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若无情我便休”,古代女子地位低,为何宋代女子有底气提离婚

“君若无情我便休”,古代女子地位低,为何宋代女子有底气提离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12 更新时间:2024/2/18 17:25:02

引言

古代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中国正式迈入封建社会,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男权社会自然是男尊女卑,女性在婚姻上被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捆绑到了一起。

在古代婚姻里,女性被要求三从四德,丈夫犯错,婆家人和娘家人一起要求妻子原谅。如果丈夫下了大狱,妻子就只能跟着倒霉,一起被处死。反之,如果妻子犯了错,就会遭到遗弃,死了都不能进祖坟,连娘家人都不愿意认她。

这样的婚姻,持续几千年,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打压,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程朱理学被搬上教科书,女子地位更加低下,几乎成了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可是在历史长河中,却有一个朝代的女子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还不用被世人唾弃,那就是宋朝的女性。

一、各个朝代的婚姻制度

其实中国古代的汉族人民一直奉行一夫一妻的制度。这一点不是胡说,而是确有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不同时期的婚姻制度到底有什么不同。

《唐律疏议》:“妻者,齐也,一夫一妻,不刊之制”

华夏文明五千年,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部落联姻,当时是母系社会,女子占据婚姻的主导地位。由于社会生产力仍需发展,一女配多夫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且在远古时代,大家对于伦理,婚姻的认知并没有多少,文明还没开始的时候,茹毛饮血,人们只知道要传宗接代。

到了石器时代,慢慢的他们意识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于是演变成了不同部落的男女通婚。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母系社会渐渐转变为父系社会,婚姻逐渐由男性主导。

到了夏商时期,平民们基本形成了一夫一妻的婚制,只有贵族可以一夫多妻。果然应验了一句话“人不风流只为贫”。

周朝的婚姻制度和夏朝一样,但是在西周,却严格规定了礼乐制度,婚姻也有了一套完整的礼仪,比如下聘,彩礼,纳吉等等。

春秋时期同姓不婚,诸侯和士大夫都要按照等级迎娶异姓女子,这也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当时的贵族仍然会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只有士大夫以下的平民家庭,才会严格执行一夫一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女子离婚之后,仍然可以再嫁,当时战乱频繁,人口递减,如果适龄女子丧夫不嫁,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生产力。

一夫一妻的制度在秦朝尤为明显,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方便统治百姓,就希望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标准,就连婚姻也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便于管理和控制。

秦朝的夫妻,如果丈夫出轨了,法律规定妻子是可以杀了他的,妻子出轨亦然,且不会获罪。

汉朝时期,人们深刻意识到伦理这一说,在婚配制度上,伦理观念深深植入了婚姻,依然像之前我们所说的,除了贵族和皇室,基本都奉行一夫一妻制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鲜卑族的婚俗渗入到了汉族。近亲结婚成了寻常事,在医学知识有限的古代,近亲结婚的后果就是导致当时的人们“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所以你们能理解为什么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是男生女相,弱柳扶风了吧。

在魏晋时期,胡人婚俗中还有儿子娶庶母,弟弟娶长嫂的情况,因为他们觉得,女人就是男人的财产,男人死后,这些财产可以由他的儿子和兄弟继承,这样的观念,还影响到了隋唐时期。

所以唐朝的贞节观念比较弱,二婚,三婚,甚至地位高的女性还可以养情人。

宋朝前期,经济富庶,女性在婚姻上的地位很高,还可以主动提离婚,只不过到了后期,程朱理学盛行,国力羸弱,女性完全成了“消遣物”。

元朝的婚姻制度实在是太乱,就不多言了,明清时期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婚姻方面完全将女性当成了附属物。

清朝才开始出现我们所说的“三妻四妾”,这所谓的三妻四妾,其实是指皇子的正侧福晋和四位庶福晋。由于后来满汉通婚,汉族人民也逐渐被三妻四妾的婚制所影响,才让现代人们会以为中国古代都是三妻四妾。

