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雉想封刘恒为赵王试探其意,刘恒及薄姬果断拒绝,终逃过一劫

吕雉想封刘恒为赵王试探其意,刘恒及薄姬果断拒绝,终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1/24 0:50:34

[var1]

在刘邦所有孩子中,刘恒犹如他老妈在刘邦所有老婆中的名气一样,从来都是冷遇待之,无关痛痒。代王这个位置,当年首先是刘邦二哥刘仲专位。后来匈奴打进来时,刘仲弃位而逃,让刘邦既是尴尬又是愤怒。于是,刘邦废刘仲王职,降格为侯。同时,封他的得意子刘如意为代王。后来,张敖因出了贯高行刺一事,被刘邦废掉王位,徙刘如意为赵王。

于是,代王一位空缺,刘邦就把它封给了刘恒,定都晋阳。

刘邦封刘恒为代王时,时间为公元前196年,他实龄六岁。六岁的孩子,有些还在尿裤子,他懂得什么叫政治。按汉朝惯例,如果子弟年纪尚小,可以挂职为王,派代理商前往封地治国。

当年刘如意被封为代王时,亦是未成年,所以派了一个代理商前往封地打理,其人就是后来和韩信约同造反的陈豨。还有更充分的理由是,代地山高水远,满眼苍茫。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或是对大人来说,遥远的代地哪有湿润如春的长安城待得舒服。

所以,小小年纪的刘恒完全可以向刘邦要求,以代王身份居住长安城,待到成年再往封地。然而,刘恒老妈薄姬却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不找借口,不托人情,毅然带着刘恒前往封地。

每一个皇帝的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母亲。薄姬亦不例外,关于她的故事,就必不能绕过楚汉相争的另外一个失败英雄。

他就是当年魏王魏无咎的弟弟,魏豹。

魏豹立为魏王时,薄姬被老妈魏媪送进魏宫服侍魏豹。

[var1]

薄姬的老妈是个牛人,她本来是魏王宗室女,硬是与苏州人薄氏私通,生下了薄姬。按此来算,薄姬还算是苏州人氏。自古说,苏杭美女甲天下。薄姬不算美得人见人爱,车见车堵,但她也算是个气质美女。那时候,魏豹宫中美女无数,想得到王入榻前,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魏媪马上找到了一个让魏豹为薄姬动心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以相命来制造舆论!

首先,魏媪找一个所谓算命高手给薄姬算了一卦,结果是:薄姬当生天子。

正所谓算命之意,在于魏豹。当魏豹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即一蹦三尺高,从此,薄姬受魏王邀宠,在所难免。

殊不知,魏媪这一卦可是把魏豹给害死了。

当是时,正值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正在荥阳展开拉锯战,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作为诸侯王的魏豹,开始左投项羽,后来被刘邦干了一顿,于是只好右投刘邦。现在,当听到算命的说薄姬能生天子,无异于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

如果我们没有猜错的话,魏豹应该是这样理解薄姬的:薄姬能生天子,说明儿子能当皇帝;儿子能当皇帝,肯定靠老爹。现在,我贵为未来天子老爹,天下不归我,那不是逆了天意吗?

由此类推,刘邦和项羽打得热闹,但都不是天下之主。看来,老天爷是故意让他们两虎争斗,以让我收渔翁之利。

于是,魏豹决定脱离刘邦队伍,保持中立,观望二个牛王争斗。看了一阵,见项羽略占上风时,又突然手痒左投项羽打刘邦。

那时,刘邦被惹怒了,立即派出曹参去收拾魏豹。

[var1]

结果是,魏豹到死时,方才知道上了算命老太的当。

当时,魏豹死后,刘邦以魏封国为郡,宫中美女尽被送去输织室工作。有一天,刘邦挂着考察工作的名义去输织室打捞美女。于是,不经意地看见了薄姬,见她长有一番姿色,于是选入后宫,备案宠用。

刘邦这个备案,可是让薄姬足足等了一年有余,竟不见他来考核。还算老天长眼,一次无意的言谈中,让刘邦突然想起了冷宫中的薄姬。

情况是这样的:有一次刘邦和两个美女在一起喝酒。这两个美女,一个叫管夫人,一个称赵子儿。真是无巧不成书,俩美女正是薄姬少女时代结识的好姐妹。现在,这两个得宠的美女,趁着酒兴,不知何故聊到了从前,说她们三人曾订盟约,以后发达了,谁都不要忘了谁。没想到的是,现在两人得宠,薄姬却还蹲在冷宫独自晒露水,儿时的誓言成了一场笑谈。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两个美女只把薄姬当笑料哄刘邦开心罢了,没想到刘邦听后,顿然起了一阵怜香惜玉之感,他决定要亲自见一回薄姬,以还报一年来不宠之歉。于是,刘邦当日就召薄姬入室面见。

