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晋大夫智伯灭韩赵魏,单独成为晋国国君,战国的形势会怎样?

如果晋大夫智伯灭韩赵魏,单独成为晋国国君,战国的形势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4/2/1 1:47:32

反而不如三家分晋后形成的韩赵魏三国强大。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假设出来的只能是个人的想象。

[var1]

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一来晋国做了百年的霸主,二来晋国无公族。晋国自曲沃代翼之后,小宗取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执政方,晋献公继位后,为防止公子作乱,诛杀晋国公子,固晋国无公族,其后果就是公室力量薄弱,卿族很容易做大。

到了公继位的时候,设三军六卿制,为卿族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设中、上、下三军,每军有将、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中军佐为亚卿,其为下卿。六卿最开始由十一个家族按照长逝次补的顺序轮流担任。

三军六卿制最开始相互制约,使晋国迅速壮大起来,晋国成为霸主,但随着晋国的称霸和领土的不断扩张,晋国卿族抬头,后来形成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大卿族势力。争夺领土的斗争不断,相互倾轧,范氏和中行氏被攻击驱逐。

[var1]

晋国六卿改为四卿,由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轮流担任正卿执政,四大家族势力不相上下。晋国国君实际上已经被架空。

公元前475年,晋国正卿赵鞅去世,其子赵无恤成为卿士,而智伯成为正卿正式掌晋国国政。智伯精明强干,欲重新夺回晋国的霸主地位。当时晋国国君式微,在国际上影响力下降,晋国战斗力也不如从前,而越国灭吴成为霸主。智伯为了使晋国复霸,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但当时四大家族势力已成,晋国政出私门,智伯备受掣肘。

为了强大公室以图对外称霸,智伯提出四大家族国君献地,智伯率先献出万户邑,韩魏不情不愿的也献出了万户邑,但赵无恤不肯献地,于是智伯率韩魏攻打赵氏,在晋阳之战中惨遭韩魏反水,韩赵魏灭了智氏,侵吞了智氏的土地,之后三家分晋成韩赵魏,与齐楚秦燕形成战国七雄并立的局势。

[var1]

智伯之败

史书中塑造的智伯“才胜德”,因此无论智伯怎样的文武双全,智谋过人,都免不了失败的下场。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存在韩赵魏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智伯是非正义的一方这样的事实。不过是成败寇罢了。

实际上,智伯是晋国历史上做正卿时间最长的人,前后二十多年,他一心强大晋国,图谋霸业,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私心,毕竟也是为了智氏一族的强大。在对外征战中,智伯身先士卒,而赵无恤却一味保存赵氏势力。各有各的盘算,根本没办法一致对外强大晋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智伯才想出四家出地献给国君,增强晋室力量,然后图谋霸业,而赵无恤再次明确表示不配合智伯。

于是智伯征得国君的同意后,带领韩魏攻打赵氏,赵无恤在晋阳坚守,智伯见久攻不下,遂引汾水灌城,晋阳城内形势严峻,最终,赵无恤派人与韩魏取得联系,说以唇亡齿寒,韩魏本就害怕智伯接下来会对付他们,遂和赵氏暗地里相约反攻智伯。智果提醒智伯注意韩氏和魏氏,而智伯眼看就要胜利了并没有搭理智果,结果导致韩赵魏三家反过来攻打智伯,最终将智氏一族两百多人杀掉,三家分了智伯的土地。

四大卿族的较量,谁也算不上正义的一方。

[var1]

智氏代晋

那么,倘若韩魏在最紧要关头没有反水,而是在智伯的带领下灭了赵氏,瓜分了赵氏的土地,那么,智伯做为正卿,获利最多,而韩魏与智氏的距离进一步拉大,最终,智伯灭掉韩魏。智伯能否成为国君还是未知数,因为三个人吃一个西瓜很舒服,一个人吃三个西瓜,即便牙齿很好,胃未必消化得了。

四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智氏能灭掉三家,必然将三大家族之人屠杀殆尽,而各大家族家臣的势力依然是不可控的,必然引起内乱,这种内耗和内乱会使晋国国力进一步衰弱,那么其他诸侯国必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会举起正义的大旗团结在周天子周围,攻打晋国,其实就是侵略晋国的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东进就容易多了,最后,智伯能保有晋国的三分之一土地就不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就会加快。当然也可能出现别的情况,各凭实力在战国时期看谁笑到最后。

