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臣梁焘“好贤乐善”,为何晚年连遭贬黜?

北宋名臣梁焘“好贤乐善”,为何晚年连遭贬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1/6 7:51:17

鄂州(今湖北武昌)府衙,闲坐无聊的客人忽然发现书桌上有本书。他好奇地翻阅,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人名、特长、适合发挥才能的岗位。而很多人现在已经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客人顿时明白这本书是为何取名《荐士录》,钦佩地对主人说:“您精心培育的桃李,如今已枝繁叶茂。可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被您举荐的!您也太低调了!”

主人谦逊地微笑:“为朝廷举荐人才,本是我的职责,我又何必高调宣扬?我从侍奉先帝开始,位至执政大臣,八年间举荐的人才,朝廷还没有完全选用。对这些尚未入仕的贤才,我深感愧疚啊!”

这个“好贤乐善”之人,正是北宋名臣梁焘。

(一)一身正气

内侍王中正倚仗深受宋神宗信任,在率领军队开赴边疆前,违反相关程序,直接向朝廷求取过分赏赐。相关官员不看僧面看佛面,答应了他的违规要求。

进士出身的京官梁焘眼里不容沙子,义正辞严与相关官员据理力争。因争辩无果,梁焘极力请求外调。他被授予宣州知府职务后,依例入朝谢恩。

宋神宗不解地问:“宰辅反映您不安心职守,为何?”梁焘不卑不亢回答:“臣担任现职五年,从来不敢不安心职守。只是担心尸位素餐不称职,才极力请求外任!”宋神宗直奔主题:“王中正立功受赏的文书,为何只有您反对?”梁焘毫不客气答道:“王中正欺君罔上,以侥幸心理追求功名利禄,臣不敢违心屈法辜负陛下信任!”

(二)坚持原则

宋哲宗即位后,梁焘被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有人为讨好宋英宗的皇后、宋哲宗的奶奶高滔滔,奏请她驾临文德殿接受太皇太后册封时,特意穿戴“衮冕”。梁焘认为此举欠妥,因为衮冕是为皇帝及上公特制的礼服和礼冠,只有在朝廷重大庆典时穿戴。于是,他率同僚集体进谏,并巧妙引用了一段前朝史实暗示高滔滔:

宋真宗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拜谒太庙前,很想穿戴“天子衮冕”,但名臣薛奎“力陈其不可。”刘娥驾崩前已经失声,却始终拉扯身上的衣服。宋仁宗不明所以,薛奎却心如明镜:“陛下,太后这是惦记衮冕啊!只是,她如果穿戴天子衮冕,‘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宋仁宗顿悟,在刘娥驾崩后依然让她身穿皇后服装入殓。

高滔滔经历过大风大浪,是个一点就明的明白人,欣然采纳梁焘建议。

御史张舜民因弹劾宰相文彦博不应派特使出使西夏,被朝廷贬为虢州通判。梁焘认为御史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弹劾宰相出自公心而非私情,于是与六个同僚集体上书为张舜民喊冤。朝廷将他们召到尚书省都堂,派人传达皇上诏令:“处理任何政务,都必须权衡利弊轻重。朝廷为照顾老臣情绪和颜面,已经忍痛贬黜一名刚进用的御史。希望老臣们顾全大局,别再不识时务为他鸣冤叫屈!”梁焘根本不买账:“如果以年龄爵位俸禄而论,当然以老臣为重;但在法度法制面前,老臣为轻!御史乃是天子的法官,岂可为安抚老臣而贬黜御史?臣依然请求朝廷召回张舜民,以端正国体!”

梁焘十次上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他脾气一上来,当面斥责给事中张问不敢驳还朝廷贬降张舜民的诏命。此举严重违反官场纪律,梁焘被赶出京城外任潞州知府。梁焘公开拒绝任命:“臣坚持认为张舜民不该被罢免!如果因此犯错,臣就该因此被贬。现在犯了微小罪过,反而被授予好官职,得以镇守重郡。朝廷这样的任命,岂不是在昭告天下:朝廷根本无法明辨曲直是非!只能凭对人的好恶来任命官职!”

