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欲诛杀此人九族,当看到他姓氏后却说:不能杀,杀了会有大麻烦

康熙欲诛杀此人九族,当看到他姓氏后却说:不能杀,杀了会有大麻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16 18:15:40

而古代的统治者为了能更好地统治着治下的子民,他们就会借用别的因素来给自己的权威增添了神秘感。比如他们会借用“鬼神之说”,把自己比喻为“天子”、“真龙”,是上天安排到地上管理人们的学说。使得百姓们对统治者们爱戴不已,忌惮着他们,对他们服从不已,从而有力地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鬼神之说”外,还出现了很多的学派。他们推出了不同的治世理论,其中就包括了“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等学术流派。一时间层出不穷,搅扰着古代统治者们的治世方针。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觉得儒学才是最可行的治世学说。

然而,这种思想却只有在古代汉人政权之中才有,在少数民族的政权之中,却没有遵循这样的一条方针。所以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仁义”、“伦理纲”等概念缺乏认知。于是乎就像匈奴和蒙古帝国出现了“父、兄死娶其妻”的恶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意识到,要想更好地统治着汉民。那么就该要有一套学术理论来让汉人臣服于自己,而这样的学术非儒家思想莫属了。所以,很多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在入主了中原之后,他们就会用儒家思想来影响着汉民。

这不,清朝的皇帝康熙,在其成年之后。深深地意识到,要想真正地统治着汉民,就必须要在思想上与他们同步,让他们臣服于自己。于是他就汉人学习,推崇着儒家思想。不仅亲自到孔子的墓地上去祭拜,而且还重用汉人为官,还特别对孔子的后人十分照顾。

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孔尚任,就是孔子的后人。他本来仕途很不顺畅,努力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一个小官。后来因为康熙要广招孔子后人,为自己弘扬儒家思想。而孔尚任就是凭借着自己对儒学有着独到的见解,被康熙给录用了。此后他就到了国子监赴任,从一个小官一下子爬到了高官的位置,这是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在孔尚任看来,自己能侥幸当上大官,就是因为自己的才学出众。而不是因为康熙对孔子后人的照顾和时代的机遇,因此变得有点轻飘飘起来。就这样孔尚任在国子监当了10多年的官,却怎么也没有得到提拔。他时常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难免会牢骚满腹。

于是就开始埋怨起满清政权,就写了一本《桃花扇》。而背景就是与明朝相关,其间内容大有反清复明之意。一时间,在市井广泛流传开来。那些蠢蠢欲动的明朝残势力,终于在《桃花扇》的鼓动之下,涌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反清复明力量。然而这些势力遭受到了清军的镇压,不过康熙深知,要想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

于是命人查查是谁写的《桃花扇》,一定要严惩不贷,扬言要诛其九族。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当调查官将案宗交由康熙的时候,康熙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孔尚任”3个大字。他看到这个“孔”姓之后,当场惊出一身汗,并且说到:算了吧,给他罢官就好,不能杀,杀了会有大麻烦。

就这样,孔尚任从大位之上跌成了一个平民。所以说,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他的后代也会因为他的贡献而受到荫庇。不过有时候,做人要懂得知足才行,否则,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落了个不自在,那是多么不值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间地狱宁古塔有多恐怖?清朝囚犯宁愿自尽,也不愿前去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什么时期的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等上层制度作为支撑的,这样国家和社会才会稳定。而在这样的上层制度之下,违反的人就会受到惩罚。在古代社会,违反的人重则斩首抄家或者灭族,即便是轻也可能是“活罪难逃”。而在众多惩罚人的“活罪”中,最是折磨和考验人的就是流放了。因为前去

  • 乾隆是如何赚钱,又是怎么花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平均下来,乾隆一年至少要赚一百三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十几万普通成年人的年收入(十两左右),类比到现在就是一年实现一百多“小目标”。这么看,乾隆赚钱的能力和速度是相当厉害了。那么他具体是怎么赚钱的呢?第一个渠道是地租和房租。得益于顺治、康熙时期的“圈地运动”,乾隆继承的皇帝私人庄田有132.73万亩

