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竟这样对待25岁的嫂子,被唾骂千年

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竟这样对待25岁的嫂子,被唾骂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19 10:19:58

有时最没有头绪的事情,换一个思维,或许会明朗洞开,那就是赵匡胤死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答案不言而明。这些暂且放一边,今天我们讲述的重点是,赵光义即位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子的呢?

赵匡胤去世,当时的皇后是孝章宋皇后,也是赵匡胤的第三任妻子,背景很强大,祖母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女儿,母亲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最小的妹妹嫁给了鼎鼎大名的北宋莱国公寇准。968年,年仅17岁的宋氏被纳入宫中,并被册封为皇后,当时她比赵匡胤最小的儿子还要小一岁。

老夫少妻,相处得倒也愉快,只可惜没过几年,好日子就到头了。976年,宋太祖突然离世,年仅25岁的宋皇后,一生中最大的变故来临了。

《涑水纪闻》中记载,赵匡胤夜间暴毙,宋皇后差内侍王继恩去叫皇子赵德芳,结果王继恩竟叫来了赵光义,宋皇后惊诧之后继而醒悟,哭着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的回答则是“共保富贵,无忧也。”

果真如此吗?赵光义得到皇位和江山后,宋皇后的待遇简直就是一落千丈,被赵光义先是撵到偏僻的西宫,十多年后,又被撵到东宫。就这样在深宫中,苦熬了近20年,在995年,44岁的宋皇后溘然长逝。

宋皇后去世,按照当时的礼仪,赵光义应该是要为嫂子服丧的,而他却断然拒绝,不仅自己不去,还下令群臣不得去祭奠。这就诡异了,朝野上下一片非议。当时的翰林学士王禹偁实在看不惯,就在私下抨击了一下下,结果竟被赵光义直接废黜。

在宋皇后的丧葬事宜上,赵光义也是处处为难,不准在皇宫中治丧,将其棺材安放在赵匡胤去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家,不允许其与太祖合葬,还拒绝将嫂子的灵位放入太庙。总之赵光义这没来由的绝情,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位子来得顺理成章,自然是感激哥哥,厚待嫂子。而如果是抢来的,也更应该做做表面文章,将嫂子风光大葬啊,可这种做事风格,确实是有些无厘头。总之赵广义如此苛待嫂子,被后世诟病千年。

更多文章

  • 朱允炆下落不明,怎么办?朱棣:有办法,为父亲树立一块三万吨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金川门投降朱棣,南京城失陷。就在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下落不明是让最痛苦的,自己是篡位,这点毋庸置疑。朱棣称帝后,对于朱允炆的寻找一刻也没有停止,另一面他也要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得位是实属名归。如何进去自己的“

  • 朱元璋在位时有多狠?大臣经奏准后休假6日,第七天归来却遭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当皇帝前打过的仗,朱元璋时期的左右大臣,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政绩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丝毫不假,要是我们养了一只老虎,那么你就算对它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只要它饿了,它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吃了你,丝毫不讲情面。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一旦有人触怒了皇帝,不管之前多么的勤勤恳恳,也还是会身首异处,明朝时期的周衡就是一个例子。在元朝的末年,封建地

  • 朱棣登基后,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儿子?两人被贬为庶人,一人被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元璋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太子朱标病死了,年仅39岁。朱标病死后,65岁的朱元璋悲痛欲绝,他对群臣们说道,“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死,命也!”众所周知,朱标死后,朱元璋权衡之下最终还是立朱允炆为皇长孙,是为建文帝。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

  • 北宋最“忠臣”的叛徒,穿上龙袍却天天盼望回归老东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看着徽、钦二帝的身影远去,大楚皇帝哭得稀里哗啦, 眼泪鼻涕混在一起分不清了。而自发前来的开封百姓也都泣不成声,场面十分凄凉。张邦昌的眼泪并不是临场作秀,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披着“被迫”名头坐上皇帝宝座的野心家,但张邦昌被迫二字绝对实至名归,他一辈子一秒钟都没想过要到那龙椅上坐上片刻,最终接受这个位置只因

  • 朱元璋上个厕所,就想出一套刑罚对付贪官,比剥人皮还惨绝人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惩贪酷刑,朱元璋治理贪官完整版,朱元璋杀贪官的诗

    当年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非常热衷于干此事的人。明朝可以说是古代法律非常严明的一个朝代,尤其是在朱元璋登基后。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曾经独自编写了一部刑法书,叫《大诰》,但是他还不满足于此,又命令左丞相李善长等人,编写了一部法律巨著,叫《大明律》。其中里边有一个非常严厉的刑

  • 后山:商辛跟妲己“为长夜之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先周时期的华夏社会》之十23姬季历的儿子姬昌,接班之后昼夜磨牙,琢磨着报复商王朝。文丁一看事情难办,驾崩了,其子“帝乙”继任,为了不至于东西受敌,就把自己的一个小妹妹嫁给了姬昌。小公主美丽端庄,许婚之时,帝乙顺便向姬昌所领导的周人致歉。缓和了矛盾,帝乙这才反身东向,平定东夷的叛乱——非止东夷,

  • 姬昌封姜子牙为丞相,那么多大臣为何没人反对,如此信任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姬昌封姜子牙为丞相,姜子牙姬昌拉车完整版,姜子牙地府救姬昌求还魂草

    姬昌吃了伯邑考的肉做的肉饼,又加上西岐散宜生来到朝歌给费仲尤浑送礼,终于,历尽艰辛,纣王终于答应放姬昌归国,并给他加官进爵,让他在朝歌夸官三日!可因为黄飞虎的一番话,姬昌夸官两日就逃走了,纣王恼怒,便派人追赶姬昌!后幸得雷震子帮忙,姬昌算是安然无恙的回到了西岐!回到西岐,姬昌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一天

  • 从汉字看夏朝国号的来源,这4种观点均有理有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夏”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季节的称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以出生时辰取名的习俗。比如在夏季出生的人,往往被取名“夏生”。据此推理,夏朝的国号是否意味着,夏朝建国于4千年的某个夏季呢?我们通过古文献的记载,看看古代历法中的季节是何时起源的。最早记载夏季的古文献是《诗经》,其中有一篇《小雅·四月

  •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靠什么制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到公元前722年春秋元年,这段时间就是周平王在位期间。可是在历史上,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少之又少,可能是因为周天子的王位来路不正,所以春秋各国的史官都不约而同地为尊者讳为长者隐。同时也是因为这段历史里,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国际新闻发生。它不像春秋历史那样,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 老谋子:超我状态下姜子牙注定不会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姜子牙姜子牙亦作姜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后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