那时,当薄姬听说刘邦要亲自面见她,犹如在千年暗室看到了一盏星火。

[var1]

我以为,今生今世,只能是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没想到,当我等到花儿都谢了的时候,蓦然回首间,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回顾从前的冷遇,薄姬两眼汪汪;一番忆苦思甜的眼泪流完,薄姬突然意识到,她还没有编好哄骗刘邦上床的甜言蜜语。没办法啊,你不哄他上床,那还得继续待在冷宫里独自烧香拜月。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当前,不可错过。

薄姬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从前老妈魏媪教的绝招,心里突然有了底。好,就这样办。薄姬一番打扮过后,前往刘邦龙榻之室。薄姬见刘邦之后,自然是一番软语肉香。

最后,只见她对刘邦说道: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

我们有理由相信,薄姬这番鬼话,不过是向刘邦发出的性暗示。

算卦也好,或是编造神话也好,刘邦从来就是个中老手。面对薄姬这番诱语,他肯定能识出,但他选择了不点破。

大丈夫何苦为难一个弱小女子。女为悦己者容,人家费尽口舌也是为了哄你开心,这有什么不妥的呢。风流无罪,上床是硬道理。今晚叫你来,管什么苍龙黑龙,冲的不就是这一夜的冲天销魂吗?

于是,刘邦当即也配合地对薄姬说道:你所说的是个好兆头,让我来完成你这个愿望吧。

说完,刘邦拥美人入怀,两人就开始…… 刘邦一夜风流过后,刘邦播下了种子,不久,薄姬收获了一片金黄稻田。这片稻田,就是亲生子刘恒的化身,是薄姬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但是,从那之后,薄姬难觅情郎的影子,从此也不见刘邦临幸。

[var1]

接着,又是漫长的冷遇岁月。薄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慢慢领悟了一个世间道理:女人这辈子,特别是身为皇帝的女人,不过是配茶壶的一只茶杯。人家赏用你,是命;人家弃之不用,也是命。既然是命,一切皆是天数,冥冥之中,一切缘有安排。

薄姬再次向命运低下了卑贱的头颅。同时,长期的冷遇岁月,使她磨练出了一种珍贵的品格,那就是坚韧和寂寞。

老子说,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凡是低洼之处,都能藏之贮之。所以说,当刘邦封刘恒为代王时,薄姬就认为,贫穷落后的代国,就是生命中注定的低洼之处。对于水的命运来说,这样的低洼,正是明哲保身,韬光养晦之地。

刘恒是薄姬带大的,在他身上,凝聚着薄姬的血泪,倒映着薄姬的身影。在吕后准备徙他为赵王这一年,刘恒已经二十一岁了。在他身上,薄姬积攒的一切优良品格他都具有了。

那就是:节俭、守柔、坚韧、知足。

吕雉之所以迁刘恒为赵王,其实也是同情薄姬。因为长期受到刘邦冷遇的薄姬,与她简直就是同病相怜。

可是,刘邦的龙子龙孙,能拉拢的则拉拢,拉不拢的就一刻也不能停留地送他去见高帝。现在,刘邦这批龙子龙孙当中,除了杀掉的,多数都是被她以买一送一政策套住了。

唯有刘恒是个例外。

[var1]

刘恒和薄姬当然都不是傻瓜。赵王之位是个死穴,谁碰谁倒霉,从刘如意到刘恢,一个接一个死去,死在赵王位上的已有三个了。你吕雉口口声声说封我赵王,这招就叫一手摇着橄榄枝,一边提着大刀。如果我敢接,还能挡得住你这把屠龙大刀吗?

