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以胖为美”,那到底多胖才是美?我们冤枉杨贵妃了

唐朝“以胖为美”,那到底多胖才是美?我们冤枉杨贵妃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1/19 1:23:36

唐朝是继隋朝后的大一统朝,一共经历了二百八十九年,共计经历了二十一位皇帝,因为皇室姓李,故其称之为李唐,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胖为美的时代,因此如今很多长得比较胖的女子就经常会说:如果我穿越到唐朝,那么无疑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胚子。大唐“以胖为美”,那胖到什么程度才叫做美?

唐高祖李渊建国初期,李唐王朝审美属于正常体型为美,并不是以胖为美。随着唐王朝经济的发达,资源的开阔,与周边国家的交好,边境太平人民安乐,自然身体也渐渐胖了起来,但是!仍旧不是以胖为美。如果我们看过博物馆的唐代女俑像,除了特别几类会胖,其他的如侍女、歌舞、伎乐俑还是正常体型。但是到了玄宗时期,由于杨玉环身材丰腴,又通音律善舞深得帝王喜爱,人们就传说她因胖而受宠,此刻大唐流行起了丰腴审美之风

言归正传,我们说杨贵妃的美,尤其是她的身材之美。究竟是不是以胖为美了?根据残留下来的件以及文物来看。唐朝的女子大多数都是微胖。说的直接一点,就是丰满。而根据历史研究与记载,又发现杨贵妃的身高与体重大概是一米六三左右以及六十五公斤左右。从这个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来看,杨贵妃是一个比较丰满的女性。

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是女性体态上的丰肥,穿着上的袒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所有主张唐朝以胖为美的文章,基本上都在探讨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并没有提供唐朝人自己阐述以胖为美审美观点的文字。

更多文章

  • 元朝有一可怕习俗,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摔死,说是为了纯正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神秘事件是指什么,元朝时汉人新娘先上供鞑子,元朝公主

    虽然这样的传言听起来就不靠谱,但是传言的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就是说汉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汉族女子婚前清白很难守住,所以为了保护家族血统的纯正,避免婚后生的第一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就要将第一个孩子摔死。其实这样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元朝的人口有1亿,而汉族人就占到9000多万,这样的情

  • 唐朝为何女扮男装成为潮流,明白这些,搞懂长安十二时辰文化内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唐朝的男装女装,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朝女人

    既然谈到唐朝女性的服装,不妨先介绍一下当时大多数女性的装束。唐朝女性的装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总结来看,主要是初唐时期的清新靓丽、盛唐的开放及自由、中唐的艳丽与多姿、晚唐的精致与细腻。女性上身穿小袖短襦,下身为紧身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短袖衫)。要么就是上身穿衫,下身依旧是长裙,比起襦,衫的长

  • 危局之下的袁崇焕,那一场宁远大捷让其名声大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在宁远城头的地位,袁崇焕守卫的宁远,袁崇焕宁远之战完整版

    明朝内部君臣之间、宦官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努尔哈赤在辽东却取得节节胜利。先是攻陷开原,接着又夺取铁岭。公元1621年农历三月,攻下了沈阳。沈阳是辽阳的屏障,明朝辽东的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都驻在辽阳。辽阳自然成了努尔哈赤下一个目标。辽阳一失,明朝在辽东的势力便全面崩溃。为了保卫辽阳,明军在城

  • 厉害!明代福建长乐出了兄弟状元,且是同母异父,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马铎画像状元李骐画像马铎,原名马乐,长乐潭头镇岭南村人。父亲马榆,小名谷进,娶许氏为妻。许氏不会生育,为了传宗接代,谷进又娶了年仅十六岁的王梦蛟为妾。据说有一天夜晚,梦蛟梦见自已在井边洗衣服,蛟龙从天而降,投其怀中,从此身中有孕,次年(1366年)生下一子。谷进中年得子,十分高兴,便把此子取名马

  • 唐太宗有多怕魏征?偷偷玩鸟藏在怀里,没想到魏征故意使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看看古代贵族社会之后,秦始皇建立的郡县制度,是如何变化,达到完善的,聚精会神看过来。01 东晋司马睿登基大典,为何突然走下龙椅,去拉王导的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代分封制的统治结束了,他开创的郡县制,将皇帝权利一竿子插到底,准备对社会实现强有力的控制。但除了后来频繁的农民起义之外,皇权还很快受到了地

  • 南宋先后两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为何无法收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你发现没,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在首都呆过的朝廷,它意念中的首都一直是汴京(开封),而临安只是行在,行都,没有明确为首都,他的首都一直都是汴京,它的理想也一直是要打回汴京,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南宋的这个理想一直没能实现,它永远都只是一个梦想。当然,南宋朝廷也一直在为这个理想努力,因此而有了

  • 唐朝“最傻气”诗人,3年只写出2句诗,却成了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以诗仙诗圣等人流传的诗歌最多,且不仅体现在量上,还体现在质上。但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这个人却不是李白杜甫等人,而是有着“诗奴”之称的贾岛,此人爱诗歌是毋庸置疑的,但贾岛又将诗歌看的太重要了。只因这人快是咬文嚼字的鼻祖了,贾岛每次写一首诗,用词用句都得反复推敲着来,曾经有一次创下一个记录无人能敌,便

  • 反清斗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郑成功南京之役的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郑成功塑像)由于种种原因,南明那些不成器的朱氏子孙从来没能将抗清力量成功捏合,反而是孙可望、李定国、郑成功这样手握兵权的实力派成为了抗清主力。到了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1658年),孙可望已降,李定国战败,永历朝廷如风中残烛般在滇缅的崇山峻岭中苟延残喘。那时,清军的主力集中在西南,东南的郑成功恰

  • 唐朝不惜发动战争,逼迫一个人改名字,只因他名字里有这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就连皇帝的名字,也有一套专门的“避讳”制度。普普通通的一个汉字,只要出现在皇帝名字中,就成为皇帝专用,在那个朝代任何人不得直接提及或书写,也不能再用在名字中,不仅小娃娃起名要避开这个字,成年人名字里有这个字的,也必须去掉或者改掉。比如唐朝开国名将徐世勣,唐高祖李渊为了显示宠信之意,赐姓“李”,改成李

  • 历史上敢公然拒绝朱元璋,并且还能活下来的也只有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叨叨解说朱元璋,朱元璋免费完整版,朱元璋女儿

    其实在朱元璋刚称帝的时候,他曾不仅为自己的那些兄弟们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还发放了一枚免死金牌,当时那些大臣们都非常开心,但是最后他们却都被朱元璋杀死了。而一位当初没有领免死金牌的大臣,却存活到了最后!当时朱元璋告诉这些大臣们说:你们只要拿着这枚免死金牌,那将来不管你们甚至是你们的儿孙犯了多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