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之官渡战败后军威复振的袁绍又是如何自掘坟墓?

三国演义之官渡战败后军威复振的袁绍又是如何自掘坟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60 更新时间:2024/1/28 2:08:18

其实从牌面上看,官渡之战以后的袁绍依然拥有很强的实力。大将蒋义渠和袁绍心腹谋士审配保住了袁绍的家底。乌巢的粮食虽然烧了,但是冀州有的是。袁绍在振臂一呼,原先打散的部队都又回来了。原文中说,袁绍自此”军威复振”。

但是自从官渡一败,曹操对袁绍心理上的打击,远远大于军事上的打击。袁绍再无争雄天下的心气,怎么也迈不过失败这道坎。

想当初袁绍出兵前可是信心满满,而且是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地出兵。结果如此大溃,太丢人了。

想当初项羽垓下大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因此自刎乌江。袁绍没有这气魄,硬着头皮往冀州走去。但是,他的内心和当年的项羽一样痛苦,他也想不通,自己怎么就败了呢?哪怕再坚持一夜,胜利也会属于袁绍。可惜的是,这场战争,就差那折腾的一夜。想当初有两个人阻止过袁绍出兵,一个是见谁得罪谁的田丰,一个是沮授。如今沮授已死,就剩下了田丰。按照惯性思维,很多人都会觉得袁绍会重用田丰,因为田丰是对的。

然而政治是不讲对错的。袁绍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军上下都在念叨田丰。都说如果当时听田丰的,怎么可能会有这场大败。袁绍也是这么认为的,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听田丰的话,陪曹操好好玩玩。不过即便是这样,袁绍也对田丰动了杀心。因为现在全军上下民心所向,都感念田丰。放了他,等于宣布自己错了。领导怎么会有错呢?领导都是完美的。那么错在哪?肯定错在田丰啊。不过袁绍想杀他,得有个理由啊。关键是田丰做到了料事如神,那他错在了哪?找不到他错在哪,又得杀了他,还不想担这个恶名,那么领导就得需要一个勇于为了领导担任恶名的手下。

历史上这类人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秦桧。宋高宗实在找不到杀岳飞的理由,但是又必须杀他,还不想担罪名。秦桧就应运而出,完成了这件大事。

袁绍也是一样,他需要手下人出来一位搞死田丰,替自己完成这件大事。要搞死田丰,自然要比搞死岳飞简单。因为田丰人缘太差,唯一的朋友沮授死在曹营,那么剩下的,都是想弄死田丰的。比如逄纪,那是恨死了田丰。同样是一个部门的同事,只要逄纪献计不符合田丰的思路,田丰必然当场不给面子,尤其是当着领导的面。

袁绍对逄纪说:“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此败。吾今归去,羞见此人。(原文)”逄纪多聪明,当场就明白了,马上就参了田丰一本,说田丰听说官渡战败,在狱中大放厥词说:“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也!’”袁绍很满意,笑话领导,基本上够得着死刑了吧。逄纪怕领导不过瘾,又来了一句:“田丰常对狱卒曰:‘袁本初再求我时,我却不用谋矣!’(原文)”

逄纪真是袁绍喜欢的谋士,太够意思了。有这两句,袁绍从容的派出使者,带着判决书去找田丰,令他自裁。田丰就这样死了,袁绍满意了,逄纪升官了。

袁绍的心理已经完全崩溃了,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纵横河北,歼灭各大诸侯,成为汉朝最强的诸侯。然而就在官渡,袁绍用压倒性的优势惨败给了曹操。让他怎么也迈不过去这个坎。想当初在自己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的吕布都能在濮阳大败曹操,而自己的七十五万大军啊。袁绍心理郁闷,郁闷的想退休,再也不理江湖争霸之事。但是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岂是说退就退的?

