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临死前,吕布大呼九个字,如今成网络流行语风靡大江南北

董卓临死前,吕布大呼九个字,如今成网络流行语风靡大江南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4/1/29 7:09:21

众所周知,在整个三国时期,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无论你是奸雄还是英雄,似乎都可以摩拳擦掌在历史的风口浪尖面前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不过有的可能是流芳百年的宏图大业,而有的则可能是遗臭万年的无耻之举。

类似于曹操、刘备、孙权等等这样的英雄人物自不必说,因为正是由于他们辉煌功绩的存在,才注定了三国乱世的精彩纷呈,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至今依旧被后人津津乐道。不过,与之相对应的董卓就大不相同了,董卓此人擅权误国、废帝自立的行为已经注定了他必将遗臭万年。

似乎在世人的印象中,但凡大奸大恶之徒必将是一副脑满肠肥、满脸横肉以及络腮胡子的形象,而很明显这些和史书上对董卓的记载十分吻合。除此之外,董卓还兼具一些贪淫好色、凶狠残暴以及目光短浅的特点。

董卓虽然不是出自世家名门,可是由于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县尉,所以董卓小时候的家境十分殷实。所以小时候的董卓就养成了一种仗义疏财、结交豪侠的性格,据史料《三国志》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由此可见,少年之气的董卓已经懂得了收拢人心为己所用的谋略。同时这与后来董卓以赤兔马作为诱饵,收买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为己所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不同的是,吕布在归顺董卓的时候,还亲手斩杀了与董卓做对的丁原首级。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董卓接替北中郎将卢植称为东中郎将,负责整个冀州战区剿灭黄巾起义的事务。公元185年又被朝廷敕封为破虏将军同张温、周慎以及孙坚一起在美阳与黄巾军交战,大破敌军,斩首数千级。不过,在黄巾军被剿灭之后,汉灵帝下诏封董卓为并州牧,让他将军权交给皇甫嵩,董卓竟然拒不受命。

公元189年,董卓因洛阳政变,得以引兵进入洛阳,在途经北邙山的时候,董卓遇见了流落在外的天子和大臣。当时众大臣看到董卓后都说:“有诏退兵!”其中大臣崔烈更是斥责董卓带兵入京的行为无异于公开反叛。

而董卓在天子面前居然公开辱骂崔烈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你让我再回去,信不信老子砍了你!”董卓甚至还反问大臣:“诸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致使天子流落在外,有何理由让我撤兵”。于是,董卓强行率军跟随天子进驻了洛阳城,而且丝毫没有离京的打算。

自以为救驾有功的董卓变得更加飞扬跋扈,仗着手中的军权窃取中枢、操纵权柄在朝中肆意排除异己、营私结党。起初还懂得收揽人心,做出一些妥协让步。时间一久,董卓就原形毕露,尤其是他提出的废黜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的举动,更是迎来了朝野上下的一片唾骂之声。

不过,董卓最终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汉少帝刘辩赶下了帝位,拥立了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不过,事实已经证明将年幼的刘协扶上帝位,董卓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控朝政,一旦自己的势力根深蒂固之后,董卓便会开废汉自立的进程。

然而,董卓想要废帝自立的愚蠢行为最终自食恶果,王允利用貂蝉实施“美人计”成功离间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并以国家大义说服吕布刺死董卓。公元192年,当董卓准备前往受禅台接受汉献帝禅位的时候被吕布刺死,不过可笑的是董卓当时居然大呼:“吾儿奉先何在?”,不料吕布当即大喝九个字:“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如今这两句对话,已经成为了网络流行语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相互调侃的行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法家思想来自何人的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商鞅的名字是公孙鞅,公孙鞅在秦国大兴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秦孝公为了奖励他,封于商,后来人们都习惯称他为商鞅。[var1]虽然商鞅变法得到了后世广泛的认可,但是他的结局却十分悲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罚商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商鞅变法之后实行轻罪重罚和连坐制度,这种严苛

