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为何推行“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陋习让人难以接受

匈奴为何推行“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陋习让人难以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3/12/15 14:49:26

匈奴陋习,令人瞠目结舌

中原人来就特别注重长幼尊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大家从来不会对母亲或者是嫂子有任非分之想。可是在匈奴眼里,只要父亲去世他们就可以跟后母结婚,只要兄长去世他们就可以跟嫂子结婚。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原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过于野蛮的习俗。

毕竟在中原人看来,无论是后母还是嫂子都属于自己的长辈,就算彼此的关系不太好,也应该做好表面工作。可惜匈奴一直抗拒中原化,他们不屑于做出改变,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陋习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很多人都好奇,匈奴为什么会如此野蛮,以至于他们会对后母嫂子下手?实际上,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在男人看来女人就是他们的附属品,任何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都可以被他们娶回家。

虽然当时汉族的大环境也是男尊女卑,但是汉族女性要接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如果丈夫不幸去世,她们必须为丈夫守身如玉,一辈子都能改嫁。相比之下,匈奴社会中的男尊女卑表现得更加明确,更加彻底。在他们眼中,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亲生姐妹之外,其他所有女人都是可以随意占有的物品。

匈奴有这样的陋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十分看重“血统”。所谓的“父死娶母,兄死娶嫂”主要流行在匈奴室之中,他们总认为只有王室成员的血统才足够高贵,那些平民女人的血统都不够纯洁高尚,配不上高贵的自己。所以他们经会对后母和嫂子有非分之想,等到父亲或者是兄长去世,他们就会直接接手。

当然,匈奴热衷于娶后母和嫂子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渴望得到后母和嫂子的财产和人脉。在匈奴的社会里,只要他们将一个女人娶回家,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将那个女人的一切财产据为己有。那些身为王室成员的女人往往都是腰缠万,丈夫死后她们还会继承一大笔遗产。所以匈奴只要把她们娶回家,就意味着娶了一座金山

总体来说,匈奴社会中流传的这个陋习确实有些令人咋舌,不过认真分析来看,这背后的原因倒是有些符合逻辑。毕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地方,金钱和实力能决定一切。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这种违反人性和道德底线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逍遥津之战:曹魏7000人对战东吴10万大军,结果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魏东吴兵力对比,逍遥津之战东吴阵亡了哪些将领,逍遥津之战魏国损失

    除了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蒋钦等东吴将领明确参战之外,当时驻守于江淮附近的东吴将领孙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人,都应参与此役,这对于东吴来说,几乎是出动全部精锐了。但是,在逍遥津这个地方,孙权却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败仗。一具体来说,逍遥津之战是第二次合肥之战的主要组

  • 重磅!曹操高陵发现疑似宋代守陵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勘探发现的南北向沟状遗迹,经发掘证实为一条排水沟,废弃后被生活垃圾逐渐填埋。几条砖砌排水道的发现,表明在这条大沟的西部,曾经存在过一个比较考究的砖砌地下排水设施网络,将生活废水或者其它废水导向这条沟内。前期的勘探线索表明在沟的西部,还存在更多的砖砌建筑遗迹,呈南北向布局,与沟

  • 曹操墓考古新发现,发现宋元建筑 专家:守陵户所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立刚主持的“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很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地。考古人员在曹操高陵西侧, 挖掘出一条排水沟,全长约160米,沟底内部有明显的积淤土,上部堆积则可分为三层,包含大量瓷片遗物,说明这

  • 赵高的独白:我曾指鹿为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要一步一步站到最高,我要做赵高。这句话,足以形容赵高的一生。 赵高这一生,最有名的事件,应该就是以一己之力,覆灭了秦朝。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宦官太监,做到了最高位。 (一)仆人赵高 赵高本也是王公子弟,毕竟赵姓是国姓。可是姓赵的人太多,而赵高也只是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王公子弟。赵高的母亲因为犯了刑罚,

  • 赵高“指鹿为马”!算计一生,没想到最后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给算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而羽翼未丰的胡亥,在赵高的眼里就是一大“傻子”,根本就没有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因此,赵高做了丞相以后俨然成了秦朝的太上皇。 不过,赵高为了能仔细甄别出朝中的“异党”,他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有一天,赵高趁群臣为秦皇帝朝贺之时,故意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赵高笑着对胡亥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臣特意

  • 陶渊明的祖父,东晋朝廷的中枢,陶侃葬母地为牛眠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太尉长沙公陶侃,武庙七十二名将之一,陶渊明的祖父,东晋朝廷的中枢,朝野有名。牛眠地手绘图历史简述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

  • 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兵力真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有两万多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赤壁之前多少兵力,赤壁之战当时刘备在哪里,赤壁之战刘备多大

    根据《三国志》的《先主传》和《诸葛亮传》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荆州。此时恰好荆州牧刘表因病去世,继位的刘琮和哥哥刘琦不和,又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瞒着刘备在蒯越、韩嵩、傅巽等人劝说下向曹操投降。刘备得到消息以后,慌忙撤离樊城,想去江陵继续抵御曹操。然而他刚走到当阳,就被曹军

  •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好皇帝,却杀过兄弟和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如今,我们仍然被称呼着“汉人”“唐人”,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段历史,那段岁月,那段辉煌!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却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这个人似乎有点矛盾,首先他的功劳是很大的,文治武功,开创贞观之治,打下大唐盛世,但是却也因为不光彩的夺位手段,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如何说

  • 汉武帝为何敢远征讨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之前有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人的积累,在这两位皇帝的治下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避免征战和大兴土木。百姓们的赋税减少了很多,生产也就不断升级人口在几十年间有了许多的增长。皇室也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开支。有了这样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国库已经十分充盈,粮食充足。百姓们也安居乐业,军队队伍与之前相比壮大了不

  • 李世民在长安兵微将寡,为何能杀兄逼父,夺取唐朝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一网打尽对于李世民而言,发动政变必须将三个人一网打击,即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以及唐高祖李渊。一旦放走其中的一个人,就会引发轩然大波,特别是李建成、李渊,两人若是得脱,就意味着政变的失败。那么,如何将这三个人聚到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搞定这一切呢?经过一番筹划,李世民决定利用父皇李渊。玄武门之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