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千万别急着批评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千万别急着批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4/2/9 10:30:12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学生周游列国,旅途困顿,连像样的饭都吃不上了。那天,颜回要到一些米,煮了一锅米饭。孔子无意间看到,颜回掀起锅盖,铲起一些米饭塞进嘴里。孔时一时挺生气,为颜回的自私。但他没有当面揭穿他,装作没看见。

[var1]

开饭时,孔子故作严肃地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祖先说饿了。我得用干净的、没人吃过的米饭,来祭拜一下祖先。这锅米饭刚好可以。”

没想到,颜回赶紧阻止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经吃了一些,不可以祭祖了。”

孔子问:“你为什么吃了一些?”

颜回说:“因为煮饭时,不小心飞进了一些烟灰。染上灰的米饭扔掉太可惜了,我就盛出来吃了。”

孔子恍然明白了。他庆幸自己没有当面揭穿并批评颜回的行为。有时,眼见并未是真。旁观者容易被表象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var1]

02孩子犯错,我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批评

而我,面对孩子犯错时,却总是做不到孔老夫子的淡定,静地透过错误行为的表象,去洞悉背后孩子真正的意图。如此一来,难免冤枉了孩子。

比如有一天,随着“哐当——”一声清脆的瓷器落地的声音,我看到放水杯的托盘摔在地上,碎成了两片。妞妞手里拿着水杯,惊慌地看着我。是她拿水杯时,不小心碰落了托盘。那套青花瓷的水杯,是我的最爱。

一时间,我难免生气,数落起她的手毛脚:“你不能小心点吗?看看,摔坏了吧?”

我还想继续批评她,妞妞却解释道:“妈妈,我是想给你端杯水喝,我听到你刚才咳嗽了。”

瞬间,她的话,软化了我内心的火气。我武断地指责她的毛手毛脚,却曲解了她的好意。

虽然很是心疼那套水杯从此没了完整的托盘,但是想到妞妞这么体贴,便也不忍心再责备。只是换了副缓的口气说道:“那下次拿东西小心点啊。”她点点头,把水杯递给我:“妈妈喝口水呷呷咳嗽吧。”

[var1]

我收拾起那两片碎掉的水杯托盘,还是很惋惜地嘀咕了一句:“唉!这下可没办法粘好了。太可惜了。”便随手把它拿到了厨房。我忙别的事去了。

后来,我发现妞妞去了厨房,在里面呆了一会还不见出来。我有点疑惑,便去厨房看个究竟。妞妞正拿个鸡蛋,想往碗里打。我第一反应把这归罪为她的调皮捣乱,但是想到刚才“冤枉”她的情景,我忍住没批评,而是先问了句:“妞妞,你在干嘛呢?”

妞妞解释说:“我想用鸡蛋液,帮你粘上摔坏的盘子。你忘了嘛,咱们在一本书上看过,鸡蛋可以粘瓷器。”

我想起来了,我们一起看过一本科普故事书,上面确实介绍过用蛋清粘合瓷器的。原来,她不是闲着没事给我捣乱,她是想帮我粘好水杯托盘。幸亏这次没有一上来就批评。

于是,我们一起,用蛋清把托盘粘合到一起。没想到放干后,托盘果然粘合到一起了。

[var1]

03面对孩子犯错,我们应该怎么做

通过孔子和颜回的故事,通过我和妞妞的故事,我不由作了自我反省。其实,很多时候,当我第一眼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时,第一反应总是批评她的调皮捣蛋,却从来没有先问个为什么,没有听听孩子告诉我她为什么这样做?

不要忽略了,眼见并不一定为真。我们或许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却不明白孩子做这件事的初衷。所以,当孩子犯了错,我们不应该先急于批评,而应该先问个为什么。弄明白原因,再下结论也不晚。以免冤枉了孩子。

我们做家长的之所以这么武断看待孩子的犯错,根本原因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只会捣乱、犯错。一见到孩子的错误行为,就着急上火,批评指责。其实有时,孩子错误行为的背后,却有着好的初心。只是可能因为孩子还太小,经验不足,好心办了坏事。

[var1]

我们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充分信任孩子,相信他每做一件事,总有必要的理由,不会无缘无故给你捣乱。

别再被孩子错误行为的表象所迷惑,很可能那只是一种假象。假象背后,才藏着孩子美好的初衷。蹲下来,平心静气听听孩子的解释吧。

[var1]

更多文章

  • 名在中兴四将之外,升官快过岳飞,论战功他远胜韩世忠张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sias16846 [var1][var1]转藏全屏朗读分享在南宋初年宋金战争中,有所谓“中兴四将”,即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中兴四将的出处,一是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有《中兴四将图》,二是元代脱脱的《宋史》有云: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虽然张俊和刘光世名列中兴四将有争议,几百年的叫法

