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作为中原人,抓捕文天祥逼崩宋恭帝,而背负历史的骂名很冤枉

他作为中原人,抓捕文天祥逼崩宋恭帝,而背负历史的骂名很冤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1 更新时间:2024/1/23 4:43:11

在智慧“教科书”《智囊》一书中,收录了元朝名将张弘范,用妙计击败山东军阀李璮,与在崖山海战中大破宋军,最终逼迫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跳海自杀的经典故事。而且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正是被张弘范活捉,落得令人痛心的结局。张弘范是一个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物,他生活的时代,处于宋到元的改朝换代时期,张弘范辅佐忽必烈扫灭南宋,建立了元朝帝国。他身为中原人,却为蒙古奋斗一生,而且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有着一定的造诣。张弘范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注定会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那么该如何评价他呢?这要从他的个人经历,与诗词作品中一探究竟。

历史转折时期张柔的态度

张弘范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张柔是元朝初期,中原地方武装中,最有名气的军阀之一。元太祖八年,蒙古军队南下,金朝迁都至汴梁,为了躲避蒙古军队的锋芒,张柔聚集族亲相邻结寨自保,被金朝任命为定兴令。元太祖十三年,张柔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最终兵败被俘,投降了蒙古人。得以保住官位的张柔,趁机大肆扩张势力,占领了保州附近的三十多座城市。数年后张柔被蒙古任为保州元帅,并跟随元太宗攻占汴梁,最终扫灭了金朝,因军功被提拔为万户。张弘范出生于元太宗十年,由于其父的影响,建功立业的理想,早已深植在年幼的张弘范心中。张柔也是望子成龙,在临终前,将自己的铠甲宝剑,都赐给了张弘范以示激励。

接受中原文化的深深熏陶

张柔对张弘范,在仕途功名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他的老师郝经,则对他的在文学修养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郝经是张家的幕僚,在张家效力了二十五年之久,他的工作除了为张柔出谋划策外,还是张家的家庭教师。学富五车的郝经,是当时的学问大家,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陵川文集》等经典,郝经这位博学的老师,在张弘范身上,洒下了文学的的种子,并在日后生长的枝繁叶茂。张弘范的命运,几乎是与元朝帝国紧密相连的,在蒙古扫灭南宋的过程中,张弘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在于在这个改朝换代中,所立下的赫赫功勋。

张弘范献计为元军拿下襄樊

蒙古灭南宋,主要是从突破襄阳防线,与占领临安两个标志性的步骤实现的,而张弘范除了在《智囊》中大战山东军阀之外,在这两个关键行动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襄樊之战中,襄阳地处汉水南岸中游,与樊城遥相互对望,形成扼守长江的关键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至元五年春天,蒙古军为了攻下襄阳,决定先拿下樊城,以大军围困樊城长达一年之久。但是在这一年中,蒙古军并未得到何种实质性的进展,次年年底,忽必烈增派史天泽带领援军到达前线。张弘范献计说,可断绝樊城与水上的联系,再用回回炮攻击樊城城墙。元军采纳了这个计策,果然因此攻破了樊城。樊城失陷后,襄阳失去护卫之城,元军趁热打铁,立即对襄阳发动攻势,孤城襄阳也落入了蒙古人之手。

危急时刻文天祥张世杰起兵勤王

至此南宋经营了六年的襄樊防线,被蒙古人彻底摧毁,从此长江门户大开,南宋失去了天险防御。元军占领襄阳之后,经过休整果断继续南下,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任伯颜带领大军伐宋。伯颜兵分两路,一路对淮东发起进攻,一路用兵扬州。其中伯颜亲自带领一路,沿着汉水进入长江,兵锋直逼临安。危急之下南宋发布勤王令,不过只有抗元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等少数人起兵响应。到了至元十三年,文天祥被宋廷任为临安知府,当时张世杰是宋廷仅存的能将之一,战斗力毋容置疑,因此文天祥建议宋廷,把临安城内外二十多万军民,交给张世杰统一调配,准备背城一战。

南宋被灭文天祥逃到福州

但当时的南宋朝廷无心抵抗,拒绝了这个建议。反而派遣使者,携带传国玉玺和降表,到达元营投降,伯颜接受了南宋的降表,并要求文天祥来到自己面前请和。文天祥无奈,来到元营与伯颜进行激烈的辩论,因此惹恼了伯颜,当场将文天祥逮捕下狱,随后将其押解至镇江。随后宋恭帝赵显,正式对元上表请降,元朝改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南宋宣告灭亡。伯颜进入临安后,将赵显与一众南宋官员,押送回元大都。文天祥在途中逃脱,经过长途跋涉,一路到了福州,在赵显投降之前,益王赵昰与广王赵昺逃到了温州,至元十三年赵昰在福州继位,是为端宗。文天祥来到福州后,被任为右宰相,同张世杰与陆秀夫等抗元将领汇合在一起。两年后赵昰病死赵昺继位,改元为祥兴元年,转移到广东新会海中崖山。

