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自然,在讲汉人之前,咱首先要理清一个
华夏族
的概念。春秋时代,中原的晋国人就是华夏族的代表。华夏族是什么人?就是周人,周人认为自己是商之前夏的后代,所以以夏人自居,而所谓“华”,其实是用来修饰夏的,意为美丽的、优秀的,如此而已(华,最早的意义就是指如花般美丽)。
[var1]
那么在春秋之际,哪些诸侯是真正的华夏族呢?周王室是毫无疑问的,其次便是周、鲁这些姬姓诸侯,然后是黄河流域的一些诸侯国。齐国是不是呢?齐国的国君姜氏自然是的,但齐的国民很多是东夷人,实际上属于殷商系列。宋国就不必说了,毫无疑问是殷商体系。
当然这里是有变化的,华夏族是以文化自傲的,凡认可华夏文化的人,就被默认为华夏人。譬如说孔子,他的血脉其实是属于殷商的,但他认可的是华夏文化,所以他也被视为华夏人。
也因为这个缘故,宋、齐这些国家最后也被视为华夏族诸侯的一员。
而在春秋时代,地处边远的一些诸侯,就不那么华夏了,譬如西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这里自然又有特殊之处,吴国虽然
大众
是勾吴人,但上层是来自周王室的流亡分子,所以某种程度上吴国又以王室别支自居。而越国,大家都知道,越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夏禹,而夏禹又是华夏族的重要领袖,所以,吴越这两支,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特殊的华夏”——当然,实际上中原人是不认可他们的。
[var1]
而楚国与秦国,与华夏族的距离更大。尤其是楚人,长期以“蛮”自居,与中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距。
然而,再大的差距也抵不过时间,到了战国时代,楚人几乎已经和中原人同化,尤其是苏北、豫南这一带,是楚地,却也是广义上中原的一部分。此时的差距,倒是发生在东西之间,秦人的野蛮,与东六国的文明,形成巨大反差(秦国是迁徙至西方的东夷与西戎结合而成)。
[var1]
也正是这个缘故,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后,东方“华夏族”的后裔反而与“楚人”的后裔结合起来,组成了深厚的反秦共同体。秦末的战争中,不论是以项羽为首的楚,还是以刘邦为首的汉,其实都是“华夏族”与“楚人”的共同体。
刘邦是沛县人,他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的鳄鱼训练师刘累,所以他是华夏族人。可他又是
楚国人
,沛县在秦统一天下之情就属于楚国。而他登基之后,建立的又是汉朝。对于我们大多数
中国人
而言,汉朝便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确立得名的时代,所以,咱们可以这么归纳。我们是汉人,是
华夏族
与楚人融合的后代。
[var1]
至于秦人,虽然因为
电视剧
渲染的关系,有很多人对其强大武力有深刻印象,但实际上,秦人几乎没有流传至今的后代(也就是说,秦不是我们的祖先)。现如今的陕西人,99%不是秦人,而是楚人、齐人、魏人、赵人的后代,以及后世各个朝代反复争夺变化的结果,匈奴人、羌人、氐人、鲜卑人、女真人、蒙古人,都在此留下深刻痕迹。
[var1]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春秋战国
时期的楚人不是汉人,但他们与中原华夏人最终联合到了一处,形成了真正的汉人,也就是此后数百年在亚洲大陆上战无不胜的那个汉朝——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对外胜利而终结的朝代。大多数
中国人
,正是这样一支汉族的后裔。
《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
司马路
的历史会客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