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泰州唐楼村出土“夹层”革带,带内藏有宝贝,揭示明朝的一个秘密

泰州唐楼村出土“夹层”革带,带内藏有宝贝,揭示明朝的一个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4/1/10 23:05:04

它的可贵之处在哪里?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揭秘吧。

(本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账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盗图座位)

这座明代古墓是一座典型的竖穴木棺棺木灌浆墓。棺材用楠木制成,内壁涂松香,厚达6厘米,外面贴麻布,涂漆。并且在整个棺材的六面都浇上了石灰糯米浆。石灰糯米糊相当于今天的混凝土,所以棺木内外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出土了官帽、官服、日服饰,以及一些墓葬人佩的随葬品。

其中,有一条皮带。真皮表带长132厘米,宽5.4厘米,主体材质为硬质牛皮。顶部有19条,其中6条呈桃形。皮带的内侧,有一层绿色的素缎衬里。考古人员拆开内衬,发现里面包裹着6对折的纸,纸上还有文字。考古人员顿时兴奋起来。难道,这是墓主留下的密函?还是藏宝图?若是武林秘籍,那将是震惊考古界的大事。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六张纸。纸张是白色的棉纸,由于棺材液的侵蚀,已经变成了姜黄色。纸张大小不一,有的甚至被裁剪过,但都折成6厘米宽的条状。果然,纸上有字。经过鉴定,发现这些试卷竟然是一张试卷。

试卷作者是河南省汝宁州汝阳县人慎。这是弘治三年普试的试卷草稿,包括二、三试的部分内容。更有说服力的是,开头有两枚红色公章,试卷上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印章编号。很难看试卷的详细内容。第一,本试卷为考生使用的粗略集(稿),书法过于草率,涂改痕迹较多;又是很多污渍,估计除了我自己,别人很难认出来。

古墓的主人是明代四品官员胡愈,曾到陕西布政司右请教。河南人刘慎的这张试卷,为会出现在江苏四品官员的腰带上?在古代,科举考试绝对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尤其是试卷,应该是非常敏感的事情。私自带试卷来,说不定会掉脑袋。可这位官员,竟然将本该藏在秘库的试卷,缝在了自己的腰带里。

这背后又会有怎样的内幕?

仔细查考,在河南当地的县志中也能找到刘慎的身影。他墓主胡玉一样。两人都是清白的,没有犯罪记录。又一个谜团产生了,这张试卷是怎么进入胡玉古墓的,考古人员又是一头雾水。

最终,在专门研究明代服饰和明史的专家的配合下,谜团才得以解开。明朝的科举制度确实非常严格,但是到了明朝,尤其是成化时期,明朝就很简陋了。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垃圾利用的概念是在明代成化年间提出的。为了保证官带衬里的形状,需要用衬纸做支撑。官坊想到了每年科举后的卷纸,写完就不能用了,而且考卷的质量还不错,用来衬里再合适不过了。

胡玉皮带里的试卷,基本上就是这么来的。

就这么简单吗?这里测试完,结果一出来,是不是可以直接拿来用?当然不是那么简单。明代有一个试卷解密期——十年。刘慎的试卷是弘治三年做的,而胡玉的皮带恰好是弘治十三年秋的产物。

皮带中的试卷之谜,如同许多考古之谜一样,一步步解开。回过头来看,如果明朝能一直保持成化时期的勤俭节约,如果明朝没有随之而来的大手大脚,估计也未必能轻易被清朝取代。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成功源于勤俭,失败源于奢侈,这始终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稿:特约历史作家:刘立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电影满江红的热映,让我们忆起民族英雄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他撰写的这首雄词(满江红),那是大气磅礴,威武霸气,昭示了他一片铁血丹心,还我河山的赤胆忠诚。读来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铄石流金,激荡日月,足矣媲美历史上的任何名诗雄词,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争一高下,平分秋色。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他虽然只活了39岁,20岁步入军旅生涯,凭借他卓越的表现,

