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闲侃:从岳飞到袁崇焕,再从曾国藩到袁世凯,不过那点事

历史闲侃:从岳飞到袁崇焕,再从曾国藩到袁世凯,不过那点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23 0:01:03

历史闲侃:从岳飞袁崇焕,再从曾国藩到袁世凯,不过那点事

历史,不过那点事!

春节,一部电影《满江红》,弄得沸沸嚷嚷。

听这名字,基本也没啥大兴趣观看,为陪家人,也凑了个热闹。

意料之外算是收获,原来是风波亭后续。历史真假不知,有笑星助阵,观众中也曾听闻笑声,然吾却笑不出来。

岳武穆的故事,基本人所共知。

鞋帮子扇秦桧年年上演,如今视频又冒出门板砸秦桧,看着其实都是脑子疼。秦桧能算哪根葱?真以为其可以一手遮天?

就这点故事,搭理都让人心烦!

岳飞是个案?那么袁崇焕又怎么看?

1142年1月27日,岳飞、岳鹏举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不到500年,1630年9月22日,明末大将袁崇焕又是被斩!据说死得更惨,被千刀万剐,身上的肉还被吃瓜群众以一两一块买下当场吃掉,何其悲?

京城广渠门内有一小区内,有一处幽静之所,据说是袁崇焕头颅所藏之地。传言当年,袁身遭不测,其一手下,冒死为其收尸,藏其头颅于宅中所葬,世代守护,故得以保存。曾在附近短住,偶然得知,时不时去该处游走,驻足、常思,又不知何所言?

袁崇焕、岳武穆,到底有何异同?常自问。

秦桧,似乎都略知一二,鞋帮子扇脸、各种羞辱皆屡屡上演。可这弄死袁崇焕的温体仁又有几人可知?区别何异?当然、无论秦桧还是温体仁,其实都不值一提!

宋明历史的悲剧也许就体现在岳鹏举、袁崇焕身上,结局基本也就不过如此。

到了满清,就更有意思。

为臣精明,不过曾国藩!

曾文正真是够鸡贼,初战太平军不利,恨不得投河自尽,然上书却是屡败屡战,真是会说话,让老佛爷甚为同情与怜爱。加油、继续再接再厉。

曾文正也算长脸,八旗遛鸟胡扯无能时,也算中流砥柱,最终绞杀太平军于南京城下。功高盖主、侍兵则众惧与忌,曾文正对此比谁都鸡贼,心里门清。太平天国后支柱李秀成建言其自立称王,曾心中更慌。被视谋反,此不大罪。李秀成多嘴,注定命难逃。曾更精明:湘勇遣散、故作不合,假让左宗棠上书言不足。真是够鸡贼!

混呗,不过求个祖坟冒青烟、尸骨苟安!

然袁项城不信这回事,其超越了师傅李鸿章、比师祖曾国藩更狠一筹。南北对峙,怎么能少了北洋系?有本事,武昌起义,自己去对付。八旗不可,找上门,那就得听袁某人说个一二。大权基本独揽,废物基本滚蛋,武昌围而不攻,成败都在老袁。

冯国璋不明就里,派段祺瑞接班操练。

南边要个退位,北边要个苟安,袁项城浑水摸鱼,混一个南北认可大总统。

鸡贼!真是鸡贼!溥仪母子不如,孙文也无可奈何!后两者皆有所求,也皆希望产出比最大!袁大头,最终拿得头筹!

可惜、可惜!袁大头最终也是梦空!一步九五梦,留下恶世名!

这书、这历史,有时还真是得多读两本,这世事还是得多琢磨一二!千万不要太自信!

辉煌,基本都是顺势而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是隋唐里真正的铁血硬汉,武功盖世却为名所累,终成悲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八大锤排名,隋唐1-40集免费,隋唐十八条好汉孝歌全集

    宇文成都也应该是整个隋唐演义里反派角色当中最令人心疼的角色之一了,他对家国的忠诚,对爱情的专一,都不得不让人动容。不过此人却愚忠得很,甚至到让人无法理解,在杨广被其父宇文化及害死后,他与父亲决裂,且一生为名所累,后死于李元霸之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无此人。宇文化及缢死杨广,自立为帝,最终使得自己的

  • 连文学家都上当了!苏轼考试用了一个技巧,现代学生也常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年轻时期的苏轼就已经才华横溢,当时他年仅二十岁,已经是文采斐然。在考试的时候,他挥毫泼墨,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在阴差阳错之下,他竟然屈居第二。原来,由于考官看到的卷子上没有姓名,主考官欧阳修仅仅通过文采和文风,以为这篇卷子是他的朋友——当时的才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欧阳修刻意将这张卷子评为第二,导

  • 唐朝科举制的黑幕,寒门与世族的终极之战——牛李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是第一个没有依靠长城就能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但所谓盛极而衰,晚期的唐朝官员爆发了牛李党争,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也开始趋于尖锐化,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使本来腐朽衰落

  • 他是苏轼的先祖,元宵夜写诗,夺得比赛冠军,诗歌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轼的简介,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浣溪沙宋苏轼

    在这浓重的节日气氛中,文人雅士们纷纷赋诗写文,纪念这新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数百位诗人的作品中,有一首五律诗《正月十五夜》脱颖而出,被人们公认为最佳诗作。诗中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

  • 为何说李渊是阴谋家,他使用了三个诈术,开创了大唐三百年的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像虽然许多史书在记载隋唐之际这段历史的时候,将大唐的建立说成主要是其子李世民的功劳。但在史实中,李渊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渊的话,唐朝是不可能建立的。李渊父子决定起事时,周围只有几个核心幕僚知道。李渊治下的民众,其时未必支持李家父子。即便李渊的许多手下,也不是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地

  • 如果崇祯过江建立南朝,还有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不太可能能重新振作。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封建制度下,官僚阶级已经严重和民众脱离,觉得应该以他们为基础,而不是百姓为基础。毕竟官僚是相关制度的执行者,如果你动了官僚的核心利益,那你还想指望他们给你安心干活,压根不太可能。所以,一些东西不要过于理想化,而是要现实和理想相互搭配才可以完成你想做的事情。表面

  •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把徐茂公贬任边疆,原来是巧妙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帮助太子李治施恩于李勣《资治通鉴》记载:上谓太子曰: “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这段记载很明确地阐述了唐太宗的良苦用心。唐太宗即

  • 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拒绝归顺朱元璋,结果活了一百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最后决定在鄱阳湖和陈友谅决一死战,此战对朱元璋很不利,陈友谅的水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各种水上战舰齐备,而朱元璋手底下只有几十条破船而已,其实在战争的一开始,朱元璋的军队处于下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友谅手底下有一员猛将张定边,他独自带着三条船,远离大队伍,直冲冲的向朱元璋而去,而一路上竟然无人可

  • 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战斗12载,倒在黎明前,李克农痛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新闸旅社住下后,起初的几天,李霞很少外出,他将一天中的许多时间都花在了站在窗口,打量这个既繁华又陌生的城市。此前,他几乎没有想过会来到上海,更没有想到上海会是他即将投入战斗的战场。几天之后,李霞一直在等待的几位同志终于出现在了新闸旅社。几位同志是不同时间分别来访的,李霞知道这是组织纪律,秘密电台的

  • 古代曾出现UFO?宋朝名臣沈括这样说的!为什么我们被隐瞒这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梦溪笔谈》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面就记载记载着一些关于UFO的故事,不知道当时古人看到心里作何感想?那这本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间,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