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一生错过了3位帅才,能力、才华皆不输诸葛亮,他们都是谁?

刘备一生错过了3位帅才,能力、才华皆不输诸葛亮,他们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4/1/20 0:17:57

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便体现出了刘备对待有才之人的谦逊与爱重,面对当时并无举世才名的诸葛亮,在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他也能保持着同样尊敬的心情前往拜访。

面对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也为这份珍重的诚意给予了最好的回报,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成为三雄之一,乃至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着平庸的刘禅,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刘备的崛起无疑是有诸葛亮这位能臣帅才的辅助,但也有人这样说,刘备曾经错过了三位才能堪比诸葛亮的帅才,如果能够招揽这三位入麾下,那么蜀国的结局绝对不会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样。

长寿的田豫

我们要讲的第一位能臣就是三国时期的田豫,熟读过三国的人应该知道,田豫效忠于曹操,为魏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田豫这一生素行节俭,据说他在任期间从不奢侈行事,就连朝廷的赏赐和其他人送来的礼品他也会分发给手下的部众们。而田豫本人家境贫寒,联想他的慷慨大方,更是难得。

既然说田豫是刘备错过的一位帅才,那么田豫的优点就不止于他的品行了,在曹操手下任职期间,凡是田豫任职的地方都会得到妥善的治理,民众安居乐业,无人不称赞田豫的仁政。

不仅如此,田豫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为魏国镇压了北疆的游牧民族。在魏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为了整顿边防平定动乱,魏文帝任命田豫为持节,作为守疆大吏田豫立下了汗马功劳,连他的儿子田彭祖也承袭父亲衣钵,成为了大魏不可或缺的臣子。

那么为什么说是刘备错过了田豫这个能臣呢,原来,在三国争霸的最初,田豫就是跟随着刘备想要干一番事业的。

而田豫离开刘备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并不是因为二人决裂,而是田豫在跟随刘备时期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为了母亲他才选择回到家乡,所以才不能跟着刘备一起光复汉室。

刘备也多次为田豫的离开而叹惋,就像田豫离开时刘备曾经说过的那句“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没有跟随刘备,怕也是刘备心中一直郁闷的事情了吧。

仁臣袁涣

这第二位则是曹操手下以敢谏直言而著名的文臣袁涣。

袁涣出身于陈郡袁氏,其父是东汉时期的司徒袁滂,父亲身任要职,袁涣从小便耳濡目染,有自己的为臣之道。他在任期间,曾多次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向曹操谏言,且他言辞恳切,有条有理,让曹操也不禁为之动容。

在他的主持下,魏国推行礼仪,普及普通民众,又处处施以仁政。国之根本为民,袁涣一系列举动正是为魏国发展打下了根基。

袁涣去世后,曹操悲痛不已,泣泪多日,赏赐诸多珍贵之物给其家人,就连后来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也对这位开国功臣数次给予加封。

而袁涣这一生最感激的人却不是他的君主曹操,而是刘备。

袁涣早年的仕途并不如后来那般顺利,而他的转折点就是刘备在任豫州牧的时候推举了袁涣做秀才,所以这一份恩情一直被袁涣铭记在心。

在投奔曹操之前,一直跟随在吕布的麾下,一次吕布因刘备受挫,所以想要袁涣帮他辱骂刘备。

面对袁涣的拒绝,吕布大怒,甚至用性命要挟袁涣。袁涣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劝解道:“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

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

面对这一番言语,吕布深觉羞愧,可见原袁涣品行之正直。

所以人们也经常感叹,主张仁政的袁涣,若是与以仁德著称的刘备一起兴复汉室,恐怕三国时期又会出现不一样的政治格局。

刘备的拜把子兄弟牵招

这第三位帅才或许没有前两位的名气那么大,他就是很少为人注意到的大将牵招。

和前两位一样,牵招也同样是曹魏的一名人才。

“牵招威风远振,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这是魏国的陈寿曾经对牵招的评价,可见作为将领,田豫对魏国的贡献不可谓之不大。

这样一位人才,他和刘备的渊源却很深,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其实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疑惑了,桃园结义那么出名的剧情,刘备不是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个结拜兄弟吗?

