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为什么彻底的失败者荆轲反而呼声最高?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为什么彻底的失败者荆轲反而呼声最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3/12/28 11:47:52

这四个人的刺杀行动中,前三个人都顺利的刺杀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成功,只有荆轲自己没有刺杀成功。然而,这四个人中,历史上名气最大、呼声最高的却恰恰是荆轲。这是为何?

(一)四大刺客

这里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大刺客的事迹。专诸是伍子胥推荐给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的刺客,最终刺杀成功,帮助公子光登上了王位;要离也是伍子胥所推荐,他将要离推荐给吴王用于刺杀公子庆忌,要离用苦肉计取得了公子庆忌的信任,并完成了刺杀;而聂政则经历颇为传奇,为亡母守孝三年之后,为了报答韩国大夫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而重出江湖,帮助他刺杀了韩国的相国侠累。

[var1]

最后一位刺客荆轲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他被燕国的太子丹相中,派去与秦舞阳一起刺杀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荆轲通过燕国的割地求和而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被允许来到大殿相见。但由于秦舞阳在宫殿上比较紧张,使得秦始皇加强了防范,通过绕柱躲过了荆轲的刺杀,荆轲最终的刺杀以失败告终。

(二)呼声最高

荆轲作为失败者,为什么呼声最高呢?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刺杀难度,其他三位都是局限于一国之内的刺杀活动。同是本国人,相对而言防守更加松懈,机会也更多。而荆轲作为燕国的使者要去刺杀秦王,他只有在大殿上的一个机会,而且大殿上甲士林立,尽管荆轲用燕国割地的地图让秦王放松了些许警惕,但刺杀活动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var1]

第二个原因是刺杀活动的意义。评价一个行刺活动的影响力,主要看他的行动如果成功了,能够产生哪些影响。前三个人的刺杀活动无非为了一己私利,虽然成功,受益的一方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而荆轲的行动则不同,当时的秦国实力非常强大,已经开始了灭亡六国的行动。

[var1]

如果荆轲刺杀成功,秦国势必产生动乱,很可能无法再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所以荆轲的行动很可能断送秦国统一全国的梦想,也很可能拯救六国的命运,其行动的意义要超出其他三位刺客的行动活动很多。

[var1]

由此可见,一件事情的成败并不是衡量这件事情现实意义的唯一标准。其他三位刺客勇气可嘉,行刺活动也纷纷获得了成功,但行刺活动成功的影响力非常小。而荆轲的行刺活动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行刺活动意义巨大,足以震动天下,所以荆轲的呼声是四大刺客之首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文章

  • 马超的两员大将:一个射伤关羽,一个斩杀魏延,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射伤关羽射伤关羽的大将是庞德,他原本是马超的先锋大将,紧随马超,驰骋于两军阵前。如潼关之战,庞德斩杀钟繇之弟钟进,斩下城门锁,带领大军进入长安城。渭南之战中,庞德在攻打曹操军队时,由于冲得太猛,连人带马跌入陷阱。庞德非常英勇,跳出陷阱,斩杀数人,还夺得战马,杀出一条血路。然而,马超从汉中张鲁那儿带兵

  •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最有可能统一诸侯的是哪一个国家呢?Yes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战国初期的魏国最有条件走上统一六国的轨道。注意:①这里的最有条件,只是相较于其他五国而言,并非条件彻底成熟,跟秦国更是没法儿比。②只有战国初期的魏国有时机窗口,建立稳定霸业,而后进去四方。可惜没有把握住,惠王以后的魏国就便只剩下从合纵盟主逐渐沦为附庸国的机会了。本答结构:①为什么是魏国?②为什么

  • 春秋一事:弱国无外交,弱国弱君更增屈辱,鲁昭公四朝晋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与齐国同处于山东,所以今天的山东被称作齐鲁大地,而且鲁国文化灿烂,诞生了圣人孔子,对山东的影响反而要比齐国还大,使得今天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但不可否认的是,鲁国的国力远逊于齐国,这在鲁国建国初期,周公就有所预见了,《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有周公的感慨"呜呼,

  • 历史五大武将排名:东汉名将关羽竟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 战国张仪官至丞相,但是在这件事上秦王却没有听他的,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仪为何回魏国当丞相,大秦帝国张仪精彩片段,陈轸张仪

    [var1]苏秦心里明白,张仪的才能并不在他之下,而如果他真的在这里为张仪找了一个职务,他的才能可能就被局限在这里了,所以他故意激怒一下张仪,想让他去秦国,在那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这也算是他的良苦用心了吧。当时秦孝公去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位的秦王是秦惠王,他虽然拒绝过苏秦的游说,但是,难得的是,

  • 他在刘备面前表现很随便,但却独怕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刘备的谋士简雍,简雍很早就跟随刘备,可以说是患难之交,刘备派简雍去益州时,见到刘璋,刘璋很喜欢简雍。后来,刘备攻取益州,派简雍劝说刘璋投降,刘璋就和简雍乘坐一辆车子出城投降了。简雍因此被刘备封为昭德将军。简雍因为和刘备是故交,又是最早追随刘备的谋士,因此,在刘备面前很随意,不拘小节。简雍就是和刘

  • 战神还是屠夫,名将白起“长平之战”一战坑杀45万人,灭了半个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战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杀40万降兵

    [var1]时秦国经商鞅变法,举国奉军功爵制度,无论世族还是平民都只能杀敌立功才能升迁有望。作为名将之首,白起一生作战无数,且从来没有过败仗,以至封为武安君,取“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之意。但是威震天下,横扫六国,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的“战神”白起,却为何被后世冠以“杀神”、“屠夫”呢

  • 他是曹操的养子,文武兼备,若非去世的早,司马懿没机会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记载之中,曹真年轻的时候,与自己同族的曹遵,还有同乡的朱赞一起投奔了曹操。但是后来,曹遵和朱赞都在他前面死了,曹真觉得他们两人的家人非常可怜。写了一封奏书,请求皇上把自己的封地,分给两个人的儿子。当时的皇帝曹睿,还对朝廷大臣说,你们看看我的叔叔曹真,他有这样的仁义之心,能够舍弃自己原有的权力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没有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数百个国家这么乱,但许多国家能和谐度过几百年时间,其实战争不算激烈,更多时候大家是和平交流文化的,由于大家都是周天子下属的原因,就像是同朝为官一样,当时甚至还诞生了墨家这样兼爱非攻的流派,尽管墨家输了,但也侧面反应了当时国与国之间特殊的氛围,似敌是友,似友非敌。乱世春秋与少数民族[var1]当然了,

  • 比肩萧何,功追诸葛亮:邯郸市的这个县区就是以他命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何简介,汉中诸葛亮简介,三国哪个名将是邯郸的

    前文我们说到,赵武灵王经沙丘之乱被活活饿死。变乱过程中,另一位赵国重要政治人物也一道被害,他就是赵国的三朝重臣,肥义。 肥义影视形象 这位肥先生应该是属于肥国后裔。前文我们说到公元前530年,肥国被晋国所灭,肥国后裔很可能被迁移安置,他们以国为姓,接受华夏族文化培养。后来三家分晋,他们的居地纳入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