无论如,智伯灭掉韩魏赵,进而成为晋国国君后,基本没有称霸战国的可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修筑长城要花多少钱,核算成人民币值多少?数字大的吓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月球上看地球,清晰可见的只有两个,东非大裂谷和万里长城。如此看来,万里长城是一个十分卓越巨大的工程。这其中蕴含着的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时候,可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数不清的人被征役前来务工,但是修建万里长城

  • 孙膑庞涓之争始于一个馒头?从鬼谷子的徒弟推测鬼谷子的人生精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庞涓虽不服气,但又不得不认输,也不得不佩服孙膑的聪明,庞涓气量狭小,嫉妒心强,从此怀恨在心,后来设计陷害才能超过自己的孙膑,以便自已能纵横江湖,天下无敌,但孙膑装疯得以逃生,后在两军对垒中诱杀了庞涓,算是报了大仇。鬼谷子两位得意弟子互相残杀,获利最大是他们的老师鬼谷子,最后成就了他的神勇,学生都这么

  • 刘备为何始终不重用赵云?因为赵云做的这三件事,让他彻底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件事,赵云在长坂坡救下了幼主,此战是赵云一生最大的功劳了,但是这也是引起刘备对其产生疑心的导火索,当时赵云成功救出幼主后,有人告知刘备赵云已经向曹操投降了,刘备听后很是恼火,甚至是拿着兵器丢向禀报之人,就此可见,刘备心中之怒火。虽然说刘备心中很是相信赵云的人品,但是对于此事刘备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 刘备一生错过的3大名将,一人率800人打败10万人,一人看不起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可惜的是,当时刘备根本就不重视太史慈,最终太史慈归顺孙策,为江东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二个便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大家都知道,张辽其实最开始跟随吕布,后来吕布到处逃窜,来到了刘备这里。此时关羽和张辽私交极好,就如同兄弟一样,可以这样说,当时刘备如果借助关羽的力量,将张辽笼络在身边,刘备集团的

  • 季君之乱:被忽略的秦国宗室叛乱,却是秦国大政偏离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这个公子稷究竟是何来历呢?他的上位又会对秦国政局带来什么样新的挑战呢?本期话题,我们从嬴稷的前半生开始聊起。在《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中,嬴稷从小就享受着与太子嬴荡几乎一样的宠爱和培养,但嬴稷本人表示,这纯粹是在扯淡。真实的历史上,嬴荡是秦王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而嬴稷则是个完全透明的秦

  • 刘邦最宠爱的孙子,敢当吕后面杀吕家人,最后灭了吕氏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刘章的父亲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而刘章自小就受祖父刘邦的喜爱,吕后也十分善待刘章,还把自己侄子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刘章长到二十来岁,看清了吕氏当权的局势,对刘氏子孙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与权力而十分不满。一次,吕后举行酒宴,叫刘章担当酒吏,刘章心生不满,我一堂堂刘氏子孙,竟让我担任一个小小的酒吏,便对吕后

  • 如果你穿越到了楚国,你应该称呼他为“屈原”还是“芈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芈原是屈原吗,楚国诗人屈原,屈原被放逐后楚国经历了哪些变故

    [var1]选择芈原的扣1,选择屈原的扣2,一会再看答案。在我们传统的称呼中,这个人一直叫做“屈原”,然而,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他却自称“芈原”,于是很多人就迷糊了,芈原是谁?屈原又是谁?虽然都是一个人,但实际上,这个人有很多个我们可以选择的称呼:左徒原、屈大夫、原、屈原、芈原。那么,他本人更喜

  • 太史慈为什么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史慈为啥突然变成孙权的属下了,孙权上任后重用的人才,孙权为什么不重用周瑜

    太史慈(166年—206年),东汉末年猛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胆气过人,曾经受过孔融的恩惠,听说孔融被敌人包围,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成为刘繇部下后,表现出色。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当时有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善斗,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以太史慈为

  • 孙膑只是军事家?他这四大发明现在都在用,还被后人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烧炭业神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去找 “无烟柴”。 孙膑决心一定要找到“无烟柴”,而庞涓却为人十分狡诈,借故不去找。孙膑找了好多天没找到,忽然飞来一群乌鸦,一边飞,一边“哇哟”、“哇哟”地叫着。[var1]孙膑一听, “哇哟”、“哇哟”不就是“挖窑烧炭”

  • 三国中的他,虽不出名,却击败吕布,说明两个道理,打脸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个人资料,吕布容貌3d复原图,三国之吕布是我爹

    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吕布因其勇武在并州任职,并州刺史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诱吕布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