张弘范带兵南下逼死宋恭帝

张弘范率领两万水陆兵力南下,在沿海一带所向披靡,接连攻克漳州、潮州、广州、琼州等地。十二月份元军在五岭捕获文天祥,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这必然是失败的招降,张弘范遂将文天祥押回元大都,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在至元十二年被杀害。至元二十年正月,张弘范又率兵抵达崖山,张世杰以千艘战船迎敌,到了二月份元军发起总攻,宋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最终陆秀夫掩护抱着赵昺投海而死,宋军将领的家眷们,也纷纷以身殉国。张世杰冲出重围后,遭到了飓风的袭击,也死在了茫茫海上,张弘范带领元军,彻底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张弘范的一生,与此复杂的时代密不可分,对历史的走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世人对于张弘范的批评问题

至元十年年十月,张弘范病逝,被元朝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谥号武烈。至大四年,元朝又加赠其为太师、上柱国、齐国公,半年后再加赐张弘范,为保大功臣、淮阳王,他的文集《淮阳集》,也是因为此意而取。可以看出张弘范在元朝,地位与评价都是上升的,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从传统说教的角度出发,批评张氏父子不忠于金朝,在气节上有亏。也有人站在道义的角度而言,责备张弘范身为中原人,助元灭宋被看作是内鬼。其实蒙古灭了金朝后,又花了四十年的时间,重新奠定了中国的统一,结束割据与分裂的局面,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性。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中原人,还有很多游牧民族,因此中原人才是正统的看法是片面的。元朝是第一个由游牧民族,统一中国的王朝,这个事实理应被承认。

张弘范与元朝对于历史的积极作用

忽必烈作为一个蒙古统治者,本身也是剥削阶级的代表,当然不可能用平等的方式去谋求统一,只能通过战争去实现。元朝在历史上有很大的进步作用,当然南宋那些民族英雄,保家卫国抗击蒙古人,毫无疑问也是正义的,但他们对腐朽的南宋政权效忠,我们也应该替他们惋惜。再说张弘范,他为国家的统一贡献了力量,在军事战争中,尽量减少破坏和杀戮,在政治上支持忽必烈,对汉文化的改革措施,抛弃蒙古旧制坚持统一,这都是他对历史的积极作用。所以对张弘范的评价,做出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都是很难的事,都不太符合历史的真实性,那些恩怨都早已远去。元代宋立国,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扩大了中外的交流,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与腐朽的南宋比起来,中国的历史总算是进步了。

张弘范的言行思想矛盾之处

张弘范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期,对元朝与中国历史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候也是充满了矛盾之处,例如在忽必烈灭宋的关键时期,对他委以重任,而张弘范也曾犹豫过。张弘范认为在蒙古军中,没有中原人的统领大将,现在他要打破这个惯例,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作为中原人统帅蒙古军队,一方面彰显了蒙古统治者,对他重用和信任,一方面也意味着,张弘范要承受历史的评说。在蒙古统治者委任张弘范的时候,也是给了他重大的压力。张弘范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他的命运,他必须要背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张弘范在功名上,也常常表现出了矛盾之心。例如他从顺天调任大名之时,写诗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在不久后,却用另一首诗,对功名利禄,流露出了深深的空虚、厌倦之感。

尾声

张弘范是军人,也是个诗人,他的诗歌主要分为咏史、述怀、战争等题材,对于典故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他对于典故进行广泛熟练运用,表明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素养,这都来源于,幼时对汉文化的接纳与学习。纵观张弘范的一生,成为蒙古灭宋的关键人物,人们有感于文天祥、陆秀夫的忠贞爱国,无形中将蒙古,将张弘范代入到了反派角色中,但这样看待历史的思维并不客观,元代对于中国历史是有贡献的。张弘范也不算什么中原人的内鬼,如果现代人能“穿越”,当年去骂张弘范,他一定是一脸“懵”,自己为国家平定南方,怎么成了内鬼了?如果要骂内奸,还不如去喷懦弱的南宋统治者,一步步把一手“好牌”玩死了,所以冤有头债有主,历史的骂名都应该让赵构来背。

