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有哪些名将,他们又有哪些战功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有哪些名将,他们又有哪些战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01 更新时间:2024/1/25 6:27:21

1、英国公李绩

李绩成名很早,隋末天下大乱时他投奔瓦岗军,后来跟随李密归降唐朝,唐高祖李渊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并赐姓李氏。此后李绩便跟着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先后参与了与王世充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唐灭辅公祏之战等。

贞观年间,李绩先是于贞观三年(629年)以通汉道行军总管的身份跟随大将军李靖北征东突厥;贞观十五年(641年)以州道行军总管的身份会同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人分兵抵御薛延陀;贞观十八年(644年)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凭借多年的战功,在贞观晚年,李绩已经做到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等职位。

英国公李绩

李绩在贞观朝基本上都是作为大军中的一支来对外作战的,基本没有做过大军的统帅。李绩的辉煌时期也是在高宗时期,这一时期,他作为贞观朝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老将,建立的功业也是很耀眼的。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师,节制郝处俊、庞同善、契苾何力等人攻打高句丽。此战李绩灭掉高句丽,唐朝并将其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高句丽旧地。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李绩病逝,享年76岁,高宗下令辍朝七日,册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又赐给棺木,允其陪葬于昭陵,可以说死后哀荣极盛。然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后来造了武则天的反,兵败被杀后连累李绩的坟墓也被武则天挖了。

2、邢国公苏定方

与李绩相比,苏定方成名要晚得多,但是苏定方建立的功业丝毫不比李绩差。

苏定方与李绩是同龄人,隋末天下大乱时苏定方曾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作战,刘黑闼兵败被杀后,苏定方归隐故乡。

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跟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北征东突厥,他率领200名骑兵做先锋,冲入突厥牙帐,颉利可汗与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数十骑随从逃跑,余众都俯伏投降。此战苏定方因功被封为左武候中郎将,此后20多年的时间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去世,苏定方再也没有被重用过,可以说他沉寂了20年。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苏定方在唐高宗历史统治时期大放异彩。

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被任命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此战苏定方擒获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西突厥灭亡,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苏定方因功被封为邢国公。

邢国公苏定方

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思结阙俟斤都曼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高宗任命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此战苏定方擒获都曼并将其押赴洛阳,其国灭亡。

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十万大军征讨百济,此战苏定方擒获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其儿子扶余隆、扶余泰等人,百济灭亡。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病逝,享年76岁,高宗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可以说他是高宗对外开疆拓土最大的功臣。

3、平阳郡公薛仁贵

薛仁贵在贞观十八年(644年)随军参加了征讨高句丽之战,因在危难之中斩杀了敌军一员大将,开始扬名军中,回朝后他升任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

薛仁贵的战功大部分也是在高宗朝建立的。龙朔元年(661年),继任回纥首领比粟与唐朝为敌,唐高宗以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两军对战之时,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敌军慑于薛仁贵神威,纷纷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

薛仁贵

乾封元年(666年),薛仁贵随军参加了征讨高句丽之战,薛仁贵率领三千军士打下高句丽重镇扶余城,而后一直打到平壤,与李绩会师于平壤城下。高句丽灭亡后唐朝设立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旧地,总章二年(669年),薛仁贵被任命为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率领两万精兵镇守平壤。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吐蕃,然而此战却成了薛仁贵的滑铁卢,在大非川兵败,回朝后被降为平民。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高宗下令册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4、乐城郡公刘仁轨

刘仁轨是出将入相的人物,早年他曾在朝中担任文官,唐太宗时期累官至给事中,高宗时期也做过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如果光看这些官职似乎也看不出来他是一代名将,后来的时期证明了他不但是一名优秀的文臣,更是一名出色的武将。

刘仁轨

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刘仁轨率领大军与倭国军队战于白江口,此战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刘仁轨也成为史上最早的灭日名将,后来他一度以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受命防御吐蕃。

回朝后刘仁轨先后担任右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左仆射等职。可以说刘仁轨绝对是出将入相的人物,虽然他的军功并没有那么多,但是白江口一战足以让他成为一代名将。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逝世,享年84岁。朝廷下诏册赠开他为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5、闻喜郡公裴行俭

裴行俭与刘仁轨一样,也是出将入相级别的人物。

裴行俭出身于河东裴氏,唐太宗时期曾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而苏定方又得到李靖的传授,所以可以说裴行俭在军事上是李靖的徒孙。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引诱各附属部落来骚扰安西,裴行俭用计俘虏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

裴行俭

同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单于都护府所辖的二十四州都造反响应他,叛军有几十万人众。都护萧嗣业奉命征讨没有成功,反被阿史德温傅击败。高宗下诏授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此战30多万大军全由裴行俭指挥。次年,裴行俭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

永淳元年(682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裴行俭又被任命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准备领兵出征,但还未出师,裴行俭便于四月二十八日在长安延寿里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高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献”。

6、燕国公黑齿长之

黑齿长之是百济人,唐高宗灭亡百济后,曾率领民众抵抗唐军,龙朔三年(663年),受招抚降唐。

仪凤三年(678年)九月,黑齿长之跟从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征讨吐蕃,于夜间率领敢死队袭击吐蕃军营,吐蕃军溃散。因功升任左武卫将军,并检校左羽林军,并充任河源军副使。

黑齿长之影视形象

调露二年(680年)七月,吐蕃侵扰河源,黑齿常之率军夜袭吐蕃军营,斩吐蕃军首级两千,因功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

垂拱二年(686年),后突厥侵扰唐朝,黑齿常之率军抵抗,因功进封燕国公。

垂拱三年(687年),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昌平,朝廷任命黑齿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反击后突厥,黑齿常之在黄花堆大败敌军。

