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佛教文化思想的传播之下,皇室也逐渐信仰起佛教,经常会去寺庙礼佛、祈祷,寻求佛祖的庇佑。
我们也常常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皇帝会将不受宠或者犯了罪过的嫔妃,惩罚其在寺庙中剃发修行思过。
在寺庙中没有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只剩青灯古佛,素食布衣,还有看不到尽头的孤独,在这寺庙之中了此残生,往往嫔妃们都难以忍受这样的苦楚。
但也有从此逆袭人生的嫔妃,唐朝的武则天在先皇逝世后,因其无子无女,于是被安排到感业寺中礼佛。
有一次武则天在感业寺中与前来祭奠先皇的唐高宗重逢,早已暗通款曲的两人在旧情复燃后,唐高宗就将武则天接回了皇宫。
甄嬛心灰意冷入灵隐寺
在影视作品《甄嬛传》,也有同样的桥段,只是过程更为波折。自入宫甄嬛一直不争不抢,掩藏自己的锋芒,守护自己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与幻想。
直到阴差阳错与雍正皇帝相遇、相知,甄嬛经历了雍正的百般宠爱,甄嬛也付诸真心,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替代品,一时苦痛不已。
正逢此时自己父亲被诬陷,自己求情无果,全家被流放,在诞下公主胧月之后,心灰意冷的甄嬛决定离开这个让她伤心万分的地方,于是自请要求去甘露寺修行,为皇室祈福。
来到甘露寺的甄嬛,带上了自己的两个侍女,在这里她已经不再是尊贵的菀嫔,而是法号“莫愁”的修行之人。
甄嬛本意是远离宫中的纷争,未曾想到寺庙之中也有引起是非的人。
甄嬛在寺中不仅需要挑水砍柴,还需要在极为寒冷的冬日清洗衣物,从前的纤纤玉手,现在肿得似萝卜一样粗,冻疮发作之后又痒又疼。
就在这时遇见了前来看望自己生母的果郡王允礼,两人在这寂静古寺中钟情于彼此。
凌云峰的相拥取暖,高烧一夜的甄嬛自此与果郡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相濡以沫中,甄嬛发现自己有孕在身,欣喜之余也甚是慌乱,心中思绪万千,只等果郡王征战回归后与其商议。
天有不测风云,甄嬛等来的却是据传果郡王逝世的消息,甄嬛悲痛万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而自己作为在外修行的嫔妃,肚中之子断不可留,甄嬛端着温太医开的落胎药犹豫不决时,想着肚中是果郡王唯一留在世上的骨血,为了保全果郡王的后代,甄嬛决定铤而走险,施计回宫。
回宫之路
就在雍正接迎甄嬛回宫之际,果郡王赶了回来,但回宫之事已至此,无法回头。重新回宫不久后,甄嬛因诞下龙凤胎,而晋升为贵妃之位,而一双儿女分别叫做弘曕和灵犀。
随着弘曕日渐长大,宫中的人发现弘曕长得越来越像果郡王,因此引起了生平多疑的雍正的注意,还上演了“滴血验亲”的闹剧。
甄嬛屡次见招拆招,但雍正疑心愈发严重,于是安排甄嬛用毒酒宴请果郡王,果郡王自知逃不过这一劫,心甘情愿当着自己心爱之人的面饮下毒酒,甄嬛眼见爱人毒发而亡,都未曾告知龙凤胎的身世。
名字中的细节
但其实在龙凤胎的名字当中,果郡王就已经知晓龙凤胎是自己的骨血。
“灵犀”与“弘曕”取其尾字连读,便是与甄嬛初遇果郡王那天,夜晚的开满桐花台的夕颜花同音,以此来纪念两人的露水情缘,也正是这段不可告密的感情留下唯一的证据。
直到雍正离世后,甄嬛让弘历将弘曕过继给果郡王,让其继承果郡王的称号。
正史记载
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未曾有过后妃诞下龙凤胎,甄嬛的原型钮祜禄氏也与甄嬛形象大相径庭,是一位温柔、老实、相貌平平之人。
在诞下皇四子弘历后一直悉心教导,从不参与后宫争斗,雍正正是看中对弘历教导有方,于是将其晋升为贵妃,在当时后宫中一人之下,百人之上。
而弘曕,据记载是雍正后来选秀进来的谦妃刘氏,所生于圆明园,并不是像剧中由甄嬛所生,而且弘历继位时,弘曕才满两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