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时燕军最猛的对手,后被朱棣所重用,最后竟吓得自杀而死

靖难时燕军最猛的对手,后被朱棣所重用,最后竟吓得自杀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17 19:39:34

可事实上,朱棣在靖难之役面临的对手们水平并不差,有的还是把周边势力打得哭爹喊娘的名将。其中就有一位猛人,对周边各族是战功赫赫,唯独是在靖难之役中被燕军击败过一次而已,后来还受到朱棣的信任和重用,继续为明朝边防效力,只可惜最后被一件旁人看人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吓得自杀而死了。这是怎样的神奇经历呢?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朱棣起兵时,他刚刚在边疆大捷

何福的生年不详,但是很早就在明军当中效力了。洪武初年,他就参与了明军征讨周边势力的战争,因功被封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从三品)。1381年,傅友德南征云南,何福也随军并立下战功,被提拔为擢都督佥事。在著名的捕鱼儿海战役中,他跟随蓝玉对北元来了一场犁庭扫穴。

同年,江阴侯吴高率领投降的蒙古部众南征,途中这些蒙古人突然哗变,准备逃回北方沙漠和草原。1389年初,何福与都督聂纬受命平叛成功,随后马不停蹄赶赴边境干翻都匀蛮,俘虏斩杀万人。1391年,何福又被任命为平羌将军,讨平越州和五开等地的叛乱蛮人。1397年,何福又和顾成搞定了水西蛮,可谓是平叛救火队长了。

当年冬天,何福作为征虏左将军和副将跟从世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春讨伐麓川首领刀干孟。他都督瞿能翻过险要的高良公山,直接拿下酋长刀名孟。之后沐春率军前来一起进攻敌军老营,刀干孟非常害怕,请求投降。明军这次只是惩戒作战,并没有想灭了麓川,于是接受了他的投降。

上图_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

由此可见,洪武朝时期的何福都是作为部将和副将东征西讨,既有北征蒙古,又有南伐少数民族,在各个地方都有战功,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了。而在朱允炆即位后,采取激进的削藩措施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于1399年举起了“奉天靖难”的大旗,决定和朱允炆的朝廷殊死一搏了。

朱允炆为了镇压燕王叛乱,从全国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来到北平一线。而这时候的何福在干什么呢?正在二打刀干孟。原来刀干孟趁着朱棣造反,明朝内战之机再度叛乱,朱允炆封何福为征虏将军,第一次独当一面作战。他展现了高超的军事素养,一仗就把刚刚崛起的麓川首领刀干孟干挺了,招降其部众七万余人。朝廷的军队在燕军面前屡屡败绩,但是打西南的叛乱势力还真是手拿把撰的。

上图_ 明太祖 朱元璋

计划很好,可惜第一步就失败了

虽然被朱元璋清洗了一波,但是建文朝的能打的将领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寥寥无几。相反,和他作战的郭英、耿炳文、杨文、瞿能等将领在当时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甚至李景隆本人也是有多年军事作战经验的,其在白沟河战役等指挥上也并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燕王朱棣的军事才能太过突出,燕军又战斗力极强,才能屡次以少胜多。

何福应平定刀干孟的功劳,被封为都督同知。随后他被朱允炆派到山东德州练兵以对付朱棣。朱棣此时已经转战北方三年,击败过的中央军部队差不多已经超过百万。1402年,朱棣率领燕军大举南下,绕过济南、德州、徐州等坚城,来到小河(睢水)搭建浮桥。盛庸和平安迎战燕军,何福亦率领一支军队援助。双方隔河僵持数日后,中央军粮草耗尽,朱棣在半夜渡河发动绕后偷袭,结果刚好撞见徐辉祖的援军,何福和平安夜率军前来,将燕军击退。

上图_ 靖难之役

正当燕军士气受挫之时,朱棣站出来鼓舞士气并坚持进军。而中央军虽胜一场,但粮道被燕军截断,不能坚持继续在此防守。于是何福和平安转移到灵璧一带,准备深沟高垒防守燕军。既然我野战难以大胜,那我就在这防守你能过河吗?平安率领六万军队押送粮草,遭遇朱棣亲军进攻。何福率军支援平安,结果被朱高煦伏兵打援,仓皇败走。平安抵挡不住,只能放弃粮草撤回灵璧。

再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何福和平安决定突围而出,在淮河获得粮草补给,事先规定出城号令为三声炮响。结果出现了乌龙,燕军的进攻信号也是三声炮响,刚好燕军在中央军出城前就打响了进攻的号炮。中央军将士都以为是主将发令,纷纷突围而走,结果刚好被燕军截击,被打得大败亏输。平安等三十七员将军和一百五十个大臣都被燕军俘获,只有何福单骑逃走。