(三)埋下隐患

前任宰相蔡确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宋哲宗即位时年仅十岁,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司马光打击变法派。蔡确被罢相出任地方官,沿途的山光水色使他百感交集,一口气写下十首绝句。他的政敌如获至宝,曲解诗意,上奏朝廷这些诗毁谤朝廷,攻击皇帝,且将太皇太后拟为武则天,史称“车盖亭诗案”。

梁焘也认定蔡确诗中情绪极为怨愤,但他更担忧的是蔡确的同情者很多,于是谏言:“蔡确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今,忠于蔡确的官员比忠于朝廷的还多!敢于妖言惑众者比敢于坚持正论者还多!由此可见,蔡确的反动气焰极为嚣张,已经织成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如不坚决打击处理,只怕祸患会更大!”在梁焘等人坚持下,蔡确最终被流放至“烟瘴最甚”的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梁焘极力弹劾蔡确,为自己仕途埋下了隐患。

(四)得罪蔡京

“六贼之首”蔡京屡遭御史及谏官弹劾,是个心怀奸邪、败坏法度的卑鄙小人,被赶出京师辗转地方任职。梁焘得知蔡京在蜀州担任帅臣后,表示坚决反对:“前朝侍从,德才兼备堪当大任者甚多!‘惟(蔡)京轻险贪愎,不可用!’”朝廷未予采纳。梁焘与同僚议论西夏边界,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索性上书请求离职。

宋哲宗派近臣询问梁焘离职原因,且命令他为朝廷密访人才。梁焘请近臣转告:“陛下对臣的信任不够笃深,臣的肺腑进言又不被采纳。陛下向臣垂询人才进用之事,臣实在不敢当!”使者回复宋哲宗后,再次奉诏向梁焘请教如何进用人才。梁焘直言不讳:“哪些人是可以大加任用的贤才,陛下心知肚明。只希望陛下能慧眼识别谁邪佞谁正直,尽量任用前朝坚正纯厚有声望的旧臣,不要被左右的好恶之言影响到陛下的圣意。如此,便是天下之大幸!”

因长期病痛,梁焘被罢为资政殿学士。宋哲宗为安抚梁焘,破除只有宰相才能任命为使的成例,任命他担任提点醴泉观同使以示恩宠。梁焘极力辞谢,改任颍昌(今河南许昌)。赴任途中,宋哲宗特意派遣心腹宦官传达今后还将重用他的旨意。梁焘感激涕零,满怀希望走向远方。

(五)卷入党争

太皇太后驾崩后,宋哲宗亲政,开始起用改革派,打击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当年受父亲蔡确牵连的儿子蔡渭敏锐嗅出政治风向的变化,从广西潜入京城,暗中联络同党企图东山再起。期间,其岳父病逝。蔡渭削尖脑袋打探到宋哲宗将驾临祭奠后,冒死闯入灵堂求见宋哲宗。宋哲宗得知蔡确已病逝,顿生恻隐之心,同意召见蔡渭。

蔡渭为父亲鸣冤叫屈之余,为报复梁焘当年弹劾蔡确之仇,诬陷梁焘曾参与一桩政治阴谋。这个阴谋源自文彦博之子文及甫给朋友的一封密信。信中爆料,宰相刘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早年间曾企图与太皇太后里应外合,联手废黜宋哲宗,改立太皇太后的儿子为帝。

宋哲宗被这个猛料震怒,但坚信梁焘绝对不会参与此事:“梁焘在朝,恪尽职守,言论公正。他排斥攻击某人或某言论,完全出于公正议论。朕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指示成立专案组,迅速得出结论。

曾遭梁焘弹劾的蔡京,此时已经升任户部尚书。蔡京奉命审理此案,借用同文馆办案。他先把文及甫与刘挚等人先后抓进专案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又无中生有弹劾梁焘等三十人为刘挚同党。此案因蔡京始终未能问明真相,更找不到真凭实据,在皇太后强有力的干预下,宋哲宗也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下令解散专案组。文及甫被无罪释放,张挚及子孙被流放新州。

由于整个案件中均无梁焘涉案证据,蔡京贼心不死,先是撺掇宋哲宗下诏斥责梁焘,最后将梁焘划归为司马光党羽,先从中原腹地贬黜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再贬少府监”,次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今广东茂名化州市)安置。”梁焘忧愤成疾,“卒,年六十四。”

梁焘在朝八年间,针对国家大政方针上书近百次,提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言辞恳切,“尽忠事上。”因被无端卷入“元佑朋党之争”而连遭贬谪,谱写了一曲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歌。其实,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梁焘的悲剧始终无法避免!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死后,手下一猛将投降满清,一月收复一省,却宁死不愿剃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宗敏此人铁匠出生,父亲因交不起租税,被贪官污吏逼得上吊,母亲带着他沿街乞讨,饥寒交迫而死,对大明官员是恨之入骨,李自成交给他“助饷”重任后,刘宗明格外上心,命人连夜赶制5000副特制夹棍,并在门口立了两根柱子,用来行刑,凡是被李宗敏请来的人轻则骨断筋折,重者凌迟处死,恓惶无比!在刘宗敏筹集饷银的过