二、不同朝代的女子地位

现在我们来说说在婚姻当中,不同朝代的女性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在先秦时期,夫妻关系普遍和睦,周朝的礼乐制度深刻影响着每一个汉族人民,所以基本上男女在婚姻上的地位是趋于平等的。至少女子离婚之后可以再嫁,男子也不会不尊重妻子。

《秦简》:“防隔内外,禁止淫轶,男女需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

秦朝有一条律法,残忍又合理,至少在许多女性眼里,这条律法是造福于她们,那就是如果丈夫出轨了,妻子完全可以杀了他,而且不获罪,多么好的事啊。而且秦朝的法律不允许淫乱,禁止犯下奸淫罪,每个人都要心灵干净。

不得不说,秦始皇真的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难怪能是千古一帝,可惜这条律法到了汉代就被废除了。

其他朝代还算正常,魏晋时期的婚制就变得十分混乱,汉族开始和鲜卑族通婚,鲜卑族的风俗是由女人持家,所以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后,唐朝的女性就活得十分奔放。

《南北朝民歌选集》:“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当时有一种“在室女”,是离了婚的女子和选择单身的女子的统称,这一类在室女可以继承财产,经济独立,不需要男人养。唐朝时期仍然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是却出现了一女嫁给父子的情况,比如武则天,先是李世民的才人,后又是李治的皇后。

李唐皇室有鲜卑族的血统,对于父子共享这件事情并不奇怪,但是后世王朝却不这么认为,这种事情放在现代,也是乱伦。

当然还有更离谱的,唐肃宗李亨的老婆张皇后,是李亨的父亲李隆基母亲的妹妹,这辈分乱的,我相信你一时之间也理不过来。

唐朝的女性在婚姻里也是受到保护的,虽然当时律法规定了七出之条,犯了七出男子就可以休妻。但是女子也有三不去:无所归,三年丧,娶时贱后贵。

也就是说,如果妻子无家可归,不能休。妻子为夫家长辈守孝三年以上,不能休。男子娶妻之时家境不好,靠着妻子富贵的,也不能休。当时还有一个义绝,就是杀死配偶的家人,这个不分男女,必须得离,不离是犯法的。

唐朝的婚姻制度,一直沿用到了宋朝,所以宋朝女子才会有主动提出离婚的勇气。

安史之乱之后,杨贵妃在马嵬坡自缢,唐朝后期的皇帝将这场政变归结于“女祸”,在政治上,对女性狠狠的打压,导致盛唐女子的风采一去不返。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宋朝以前,不管法律如何规定婚姻,妻子是不能提出离婚的,只有丈夫可以休妻。

三、宋朝女子的离婚底气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在经济富庶,强大自信的朝代,人们才会开始思想解放,女子才能发挥自己的特色。那么宋朝难道很强吗?当然不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众所周知,前期还可以和周边国家打个平手,后期简直不堪一击。

不过宋朝倒是真的经济富庶。商品经济在宋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宋朝的财力是我们不能够想象的,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时代,许多社会生活也开始发展,婚姻制度中也出现了离婚制度,这对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来说,无疑是颠覆性的存在。

除了法定离婚,宋朝还有上诉离婚的,他们的对于婚姻的讨论甚至涉及了婚姻财产,妻子受辱,丈夫出走等方面

《清明集·卷十》:“雇妻于人,同和离法。”

宋朝有一位文人,他为了让自己过的好一点把自己的妻子雇给一个大户人家当女婢,做粗活,这个行为被妻子的家人知道了后,女方的父母直接状告官府,起诉离婚。

官员当即判定二人和离,且按照律法,女子可以改嫁他人。还有一个案件,丈夫在结婚一年之内就以无子的罪民要休妻,按照宋朝法律,七年无子才能休妻,如果不符合离婚条件就休妻,丈夫要被判一年的牢狱。