经过此战,中央军再也没能在正面战场给朱棣带来大的阻碍,也并未有记载何福在之后还有和朱棣作战的经历。

上图_ 永乐帝(朱棣)使用的宝剑

人才难得,可惜虎头蛇尾

朱棣登基后,认为何福是沙场老将,值得再继续重用,于是授予何福征虏将军印,担任宁夏总兵,侄女徐氏也当了赵王朱高燧的妃子。何福到任之后,将宁夏的军政治理得很好,赏罚分明,屯田屯粮井然有序,招降了很多长城外的部落,并上书请求设立驿馆,恢复之前放弃的河套东胜卫设置。有官员不满他治军严格,上奏说他的坏话。但是朱棣不听,知道何福工作做得好,下诏抚慰他。

其后,何福改任甘肃左都督,辅佐甘肃总兵宋晟。当时朱棣册封的忠顺王脱脱镇守哈密,请求朝廷派军队来维稳以防止哈密头目发生叛乱。于是朱棣给哈密派了驻军,并下诏给何福:“从此之后,忠顺王脱脱派人送你礼物,你都应该收下。主要是因为他为人朴实,没有花花肠子,又看到你驻军在边境,可以让他害怕。如果你拒绝他的礼物,会让他产生猜疑之心,不如开心地收下以安其心。”何福听命,使得哈密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上图_ 明时期骑战马射箭的武人

1407年,宋晟病逝,何福接任甘肃总兵。他在任时十分重视战马的培育,上书请求在河套草原派人繁衍马匹,得到批准。为了获得充足的马匹供给,他上书请求用丝布换好马,并选择其中的良种马进行专门繁育,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何福的做法开了官办苑牧的先河,为朝廷积累战马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了边疆安定,何福请求派明军中的少数民族将领到北方边境招降他们民族的部众。朱棣回复说:“你长期率领汉人和蕃人士兵,可能会招致很多人的谗言。你是老将,我非常倚重,所以你不需要顾虑什么,放心去干吧。”对于多次平定蛮人叛乱并招抚蛮人的将领,何福干这份工作实在是专业对口。

当时鞑靼君主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被瓦剌人击败,鞑靼脱脱不花王、把秃王、都督伯克帖木儿跑到明朝边境想要抢掠一把,结果发现亦集乃城防守力量强大,于是请求归降明朝。何福协助朱棣派来的杨荣等人招抚这些蒙古人。脱脱不花等人因杨荣的处置失当又返回草原,而脱脱不花王子的王子在何福的招揽下还是留在了明朝。

因此功劳,朱棣直接封何福为宁远侯,给予千旦俸禄,还给他军中先行后奏的权力。作为曾在靖难之役中打过自己的将领,朱棣对他真的算是够意思了。

上图_ 明时期 鞑靼 瓦剌 地图

然而好景不长。1409年,淇国公邱福在北征鞑靼时战死,作战失败。朱棣遂于第二年率领大军亲自讨伐鞑靼,让何福随军左右。可是这时候的何福有点飘了,仗着朱棣重视自己,在军中多次违背规矩节度。大臣数落他的罪行,他反而大发怨言。结果回到朝中时,他被左都御史陈瑛弹劾,而朱棣这时候对他也不满了。联想到前一年被逼自杀的昔日战友平安,何福觉得自己曾经是和朱棣作对的建文朝将领,这下也自身难保了,越想越怕,为保全家人也选择了自杀。

其实朱棣对何福和对平安的态度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平安在靖难之役中给燕军造成了较大损失,多位燕军将领死于他手。而何福只会合其他人打败过燕军一次和被燕军打败一次,其他时候都没有同燕军作战,因此朱棣对平安的私人仇怨明显比对何福要大的。

朱棣总体上还是把何福当成可以重用的老将看待,如果何福自己一直老老实实的,是不会惹祸上身的。可惜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铁骑如风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晁中辰 《明成祖传》 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网络流行说法都不对,要回溯到王安石|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责任编辑|陈斌全文共476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近日,贺岁电影《满江红》走红,激起网络上对南宋初年历史的热议。岳飞在大破金兀术、河北义军群起响应的大好局面下,被宋高宗强迫班师,收复中原的壮志付之流水,在绍兴和议之后更是被诬以大罪,冤死于诏狱之中,千载之下

  • 唐朝一代大奸臣,自杀后官兵来抄家,却发现家中只剩几斤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奸臣爹爹被抄家知乎后续,唐朝三大奸臣排名,中国四大奸臣

