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风俗习惯对于我们考究清朝的历史有着很深的价值,于是国家给予腰站村传统村的称号,说到这里,大家对“腰站村”的由来应该产生了好奇,接下来让我们掀开清朝历史的长卷,探寻“腰站村”的发展史。
01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正是康熙执政,康熙的手下有个叫爱新觉罗.阿塔的,按着辈分来论康熙和他是叔侄关系,并且在朝中有着很高的人气,但是此人非常讨厌朝廷内大臣们的争斗,想要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当时康熙正被自己的老祖宗坟墓被盗而忧心,决定派遣一名得力干将到永陵镇守墓葬,爱新觉罗.阿塔就成了康熙钦定的人,他接到康熙的谕旨后,就带着家人和仆人出发了。
经过多日的奔波,终于来到了永陵附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看到如同“桃花源般”的景色,阿塔高兴地连声大喊“这个地方我们要占”,于是手下和家人们连忙动工修建了一个村庄,并且以要占谐音为名,把村庄叫做“腰站村”,从此阿塔和他的子孙们就在这里扎根落户。
康熙和乾隆执政的时候,清朝算得上是繁荣昌盛,但是随着两位明君的逝去,清朝逐渐走向衰败,而当时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皇亲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享受岌岌可危的荣华富贵,经常采用和同族人联姻的方式,以此来壮大自己的权势,对外美其名曰“是为了皇族血统的纯正”。
作为皇亲贵族的阿塔和他的后人,想当然也被洗脑,于是继续延续了这个传统,他的意图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而是让村子里的人都具有爱新觉罗纯正血统,并且严格规定村子里的人不允许和村外的人结婚,即使结了婚,也要到村子生活,成为爱新觉罗族人,坚决不让皇室血统被污染。
02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早已根基不稳的清朝政府彻底垮台,中国从此告别封建制度统治的年代,终于迈入了新的时代,迎来了破除封建迷信的新天地,新政府推陈出新,破除封建制度对人们的禁锢。
不允许老百姓搞什么封建礼教,破除了同族人联姻的封建陋习,提倡在婚姻面前人人平等,一些烧香拜佛、三叩九拜的封建习俗都是不允许进行的。
腰站村外面的世界破除封建礼教的呼声响彻云霄,但是对于腰站村居住的阿塔和他的后人们来说,好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始终在村庄中传承着,觉得这样皇室的尊严才得以延续。
即使在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扶持溥仪坐上了所谓的“伪满洲国”的皇帝时,阿塔的后人也没有为了皇位和溥仪争上一争,也许爱新觉罗.阿塔的与世无争的性格感染了他们吧!
阿塔的后人为了让皇室的血统更加的纯正,拒绝与外人结婚,这样的封建习俗会给人口质量的保证带来威胁,和同族结婚就会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导致太多相似的遗传因子互相结合,后代很可能会发生变异,出现傻子、有残疾的村民,也许这是腰站村人的老祖先爱新觉罗.阿塔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03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顽固存在的封建传统和迷信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和破除,腰站村在新社会规定之下,不得已对延续的传统习俗进行了改变,首先是改掉了爱新觉罗的满性而改为肇。
同时破除了外人不能入住村庄的规定,这样一个传统性的改变,让腰站村也成为了旅游者关注的地方,这些旅游者并不是仅仅为了观光永陵而来,同时也被腰站村的传统习俗深深吸引。
朝代的更替是大势所趋,清朝的皇亲贵族也许没有认识到,清朝会灭亡得之快,让他们由高高在上的皇族变成普通的老百姓,自己的骄傲之心备受打击,滋生保持纯正的皇族血统的通婚习俗,也许是他们维护尊严的一方面吧。
作为现代的人,应该理解当时这些爱新觉罗贵族的心情,也要感谢他们的传承,让全世界的人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史,给我们的史料记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让中国在世界上有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