  • 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祖宗家法,宋高宗赵构却三次违背“誓碑”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高宗赵构传位给赵匡胤的子孙,赵构,赵匡胤和赵构是一家人吗

    宋朝与明朝不同,明朝滥杀臣僚如草芥,而宋朝最讲究尊重士人。相传赵匡胤曾在太庙留有秘密“誓碑”,非新天子不得阅看。历代北宋君王都严格执行“誓碑”的祖宗之法。大宋开国一百六十七年后,靖康之难,金人入侵中原,徽宗、钦宗二帝被俘虏去了北国五国城。北宋亡,太庙里的“誓碑”真容才被发现。古书《避署漫抄》记载:“

  • 花脚大仙分享:《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8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8花脚大仙“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

  • 剧评系列|《大明王朝1566》的赵贞吉:唯一和历史原型相反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王朝1566 赵贞吉,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顶撞嘉靖,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结局好吗

    《大明王朝1566》好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如果哪天版权方把它改名为《大明王朝YYDS》,听过这部剧的人会说声“哦”,看过这部剧的人连“哦”都没有。——这篇小文章只谈剧中的一个人物,还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名:赵贞吉。剧中赵贞吉形象为什么对这个人物感兴趣?直接原因是:这个人物被刘和平先生写得和历史原型完

  • 清朝皇贵妃与明朝皇贵妃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所,这些妃子并不能册封为皇后,但是皇帝确实有非常喜爱她们,就让她们作了皇贵妃,作后富之中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但在清朝,在顺治帝册封了童鄂妃为皇贵妃之后,后来的皇帝在想将妃娘继立为中宫的时候一般会先封为皇贵妃,暂时管理后喜,然后再封为皇后。也可以说在清朝,封妃子为皇贵妃,就相当于是在她们成为皇

  • 盘点朱棣的两个老师,一个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却卷入了胡惟庸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手下五大文臣,胡惟庸被朱元璋赐死完整版,胡惟庸个人简介

    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曾经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太子朱标病故后,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

  •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承认宋朝该吃药,但反对吃猛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安石和富弼,富弼,北宋富弼简介

    和韩琦、范仲淹、司马光一样,富弼的人品和能力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必须要肯定的,要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评价富弼这个人。早年他多次辞官,但是在其他人都不敢和契丹使节打交道的时候,富弼挺身而出,他毫不推辞。就说前面一些人提到的出使辽国的例子,他受命出使辽国的时候,一个女儿夭折,后来又有一个儿子出生,他都没有任何

  • 厨娘剖开鱼肚发现玉佩,没想到是宋朝皇帝丢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小康王不由惊慌失措,眼看一场灾难不可避免。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北大风在峙头洋面忽然刮起,加上峙头洋正好涨潮,海水被长坑嘴外的洋小猫岛一挡,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旋涡。来目北方的金兵不识这里的水性,不知如何应对,木帆船顷刻间被恶浪和漩涡淹没,喂了海里的鱼儿。宋兵未动一兵一卒,大获全胜。战祸平息后,小

  • 秦桧后代要求岳飞后人拆除祖先跪像,说1000年了秦家也该站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感动着国人。北宋灭亡之时,他率领岳家军同入侵的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带领的岳家军被敌人高度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即将胜利之时,愚蠢的宋高宗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其杀害,至此岳飞秦桧两家结下恩怨。

  • 若不是此人,宋朝可能提前300年灭亡,他靠什么扭转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文/卢哥讲历史此人就是宋朝名相寇准即莱公,这是大致是说,因为寇准的一个决定,宋朝脱离了亡朝之命。故事是这样的,在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大军南下进军北宋,连功数城,与敌人越来越近的距离,使在开封的宋真宗惧怕,召集群臣,最后商议出,南逃,但宰相寇准却力劝其御驾亲征,到澶州前线督战。不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