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是篡位,为什么李世民赢得万民称颂,而赵光义却一片骂声?

都是篡位,为什么李世民赢得万民称颂,而赵光义却一片骂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07 更新时间:2023/12/4 19:40:24

李世民

赵光义因“烛影斧声”一片骂声,就更好理解了。虽然“烛影斧声”至今仍是一个疑团,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赵光义是将赵匡胤谋害后继位。但“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在一个有成年继承人和稳定政权的朝,本身就显得十分不正常,再加上赵光义对待赵匡胤儿子及皇后的态度,使大家更为疑虑。

斧声烛影

不过,“斧声烛影”即使是真的,也不是评价一个皇帝的根本因素。决定一个皇帝的评价,最根本因素还是他对国家的贡献。赵光义继续了赵匡胤统一全国的事业,也鼓励农业发展,限制武人当政,确立了文官政治,都是有贡献的,但却也矫枉过正,文官当政,武人地位过于低下的情况也使得宋朝变得富而不强。

赵光义

文治不如李世民,赵光义的武功则更惨。而赵光义最让人诟病的则是他的两次北伐。“燕云十六州”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宋朝失去了北方最为重要的屏障,无险可守的北方平原地区时刻受到辽国铁骑的威胁。

为解除这种危险,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但却均以失败告终。这也也使得终北宋一朝,始终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之下,也最终导致了北宋亡于南下的女真人之手。文治武功均不及李世民,有足够的野心,却没有匹配的功绩,再加上斧声烛影的质疑,赵光义名声不如李世民,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吴起失去楚悼王,面对权贵围杀,死前也要为自己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同年,吴起著书《吴子兵法》,与孙武的《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var1]图片来自网络《吴子兵法》主张军、政并重,政治为先。1.图国:内修文德,外治武备;2.料敌:作战应当因敌而制胜;3.兵治:带兵应做到治兵严明;4.论将:将,刚兼柔赏罚分明;5.应变:对敌会各种应变之术;6.励士:士气须进行有

  •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丧钟为什么是二十七声,隋文帝黑历史,隋朝名臣苏威结局

    大业八年,隋炀帝已经征伐过一次辽东了,那一次他损兵折将,以惨败宣告结束。但是隋炀帝的赌徒心理,使得他越输越想下注,越输越要打,急着要翻盘。所以到了大业九年,他急不可耐地二伐辽东,这一次规模更加宏大,动员更加广泛,这一次作为关陇贵族子弟的杨玄感发动了叛乱。说到杨玄感,我们不得提他的父亲,他是隋王朝著名

  • 吕雉想封刘恒为赵王试探其意,刘恒及薄姬果断拒绝,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刘邦所有孩子中,刘恒犹如他老妈在刘邦所有老婆中的名气一样,从来都是冷遇待之,无关痛痒。代王这个位置,当年首先是刘邦二哥刘仲专位。后来匈奴打进来时,刘仲弃位而逃,让刘邦既是尴尬又是愤怒。于是,刘邦废刘仲王职,降格为侯。同时,封他的得意子刘如意为代王。后来,张敖因出了贯高行刺一事,被刘邦废

  • 司马迁说,孔子是其母和叔叔野合出来的,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司马迁有何关系,战国时期孔子是哪里人,孔子被包围七天靠什么活下来的

    [var1]孔子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他妈妈怎么教育培养出来的呢,在注重胎教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人便开始挖掘孔子的出生情况了。关于孔子的出身情况,史书都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范文澜先生写的《中国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祖上是宋国贵族,曾祖父时逃难到的楚国。孔

  • 骆宾王:那个咏鹅的神童,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少年屠龙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咏鹅骆宾王简介,咏鹅骆宾王全诗意思,骆宾王咏鹅现场完整版

    如果论及诗作《灵隐寺》中哪一句最对仗工整,意蕴深远的话,毫无疑问是那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宋之问人品太差,导致后世人不愿将如此妙句记在他的名下,以至于闹出了一段无从查证的诗家逸事。相传当时宋之问在灵隐寺中遇到一位老僧,“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两句诗正是那位老僧随口所赠,也

  • 吕后掌权,刘邦的儿子们沦为吕氏女子们的玩偶,为何专杀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后为什么害死赵王,吕后为什么不能保住吕氏政权,刘邦为什么会杀吕后

    [var1]吕后 剧照戚夫人在刘邦晚年,因为企图为儿子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遭到吕后的记恨,刘邦死后他们母子便成了吕后口中的羔羊,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惨死,已经被封为赵王的刘如意,被吕后骗入宫中毒杀,由此开启了吕后掌权杀戮刘氏皇子的时代。[var1]戚夫人被虐待而死 剧照公元前181年,吕后突然宣赵王刘友

  • 安禄山、曹禄山与亚历山大大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和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人人皆知的人物和事件。安禄山是生于营州(今辽宁朝阳)的杂胡(混血儿)。生父早亡,是康姓粟特胡人,母亲是突厥族女巫。原名也称轧荦(ya luò) 山, 后随突厥继父改姓安,称安禄山。安禄山这里他并未改名,因为轧荦山和禄山只是他粟特语名字的不同音译而已,在粟特语里这个词是Roxan/

  • 孔子老子的子为什么是尊称?本来是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与孔子谁地位高,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老子孔子对话完整版

    [var1]古籍中常见到这种称呼,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var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诸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他们都有姓有名,人们之所以在姓氏后加“子”来称呼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表示尊敬的意思,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生对

  • 安禄山手下名将之李归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郭子仪与另一唐将王思礼会合,驻军长安城西,李归仁与安守忠率兵抵御,双方相持7日。5月初六,安守忠假装撤退,郭子仪率兵追击。叛军以9000精锐骑兵摆成长蛇阵,官军从中路进击,叛军变为首尾两军,夹击官军,官军大败,监军孙知古、判官韩液被俘,辎重尽失,郭子仪退守武功。757年9月,郭子仪会合各路唐军

  • 孙膑报了庞涓之仇后,并没有跳崖自尽,真实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膑射杀庞涓后去哪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var1]为了陷害孙膑,庞涓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找人假扮孙膑在齐国老家的亲人写信给孙膑,让其速回齐国重振家业,然后一面假意建议孙膑回去探亲几天,他负责向魏王说明情况,一面又向魏王告状说孙膑想要投奔敌国(齐国)。孙膑以为一切安排妥当,前去和魏王辞行时,不了解内情的魏王还真的以为孙膑想要投奔敌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