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清照向丈夫“表白”,写下《丑奴儿》,用词令人心生向往

李清照向丈夫“表白”,写下《丑奴儿》,用词令人心生向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8 19:31:22

影中纪实

编辑

影中纪实

前言

千百年来,无数墨客骚人在我国悠远灿烂的诗歌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令人遗憾的是,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这其中很少出现女性的身影。

然而让人惊喜的是,我国宋代得以出现一位惊才绝艳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被称为是“千古第一才女”,虽留下诗词不足百首,但是却创造了众多千古名句。

一直以来,李清照和赵明诚都被称为是古代文人夫妇的模范。

李清照还曾在雨后写下《丑奴儿》一词,大胆地向丈夫示爱求欢。

这位著名的才女是怎样将满腔柔情,诉诸于笔端的呢?

一、年少成名

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济南一户士大夫家庭。

她的外祖父王珪曾官至宰相,是宋神宗时期的朝中重臣,母亲也随外祖饱读诗书。

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位列“苏门后四学士”,在朝中任礼部员外郎一职。

出生书香门第家庭中的李清照,从小就浸泡在书卷气里,在打秋千、扑蝴蝶的娱乐之外,幼时的她最爱做的事就是读书。

在李清照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她就已经能够流利地背出大段文章。

更为难得的是,李清照读了很多书却不迂腐,反而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灵气,能与人说出好多独到的见解。

李格非总是笑吟吟地看着女儿说道:

“你这女娃娃,日后一定比我有更大的作为。”

在李清照六岁的时候,父亲李格非调任汴京为官,全家由山东迁居都城。

彼时的大宋正值鼎盛时期,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到了晚间就装点花灯。

之前在济南居住的李清照虽然过得也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生活,但是她仍旧被这汴京城的繁华给深深吸引住了。

此后的她总会溜出家门玩耍,带着女伴们一起到各处逍遥快活。

慢慢地,李清照有了性至饮酒的习惯。

不少人曾对她的生活习气有所不满,甚至到李格非面前去告她的“黑状”。

好在李格非并没有为此惩戒自己的女儿,反而认为女孩子也应该有不一样的性情。

正是因为李格非的开明,李清照的才情得以有了展示的空间。

1100年,16岁的李清照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因酒醉随船漂至湖中心。

回到家中的她顿感心中浮现了万千灵感,提笔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将这首《如梦令》拿给父母看,受到了极大的称赞。

此后的她又写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

谁知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竟成了神来之笔。

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了汴京文人圈的名人,一时之间有不少人想要拜她为师。

然而身为女子的李清照内心清楚,尽管她再有才气,最终也免不了嫁作他人妇的结局,无法像男子一样建功立业。

彼时的她只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待她好一些。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8岁的李清照穿着新嫁娘的礼服风光出嫁。

坐在花轿上的她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因为这门婚事,也是她内心自己中意的。

她的夫君是时任吏部侍郎赵挺之的第三子赵明诚。

与其他官宦家族的纨绔子弟不同,赵明诚喜爱金石字画,是个富有学识的英俊少年郎。

李清照曾在赵明诚来家中拜访时偷偷瞥见过此人一眼,随后便羞得悄悄溜走。

而在这门婚事约定之前,赵明诚早就对李清照的才情有所耳闻,对她很是欣赏。

这门婚事不仅门当户对,还是二人感情相合的结果。

不得不说,新婚时期二人的生活相当甜蜜,而李清照在诗词中也将对丈夫的爱表现得格外淋漓尽致。

她在新婚后写下的《丑奴儿》一词,更是被士大夫视作是“露骨之作”。

二、《丑奴儿》中的暧昧话语

据后人调查推测,李清照的《丑奴儿》这首词写于婚后的第二天。

在经过繁琐的成婚礼仪以及洞房花烛之后,二人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彼时的赵明诚和李清照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深陷在男女爱情的欢愉之中无法自拔。

初尝爱情甜蜜的李清照已经将所有的少女哀愁抛在脑后,满心满眼都只有赵明诚一个人,内心所愿都是和丈夫携手余生、白头到老。

处在爱情蜜月期中的李清照感到格外的幸福,不禁将爱意写在了纸上。

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内,她便完成了《丑奴儿》这首词。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提笔写的第一句是: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她和赵明诚是在那一年的盛夏时节成婚。

