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8位谥号文正的大臣,谁最名不副实

清朝8位谥号文正的大臣,谁最名不副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56 更新时间:2024/1/24 9:25:41

清朝268年的历史上一共有8个人得到了文正这个谥号。文臣中如康熙朝的陈廷敬(谥文贞)、雍正朝的张廷玉(谥文和)、乾隆朝的纪晓岚(谥文达)以及清末的李鸿章(谥文忠)等人都没能得到这个谥号,可见文正并不是有功就能得到的,有时候也得看皇帝的喜好。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8位人物。

1、汤斌

汤斌出生于明朝天七年(1627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汤斌一生以文学著称,两次担任《明史》总裁官,他也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

汤斌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当朝大学士明珠在朝中当权,很多大臣们都巴结他,唯独汤斌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权贵低头,因此也遭到了明珠的记恨,时不时的在康熙帝面前说他的坏话。

汤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汤斌卒于工部尚书任上,终年61岁。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赐予汤斌谥号“文正”。

《清史稿》评价他“清世以名臣从祀孔子庙,斌、陇其、伯行三人而已,皆以外吏起家,蒙圣祖恩遇。陇其官止御史,而廉能清正,民爱之如父母,与斌、伯行如一,其不为时所容而为圣祖所爱护也亦如一。君明而臣良,汉、唐以后,盖亦罕矣。斌不薄王守仁,陇其笃守程、朱,斥守仁甚峻,而伯行继之。要其躬行实践,施于政事,皆能无负其所学,虽趋乡稍有广隘,亦无所轩轾焉”。

2、刘统勋

刘统勋出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雍正年间,刘统勋的官职做的并不高,先后担任过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和詹事等职务,他的主要“业绩”基本上都是在乾隆朝获得的。

乾隆年间才是刘统勋的高光时刻,他不仅政绩显著,而且还一路做到“宰相”。刘统勋不仅敢于直谏,而且还是治河能臣,曾经在乾隆二十七年、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受命疏通运河水道,深得乾隆帝的赞赏。

刘统勋

在官运上,他也是一路高升,先后担任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工、刑、吏三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总裁等职,深得乾隆帝的重用。被乾隆帝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这一点连雍正留给乾隆的张廷玉都比不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刘统勋病逝,享年73岁,乾隆亲临祭丧,赠太傅,谥号文正,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文正”的第一人。《清史稿》评价刘统勋“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3、朱珪

朱珪,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殿试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相比于刘统勋,朱珪的政绩似乎不是那么显耀。

乾隆年间,朱珪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任职,先后担任过福建粮道、湖北按察使、山西布政使、福建学政、两广总督等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命朱珪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因此他也是嘉庆帝的老师。

朱珪

嘉庆四年(1799年),朱珪被嘉庆帝调入京城,先后担任户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嘉庆十一年(1806年)去世,终年75岁。嘉庆帝得知朱珪的噩耗后,大哭一场,为痛失良师朱珪特赐奠、祭、葬三道圣旨,以示对他的后事料理和怀念。并赐谥文正,嘉庆帝评价他“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4、曹振镛

曹振镛,安徽人,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嘉庆年间,曹振镛逐渐受到重用,先后担任工、吏、户三部的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帝继位后,晋封他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曹振镛

道光七年,清廷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并活捉张格尔回北京,曹振镛作为决策人员赞襄有功,支持有力,被列为功臣第一,图形紫光阁。道光十五年(1834年),曹振镛病逝,享年79岁。道光帝亲临吊丧,下诏褒恤,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曹振镛为政长达52年,一路高升,加之又是道光帝的老师,所以道光帝非常信任他,曾经代理皇帝事务三个月。在52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没有大的过失,可见官宦文化修炼之深。

5、杜受田

杜受田是山东滨城人,咸丰皇帝的老师。

杜受田出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三年(1823年)在会试中考中第一名,殿试中是二甲第一名,从此步入仕途。道光年间先后担任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帝即位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杜受田

