑶就是《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当初

  • 联手玩掉武则天后,两个女人再演无间道,被唐玄宗识破下黑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怎么评价武则天,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关系,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措施

    这场政变,就是著名的“神龙政变”。政变中,女皇的心腹男宠张宗昌、张易之被杀,其他的一干心腹人员,大多在当天下狱或被诛杀,唯独缺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政变过程中,武则天晚年最重要的两位助手,神秘失踪了。按常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此时应该不离左右地侍候在武则天身边。当然,断头台上,也

  • 你知道吗?年轻时的杜甫,曾和李白一样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甫跟李白是什么关系,王朔谈李白和杜甫,李白杜甫孟浩然三角恋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短短四句,一个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纸上。但是,你知道吗?年轻时的杜甫不但在诗才上与李白不相上下,其疏狂更是旗鼓相当。在许多人的传统印象里,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这个人,不但跟浪漫无缘,更跟狂放沾不上边。但实则不然。年轻时的杜

  • 唐朝名将高骈戎马一生,一首《山亭夏日》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骈的简介,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翻译,高骈风筝诗句的元素

    年轻的时候,高骈在禁军任职。有一天,他看见天空中飞过两只大雁,便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说完就弯弓搭箭,朝飞雁射去。结果弓弦响毕,两只飞雁应声而落,它们的脖子被那一支箭贯穿在一起。众人大惊,从此称他为“落雕侍御”。高骈祖上世代都任禁军将领,他也从禁军起家,后得以率军队西讨南征——平

  • 国人为啥想“梦回大唐”就连毒舌杜甫都说好,无死角的繁荣引自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甫眼中的大唐,梦回千年大唐,大唐新闻记者杜甫抖音

    其实说白了还是唐朝在大家心中的存在感很高,其实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在中国唐朝的盛誉程度远远高于任何朝代,像是康乾盛世也被甩在身后,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万国来贺,简直就是世界的中心,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不是地理上的中心,但是因为它足够的发达,足够的繁荣,它也就成了世界的中心,估计中国的大国思想也是在那个时

  • 苏联人挖出的一石头,揭开唐朝的国土秘密,意外得知碎叶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传言现在苏联的这个小镇,就是当年李白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唐朝的边境城市碎叶城,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碎叶城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甚至连当年的具体位置都不是很清楚了。这个石头的原型像是一尊佛像的底座,虽然看上去已经是狼狈不堪了,但是在模糊的记录当中,依旧能辨认出41个字,后来经过专家的一一比对和鉴定之后,上

  • 他才是隋唐第一猛将,玄武门之变站错队,被李世民列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易中天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十大功臣

    当然,这里面有小说中吹嘘的部分存在,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古代的两部小说,其一就是《三国演义》,其二就是《隋唐演义》,人们几乎拿这两本小说当作正史来读,以致于弄出很多啼笑皆非的笑话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刘备的过分追捧和对曹操的极度贬低!其实,真实历史上的隋唐第一猛将根本不是李元霸这个“病秧子”,真

  • 唐太宗发明一种职业,古代女人避之不及,如今的女人却十分向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纪录片,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古代女子的十大必学技能

    唐代是古代相对经济繁荣的时期,文化也相对开放。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他发明了一种职业,对古代的封建时代的女人来说,绝对是个噩梦,古代女人避之不及,。然而在现在大部分的女人为了进到这个职业里,都是十分向往,而且争的头破血流,不愿意回头。这样一份职业,会是什么呢?这个职业就是古代的艺伎,也就是现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