袁绍心已死,决定分家。虽然自己没有心气争霸了,但是袁绍有儿子啊。在中国,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想要儿子呢?比说什么重男轻女,那是表象,不是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儿子的作用特殊,富二代能延续家业,穷二代能逆袭祖辈。就拿袁绍来说,他如果只有一个闺女,能指望闺女去逆袭曹操吗?显然不能,闺女是用来疼的,儿子才是用来拼的。

在儿子这方面,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这三个儿子继承了袁绍的三个特点,袁谭继承了色厉,袁熙继承了内荏,袁尚继承了袁绍的颜值。袁绍不喜欢袁谭的霸道,看不上袁熙的柔弱,就喜欢老三这个帅哥,因为长得像自己。当然了,最根本的原因是袁尚和两位哥哥不是一个妈生的。袁谭和袁熙的妈妈死的早,袁尚的妈妈刘氏是目前袁绍的合法妻子。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袁谭和袁熙在袁绍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比不上这哥俩后娘养的袁尚。

袁绍决定选择袁尚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作为北方霸主,袁绍选继承人就不单单是自己的家事了,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在当时,袁绍手下大臣分两派,分别是以审配、逄纪为首的袁谭派和以郭图、辛评为首的袁尚派。

这两派虽然争斗,但是眼下袁绍提出立袁尚为继承人,居然遭到了郭图的阻止。郭图说了,废长立幼绝对是取祸之道,如今曹兵压境,应该先击退曹兵,而不是分家闹家务事。

郭图这么说,倒不是因为这个人多耿直。郭图从来都不是正直的人,而是个善于政治的人。虽然他支持袁尚,但是现在立袁尚为继承人是害了袁尚。原因很简单,袁尚此时实力不足,而袁谭、袁熙在外领兵,实力强大。如果这时候分家,别说曹操打过来没法抵御。就单纯袁谭打过来,袁尚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与之抗衡。郭图告诉袁绍,袁谭是长子,长期将兵在外,那是祸患的根源。言下之意就是告诉袁绍,要立袁尚,先杀袁谭!

袁绍继续着自己的犹疑不决,还没等想好怎么办。袁谭、袁熙和袁绍的外甥高干分别从各自的驻地带来人马助战。这一次让袁绍的底气很足,当即在仓亭和曹军决战。程昱献计十面埋伏,说白了战略思路跟百团大战差不多,多点开花,处处伏击。袁军大溃,再次败退。

袁绍真的不想再和曹操玩了,让袁谭、袁熙、高干各回驻地调兵,自己带着袁尚回冀州。袁绍此时得了重病,吐血昏倒。醒来之后的袁绍出了一个昏招,为自己真个家族的覆灭奠定了基础。袁绍派郭图和辛评去辅佐袁谭,这就意味着将来袁谭和袁尚相争的时候,又多了很多筹码。袁绍管不了那么多了,回家养病。冀州军政诸事,交给审配、逄纪辅佐袁尚打理。

此时曹操的快乐肯定建立在袁绍的痛苦之上。所有人都觉得是时候给袁绍致命一击,把袁氏集团彻底击溃。但是曹操没有这么做,原因呢是因为曹操在进军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插曲。那是在曹操渡河的时候,当地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让曹操受宠若惊,让他明白了人心的重要性。自此曹操努力的把军队打造成人民子弟兵,敢下乡杀一只鸡的就会被斩首。

这一次曹操也明白了,袁绍为什么有钱?粮食烧都烧不完。那是因为他在河北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如今正是秋收的时候,华北大平原的人民群众正在忙秋收,这时候打仗,老百姓要骂娘的。曹操决定,与民休息,暂且罢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要在人和上做文章。

袁绍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曹操把希望放在人和身上。正在曹操在黄河北岸观光的时候,刘备开始刷存在感了。在下一节,我们来看看刘备刚刚积蓄的力量是怎么败光的。

更多文章

  • 三国中的帮派大佬,关羽被他吓到,后成为一流猛将,至死未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应该是一位实力被削弱的东吴猛将,在江东地区,论勇将实力,可坐头把交椅,这个人便是甘宁。甘宁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少年时的甘宁,是个张扬跋扈,称霸地方的“社会人”,曾纠合不良少年们明火执仗,并成为这一社团的头目,劫掠商户和往来运送绸缎的货船。甘