必须找一个漂亮的借口把死球踢回去。

刘恒和薄姬经过一番研究讨论,最后敲定以下对付吕雉诱惑的推辞:非常感谢吕后您的提拔,但是我已经习惯代地的生活了,请让我继续驻留代地,为中央守边吧。

当吕雉听到这个借口后,只有四个字:非常满意。

明知前面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就不要勇往直前,死而后已。既然刘恒不敢接球,那就让吕氏家族接吧。于是乎,吕雉顺水推舟地封吕禄为赵王。

刘恒终于躲过了一劫。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迁说,孔子是其母和叔叔野合出来的,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司马迁有何关系,战国时期孔子是哪里人,孔子被包围七天靠什么活下来的

    [var1]孔子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他妈妈怎么教育培养出来的呢,在注重胎教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人便开始挖掘孔子的出生情况了。关于孔子的出身情况,史书都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范文澜先生写的《中国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祖上是宋国贵族,曾祖父时逃难到的楚国。孔

  • 骆宾王:那个咏鹅的神童,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少年屠龙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咏鹅骆宾王简介,咏鹅骆宾王全诗意思,骆宾王咏鹅现场完整版

    如果论及诗作《灵隐寺》中哪一句最对仗工整,意蕴深远的话,毫无疑问是那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宋之问人品太差,导致后世人不愿将如此妙句记在他的名下,以至于闹出了一段无从查证的诗家逸事。相传当时宋之问在灵隐寺中遇到一位老僧,“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两句诗正是那位老僧随口所赠,也

  • 吕后掌权,刘邦的儿子们沦为吕氏女子们的玩偶,为何专杀赵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后为什么害死赵王,吕后为什么不能保住吕氏政权,刘邦为什么会杀吕后

    [var1]吕后 剧照戚夫人在刘邦晚年,因为企图为儿子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遭到吕后的记恨,刘邦死后他们母子便成了吕后口中的羔羊,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惨死,已经被封为赵王的刘如意,被吕后骗入宫中毒杀,由此开启了吕后掌权杀戮刘氏皇子的时代。[var1]戚夫人被虐待而死 剧照公元前181年,吕后突然宣赵王刘友

  • 安禄山、曹禄山与亚历山大大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和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人人皆知的人物和事件。安禄山是生于营州(今辽宁朝阳)的杂胡(混血儿)。生父早亡,是康姓粟特胡人,母亲是突厥族女巫。原名也称轧荦(ya luò) 山, 后随突厥继父改姓安,称安禄山。安禄山这里他并未改名,因为轧荦山和禄山只是他粟特语名字的不同音译而已,在粟特语里这个词是Roxan/

  • 孔子老子的子为什么是尊称?本来是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与孔子谁地位高,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老子孔子对话完整版

    [var1]古籍中常见到这种称呼,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var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诸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他们都有姓有名,人们之所以在姓氏后加“子”来称呼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表示尊敬的意思,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生对

  • 安禄山手下名将之李归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郭子仪与另一唐将王思礼会合,驻军长安城西,李归仁与安守忠率兵抵御,双方相持7日。5月初六,安守忠假装撤退,郭子仪率兵追击。叛军以9000精锐骑兵摆成长蛇阵,官军从中路进击,叛军变为首尾两军,夹击官军,官军大败,监军孙知古、判官韩液被俘,辎重尽失,郭子仪退守武功。757年9月,郭子仪会合各路唐军

  • 孙膑报了庞涓之仇后,并没有跳崖自尽,真实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膑射杀庞涓后去哪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var1]为了陷害孙膑,庞涓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找人假扮孙膑在齐国老家的亲人写信给孙膑,让其速回齐国重振家业,然后一面假意建议孙膑回去探亲几天,他负责向魏王说明情况,一面又向魏王告状说孙膑想要投奔敌国(齐国)。孙膑以为一切安排妥当,前去和魏王辞行时,不了解内情的魏王还真的以为孙膑想要投奔敌国,不

  • 安史之乱最危急的时刻,他用自己的智谋,守住了大唐最后的荣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光弼首都沦陷,太原岌岌可危公元755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皇上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造反,率领15万精兵南下对大唐中原地区发起进攻。太原尹杨光瞓被叛军将领以献俘为名,被诱导出城以致身死。同年十二月,叛军渡过黄河,占领了东

  • 大秦帝国灭六国 三十三代终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秦始皇继历代秦王蚕食诸侯之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他

  • 安史之乱的破局—太原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平定安史之乱最后一战,安史之乱的各路军,安史之乱经典战役

    然而,在八年惨烈的安史之乱战场上,太原战役的规模不算最大。但要论对整个平叛战局,乃至大唐王朝命悬一线的国运都有决定意义的一仗,必须此战!当初,安史叛军已经席卷中原,洛阳长安都成了叛军尽情烧杀的乐园。太上皇唐玄宗拍拍屁股躲进了蜀地,就甩锅给新皇帝唐肃宗李亨,仅仅丁点可怜兵马,驻守着太原。就是在这个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