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一个被某些中外人士用双重标准玩坏了的朝代,真的很气人

夏朝——一个被某些中外人士用双重标准玩坏了的朝代,真的很气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95 更新时间:2024/1/11 10:48:54

在考古方面,中国的考据比西方严谨多了,因为中国有史书,有几千年不断的史料记载,周前面就是商,商前面就是夏,要物和史料记载都严格地对上,这个事情在中国才算全无争议。而在西方,仅凭一本《荷马史诗》就把希腊文明提前了几千年,还把挖掘出来几块不知名的烂石头当作是证据。这典型的是双重标准。

民国时期,曾有国内外学者质疑过商朝真实的性,甚至商朝根本不存在的看法还占据了上风,没想到后来殷墟出土的文物把他们的脸打的啪啪啪的,甚至连史记上记载的商代十几个的名字都是对的!如果以如此严谨的态度考据西方其他文明,那即使把他们的底裤都脱了,其历史也没中国的长。因为他们压根就没用书记载历史的习惯。

夏朝的存在,古人深信不疑,为什么现在很多怀疑,因为国外学者的否定,很多人跟风质疑,唯国外学者马首是瞻。其实多翻翻古籍,就能发现,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古籍,像《尚书》、《诗经》、《左传》、《竹书纪年》等书,都提到了夏朝的存在,而且在当时没有一个人怀疑,假如夏朝真的不存在,想骗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孔子研究了一辈子夏朝历法和夏朝礼仪,如果夏朝是假的,孔子会花一辈子去研究不存在的东西?

还有在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杞国,它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大禹的直系后裔。而杞国在当时是公认的夏朝后代,肩负着祭祀祖先的使命,而且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异议。当时祭祀祖先是大事,而且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不信杞国会一代代祭祀不存在的祖先,而且其他诸侯国还没异议。

在考古方面——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也直接证明了夏朝是存在的:这遗址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所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址。

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朝,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所以,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对于夏朝的存在与否,还有人说了两个最让人无语的证据:商朝没提到夏,夏朝没有文字。最早提到夏朝的西周中期。其实这两个理由是站不脚的,因为印加帝国到公元1533年灭亡时,还处于青铜时代,别说成熟的文字出现,他丫连初步文字都没出现,还用的结绳,但就这样的,也被西方承认是一个文明,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可夏朝没文字,却说它不存在。这双重标准玩的太大了吧。

至于商人没提到夏,那很正常,可能商朝以前那个朝代在当时不叫夏,而是叫其他名字。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变成了夏这个名字,但商朝的甲骨文中,却实实在在提到了禹和。这也证实了夏朝确实是存在的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朝代。

还有,商朝的文明程度肯定不是刚刚从原始社会进化出来的样子。要掌握冶炼青铜器的技术,也不是刚刚告别氏族社会的人能学会的。所以,商以前肯定有个朝代,唯一争论点就是“它叫不叫夏”。而“夏朝不存在论”只是想证明,汉族祖先——华夏族在商朝才出现,之前这个土地上只有原始人,一丁点文明都没有。这样罔顾事实的结论,只能说屁股决定脑袋了。毕竟有人动不动就抛出“西方文明至上论”。怎么允许我们更古老呢。

我还发现这些奉行双重标准的人都是一些奇葩:中国发现一个文明遗址,还要考证有没有文字,怎么证明是不是古籍中的或传说中的某某国,某某朝代,某某文明,某某城市,某某人(比如夏,发现了比商早的遗址,但是一定要有证据证明这个遗址就是夏的都城才算)

西方或者说国外发现一遗址,直接就把文明提升几千年了!反正也没记载!有的都不用遗址和考古发现,根据民间故事(什么什么史诗)或短篇小说、传说(比如圣经都能考古)就当历史了。先确定这个历史,再往上凑证据!总之:中国是历史是有罪推定:先假设是假的,再找考古或证据来证明是真的。国外是无罪推定:先假设是真的,再找证据证明是假的!可是,没有的事,怎么证明?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夷陵是现在的哪,夷陵之战吴国阵亡将领,魏延能打赢夷陵之战吗