由此可见,宋朝赋予女性离婚的权力,让婚姻更加偏向于自由。宋朝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北宋朝的前半段,整个社会相对民主,甚至还出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

宋朝女性不仅可以离婚,还可以拥有婚后财产,可见当时宋朝的社会真的太人性化了。

更加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宋朝由于对外贸易频繁,许多新思想融入中原大陆,第一次出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出的人叫袁采

《袁氏世范》:“人言光景百年,七十者稀,为其倏忽易过。而命穷之人,晚景最不易过。”

曾有人说妇女应该柔顺,服从,他反驳说,如果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外事自不必担忧,但如果夫不贤,子不孝,妇人又无错处,又该如何呢?在家规里,他也只字不提寡妇不能再嫁,妻子不能妒忌等条例。对于程颐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主张,他坚决抗议,强烈反对。

很可惜在时代的洪流下,一滴墨水落入大海是无法染黑整片海域的。在大环境下,袁采最终敌不过程朱理学的压制,下场十分悲惨,而他的思想也并没有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宋朝之所以能够在婚姻方面更加开放,主要原因除了经济发展和思想融合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皇室成员的范例。

宋朝的皇帝,根本不在意自己娶的老婆是不是第一次嫁人,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评价说:“貌丑不致祸君。”

且曹后文采斐然,通晓文史,她虽然嫁过人,也其貌不扬,但是官员们却觉得,能娶到曹氏,是皇帝赚了。

皇室人员离婚再婚的也非常多,这样的举动在百姓眼里,就是一种高度的婚姻自由,皇室成员都这样,离婚又有什么羞耻的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宋朝之所以经济空前繁荣,是因为不限制对女性的经商行为。其实女子不能经商,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一说法,就算在明清时期,女子也可以做些小本生意。

有些电视剧中为了体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认为古代社会的女人就只能绣花谈情,什么都不能做。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毕竟多一个人赚钱,国库就多一份收入。

宋朝女子在经商贸易这一方面,几乎占据了主导权,尤其是在手工艺品的市场,几乎被女子垄断,这种情况即便到了军事力量羸弱的南宋,都依然如此。

掌握了经济,就没有人会甘于下贱,手里有钱,就不需要时刻服从,柔顺,所以夫妻之间如果过的不顺心,女方完全可以提出离婚,因为她们不需要男人养。

当时的社会风气甚至不再重男轻女,还出现了“生女则喜,生男则不举”的情况。女子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和男子一样,虽然不能做官,但是封建时期,这已经很突出了。

结语

所以现代的女性同胞们,不管如何们一定要掌握经济命脉,只要有了钱,就有了话语权和主动权。一千年前的宋朝女性都可以这么潇洒,更何况如今的我们呢?

参考文献

《袁氏世范》

《清明集》

《南北朝民歌选》

《秦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刑场上救下岳飞并举荐重用800多年了,镇江人一直祭祀着垂死“三呼”的岳飞恩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围了开封城,刚当皇帝的宋钦宗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地给金人,金人得到好处后,答应退兵。年底,金兵不讲武德,又来抢劫。宋钦宗赶紧派自己的九弟康王赵构出使求和。”2月6日,资深文史爱好者、镇江知名网友“小李探花”,和记者谈起宗泽,因为《满江红》,因为岳飞,一段传诵了近千年的传

  • 古代盛世众多,但却只有隋朝“开皇之治”被称为奇迹,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令人印象深刻且存在时间短的王朝,很多人都会想到秦朝以及隋朝。其中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给中国后续历史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隋朝则因为其“开皇之治”而备受人们关注。曾经有人说隋朝的“开皇之治”是一个奇迹,可明明在古代两千年封建历史中出现过很多盛世,为什么人们仅仅对隋朝的盛世

