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之为“兵仙”、“神帅”,汉太祖刘邦的天下,几乎有一半是韩信打下的。
在刘邦于垓下之战彻底击败项羽以后,功高震主的韩信马上被剥夺兵权,不过韩信有大功,刘邦也不好意思直接卸磨杀驴,所以虽然剥夺了他的兵权,但将他由齐王改封为楚王,让其衣锦还乡,可谓走上了人生巅峰。
韩信在衣锦还乡以后,首先做了3件事,或者说“报答”了3个人。
而韩信之所以做这3件事,跟他早年的心酸经历有关系,虽然韩信是一代兵仙,但他并非全能型天才,只有军事能力,生活能力可以说近乎于零。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祖上应该显赫过,但到了他那一代已经破落无比,连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长相不错的韩信只能每天挎着一柄剑去各处蹭吃蹭喝。
韩信如此蹭吃蹭喝,久而久之,在当地成为一个“传说”,很多人是看不起他,有一天一个无赖觉得韩信好欺负,就拿他寻开心。
说道你虽然长的高大,又挎着一柄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接着又侮辱道,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不敢的话,你就从我的两腿之间爬过去!
韩信看了这个无赖好一会,内心经过激烈挣扎,最终选择从其两腿之间爬过去。
他之所以这样做,倒也不是懦弱,正如前文所说韩信对自己有清晰定位,他可不想一辈子混吃混喝的等死,而是在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逞匹夫之勇,当街刺死这个无赖,会把自己搭进去,那么远大的志向就无从说起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忍受的,所以韩信就这样受了胯下之辱。
而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以后,就是首先报答的这3个人。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史书记载:“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对于当年好心给他饭吃的大娘,是豪爽的送给千金。
对于南昌亭长,只象征性给了一百钱,主要是为了骂他,说他就是个小人罢了,好事都做不到底。
估计南昌亭长和老婆回去以后会难受死,两个人深夜在被窝之中都要抱头痛哭了。不过之后韩信被杀,他们可能又会高兴的不得了。
对于当年给予他胯下之辱的无赖,韩信并没有杀他,而是任命他为负责国都治安的中尉。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这个无赖估计当时都害怕死了,后事都给家里交代好了,没想到被任命为对他来说是中尉的大官。
韩信对部下解释道,这是一位壮士(言下之意敢对我韩信出手,无赖都可说是壮士了),当年他侮辱我时,我不是杀不了他,只是杀之无名,他又没有什么罪行,所以我忍到了现在。
韩信此举很高明,当年他是破落贵族,对方是市井无赖,欺他太甚,他奋起杀之,大家肯定拍手称快。
如今他是高高在上的楚王,衣锦还乡以后马上杀了这个无赖,多少有些小人得志了,大家肯定会说他韩信是恃强凌弱欺负弱小,所以韩信并没有杀这个无赖。
而且韩信很高明,不杀这个无赖,像对南昌亭长那样,给点小钱,表示自己宽容也说得过去。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但韩信偏偏对其是许以高官厚禄,这样首先是这个无赖,本来做好被杀死的准备,结果成为了大官,他对韩信能不感激涕零吗,是这辈子都忘不了,等于韩信是多了一个死忠。
再者是有着这个无赖来宣传他的好,还有这件事的影响,韩信轻轻松松了笼络了人心,下面的人一看,大王对让自己受辱的无赖都这么大度,对我们还能差了吗,肯定是更加卖力。
不过后来的事情证明,韩信对于无赖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应该并非他的本意,而是身边有谋士出谋划策,他本人并没有那么高的情商,不然也不至于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只能说韩信是一个军事上不世出的天纵奇才,但为人处世上,或者自全之道上,他的智商近乎于零,所以西汉开国以后,功高震主的韩信不像张良那样急流勇退,反而是全然没有危险感,还不知进退,有野心而无韬略,因此被吕后和萧何谋而诱杀之。
而汉太祖刘邦知道韩信死后,史书记载的也很有意思,是“且喜且怜之”,足以可见刘邦对于韩信的死,可谓是心情复杂,是既高兴又怜惜。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