  • 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功过应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和隋朝有相似之处,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的异同

    第一、大乱之后大一统战国形势图周王室虽然是天下共主,但诸侯国都有很高的独立性,王室衰微之后便开始出现了春秋争霸,紧接着就是战国争雄。如果说“春秋无义战”,那么战国就是“无休战”了,五百多年的纷争之后秦国终于做大,在秦王嬴政时期首次统一了天下,嬴政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战国时期战争年表之前文章中,国

  • 权臣杨素暴死金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越国公杨素助杨广弑君篡位,杀了太子杨勇,杨广就要及时行乐。一日饮宴,他对杨素说,如今幸喜天下太平,正宜朝歌夕舞。杨素道,陛下之意固美,但恐物极则反,泰极则否。譬如陈后主,奢华糜丽,快一时之志,为先帝所擒,家破国亡。炀帝笑曰,人生但患无享天子福耳,他何足虑!谈笑间,宫人送酒到杨素面前,杨素有七八

  • 如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郭嘉鬼才,那么这个人就称得上是千古谋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有多高了,而且张良不但是军事奇才,还是出色的政治家。由于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所以出谋划策都比较宏观。虽然他称不上出神入化,但绝对是那种对人心时局极有洞擦力的智谋之士。

  • 秦朝享国只有14年,隋朝享国仅37年,周朝为何能延续国祚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的统一简介,介绍秦朝的建立与灭亡,秦朝与周朝鼎盛时期谁更大

    皇家气象 反观中国封建帝王史,也确实如此,经历春秋战国的纷乱,一统中华的秦始皇,他所建立的大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只传了两帝一王,国祚共14年。再如隋朝(581年~618年),也是传了两帝而亡,享国37年。秦、隋二朝,可谓其兴也骤,其亡也速。就是这两个短命的王朝,一个留下了秦长城,

  • 天才军事家韩信,“胯下之辱”的到底是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斩殷盖,韩信传奇完整版50集,韩信儿子结局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这样一位拥有绝世军事才能的人物,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却让我们左右摇摆。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

  • 秦汉之后有隋唐,但为何罗马之后再无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罗马帝国,从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开始,与中国的西汉末、东汉处于同一片时空,东西两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汉与罗马但进入三世纪,东汉分裂为魏、蜀、吴三国,罗马帝国进入三世纪危机。之后,中国经过两晋南北朝在公元589年被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进入第二个大一统时期——隋唐。反观罗马帝

  • 司马昭的同路人为何最终还是反了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的才俊中,邓艾、钟会都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他们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是三国归于一统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邓艾、钟会有相同之处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新一代才俊,在司马家控制了魏国朝廷后都成了魏国杰出的将领;然而邓艾低调沉稳,钟会却是锋芒毕露,在灭属后公然谋反欲当刘备

  • 贺兰敏之:曾深得武则天欢心,被封周国公,最后因何被武则天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兰敏月与武则天斗,贺兰敏之和山洞里丫鬟吻戏,武则天的外甥贺兰公子

    不久后,老皇帝 李世民驾崩 ,武则天被遣送到 感业寺修行 。李治即位几年后又将武则天迎回宫中立为妃子,这时武则天 才真正开启 了她的皇权政治生涯。武则天再次入宫后成为 李治的妃嫔 ,她面临的争宠对象是李治当时的 王皇后以及宠妃萧淑妃 。武则天在宫中每天都要面对这两位对手的各种攻击陷害, 她也要

  • 三国:“蜀汉掌权者数次北伐的真实原因,皆因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汉献帝亲封的皇叔,一生都力图恢复大汉,正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刘备剧照可是还没来得及北伐中原恢复大汉,刘备在伐吴过程中,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退守白帝城后不久,就驾崩了。太子刘禅继位,蜀汉进入“后主”时期。//i1.go2yd.com/imag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