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国—史上混的最长寿的诸侯国!

卫国—史上混的最长寿的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4/1/6 1:15:28

[var1]

说起卫国,还是大有来头的,当初周公旦摄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去监视武庚和他统领的商朝遗民,没想到管蔡二人竟然勾结武庚叛乱,最终被周公旦平定,他把殷商遗民的一部分分封给了自己另一个弟弟康叔(周文王有嫡子十人,武王老二,周公旦老四,管蔡老五老六,康叔是老九),建立了卫国,康叔就是卫国第一代诸侯,时间是在公元前1115年。

[var1]

卫国在整个西周时期都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诸侯国,但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国家玩亡了之后,卫国反倒出来收拾残局,成为当时和秦国,郑国齐名的强国。然而到了东周,她好似又隐身了,她成了夹在三晋身旁的一个小国,以修德为主,成了以多出君子而闻名天下的诸侯国,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最喜欢在卫国居住,就是因为卫国有很多和他志趣相投的君子的原因。春秋无义战,卫国却生存了下来,地理位置身处河南中原地是一个方面,还与她依附强国的国策有着紧密的关系。

[var1]

战国时期,卫国彻底依附于三晋中的魏国,实际上成了魏国一个小附庸,但是即便如此,卫国还是人才辈出,商鞅吴起聂政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战国晚期,卫国君王已经不敢称侯,而是改为称君,君这个概念就是说他只是大国内部的一个有封土的小诸侯,完全失去了周王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国的意义,所以避免了成为强秦攻灭的目标,最终得以存活。

[var1]

[var1]

现在史学界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司马迁写的史记,里面说卫国一直存活到公元前209年,最终被秦二世以废除卫国最后一代诸侯卫角君为庶民而灭亡,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卫角君就被废为庶人而灭亡。两种说法各执一词,但不管哪种说法,卫国也存活了八九百年了,立41君,比史上任何诸侯国存在时间都久,无论同姓异姓,堪称最长寿诸侯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比汪直还早1000多年的海盗集团:被称为中原海寇之始还摇撼了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十大著名海盗,1714年海盗最终决战,历史上最大的海盗集团

    位于挪威的维京海盗船博物馆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出品的奇幻冒险电影《加勒比海盗》当史家追溯历史上的海盗或者说武装海商集团的时候,往往也只是追溯到16-17世纪明朝中叶时期,岂不知早在这1000多年以前,东晋时期的中国东南沿海,也是一个海盗的世界。这个海盗的世界中,最引人注目,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痕

  • 剑阁与姜维——刘禅投降他仍拒敌于此关外,死前还双杀魏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剑阁县剑门关01刀光剑影早已黯淡,鼓角争鸣也已远去,惟有那些镌刻着英雄足迹的关隘和战场,如同不死的老兵一样,千百年来始终静默的矗立在那里。剑阁,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结合部,守剑门天险,扼入川咽喉,后世李白有诗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

  • 称帝前的杨广原来是贤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简介隋世祖,杨广称帝电视剧,晋王杨广的历史

    隋朝短短38年昙花一现,主要“归功”于杨广的不恤民力:三征高丽换来了表面上的臣服,却掏空自己的元气。巡幸江都(江苏扬州)所乘之船上下四层,共用挽船民夫8万余人,修京杭大运河虽贯通南北,却也是建立在老百姓的尸山上。前后为杨广好大喜功付出生命代价的老百姓保守统计有640万。愣是把一个粮食布帛储备可用五六

  • 古代就有经济战?看管仲是如何玩转经济学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经济谋略,管仲齐桓公的故事,管仲给齐桓公提了什么意见

    [var1]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但故事发生的时候,齐国还没有当上霸主,齐桓公一心想征服旁边的鲁国和梁国,一代名臣管仲建议说:主上不用急,按照我说的做,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灭了这两个国家。[var1]怎么做呢?首先,自齐桓公开始,穿一种叫做“锑”(古代的一种可以做成布料的农作物)的布料

  • 狄仁杰做官期间拆毁了1700多座淫祠,死后老百姓却把他的祠堂拆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是女主当国,所以武则天对每个大臣都不是很信任,生怕他们哪一天联合起来把自己推翻了。不过对一个大臣却是例外,此人就是武周时期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是个很纠结的人,因为他一直心心念念恢复大唐,但另一方面又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武则天自然也知道狄仁杰心中的想法,但还是重用了他。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 历史上真正的河西之战,秦国赢得不光彩!网友:我们被影视误导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的人都知道,里面的商君简直是一个完美的人。铁手腕变法强国不说,打仗更是一把好手。带着五万多秦国军队硬是把兵力占优的魏国军队打的落花流水。河西一战一下子把前几百年的失地全收复了。那次也是一仗打的梁惠王直接迁都了,那么河西的这场战争是什么样子的呢?[var1]其实我们都被电视剧

  • 吴起:第一个为变法献身的改革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是标准的“政治动物”。在建功立业面前,亲情不值得一提,他一生最大的追求是做大官。吴起是卫国的“富二代”,为了“跑官”,吴起把万贯家产挥霍殆尽,结果连个“村长”都没有做到。乡里人都取笑他是“官迷”,吴起一生气,杀了三十多人,逃往鲁国。临走前告诉母亲

  • 都是篡位,为什么李世民赢得万民称颂,而赵光义却一片骂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光义个人简历,宋太宗赵光义简介,赵光义老婆符蓉结局

    李世民而赵光义因“烛影斧声”一片骂声,就更好理解了。虽然“烛影斧声”至今仍是一个疑团,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赵光义是将赵匡胤谋害后继位。但“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在一个有成年继承人和稳定政权的王朝,本身就显得十分不正常,再加上赵光义对待赵匡胤儿子及皇后的态度,使大家更为疑虑。斧声烛影不过,“斧声烛影”即

  • 吴起失去楚悼王,面对权贵围杀,死前也要为自己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同年,吴起著书《吴子兵法》,与孙武的《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var1]图片来自网络《吴子兵法》主张军、政并重,政治为先。1.图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2.料敌:作战应当因敌而制胜;3.兵治:带兵应做到治兵严明;4.论将:将,刚兼柔赏罚分明;5.应变:对敌会各种应变之术;6.励士:士气须进行有

  •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丧钟为什么是二十七声,隋文帝黑历史,隋朝名臣苏威结局

    大业八年,隋炀帝已经征伐过一次辽东了,那一次他损兵折将,以惨败宣告结束。但是隋炀帝的赌徒心理,使得他越输越想下注,越输越要打,急着要翻盘。所以到了大业九年,他急不可耐地二伐辽东,这一次规模更加宏大,动员更加广泛,这一次作为关陇贵族子弟的杨玄感发动了叛乱。说到杨玄感,我们不得提他的父亲,他是隋王朝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