【参考资料:《智囊》,《元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杀了齐王李元吉,将他妻子收入后宫,生一子惨死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当时被杀的不仅是太子李建成,还有李渊的另一个儿子齐王李元吉。李元吉因为素日与太子交好,当日又正好与李建成一同入宫,所以被李世民一同铲除。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死于李世民之手是事实,除了杀了自己的兄弟外,李世民还有另外一点引发后人议论。他在杀死李元吉之后,还将李元吉的妻子纳入自己的后宫。据杨恭仁传记

  • 历史上秦桧墓被盗掘,盗墓贼变卖得金银巨万,被捕后却被无罪释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桧简介,杭州岳飞墓被盗过没,秦桧夫妇犯了什么罪

    秦桧祖籍湖北黄州,出身在一个中小地主的家庭,他的父亲当过县令,后来迁居到江宁(今南京)。早年秦桧做过私塾先生,靠着微薄的收入度日,但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政和五年,秦桧参加科举中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后来,秦桧靠着妻子王氏的家族关系,很快爬到了朝廷的重要位置。靖康

  • 唐代最美的人是杨玉环,那你就错了, 这位让杨玉环嫉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玉环简介,杨玉环秘史免费完整版电视剧,李隆基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

    华恋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她在当时被成为大唐最美女神医,被称为最美自然不是盖的,当时她在京城他开了一家叫做“华一医馆”的医馆,而在医馆刚刚开张期间,因为其不俗的容貌,直接是吸引了大半的皇城公子哥,为了看这惊世之容,当时的公子哥们想破了脑袋,有的装病,有狠得更是找人将自己打伤,可谓煞费苦心,此外还有

  • 南宋状元、宰辅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忠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陈文龙雕像陈文龙(1232—1277),南宋兴化军莆田县玉湖村人(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阔口村),初名子龙,字刚中,咸淳四年(1268)状元,南宋贤相陈俊卿的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他历任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兼崇政殿说书、校书郎、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左司谏、侍御史,官至参

  • 唐代宗是如何除掉大太监鱼朝恩的?让他当大学校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宗任用的著名谏臣,唐代宗元陵视频,唐代宗合葬的皇后是谁

    鱼朝恩,唐代著名大太监。一场“安史之乱”,成就了这个六根不全的野心家。“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皇帝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十分忌惮,转而相信自己的身边人,宦官。鱼朝恩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家致富的。鱼朝恩 概念图唐肃宗继位后,为了防止领兵的节度使造反,经常派宦官做监军。鱼朝恩有点儿小聪明,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能

  • 包青天包拯结局你知道吗?育有4子突然暴毙,体内汞元素超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青天中包拯最后结局,包青天包拯是哪一年死的,包青天包拯最后怎么死的

    包青天是开封府的一把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包青天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老百姓的爱戴,不仅仅是因为其超凡的断案才能,最重要的是其不畏权威的胆量,无论是谁,平白无故的欺压百姓就是不对的。包拯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很多冤假错案,在他这里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昭雪。相信也有很多朋友也看过关于他而改编的

  • 唐朝为何会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总是能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而它创造的诸多政治及文化财富更是直至今天都值得深入探究,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无论是再如何强盛的王朝,也终归会迎来灭亡的一天,唐朝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唐朝依靠着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做到了全面强盛,但随着这套政治制度的老化以及时代的变

  • 历史上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在朱元璋从穷草根到帝王的奋斗路上,有哪件事最幸运,毫无疑问的一桩,就是娶到了马皇后这样的好媳妇。虽然,她的真实姓名已经不详,史料里大多尊称她“孝慈高皇后马氏”,但是她的一生,当得起后人最虔诚的敬意。不是因为“朱元璋妻子”的身份,而是一个温暖历史的品质——善良。马皇后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在认识朱

  • 唐朝丞相出差数年,回来时妻子却怀孕了,丞相激动的大赞妻子贤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潘丞相,唐朝丞相令狐相如,唐朝丞相都用的什么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受宠之后,他的家人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杨玉环的堂哥杨国忠也因此飞黄腾达,官至丞相,封卫国公。但是杨国忠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是一个十足的大奸臣。杨国忠的妻子裴氏原本是一名妓女,杨国忠花重金将其赎回迎娶回家,对其是非常的宠爱,只要裴氏想要的,杨国忠都会满足,对裴氏的宠爱丝毫不

  • 南宋建立、扩建海军,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共有哪些军队,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复建,南宋异闻录

    作为一个农业文明,中国的发展重心长期处于北方内陆,对南方与沿海地带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及,造成了北强南弱的长期局面,塑造了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格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尤其是在南宋时期,在南方成为全体国界的情况下,成为了整个南宋的中心。也正是在这样的改变之下,为了保卫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