  • 无论如何,打砸秦桧雕像的行为都是不对的,保持理性态度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桧跪下的雕像,打秦桧雕像违法吗,秦桧铜像有哪些

    1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一位男子拿起铁板暴打秦桧雕像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也是有失理性的。被工作人员连忙阻止是对的。如果这位男子不停地打下去,这个景区的秦桧雕像就可能造成损坏。如果那样的话,就要视对景区文物造成的损坏程度来进行处罚了。笔者从这一则新闻上看到了很多问题。一是广大市民朋友对秦桧这个人物

  • 岳飞为何那么“硬”!字典里就没有“做不到”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5914字 1 这几天,随着《满江红》的热映,关于岳飞的讨论又火了起来。比较普世的看法是赵构就是个软蛋,秦桧是个奸贼加投机分子,两个人合伙搞死岳飞,偏安一隅,过起了奢华的个人生活。岳武穆人虽然死了,但是精神却永存下来,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男儿。比较中立的看法,认为当时形势,北伐不太靠谱,岳飞与皇

  • 吃饭都不忍心掉一粒米的包拯,为何下葬时却如此的“铺张浪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法律的制裁!其实在历史当中包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牛逼,但是他公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故事却是真的。我们在很多影视剧品当中常常会看到说,包公是开封府府尹,其实这是非常明显的错误。要知道宋朝时的开封府尹一般都是由亲王担任的,在仁宗时期在开封仅有知府一人。监察御史其实就是言官,他的目的非常的简单,那便是监察

  • 朱元璋大宴群臣,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人头献上,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说傅友德是谁?傅友德是大明开国二十五位公爵之一,是与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齐名的武将,曾以五十几人追杀王宝宝数十万蒙古铁骑,从小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元末的乱世被朱重八提拔为帐中大将,鄱阳湖一战组成敢死队冲击陈友谅的先锋巨轮,大胜而还,后又在次年的武昌之战中毛遂自荐

  • 宋蒙灭金,比靖康之难更加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鹏文史斋2023-01-30 07:48山东已关注1234年,与金国有血海深仇的宋蒙联军攻入蔡州城内,金国的结局比靖康之耻时的宋国更为凄惨也更为壮烈,蕞惨的是金哀宗和皇后。金国衰亡的原因是野狐岭战役和三峰山战役的失败,以及金国高层在外交策略上的失误。金蒙之间也是血海深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苏苏文史2023-01-31 10:03广东已关注秦桧这个人,可以说是两宋历史中最复杂的一个人,他于北宋末年考取进士,正式进入朝廷,早期参政的秦桧对于南侵的金人,表现出色态度是:主战,不软弱,他曾多次上书宋徽宗、宋钦宗强势一点,可两位父子皇帝忙于内斗,无暇理会秦桧的意见。后来靖康之难爆发,秦桧被金人

  • 比肩岳飞的南宋战神孟珙,与蒙金作战一生未尝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鹏文史斋2023-01-30 19:21山东已关注他一雪靖康之耻,是可比肩岳飞的南宋战神,他灭金抗蒙从无败绩,独撑南宋危局,有他在蒙军未立寸功,“孟公不死,宋朝不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不败战神——孟珙孟璞玉。孟珙(1195年—1246年),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祖父曾祖父都曾追随岳飞

  • 赵构:金欲战,则分江淮之镇以授将帅;金欲和,则收将帅之权以归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岳家军中大将,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造反大业” 2020-02-08 19:07:08转载 来源: 覃仕勇说史 举报0分享至至于岳云的这封信……已被烧掉了,暂时没有物证。张俊向赵构报告说:“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赵构神领意会,立即命人将岳飞收入大理寺狱。兵权已经被解,官职也已

  • 宋朝奸臣被美剧拍成民族英雄,网友:理由还真没法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秦皇汉武记2020-12-03 22:24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奸臣,然而细细数来,宋朝奸臣多达21位,《宋史·奸臣传》是二十四史中所录人数最多的一部。宋朝“盛产”奸臣,除了确有蔡京、秦桧等世人皆愤的巨奸影响恶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政见不合扣帽子。比如我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