    之所以有这样的截然相反的评价都是人们受到人们自身的知识面和见解而影响的,在历史上的混乱时期,善恶的划分其实没有那么的明显,在历史上的唐朝就有这样一个人,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呈现着截然相反的局面。他叫窦怀贞,唐朝一代大奸臣,自杀后官兵来抄家,却发现家中只剩几斤米!他出生官宦世家,本省也是个富家子弟,他的父

  • 安徽省图书馆藏有全国稀见岳飞资料古籍 读者可调阅复制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馆藏古籍《精忠录》 记录描绘“庐州大捷”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流传千百年。《精忠录》正是明人所辑岳飞资料的汇编,包括岳飞生平史实与著述、历代朝廷褒典与文人赋咏等,是岳飞资料选编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藏于安徽省图书馆的明刻本《精忠录》仅有一册,开本(高×宽)29.0×16.3cm,板框(

  • 唐朝一武将当过俘虏,靠长相才保住性命,武则天却对他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在位早期,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刘仁轨等一代名将纷纷得以崭露头角,使得唐朝武将暂时没有出现青黄不接之势。不过,到了唐高宗晚年,随着武则天势力的崛起,任人唯亲,选边站队,对原来文臣武将集团进行了一轮残酷清洗,王方翼、程务挺等一批名将无辜受害,武将集群的综合实力已经明显大不如前,甚至连狄仁杰

  • 南京发掘王安石父亲墓,刚挖一半,王安石后人拿族谱赶来:快住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2009年南京将军山一地产公司开发楼盘,结果挖出来一座坟墓,考古人员闻讯赶来,发现了两截石碑,这石碑大有可拷,怕是与一文人有关系,然而还没来得及如何,一老农却连忙赶来怒斥:“住手,这是我家祖坟!”那么这座坟墓到底是谁的墓?阻止的人是谁的后人?结果又是如何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气风

  • 唐朝“以胖为美”,那到底多胖才是美?我们冤枉杨贵妃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以胖为美的唐朝杨贵妃体态,不要再说唐朝以胖为美了,唐朝女人杨贵妃吻戏

    唐朝是继隋朝后的大一统王朝,一共经历了二百八十九年,共计经历了二十一位皇帝,因为皇室姓李,故其称之为李唐,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胖为美的时代,因此如今很多长得比较胖的女子就经常会说:如果我穿越到唐朝,那么无疑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胚子。大唐“以胖为美”,那胖到什么

  • 元朝有一可怕习俗,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摔死,说是为了纯正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神秘事件是指什么,元朝时汉人新娘先上供鞑子,元朝公主

    虽然这样的传言听起来就不靠谱,但是传言的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就是说汉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汉族女子婚前清白很难守住,所以为了保护家族血统的纯正,避免婚后生的第一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就要将第一个孩子摔死。其实这样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元朝的人口有1亿,而汉族人就占到9000多万,这样的情

  • 唐朝为何女扮男装成为潮流,明白这些,搞懂长安十二时辰文化内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唐朝的男装女装,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朝女人

    既然谈到唐朝女性的服装,不妨先介绍一下当时大多数女性的装束。唐朝女性的装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总结来看,主要是初唐时期的清新靓丽、盛唐的开放及自由、中唐的艳丽与多姿、晚唐的精致与细腻。女性上身穿小袖短襦,下身为紧身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短袖衫)。要么就是上身穿衫,下身依旧是长裙,比起襦,衫的长

  • 危局之下的袁崇焕,那一场宁远大捷让其名声大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在宁远城头的地位,袁崇焕守卫的宁远,袁崇焕宁远之战完整版

    明朝内部君臣之间、宦官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努尔哈赤在辽东却取得节节胜利。先是攻陷开原,接着又夺取铁岭。公元1621年农历三月,攻下了沈阳。沈阳是辽阳的屏障,明朝辽东的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都驻在辽阳。辽阳自然成了努尔哈赤下一个目标。辽阳一失,明朝在辽东的势力便全面崩溃。为了保卫辽阳,明军在城

  • 厉害!明代福建长乐出了兄弟状元,且是同母异父,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马铎画像状元李骐画像马铎,原名马乐,长乐潭头镇岭南村人。父亲马榆,小名谷进,娶许氏为妻。许氏不会生育,为了传宗接代,谷进又娶了年仅十六岁的王梦蛟为妾。据说有一天夜晚,梦蛟梦见自已在井边洗衣服,蛟龙从天而降,投其怀中,从此身中有孕,次年(1366年)生下一子。谷进中年得子,十分高兴,便把此子取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