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吴起著书《吴子兵法》,与孙武的《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吴子兵法》主张军、政并重,政治为先。
1.图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2.料敌:作战应当因敌而制胜;
3.兵治:带兵应做到治兵严明;
4.论将:将,刚兼柔赏罚分明;
5.应变:对敌会各种应变之术;
6.励士:士气须进行有效激励。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的吴起已经59岁,楚悼王在位也有21年。
对吴起来说,得楚悼王厚爱,获得权力主持改革,原是天时地利人和,偏偏这时,“人和”也彻底破灭,靠山楚悼王突然死了,为什么说“突然”呢?因有前车之鉴,史料记载楚悼王的父亲楚声王死于“盗”,所以对楚悼王之死,不免也引人思疑。
楚声王是被强盗(盗贼)所杀,想象画面: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楚声王走在某条黑漆漆的小路上,半路突然杀出几个蒙面人,然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给杀了,当然只是我们的臆想。总之,他的死因很奇怪,奇怪到让人摸捉不透。是否楚悼王的死因也有疑点?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毕竟当时,楚国内部各集团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
有人说,楚悼王可能死于楚国权贵之手,因为他重用吴起变法,撼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只要楚悼王在一天,吴起就能翻云覆雨一天,那么靠山一倒,吴起还能有什么作为?所以,悲剧就发生了。
权贵们对吴起的仇怨一下子爆发了。楚悼王还未入土为安,国君之灵未得安息,那帮权贵就带着人将吴起团团包围。干嘛呢?就地正法!楚悼王都没了,此时不杀吴起,更待何时?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吴起被追杀,走投无路,跑到了灵殿(国君安尸之地)。
眼见那些弓箭手追来,吴起临死也要为自己报仇,索性直接就扑在楚悼王的尸身上,那些权贵没有犹豫,不顾射坏楚悼王的尸身,一阵箭雨袭来,将吴起给射杀了。权贵以下犯上,射坏楚悼王之身,怎可不罚?
后来,楚悼王之子熊臧(zāng)继位,称“楚肃王”,以“误伤楚悼王尸身”的罪名,将那些作乱的权贵抓起来统统诛杀,牵累之人达70多家,刑罚三族。而相传吴起死后还被枝解。
作者其他文章
最早把“北京”当都城的不是“古燕国”,而是它的邻国!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