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这句话也就是司马迁对于秦始皇去世的一个记载,而让人十分不解的就是,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其死亡记录居然只有这短短的十二个字。要知道无论是身份还是成就,秦始皇的死讯都不应该如此地“潦草”才对。而这样的一段话也一直引起后人的思考,秦始皇究竟是如何去世的。
01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七月死在了第五次东巡的路上,享年49岁。可关于秦始皇究竟是如何去世的,正史上从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即便是在一些野史之中,也大都偏向于猜测为主。虽说49岁对于古人来说,身体条件很有可能不如现代人,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帝王,享受着整个大秦帝国最好的医疗条件,怎么也不应该是身体出现问题去世才对。
不仅如此,就像我们都知道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在面对刺客的时候,秦始皇依旧能够做到绕柱而逃,并最终反杀刺客,其身体素质绝对算得上是十分良好的。而就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当时秦王朝之中权力最大的臣子李斯竟然选择了秘不发丧,这也让人一直都比较疑惑。虽说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安抚天下人,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图谋不轨。可究竟是何原因,让李斯在之后不对秦始皇的死因做出解释呢?
更重要的是,在秦始皇死亡之后,秦朝政治发生巨变。虽说我们都知道这是赵高和胡亥的阴谋,但这也恰恰证明了始皇帝的去世,绝对不是历史之中所记载的平平无奇。至于其中究竟如何,只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测,而郭沫若先生便在自己的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之中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始皇帝是被人谋杀的。
02
在这部小说之中,郭沫若先生提到,当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的时候,癫痫病突然发作,后脑勺更是撞在了青铜冰鉴上面,这让秦始皇直接陷入了昏迷,也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当时李斯原本是以为始皇帝只是陷入昏迷,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结果再次去查看始皇帝的时候,秦始皇居然已经去世了。
在对尸体进行查看的时候,李斯发现秦始皇的右耳孔内有一根铁长钉。所以始皇帝绝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谋杀致死。凶器已经明显,那么凶手又会是谁呢?对此,郭沫若先生提出自己的猜测。他认为杀死秦始皇的凶手应该就是胡亥,一方面是因为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儿子,能够随意地接触到秦始皇,作案十分便捷。
另外一方面则是作案动机,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已经留下的诏书准备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扶苏。而胡亥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修改了诏书,将扶苏赐死,自己则坦然自若地当上了皇帝。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胡亥是很有可能主观选择趁机杀死秦始皇的。只可惜,在这之后,秦朝没过多久便走向了灭亡。
03
而在这之中,其实也不排除赵高的嫌疑。在那个时候,赵高本身已经受到了秦始皇的宠幸,同样有机会能够杀死秦始皇。并且在后来“指鹿为马”的故事中,我们也知道赵高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很像后世的司马懿,在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不敢有任何想法,可随着曹操去世,司马懿就慢慢露出了獠牙。赵高同样如此,他知道只要秦始皇一死,仅凭胡亥是绝对压制不住自己的。
更何况作为秦始皇的贴身侍卫,赵高对于秦始皇身体自然是最为了解的。如果说秦始皇的身体有上任何问题,赵高应该也是第一个知道的。所以只要赵高在这之中做一点手脚,那么整个天下又有谁知道真假究竟如何呢?
不过无论如何,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终究死得太过离奇了。虽然现在有始皇兵马俑的存在,可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却至今无人发掘。或许等到以后人们能够真正接触到始皇陵墓的时候,历史的真相才会真的出现在人们眼前。
结语
对于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猜测和看法。只不过关于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也不必太过于纠结。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我们更重要的是了解秦始皇为中华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前人的这些诡谲传闻,大可不必太放在心上。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