李清照出嫁那天,日头明晃晃地照在铺的到处都是的红绸布上,使得婚礼的妆点显得越发的明亮、鲜艳。

喜娘称这样晴朗的天气预示的是再好不过的兆头,二人的婚姻一定恩爱圆满。

然而穿着繁复喜服的李清照只觉得这日头晒得人发昏,除了身为新嫁娘的喜悦之外,她其实也担心赵明诚不能善待自己。

结果到了这新婚的第二日,傍晚的天直接下了一场小雨。

阴凉的晚风迎面吹来,不仅消散了暑气,也缓解了李清照心头的燥郁情绪。

赵明诚善待于她,她的新婚生活很是甜蜜,所担心的一切也都未曾发生。

彼时李清照的心情,就像“炎光”被凉雨一扫而空般爽利。

借情抒情之后,李清照的下句就将视角移到了室内,提笔写道: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李清照的心情也格外地好,她先是开始演奏乐器,随后又对着镜子打理自己的妆容。

之所以选择笙簧这种乐器,李清照也是藏了别的女儿心思。

据说笙簀由女娲创造,传出来的声音优美缠绵,就像男女相恋时彼此痴缠不清的心理。

正是因为如此,彼时的男女在幽会时大多选择这种乐器来伴奏,用音乐之声来传递对于彼此的深沉爱意。

处于如此美妙的音乐之声中,李清照开始打理自己的妆容。

化妆本该是早上的工作,然而她却在夕阳西下后对镜化妆,只是为了让丈夫在归家后看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女为悦己者容,这一点放在李清照身上是再合适不过。

打理好妆容之后,穿什么衣服也同样重要,接下来的李清照写道: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等待丈夫推门而入的李清照显然已经换下了身上的常服,而是略有心机地换上了一套清凉的薄纱绛红色睡衣。

这衣服穿在身上将凉白如雪的肌肤衬得若隐若现,而李清照还特意为自己擦伤了具有淡淡香味的雪花膏。

显然,李清照已经做好了与丈夫共赴良宵的准备。

然而新婚少女对于和丈夫同寝共眠一事仍然具有莫名的娇羞。

如何向夫君张口要求就寝一事,也成了李清照略感烦恼的事情。

不过才女不愧是才女,她在词中的最后一句已经将自己的小女儿作态显露无疑。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檀郎”是古代少女对于自己心上人的爱称,可见彼时的她是真的深爱赵明诚。

准备好一切的她笑吟吟地对着赵明诚说:

“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啊。”

这表面上是李清照在夸赞当日天气凉爽,晚上睡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免受暑热,其实也是在提醒赵明诚早日就寝。

面对眼前如此富有才情的妻子,赵明诚内心又何尝不是装着满满的幸福。

彼时这对新婚夫妇恨不得每天都黏在一起,已经对未来共度余生充满了期待。

然而,她们之间的婚姻生活,真的像世人称赞的那般幸福吗?

三、受尽挫折的婚姻

不得不说,新婚时期的李清照夫妇,也度过了一段相当甜蜜的时光。

蜜月期的她们不仅经常一同感受“纱厨枕簟凉”,还有着独具文人气息的恋爱方式。

用李清照自己的话来讲,那叫做“赌书泼茶”之乐。

李清照和赵明诚共同的爱好就是读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经常可以准确地说出一个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

赵明诚也不甘落后,此后也刻意用这种方式来记住典故。

每次二人饭后一起烹茶之时,就用赌书的方式来决定喝茶的先后。

有时二人争论到高兴的时候,答不上来却还要争着饮茶,二人互相推搡将茶水打翻,就使得满屋充满了茶香味。

此外,赵明诚在新婚时期还会在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会去相国寺购买碑文,还会顺带买上一些茶果点心。

待他回家之后,便会同李清照二人一起把玩碑文,用茶果点心勉强果腹。

虽然那时他们的生活过得相对清贫,但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与亲密的爱意,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很是甜蜜。

然而令人可惜的是,这样甜蜜的新婚生活不过维持了一年。

婚后的第二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受新旧两党牵连,被朝廷降职。

然而赵挺之却一路升迁,两家结亲的官宦世家因为立场不同而变得生疏,李清照在夫家的地位也不断下降。

甚至等到再过一年,朝廷下旨“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李清照彻底遭到了夫家的排挤,只好收拾行装回到了济南老家。