  • 春秋、战国玉瑗,让文物火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玉瑗目前存世数量较少,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5至8厘米。玉瑗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玉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玉瑗,少数精品在透雕兽首形象。荀子曰:“召人以瑗。”君王要召见外国使节

  • 关羽被杀后,大功臣吕蒙为何突然就暴毙了呢?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蒙为什么杀关羽后第二天就暴毙,吕蒙把关羽人头送给孙权的视频,吕蒙杀关羽后为什么自己也死了

    对于吕蒙大将军的死亡相关资料有一些记。根据书中内容可以得知,吕蒙大将军原本就体弱多病,后来曹操为了犒赏三军,奖励他们将荆州这座城池给收复回来,特地举办了一场奖赏宴。后来吕蒙大将军可能遭遇关羽附身索命,竟突然暴毙而亡。对于这样的一个说法,真的有点让人搞不清头脑,感觉应该不是很真实。然而在民间还存在另外

  • 西周晚期的中兴名臣,率军击溃楚国,却疑似被后人坑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宣王中兴】 西周晚期,在著名的周厉王和周幽王之间,有一段短暂的中兴,历史上又被叫做宣王中兴。这个宣王中兴的周宣王,就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幽王的父亲。虽然这次中兴,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不少的水分,但是这时的周王室确实抬头挺胸了一段时间。在宣王中兴时,周宣王提拔了一大批中兴之臣,中间就有秦国

  • 被三国所有人讨厌,连罗贯中也拼了命黑他,但他后世女人缘超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罗贯中个人简介,贯中老婆,罗贯中全部资料

    《三国演义》里吕布已经够悲催了,被罗贯中写成“三姓家奴”,最后白门楼殒命,欲投降而不可得。但在《三国志》的正史中,吕布的命运比小说更悲催。 历史上,吕布几乎被三国所有的大人物讨厌,简直是行走的靶子。 吕布被丁原提拔,但丁原很提防他。吕布的长项在于武力,但丁原却任命吕布这个没文化的人做主簿,表面上“大

  • 春秋古国——姬姓沈国,楚国的铁粉,替楚国打了一辈子酱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季载的封国,武王一统天下大封诸侯时,季载还小,未能分封,直到“三监之乱”后,季载平乱有功被周成王封在聃,建立聃国。聃国的具体封地位置尚存在争议,《左传-僖公二年》中有“冬,楚人伐郑,斗章囚郑聃伯”的记载,意思是公元前658年,楚国攻打郑国,楚将斗章囚了郑聃伯。可得知聃国当时已属于郑国,故聃国当为郑国

  • 被遗忘的千古一帝,功绩毫不逊色于汉武帝,将汉朝推向了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公认的四个千古一帝,汉武帝为什么败光汉朝,汉明帝算不算千古一帝

    汉武帝在位期间开疆扩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不仅如此,甚至颁布《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所犯下的罪过,可谓是古今皇帝第一人。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晚年的汉武帝却轻信谗言,制造了汉武帝人生最大的污点——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相继自杀,数十万人受到牵连。刘病已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是汉族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自然,在讲汉人之前,咱首先要理清一个华夏族的概念。春秋时代,中原的晋国人就是华夏族的代表。华夏族是什么人?就是周人,周人认为自己是商之前夏的后代,所以以夏人自居,而所谓“华”,其实是用来修饰夏的,意为美丽的、优秀的,如此而已(华,最早的意义就是指如花般美丽)。[var1]那么在春秋之际,

  • 谁是最有可能废掉刘禅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托孤然而刘备刚死,便流传出了”扶不起的刘阿斗”的风语,可见刘禅是不可辅也,这便为刘禅的命运定性了,但是这些话并不一定就是诸葛亮说的,螳螂捕蚕,黄雀在后,想当皇帝的也决不只他一个人,最终花落谁家,只有各凭本事了。那么谁最有可能串班夺位呢?诸葛亮与将士们首先,刘备驾崩后,魏主曹丕听取司马懿建议:联络

  • 盗墓拜曹操,黑帮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管仲,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青楼女子拜管仲,管仲简介资料,盗墓拜曹操的原因

    例如,盗墓拜曹操,是因为曹操发明了“摸金校尉”;黑帮拜关羽,是因为黑帮最看重忠义;太监拜岳飞,是为了警醒太监忠于国家;青楼拜管仲,是因为管仲曾公开大规模征集娼妓。(一)曹操:摸金校尉的开创者观看盗墓题材影视作品的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在盗墓这个行业中,非常厉害的盗墓者会被称作“摸金校尉”。话说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