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失去楚悼王,面对权贵围杀,死前也要为自己报仇

吴起失去楚悼王,面对权贵围杀,死前也要为自己报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33 更新时间:2024/2/9 15:38:45

同年,吴起著书《吴子兵法》,与孙武的《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吴子兵法》主张军、政并重,政治为先。

1.图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2.料敌:作战应当因敌而制胜;

3.兵治:带兵应做到治兵严明;

4.论将:将,刚兼柔赏罚分明;

5.应变:对敌会各种应变之术;

6.励士:士气须进行有效激励。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的吴起已经59岁,楚悼王在位也有21年。

对吴起来说,得楚悼王厚爱,获得权力主持改革,原是天时地利人和,偏偏这时,“人和”也彻底破灭,靠山楚悼王突然死了,为什么说“突然”呢?因有前车之鉴,史料记载楚悼王的父亲楚声王死于“盗”,所以对楚悼王之死,不免也引人思疑。

楚声王是被强盗(盗贼)所杀,想象画面: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楚声王走在某条黑漆漆的小路上,半路突然杀出几个蒙面人,然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给杀了,当然只是我们的臆想。总之,他的死因很奇怪,奇怪到让人摸捉不透。是否楚悼王的死因也有疑点?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毕竟当时,楚国内部各集团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

有人说,楚悼王可能死于楚国权贵之手,因为他重用吴起变法,撼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只要楚悼王在一天,吴起就能翻云覆雨一天,那么靠山一倒,吴起还能有什么作为?所以,悲剧就发生了。

权贵们对吴起的仇怨一下子爆发了。楚悼王还未入土为安,国君之灵未得安息,那帮权贵就带着人将吴起团团包围。干嘛呢?就地正法!楚悼王都没了,此时不杀吴起,更待何时?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吴起被追杀,走投无路,跑到了灵殿(国君安尸之地)。

眼见那些弓箭手追来,吴起临死也要为自己报仇,索性直接就扑在楚悼王的尸身上,那些权贵没有犹豫,不顾射坏楚悼王的尸身,一阵箭雨袭来,将吴起给射杀了。权贵以下犯上,射坏楚悼王之身,怎可不罚?

后来,楚悼王之子熊臧(zāng)继位,称“楚肃王”,以“误伤楚悼王尸身”的罪名,将那些作乱的权贵抓起来统统诛杀,牵累之人达70多家,刑罚三族。而相传吴起死后还被枝解。

作者其他文章

最早把“北京”当都城的不是“古燕国”,而是它的邻国!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丧钟为什么是二十七声,隋文帝黑历史,隋朝名臣苏威结局

    大业八年,隋炀帝已经征伐过一次辽东了,那一次他损兵折将,以惨败宣告结束。但是隋炀帝的赌徒心理,使得他越输越想下注,越输越要打,急着要翻盘。所以到了大业九年,他急不可耐地二伐辽东,这一次规模更加宏大,动员更加广泛,这一次作为关陇贵族子弟的杨玄感发动了叛乱。说到杨玄感,我们不得提他的父亲,他是隋王朝著名

  • 吕雉想封刘恒为赵王试探其意,刘恒及薄姬果断拒绝,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刘邦所有孩子中,刘恒犹如他老妈在刘邦所有老婆中的名气一样,从来都是冷遇待之,无关痛痒。代王这个位置,当年首先是刘邦二哥刘仲专位。后来匈奴打进来时,刘仲弃位而逃,让刘邦既是尴尬又是愤怒。于是,刘邦废刘仲王职,降格为侯。同时,封他的得意子刘如意为代王。后来,张敖因出了贯高行刺一事,被刘邦废

  • 司马迁说,孔子是其母和叔叔野合出来的,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司马迁有何关系,战国时期孔子是哪里人,孔子被包围七天靠什么活下来的

    [var1]孔子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他妈妈怎么教育培养出来的呢,在注重胎教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人便开始挖掘孔子的出生情况了。关于孔子的出身情况,史书都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范文澜先生写的《中国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祖上是宋国贵族,曾祖父时逃难到的楚国。孔

  • 骆宾王:那个咏鹅的神童,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少年屠龙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咏鹅骆宾王简介,咏鹅骆宾王全诗意思,骆宾王咏鹅现场完整版

    如果论及诗作《灵隐寺》中哪一句最对仗工整,意蕴深远的话,毫无疑问是那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宋之问人品太差,导致后世人不愿将如此妙句记在他的名下,以至于闹出了一段无从查证的诗家逸事。相传当时宋之问在灵隐寺中遇到一位老僧,“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两句诗正是那位老僧随口所赠,也

  • 吕后掌权,刘邦的儿子们沦为吕氏女子们的玩偶,为何专杀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后为什么害死赵王,吕后为什么不能保住吕氏政权,刘邦为什么会杀吕后

    [var1]吕后 剧照戚夫人在刘邦晚年,因为企图为儿子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遭到吕后的记恨,刘邦死后他们母子便成了吕后口中的羔羊,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惨死,已经被封为赵王的刘如意,被吕后骗入宫中毒杀,由此开启了吕后掌权杀戮刘氏皇子的时代。[var1]戚夫人被虐待而死 剧照公元前181年,吕后突然宣赵王刘友

  • 安禄山、曹禄山与亚历山大大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和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人人皆知的人物和事件。安禄山是生于营州(今辽宁朝阳)的杂胡(混血儿)。生父早亡,是康姓粟特胡人,母亲是突厥族女巫。原名也称轧荦(ya luò) 山, 后随突厥继父改姓安,称安禄山。安禄山这里他并未改名,因为轧荦山和禄山只是他粟特语名字的不同音译而已,在粟特语里这个词是Roxan/

  • 孔子老子的子为什么是尊称?本来是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与孔子谁地位高,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老子孔子对话完整版

    [var1]古籍中常见到这种称呼,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var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诸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他们都有姓有名,人们之所以在姓氏后加“子”来称呼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表示尊敬的意思,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生对

  • 安禄山手下名将之李归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郭子仪与另一唐将王思礼会合,驻军长安城西,李归仁与安守忠率兵抵御,双方相持7日。5月初六,安守忠假装撤退,郭子仪率兵追击。叛军以9000精锐骑兵摆成长蛇阵,官军从中路进击,叛军变为首尾两军,夹击官军,官军大败,监军孙知古、判官韩液被俘,辎重尽失,郭子仪退守武功。757年9月,郭子仪会合各路唐军

  • 孙膑报了庞涓之仇后,并没有跳崖自尽,真实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膑射杀庞涓后去哪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var1]为了陷害孙膑,庞涓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找人假扮孙膑在齐国老家的亲人写信给孙膑,让其速回齐国重振家业,然后一面假意建议孙膑回去探亲几天,他负责向魏王说明情况,一面又向魏王告状说孙膑想要投奔敌国(齐国)。孙膑以为一切安排妥当,前去和魏王辞行时,不了解内情的魏王还真的以为孙膑想要投奔敌国,不

  • 安史之乱最危急的时刻,他用自己的智谋,守住了大唐最后的荣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光弼首都沦陷,太原岌岌可危公元755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皇上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造反,率领15万精兵南下对大唐中原地区发起进攻。太原尹杨光瞓被叛军将领以献俘为名,被诱导出城以致身死。同年十二月,叛军渡过黄河,占领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