  • 原来她才是唐玄宗最喜欢的女人,并不是没有任何子嗣的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也都知道,杨贵妃也是唐玄宗比较爱的一个女人,但是,因为杨贵妃并没有生下任何儿女,所以唐玄宗其实最喜欢的女人并不是他,而是武惠妃。其实他也是武则天的远方亲戚,后来因为误会分的,父亲死了,所以就到了宫中,并且唐玄宗也是爱上了他。在那段时间,她得到的宠爱并不比杨贵妃少,并且他还为唐玄宗生下了孩子,这是

  • 岳飞真的必须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是的,岳飞主战,和皇帝赵构观点分歧;岳飞上书建议及早立太子,触到了赵构的痛处;岳飞的口号“迎回二帝”是赵构不想见到的局面;岳飞还跟赵构赌气,在自己的要求不被满足时就闹辞职,跑到庐山隐居去了……但是,这些都不是赵构杀岳飞的根本原因。因为岳飞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赵构对他宠幸备至:多次召见他,提拔他为镇南军

  • 古代皇帝自称“朕”,那太上皇又自称什么?唐玄宗是这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皇帝排名明皇,太上皇列表,太上皇见皇帝要行礼吗

    自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之后,一直到公元1912年溥仪颁发《清帝退位诏书》的这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都是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虽说在现在看来已经落后,但在那个时代也算是世界领先的制度了。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的母亲称“太后”,皇帝的父亲,自就是称“太上皇”了。而

  •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重用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阳明在嘉靖前还是后,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完整版,王阳明墓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全部做到的人物,他和孔子、曾国藩被合称为“两个半圣人”,是明朝的第一流人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王阳明文治武功,皆有成就。但是,这么个开了挂的牛人,一生都没有进入过权力中心。其死后谥号为“文成”,爵位为伯爵;而“半个圣人”曾国藩谥号“文正”,爵位为侯爵

  • 靖难时燕军最猛的对手,后被朱棣所重用,最后竟吓得自杀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靖难杀了多少人,朱棣靖难之役打了几次战役,靖难之战朱棣打了哪些地方

    可事实上,朱棣在靖难之役面临的对手们水平并不差,有的还是把周边势力打得哭爹喊娘的名将。其中就有一位猛人,对周边各族是战功赫赫,唯独是在靖难之役中被燕军击败过一次而已,后来还受到朱棣的信任和重用,继续为明朝边防效力,只可惜最后被一件旁人看人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吓得自杀而死了。这是怎样的神奇经历呢?上图_

  • 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网络流行说法都不对,要回溯到王安石|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责任编辑|陈斌全文共476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近日,贺岁电影《满江红》走红,激起网络上对南宋初年历史的热议。岳飞在大破金兀术、河北义军群起响应的大好局面下,被宋高宗强迫班师,收复中原的壮志付之流水,在绍兴和议之后更是被诬以大罪,冤死于诏狱之中,千载之下

  • 唐朝一代大奸臣,自杀后官兵来抄家,却发现家中只剩几斤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奸臣爹爹被抄家知乎后续,唐朝三大奸臣排名,中国四大奸臣

    之所以有这样的截然相反的评价都是人们受到人们自身的知识面和见解而影响的,在历史上的混乱时期,善恶的划分其实没有那么的明显,在历史上的唐朝就有这样一个人,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呈现着截然相反的局面。他叫窦怀贞,唐朝一代大奸臣,自杀后官兵来抄家,却发现家中只剩几斤米!他出生官宦世家,本省也是个富家子弟,他的父

  • 安徽省图书馆藏有全国稀见岳飞资料古籍 读者可调阅复制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馆藏古籍《精忠录》 记录描绘“庐州大捷”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流传千百年。《精忠录》正是明人所辑岳飞资料的汇编,包括岳飞生平史实与著述、历代朝廷褒典与文人赋咏等,是岳飞资料选编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藏于安徽省图书馆的明刻本《精忠录》仅有一册,开本(高×宽)29.0×16.3cm,板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