受到家庭变故的李清照没少给丈夫赵明诚写书信以道思念之情。

谁承想赵明诚对这些感情很是敷衍,甚至没有再对妻子投以关心。

承受着异地相思之苦的李清照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写下了“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想来她也不确定,自己的这段婚姻能否维系下去。

此后官场又几经变化,李清照得以回到丈夫身边,却发现丈夫的心思已然有所改变。

古人在婚后最为看重的是子嗣。

然而李清照始终没能为赵明诚生下一儿半女。

这使得赵明诚对她产生了不满的情绪,甚至偷偷在家外豢养了其他女眷。

聪慧的李清照又怎能不知赵明诚的那些小动作。

她只是念在过去二人的珍贵情谊,想着或许丈夫还会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风水轮流转,赵家因为得罪宰相蔡京遭到降职,李清照只好随着丈夫去往青州。

这青州的这段岁月里,李清照和赵明诚再度过上了搜集碑文古玩的生活。

然而这段生活并不像其他书中宣传得静谧美好,只不过是李清照的另外一段愁绪。

彼时的他们生活条件很差,感情也不如新婚时亲密。

在一起把玩文物、品鉴碑文,不过是给自己的生活找些事情来做。

在青州幽居十年后,赵明诚被调往莱州当官,并没有带着李清照一同前去。

对于自己婚姻仍抱有最后一丝期待的李清照,巴巴地跟了过去,得到的不是丈夫的照顾,而是在另外一个新地点的再一次忧伤。

彼时的她在诗里写道:“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显然,李清照待在莱州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快乐。

靖康二年,赵明诚出任江宁知府的时候遭遇属下叛乱,最终导致属下兵临城下。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李清照去寻丈夫,却发现他已经在夜里用绳子翻出了城墙,丢下她和城内的百姓,就此逃跑了。

赵明诚的懦弱作风使得李清照对他很是失望,也彻底对他断绝了内心的爱意。

此后李清照随赵明诚坐船一起到湖州任职。

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又想起项羽自刎的典故,不禁借机羞辱他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自然知道李清照是在讽刺自己,毕竟在此亡国之际,就连女子尚且能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自己却临危逃跑,着实不是大男子的作为。

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羞愧之情,赵明诚很快就抑郁而终。

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只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充满了凄凉,婚后遭遇家中变故、丈夫的背弃,国破家亡弄丢了不少文物古玩,现在只剩自己独身一身。

或许是因为太过悲伤,李清照选择再嫁,想要勇敢地开新的生活。

然而第二任丈夫张汝州所看中只不过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所整理的金石文物,甚至对着李清照拳打脚踢。

看透张汝州的李清照当即决定休夫,却为此差点被官府扣押起来。

在结束两段婚姻之后,她彻底不再想再婚一事,而是将自己被彻底粉碎的心收拾到一处,携带着说不尽的忧愁,了却日后的人生。

此后的李清照依旧嗜酒如命,酒醒之后就想提笔。

然而这时的她却发现,内心的愁苦早就积攒成了难为人道的沉重,饶是语言尽力描述一二,也不过显得苍白。

李清照也曾想过收徒弟教诗文,甚至想要办一个女子学堂。

不过众人都说女子不该读书上学,否则就要像她一样不守妇道、做出惊天骇人的事情。

就这样,她心理最后的一点光亮也被绝望熄灭了。

在李清照晚年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她总是梦到小时候的自己。

幼时的她在藏书楼里读书,和女眷们在踏青、打秋千。

父亲和母亲总是会和自己讨论诗文,厨房里的酒总是会被她给偷走。

然而当她醒来的时候,听见的却是窗外寒风夹雨,自己是孤身一人。

原来被整个汴京称为“女才子”的自己,倒成了异乡之地一个无家无国无伴侣的一个伤心人。

到头来,李清照的笔下也仅剩下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1155年,杰出女词人李清照于杭州病逝,享年73岁。

随着这一缕香魂逝去,大宋的最后一点繁华残影也终究消散而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15位后妃 大多是政治联姻 为何只对2婚的海兰珠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兰珠与皇太极历史,皇太极和海兰珠差几岁,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海兰珠

