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和日本的战争:把日本彻底打服,此后千年未敢挑衅中国!

唐朝和日本的战争:把日本彻底打服,此后千年未敢挑衅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1/3 3:14:24

唐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663年,此战名为“白江口之战”,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倭军(4万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1.3万人,战舰170余艘)。

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数倍的倭军打得大败,奠定了此后长达千年时间的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与化格局。

历史上与倭国的多次摩擦

倭国,也就是日本国。清朝康熙曾这样评价倭国:“倭子国,最是反复无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谣言,也有人认为文献记载的这句话,确实是康熙所说,可不管这句话是真是假,倒还真像倭国本身一样。

倭国与唐朝交战后,长达千年时间不敢挑衅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屈服,这个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差甚远,却从未断过称霸世界的梦想。

明朝时期,日本当时还属于战国时代,有一位政治家名叫丰臣秀吉,他结束战国乱世,完成日本再统一。当时就立志,要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首先征服朝鲜,其次中国,而后再是印度,最终称霸世界。

当时的丰臣秀吉,自认天下无敌,并且留下了这样两句野心勃勃的话语:“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中华和唐(明)领土,指的就是中国,这时的丰臣秀吉完全不将明朝放在眼里,但他们的实力不能与野心形成正比。

与明朝发生的战争中日军伤亡惨重,随后全面撤离朝鲜,丰臣秀吉更是郁郁而死,在明朝的凯旋仪式上,万历皇帝对十多个藩属国宣布:“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这场战争决定了亚洲三百年的命运,双方都拥有着大量火器,展开了首场近代化战争。

可到了近代,日本人的野心更加难以隐藏,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近代史的抗日战争有多么惨烈,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清楚,这里就不必多说了,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白江口之战

唐朝往后的数次中日战争间,两国有胜有负,但倭国的野心却从未消退,只会屈服于强大的武力,就像是第一次中日战争一样,也就是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与倭国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这次战争是唐朝与日本发生在白江口的一次战争,也是双方两国第一次交战,此战日本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唐朝,结果却落得惨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这个时候的日本,还是叫倭国,汉朝时期的史书,就有关于倭国的记载,一直到了武则天时期,才改名为日本。

日本经历过白江口之战后,深切明白了与唐朝之间的差距,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长期派遣使臣前来唐朝学习唐文化,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是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了唐朝的“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

也是一直到了明朝时期,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之前,在这将近一千年里,日本从未敢中国开战过。

综上所述,白江口之战是唐朝与倭国之间发生的一次战争,也是唐朝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次经典战役,此战影响深远,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感谢在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之余翻阅本文~

专注于国学、历史、文化分享,点击上方名片即可关注,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庞统临死前,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为什么偏爱魏延,魏延与庞统的关系,庞统和魏延有什么关系

    卧龙先生自然不必多说,刘备三顾茅庐才求得先生出山,而诸葛亮也确实不负众望,他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驾崩之后仍旧忠心辅佐年幼的阿斗;这等忠义且才华横溢之人,实在是不可多得。少年凤雏那么凤雏又是何人呢?既然能与诸葛亮齐名,必定也不同凡响,但是凤雏庞统在蜀国的影响力却远不及诸葛亮,只因庞统看透

  • 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后周皇帝柴荣若多活几年,就没大宋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时也,命也。他们终究是徒留遗憾,只留给后人一个假如。假如他活着,那将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可惜没有假如,但丝毫不影响后来人对这些“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帝王给予高度评价。 朱元璋评价他,“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 后周的第二位君主柴荣,被誉“

  • 巨鹿之战,一战打断大秦的脊梁骨,20万秦军被坑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巨鹿之战秦军全军覆没,巨鹿之战的秦兵哪来的,巨鹿之战真的是秦军主力吗

    但是事情还没完,项燕有个孙子叫项羽,项羽还有个外号,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同志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家里给他安排辅导老师上课,直接就被项羽给吓跑了,一分钟心疼一下老师的心里阴影面积。长大了之后一直游手好闲,某天看到秦始皇出巡的排场,被这拉风的排场雷到了,说出来那就超级霸气的话“彼可取而代之”,并立志要

  • 西安李晦墓隐藏一密室,专家研究后发现,这是所有唐朝古墓的一个特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古墓考察,陕西被开发的唐代古墓都有哪些,唐朝有几座保存完整的古墓

    古代贵族在修建古墓时,会安排大量的机关,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陪葬品,因此在现代古墓的挖掘中,经常会发现盗墓贼的尸体。在古墓中除了诺大的墓室之外,墓主人经常会单独修建一间密室,密室中通常会放置一些最珍贵的陪葬品,因此一座古墓中密室才是盗墓贼的目标所在。 前段时间,位于陕西省的西安市发现的古墓中,就惊现一座

  • 宦官赵高发动的沙丘宫之变为何可以成功?离不开这个人的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也知道,光凭自己拿个遗诏出去,很难服众,他必须找一个同盟军,这个人必须得有威望,说出的话有分量,还得和老板的关系密切,只有这样,假事才能办成真的。赵高寻思来、寻思去,发现只有李斯符合上述条件。李斯,大秦帝国的丞相,也是大秦帝国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老板嬴政的关系极为密切,颇受老板的信任,服务大秦帝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着55个字,才知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家一般想到的是他光辉的政绩,初唐在他的治理下实现了国泰民安。但李世民的皇位争夺之路,是一条血路,他亲自杀掉自己的手足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终才有机会成功登基。“玄武门之变”也是史学家们就李世民为人如何争论得最激烈的一点。李建成之墓在西安地区被发现,算是为李世民的性格之谜解惑了。

  • 西安出土一篇墓志铭,揭开唐宪宗的真实死因:唐代皇室的黑暗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看似十分普通,但背后却隐藏了唐朝皇室一惊天丑闻。要知道“元和”为唐宪宗李纯年号,而“少帝”自然就是李纯所立的太子——唐穆宗李恒。 但“永新”二字让众多史学家惊讶不已,要知道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其他史籍中均没有关于“永新”年号的描述。而正史记载的是,李恒在李纯死后次年才弃用新年号“长庆”。 可

  • 被父亲与老婆的风采掩盖的一代明主唐高宗李治,被遗忘的永徽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高宗李治的历史评价,永徽之治与开元盛世,永徽之治24位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乾纲独断。登基之初,李治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 唐高宗李治 在政事方面,李治鼓励大臣多进谏,特别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永徽五年

  • 五代十国中的北汉,到底是不是傀儡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十国北汉,北汉有多穷,北汉总兵力是多少

    个人觉得,北汉的情况,可谓一言难尽。1、北汉的建立这一切还得从后汉隐帝在位时期说起。后汉隐帝在位期间,有感于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留给自己的班底自己无法驾驭,于是就打算对朝廷开始一番清洗。不过,清洗这种事情,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惹火烧身。从本质上来说,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明朝的靖难之役,也都具备皇帝清洗朝

  • 荒唐且美好?即使是一国公主也沦落成玩物,这就是魏晋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温柔且荒唐,魏晋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又恐怖,真实的魏晋南北朝

    她是琅琊公主元玉仪,南北朝时期北魏人,籍贯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在历史上有短短的二三十年的记载,之后下落不明,被民间称为“历史上最惨的公主”。由于司马家族的无能,刚刚统一后的晋朝很快就迎来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故事,刚刚结束战乱的中华大地上,再次出现了分裂。 时间来到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