  • 很多清朝时期的格格们都没有子嗣,究其原因真是可叹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历代格格一览表,乾隆子嗣,子嗣不旺什么原因

    据史书记载,清朝众多的格格中活到50岁的是少之又少,不但寿命短而且往往都没有留下什么后代,这在古时候母以子贵的时代,没有留下一个孩子那是多么严重的事情。那为什么格格们都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呢。事情是这样的,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虽然是皇家的格格吧,那也只是被用来作为政治牺牲品,如果皇帝想和哪个部落什

  •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衔是几品?和九门提督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领侍卫内大臣设立的初衷是管理侍卫,但其职责又不仅限于此,还兼有多项其他政治职能。第一是率领侍卫守卫禁中,轮流守卫的每班侍卫由领侍卫内大臣一人、内大臣或散秩大臣一人统之。第二是考核侍卫和负责侍卫的升迁,前面已提及管理侍卫的重要性,除了日常管理侍卫外,领侍卫内大臣还负责侍卫考核,“凡遇五年军政之期,领侍

  • 年羹尧为什么放心让李卫和翠儿跟着自己,难道不怕被监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为了完成四爷和十三爷的交给的任务——拿到百官行述,在回京述职的路上便血洗了江夏镇,整个镇上的人几乎全被杀光,并且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然而年羹尧在回到四爷府上的时候,只是说了大概的情况,却只字不提这巨额的财宝;在回京之后先拜八阿哥码头;所以对这样的奴才不得不严加监视。但是对于年羹尧这样的性格,

  • 清朝灭亡后,一百多万的清军一夜之间消失,那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原先是由八旗制度组建而成的,战时为兵,农时为民,分别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来又组建了蒙古八旗和由明朝投降士兵组成的汉八旗,这些部队构成了清朝初期的主要兵力,特别是汉八旗,在满清入关时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后在镇压各地起义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角色,不过在乾隆中期以

  • 黑白照片骗了你,换上现代妆容,清朝妃子也是一等一的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人们却发现那些书上写的天人之姿的妃子,在相机的记录下......呃....好像连现代的普通人水平都达不到。甚至有人猜测这就是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多通宵勤政,而乾隆同治那么喜欢跑出宫玩.....一开始小吕也觉得奇怪,按理说后宫妃子经历层层选拨,应该是最美的那群人了,书上对她们的赞赏也是美如上人,不食人

  • 康熙王朝:为何与康熙亲近的人都没好下场?让我来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但与康熙亲近的人却没有好下场,这个他从小就有关系,六岁登基受到辅政大臣鳌拜的欺凌,对权臣鳌拜是无可奈何,后经首辅大臣索尼的帮助,终于亲政,亲政之后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也铲除了鳌拜,是他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不得已而为之加上宫中太监作乱,灭了皇亲国戚班布尔善给他深受其害,不敢相信任何人,连他的伴读魏东

  • 康熙为何出卖东北领土 签订《尼布楚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沙俄,内患外战不断,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已是荒原地带,远东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次克等几个小镇,可用于远东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自居中华的大清,而俄匪曾经深入黑龙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队也不过六百余人。根据分散的各种资料推测,俄军备战的最高

  • 清朝皇帝能力真实排行,乾隆未入前五、康熙仅第四,第一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最厉害的3个皇帝,乾隆与康熙,康熙和乾隆二帝钱的佩戴

    顺治,满清入关以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历史中争议很大的一个人物。作为入关第一任皇帝,顺治本身的压力就十分的大,当时虽然他是皇帝,但全国各地起义势头勇猛,稍有不慎就将会被推翻,此外清朝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多派系的林立更是将本就不多的实力分割开来。而在顺治在位的这几年中,他却是很好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