    这样的宠爱是皇太极后宫独一份,放眼大清朝,只有董鄂妃可与之相较,海兰珠进宫的时候已经26岁,在古代就是个老姑娘了,据说海兰珠之前已经嫁过人了,丈夫是谁,暂无从考究。2婚的海兰珠凭什么得到皇太极的独宠?可能与几点有关,海兰珠有着其他女人没有的妩媚风情,加上海兰珠姿色上乘,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也并不奇怪,

  • 宋朝地摊经济为何发达?5大规范保驾护航,仅都城就有商铺6400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地摊经济西方史学界对宋朝评价颇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写道:"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超过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或欧洲的水平。"美国学者罗茨·墨菲在《亚洲史》里写道:"从很多方面看,宋朝是一个崇尚创新,商业繁荣的黄金时代。"据相关数据显示,待至咸平三年,宋朝

  • 清朝运气最差的3位皇帝,一个比一个差,第3位令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清仁宗嘉庆帝·颙琰,乾隆帝第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帝是清朝运气最差的皇帝之一,因为他背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黑锅,所谓的乾隆盛世,其实早已不存在。嘉庆帝从乾隆手里接手的不是康乾盛世,而是一个国库空虚、积弊已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所以,清朝从乾隆后期就开始衰落了,但嘉庆对此却无能为力,

  •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最大疆域图:元朝排第一,中华民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夏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黄河中下游一带是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都城建于安邑。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当时的商国君主商汤经鸣条之战胜利后,灭了夏朝建立起来的国家。商朝国都前期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才稳定定都在殷。3.西周西周是在周武王的率领下灭了商朝建立起来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却漏发一人,他问:你要银子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们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发红包了,一个个子孙排起长队领完红包后忙不迭地叩头谢恩,经过一阵忙碌后终于将红包发完,可唯独一个人没有收到红包,此人就是十五阿哥永琰。永琰一脸错愕,却又不敢多问,乾隆帝看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儿子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这时欢闹的现场突

  • 令妃为乾隆生下了六个孩子,乾隆却不愿立她为后,原因居然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还珠格格尔泰大战令妃,乾隆的令妃简介,令妃大结局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皇帝,同时他的身边也有几个枕边人被世人熟知,一个是孝贤纯皇后,一个是皇后那拉氏,还有一个就是令妃。其实令妃也算作是乾隆的皇后之一,不过这个名头是在令妃死了之后才追封的,那为什么令妃在世的乾隆不愿意给她一个皇后的名头呢?原因下面为大家解读。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可以说是乾隆

  • 我们收藏比较常见的康熙通宝应该如何选择比较好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通宝十大稀少图片,康熙通宝套子大全,康熙通宝直径对照表

    康熙钱币里面有一种万寿钱,这种钱币是康熙六十大寿时铸造的一种祝寿的钱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枚钱币的来源有别的故事,有人说这枚钱币是从罗汉的肚子里面发现的所以就叫做罗汉钱币,康熙罗汉钱的名称就是这样由来的,还有一种是说当时一个将军出去打仗没有钱发军饷,所以用寺庙的佛像熔炼的一种钱币,本来想打完胜仗用三倍

  • 手握重兵,虎踞东南,曾国藩不称帝真是因为恪守儒家臣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两人除了都是民族主义者外,还一致推崇一个人,那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画像,源自网络曾国藩的著作,一直伴随着蒋公的戎马生涯。教员也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在现实中的表现自不必多说,被人讨论最多的却是他为何不给垂垂老矣的满清王朝穿心一箭,取而代之?01汉人士

  • 嘉庆为何如此着急想杀掉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帝着急杀和珅的主要原因: 嘉庆帝从太子到登基 1975年9月嘉庆被立为皇太子;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嘉庆当上了皇帝。此时乾隆被还未驾崩,被尊称为太上皇。而嘉庆帝表面是皇上,但实则傀儡,因为朝政实权还在乾隆帝的手上。 嘉庆帝亲政 嘉庆在上位后的前4年,被乾隆帝压得死死的,就算乾隆帝身边的人

  • 【家庭教育微课堂】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有效陪伴当看梁任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介休市妇联)了解历史的人都对梁启超这个名字很熟悉,他是民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梁启超还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全精英家庭,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称他为“民国最成功老爸”,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今天,我们就从梁启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