其实刘备和牵招两个人是发小,他们幼时便相识,所以在少年时期便已经结拜成为义兄弟。

只可惜他们长大之后便分道扬镳了,如果牵招也能像张飞和关羽那样辅佐刘备的话,或许现在的桃园结义三兄弟会变成桃园结义四兄弟呢。

这就是刘备一生错过的三位帅才了,其中比较巧的是这三位帅才后来都投入了曹操的麾下,拥有如此多的人才,或许这就是魏国能够在三国鼎立中取得优势的原因。

如果刘备能有曹操这样的手段收纳这些人才,他光复汉室的理想应该很快就会实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廉颇逃走李牧被杀,白起自杀王翦被夺权,名将的结局预示着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王翦李牧廉颇排名,王翦厉害还是李牧厉害,白起王翦

    巍巍华夏从秦开始,我们有了统一的度量衡,有了统一的文字,从此凭着强大的原典文化基因,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文明的火种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一切都来自源两千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秦始皇消灭六国的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幕,所有的将军士兵,智谋勇气,国力国运,都在华夏大地上做着最后的较量

  • 三国中下落不明的4位大将:一位可单挑吕布,一位险些杀了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本就十分精彩,再加上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加持,在一场场精妙的战争情节中,三国中许多的武将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譬如吕布、马超、夏侯惇、关羽、张飞等等,皆受到了人们的崇拜,关羽更是被后世称之为“武圣”,享受了千余年的庙祭香火。而在三国中,有一些武将却在出场后悄悄消失了,其中有4位都是立下

  • 秦国统一六国,转折点是什么,五国伐齐还是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中前期,各国混战,领头者从魏国齐国楚国最后秦国来回换,但是实际上差距不大。但是因为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从中期开始,和其他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开。因为实力不一样,各国间的差距迅速拉开,拥有关中,巴蜀,占据天府之国的秦国开始有了不可阻挡的优势。但是这一些优势并不牢固,当时关中背部还有义渠

  • 诸葛亮、荀彧、张昭三人,谁最厉害?正史:三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与荀彧相比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兵少粮,武将还勉强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充门面,但是文官谋士却异常缺乏。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任命其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不负众望,给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决策,并实施。后来,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也投奔了刘备。

  • 他才是敲响东汉丧钟的罪魁祸首!刘焉割据益州背后的明争暗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刘焉在益州绵竹大造天子车驾,欲行僭越之事时,他或许还在庆幸,如今中原群雄并起,纷争不断,唯有益州成为可以暂避这乱世的一方乐土,还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啊。然而,他大概忽略了一点,正是他亲手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刘焉出自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另一位在汉末叱咤风云的宗室诸侯刘表也同出这一系。虽然刘焉和

  • 你了解资治通鉴记史?为何始于公元?公元453年谁掌握晋国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资治通鉴西晋王朝,晋国君权与国力,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多少诸侯

    [var1]按时俗,要成为诸侯国,必须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当时的周天子已形同虚设了,于是在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代表向周天子讨封,周天子做顺水人情,封赵籍为赵侯,魏斯为魏侯,韩虔为韩侯。至此,韩、赵、魏正式成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晋国随之消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司马光奉英宗之旨编撰历史,旨

  • 汉文帝的义母许负,凭借高超的相术被封侯,看看她都预言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许负简历,许负电视剧全集,许负泄露天机的下场

    许负出生在公元前221年,据说她一出生便不同于平常人。她出生时手握玉块,而且在百日之后便能言语。这在当时,也让很多人对她充满了好奇,殊不知稍大一些后,她竟然能悟通了相术,并成功预测了秦朝的覆灭!这在当时可以说是让很多人崇拜的。后来,她看到魏王貌身边的一位侍妾又说她天生贵相,将来生的儿子必是天子。这可

  •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如何统一九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受降后,把韩地划为颍川郡,韩国亡。公元前226年,秦国任用李信为将率军20万伐楚,结果被楚军打败。第二年又派王翦率军60万进攻楚国,终于在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贲为将率兵攻魏,3个月后魏国亡。公元前223年,王责又率军攻燕,将燕国灭掉。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又

  • 曹操高陵有新发现!赵匡胤曾派人守墓,“七十二疑冢”纯属误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陵园西部约200米位置,考古人员发现一条南北向长沟遗迹和一片废弃建筑遗迹。经过数年反复调研,结合相关史料,工作人员认为,在北宋初年至元朝中期,曹操高陵西部有人居住,或存在大型娱乐设施。而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这处建筑遗迹,或许是北宋赵匡胤设置的守陵户。一、不封不树,曹操高陵发掘始末建安二十三年(21

  • 东吴老将程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程普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后跟随孙坚四处征战,在宛县、邓县进击黄巾军。孙坚起兵讨伐董卓的战争中,程普随孙坚在阳人之战中大败董卓军中郎将胡轸、骑督吕布。程普攻城野战,数有战功,身上多处受伤。兴平元年至兴平二年(194年—195年),孙坚死后,程普又在淮南跟随孙策,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