杜受田是咸丰帝的老师,他教导咸丰帝可谓是尽心竭力,在咸丰帝与恭亲王奕䜣的皇位争夺中,杜受田传授咸丰帝以孝道感化道光帝,最终使咸丰帝继承皇位。而咸丰帝也把杜受田看做是辅国之良相,凡国家大事或重要安排必征询他的意见。

咸丰二年(1852年),黄河决口,杜受田前往山东等地赈灾,在途中染病去世,终年65岁。杜受田去世后,咸丰皇帝万分悲痛,灵柩抵京,咸丰帝亲往杜宅祭奠,抚棺痛哭,并赐陀罗经被一袭,赏银五千两治丧。追赠杜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按清朝定例,凡大臣应否予谥,应由礼部先行奏请,唯杜受田不同,钦定谥号“文正”,可见他在咸丰帝心中的地位。

6、曾国藩

曾国藩的事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晚清的湘军领导,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袖。

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位列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后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

此后曾国藩的仕途还是比较顺畅的,他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一路做到二品大员。咸丰帝继位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回到湖南招募乡勇,组建了湘军。曾国藩率领这支军队与太平军鏖战了十余年,终于在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天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

曾国藩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次年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同治三年(1864年)平定太平军后,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同年担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两年后在南京病逝,终年61岁。朝廷下诏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7、李鸿藻

初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家千万别认为他是李鸿章的兄弟,他们俩没有关系,李鸿章是安徽人,而且李鸿章的兄弟们都是李某章,如他大哥李瀚章,而李鸿藻是河北保定人。

李鸿藻出生于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被咸丰帝选为大阿哥载淳的师傅,教他读书。在担任同治帝师傅期间,李鸿藻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

李鸿藻

同治年间,李鸿藻先后担任过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光绪年间,又相继兼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担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李鸿藻是清末的清流领袖也是主战派人物,反对与列强求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鸿藻因病请求退休,不久便去世了,享年78岁,光绪帝十分伤心,赠予谥号文正,追赠其为太子太傅。

8、孙家鼐

孙家鼐,出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咸丰九年(1859年)考中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老师。

孙家鼐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

孙家鼐

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朝野震惊,孙家鼐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认为要振兴中华,要注重科学,兴办实业,国家欲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要开办学堂。1898年,光绪帝下诏推行变法,孙家鼐受命主管京师大学堂,提出“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宣统元年(1909年)孙家鼐因病请求致仕,不久去世,终年83岁,朝廷下诏赠谥文正。

小结:

有清一代,仅有上述8人获得了文正的谥号,这八人中,汤斌以理学闻世。刘统勋、曹振镛、曾国藩则以功劳著世,其他四人则以帝师之尊谥文正,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所以八人文正的含金量,想必大家心里也有数了。

更多文章

  • 英法联军大败八旗骑兵精锐,曾国藩带领十二万大军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次大战,不仅打败了清朝最为强大的霸主骑兵队伍,同时,也让清朝的傲骨不复存在。作为历史悠久的强国,我国疆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更是毋庸置疑。在清朝正是因为军事方面的发展,落后于列强各国,从而成为了列强各国的猎物。拥有强大兵力的列强,各国不断的刮分着我国资源和领土,无能的清朝领导者却不能阻

  • 苏麻喇姑身为侍女却以嫔妃礼仪下葬,康熙为什么要那么做?原因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苏麻喇姑只是一个女仆,但她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这让那些不受宠的人感到尴尬。很多电视剧都喜欢以清朝为时代背景。在银幕上,清朝的皇帝是如此的专情、温柔和缺乏家庭价值观,但这与历史极其不符。 历史教科书也有记载,清朝是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顶峰,所以其等级非常严格,皇室非常重视女性的出生。如果一个妾的出身太普