  • 三国志11:曹操单挑那些差点杀死他的猛将,凭自身武力能打赢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徐荣。这个男人最近这几年在网络上可是被传得很神,与上将潘凤和嘴王邢道荣不同,徐荣是真正的实力派,他可算得上是第一个把曹操按在地上摩擦的将领。荥阳之战,徐荣把曹操散尽家族资产招募来的新军几乎全歼,这是周瑜都要直呼内行的战绩。游戏里的徐荣武力值被设定为76点,虽然有被严重削弱,依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满朝文武没有办法,却被一个小孩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这么一位皇帝,他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在大家印象里从秦始皇上往上5代皇帝,都是雄主,要不秦国也不会累计下来这么强的国力,最终统一了中国。可是就算这么厉害的低位,也会冒出一些突发奇想,弄出点奇葩的事,让满朝文武都没有办法。[var1]当时,秦王受被人教唆下令三天内要吃到公鸡下的蛋,命令

  • 刘备一生错过了3位帅才,能力、才华皆不输诸葛亮,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便体现出了刘备对待有才之人的谦逊与爱重,面对当时并无举世才名的诸葛亮,在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他也能保持着同样尊敬的心情前往拜访。面对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也为这份珍重的诚意给予了最好的回报,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成为三雄之一,乃至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着平庸的刘禅,奉献了自

  • 廉颇逃走李牧被杀,白起自杀王翦被夺权,名将的结局预示着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王翦李牧廉颇排名,王翦厉害还是李牧厉害,白起王翦

    巍巍华夏从秦开始,我们有了统一的度量衡,有了统一的文字,从此凭着强大的原典文化基因,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文明的火种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一切都来自源两千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秦始皇消灭六国的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幕,所有的将军士兵,智谋勇气,国力国运,都在华夏大地上做着最后的较量

  • 三国中下落不明的4位大将:一位可单挑吕布,一位险些杀了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本就十分精彩,再加上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加持,在一场场精妙的战争情节中,三国中许多的武将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譬如吕布、马超、夏侯惇、关羽、张飞等等,皆受到了人们的崇拜,关羽更是被后世称之为“武圣”,享受了千余年的庙祭香火。而在三国中,有一些武将却在出场后悄悄消失了,其中有4位都是立下

  • 秦国统一六国,转折点是什么,五国伐齐还是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中前期,各国混战,领头者从魏国齐国楚国最后秦国来回换,但是实际上差距不大。但是因为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从中期开始,和其他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开。因为实力不一样,各国间的差距迅速拉开,拥有关中,巴蜀,占据天府之国的秦国开始有了不可阻挡的优势。但是这一些优势并不牢固,当时关中背部还有义渠

  • 诸葛亮、荀彧、张昭三人,谁最厉害?正史:三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与荀彧相比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兵少粮,武将还勉强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充门面,但是文官谋士却异常缺乏。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任命其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不负众望,给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决策,并实施。后来,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也投奔了刘备。

  • 他才是敲响东汉丧钟的罪魁祸首!刘焉割据益州背后的明争暗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刘焉在益州绵竹大造天子车驾,欲行僭越之事时,他或许还在庆幸,如今中原群雄并起,纷争不断,唯有益州成为可以暂避这乱世的一方乐土,还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啊。然而,他大概忽略了一点,正是他亲手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刘焉出自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另一位在汉末叱咤风云的宗室诸侯刘表也同出这一系。虽然刘焉和

  • 你了解资治通鉴记史?为何始于公元?公元453年谁掌握晋国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资治通鉴西晋王朝,晋国君权与国力,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多少诸侯

    [var1]按时俗,要成为诸侯国,必须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当时的周天子已形同虚设了,于是在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代表向周天子讨封,周天子做顺水人情,封赵籍为赵侯,魏斯为魏侯,韩虔为韩侯。至此,韩、赵、魏正式成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晋国随之消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司马光奉英宗之旨编撰历史,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