    刘备发动的这场大战,既是关乎于兄弟情义,也是因为蜀汉战略,于公于私这对于刘备而言都必须一战。而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不战比战更加适合于国情,毕竟蜀吴都是弱国,只有联合方能与曹魏相抗,特别是自大意失荆州之后,张飞、关羽以及之前的黄忠等大将的逝去,庞统和法正顶级谋士的故去,此时的蜀汉可谓是人才凋零,战略之

  • 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秦国还会灭亡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为什么分封天下,对周朝分封制的评价,秦国从谁开始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事实上,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那么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它还会灭亡么?分封制实质上包含了

  • 一把考古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关羽,在现在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身高九尺的关羽相当于现在多少,关羽武圣,关羽被斩杀的那一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关羽的知名度一直在他大哥刘备之上,而说起关羽就会想起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但是关羽在人们脑海中固定的形象却大多是由《三国演义》塑造的,殊不知历史中真实的关羽并非如此。首先来看《三国演义》对关二爷的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

  • 商代如何管理人口的?谈不上有“户籍制度”?谁是最高军事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殷契粹编》和《殷墟书契后编》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也曾率军出征。土方是殷代北方距离商王畿较近的一个部族,屡屡侵夺商地居民,曾进入商东部劫掠两个居民居住地,武丁就出兵征伐土方。出兵就要先征兵。《殷墟书契后编》中说:“登人

  • 夷陵之战时,由于曹丕的错误选择,使得曹魏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曹魏没有对东吴用兵的原因。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蜀汉和东吴发生战争,自然对曹魏是十分有利的。在这场战争中,曹魏的著名谋士刘晔就建议曹丕对东吴用兵。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曹丕的拒绝。曹丕拒绝的理由就是,东吴刚对自己称臣投降。如果破坏降约,会失信于天下。其实,东吴对曹魏投降,是在孙权决定用武力

  • 姜子牙妻子嫌他无能要离婚,姜子牙愤而说出20字,今成毒妇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真实婚姻,姜子牙与女子发生的故事,姜子牙为啥休妻

    历来王朝在建立初期都少不了绝世辅佐之臣,他们跟随帝王开疆扩土,安邦定国,他们的才华毋庸置疑。比如那著名的诸葛亮,汉末时期刘备为了请这位卧龙出山,三顾茅庐来到此处,终于打动了这位人才,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贤臣已。但在更早的商末周初年代还有一位贤臣,他辅佐的君王推翻了

  • 袁绍四世三公,有个牛人却说他四世五公,五公是什么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四世好理解,四代人嘛。袁家最厉害的老祖宗叫袁安,是东汉初期名臣,明帝、章帝所倚重者,学《易经》,曾在明帝兴楚狱时救了很多人,从而在士林中享受极高名望,汝南袁氏一跃成为名族。袁安是袁绍的高祖,袁绍是袁安的玄孙,四代。表三公,各朝不一。周朝是太师、太傅和太保。西汉是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东汉是太尉、司

  • 山东人看过来,姜子牙和他的子孙们, 齐国国君名字和谥号大全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为什么不去齐国,姜子牙是齐国始祖,姜子牙有几个儿子分别都姓什么

    齐太公吕尚吕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尚字有尊崇和久远的意思。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地位确实尊贵,齐国国运也确实久远。因为他是齐国的缔造者,所以谥号太公。齐丁公齐丁公吕伋,齐太公吕尚的长

  • 三国著名的5句狂语,关羽张飞赵云共4句,吕布一句话惹怒18路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三国中最有名三句话,三国最猖狂的六句话

    当时武将都比较狂妄,没有名声的武将一般都被人看不起,以至于刘关张在公元190年初次与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被称作是织席贩履,屠猪宰狗,看门护员之辈,当然后面他们中的关羽和张飞都成了五虎上将,公元211年刘备成为了汉昭烈帝,作为武力值巅峰的他们也同吕布一样都傲视群雄。其中最具争议的便是关羽武圣,有人说

  • 周朝国祚虽然长,经历500年的东周,周天子逐渐成为“工具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文明国家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夏朝和商朝,从其产生的时代特点和具体的时代表现来看,其正处于中国早期文明国家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周朝则是在经过了夏朝和商朝的文明奠基之后,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上,展现出了全新的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和夏朝与商朝奴隶文明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绝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