  • 李卫为什么被雍正重用,一路提拔的原因原来是这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卫为什么把缺点暴露给雍正,李卫为什么和雍正关系那么好,李卫第一次见雍正

    其一,李卫的机遇很好,实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机遇的话,他是很难受到一路提拔的。李卫的机遇就是得到了十三爷胤祥的极力推荐,才有了和雍正见面的机会,也正是首次与雍正皇帝见面,让李卫进入了雍正的视野之中,并且在这次交谈中深得雍正的喜欢。其二,李卫的做事风格属于简单粗暴,但十分有成效,而这正符合雍正的用人

  • 美国人如何评价鸦片战争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以下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公立学校高中教材的节选翻译: 19世纪全球力量再?平衡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中国与欧洲关系,这一变化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鸦片源于八世纪或更早的阿拉伯商人,长期以来,它们一直被小规模地当作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痢疾的灵丹妙药。直到十八世纪末,英国才开始在印度种植和

  • 维修接近尾声的太平天国圣库,英王府,西边破屋啥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 太博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2021-09-23 17:15发表于江苏英王陈玉成一生骁勇善战,智勇兼资,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他的王府在哪里呢?太平天国实行独特“圣库”制度,那么神秘的天朝总圣库又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第一章·王府寻踪 第四期|天朝总圣库与英王府遗址本文

  • 紫禁城有一条规矩特折磨人,但大家都必须遵守,连慈禧都不敢违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变态的早起制度 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是最勤奋的,即使是清末如此不堪之时,清朝也没有出现一个胡作非为的败类皇帝,这都归功于清朝严厉的家法,正如清朝人自己所感叹的那样:“本朝家法之严,迥绝千古”。而让清朝皇帝从不敢懈怠朝政的原因就是清朝的起床制度。清宫中生活的皇帝后妃们,每天早上5点就必须准时起床

  • 皇太极听闻孝庄留宿多尔衮,深夜回宫质问,结果第二天尸体被抬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收到孝庄皇太后,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的熟悉。由于孝庄皇太后,她的皮肤非常的好,通体浮白,跟杨贵妃很像,因此很多人都称孝庄太后为玉妃。大家从康熙王朝中也可以看得出,孝庄皇太后她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不管是心思还是谋略都胜过常人。刚开始时候他还只是一位皇太极的才人而已,后来因为帮皇太极劝降了洪承涛。使皇太极他

  • 童年缺失的康熙,把父爱给到每个儿子,他们都觉得父亲最看好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幼年登基,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平三藩、收台湾,把大清的江山治理得服服帖帖。 儿子们就算是不当皇帝,当一个逍遥王爷,后半辈子也能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为什么偏偏都想当皇帝呢? 其实“九子夺嫡”的发生,康熙还真赖不了别人。康熙不幸的童年康熙帝玄烨出生的时候,虽然是个皇子,但是作为父亲的顺治,并没有表现出多

  • 民国名家间相互起的绰号,您想象不到的逗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章太炎⊙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道德文章,堪称一代之雄。不过,章太炎的外表和言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首如飞蓬,衣衫褴褛,邋里邋遢,不拘小节,这模样当然不受欢迎。而他的个性与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常常持论偏激,疯话连篇,见谁恶心,想骂就骂,从“狗屁皇帝”到“猫腻总统”,一个都不放过。章太炎自称有

  • 永陵旁住着一个奇特村庄,村民全是清朝皇室后人,不愿与外界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靖永陵地宫探测,清朝最隐秘的村庄,永陵全景图

    这风俗习惯对于我们考究清朝的历史有着很深的价值,于是国家给予腰站村传统村的称号,说到这里,大家对“腰站村”的由来应该产生了好奇,接下来让我们掀开清朝历史的长卷,探寻“腰站村”的发展史。01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正是康熙执政,康熙的手下有个叫爱新觉罗.阿塔的,按着辈分来论康熙和他是叔侄关系,并且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