永昌元年(689年)九月,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将其逮捕入狱,不久黑齿长之自缢而亡,终年60岁。

7、平原郡开国公高侃

高侃出身于渤海高氏,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高侃为唐军主帅,率回纥、仆骨等部讨伐车鼻,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高侃在金山(今阿尔泰山附近)捕获车鼻,其众全部归降,回朝后高侃因功被封为卫将军。

咸亨元年(670年),任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伐叛乱的高句丽人。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于白水山击败高句丽余部,并将增援的新罗兵击败。

高侃孙子高适

后来高侃曾任陇右道持节大总管,获封平原郡开国公,再之后的事迹就不见于史书了。他去世后获赠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陪葬于乾陵。

可是大家对高侃不太熟悉,但是他却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孙子——唐朝边塞诗人高适。

8、凉国公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甘肃武威人,铁勒族,本是铁勒部可汗,贞观六年(632年),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家前往沙州投降唐朝,被授予左领军将军一职。

贞观九年(635年),契苾何力参与攻打吐谷浑,回朝后迎娶了临洮县主。

贞观十四年(640年),契苾何力跟随潞国公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贞观十九年(645年)跟随唐太宗攻打高丽。

契苾何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契苾何力带领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俘虏龟兹国王白诃黎布失毕,因攻打西突厥有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册封郕国公。

龙朔二年(662年),契苾何力安抚铁勒九姓叛乱。乾封元年(666年),讨伐高句丽,攻城略地。总章元年(668年),联合司空李勣灭亡高句丽,加号镇军大将军,册封凉国公。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被朝廷追赠为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为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初李世民平定的那些枭雄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建立唐朝后,册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坐镇长安协助自己出来朝政,而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雍州牧等职,率部转战各地,北方的那些枭雄们,如薛家薛仁杲父子、王世充、窦建德等人都被李世民打败,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被李世民打败的那些枭雄们。1、薛举薛仁杲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山西万荣县)人,

  • 唐朝历史上著名的9位公主,有的以军礼下葬,有的想当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九位公主名字,唐朝都有谁活到了武则天时期,唐朝最厉害的是哪个皇后

    1、平阳昭公主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才略过人,早年嫁给了千牛备身柴绍。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晋阳起兵,平阳公主为响应晋阳起兵也在陕西户县拉起了一支队伍。平阳公主的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

  • 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天都至少要来一次的“握槊”究竟是什么?为何让他们如此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握槊是什么意思,握槊图解,唐明皇跟杨贵妃握槊

    一、三国时期的游戏这项活动叫做握槊,流传至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他其实是一种棋类游戏,是古代类似于双陆的一种游戏,当然也有人说握槊就是双陆的一个别称。双陆在南北朝时期由南亚、印度流传进入中国,由大才子曹植结合六博的特点创立,等到唐朝的时候规矩基本定型并广受喜爱。握槊玩起来还是很复杂的,有一个分为上下

  • 唐高祖李渊的十大文臣,个个都官至宰相,还有两个是前朝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裴寂裴寂出身于河东裴氏,隋朝时相继担任过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等职,总体来说他在隋朝担任的官职并不高。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因裴寂与李渊有旧交,深受李渊的礼遇,两人经常“煮酒论英雄”。当时天下大乱,李世民也想趁乱起兵,于是先私下运作告知裴寂

  • 太平公主:这个公主不“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出家的女道士太平公主小的时候,常常往来于外祖母荣国夫人家,跟外祖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在她8岁的时候,外祖母荣国夫人去世,武则天让女儿为去世的外祖母祈福为由出家当道士,取名太平,寓意太太平平。尽管出家成了道士,但是小太平公主并没有住在道观里,而是仍然住在皇宫过着尊贵的皇家生活。公元前679年,吐蕃派遣

  • 五娘子李君羡:替武则天背锅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君羡的军旅生涯说起唐朝初年的猛将,我们能够快速说出一大堆名将的名字,如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李靖等,很少有人提及李君羡这个名字,但是李君羡确实是唐朝初年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李君羡早年间参加了瓦岗起义,在李密麾下作战;在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顺王世充被封为骠骑将军,因为厌恶王世充的人品,跟随秦

  • 红颜不是罪!女皇帝何以只在唐朝被认可,汉宋元清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的红颜皇帝,唐朝历史女皇,哪些帝王为红颜丢了江山

    “红颜祸水”确实是封建男权社会对女人的一种不尊重。“红颜不是罪”难道“东施有大功于社稷”?问题还是男性。 中国历代女名人兼女掌权权者 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吕后、窦太后、慈禧等,这些女人非常有名。像这样的人也很多,历朝历代比较有权力的皇后、皇太后也有很多,例如宋代的高太后、刘太后,先秦的芈八子等

  • 第一次攻打象军,这个隋朝将军,给后世留了份最好的答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名将,隋朝那些事儿,隋朝到今年有多少年

    《隋书·卷第二高祖纪》:“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北史》:“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 经济方面,又以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减免赋役,轻

  • 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仅一子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大全

    作为皇帝,李世民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出现了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四方外夷臣服,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作为父亲,他却是失败的,他的14个儿子仅有一人得到善终,其他人要么早夭,要么流放,要么被杀,本文就跟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李世民的14个儿子。1、长子太子李承乾,流放去世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

  • 上官婉儿:靠才华美色搅动唐朝的传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影视形象幼年身陷囹圄却聪明好学上官婉儿是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按理说如此显赫的家世怎么可能身陷囹圄呢?这还要从高宗废后一事说起。高宗李治起初是非常喜欢武则天的,可是后来却常常被武则天压制,于是他渐渐地对武则天有所不满,意欲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因此他召来上官仪商议此事。上官仪说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