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科举制的黑幕,寒门与世族的终极之战——牛李党争

唐朝科举制的黑幕,寒门与世族的终极之战——牛李党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4/2/7 3:18:10

唐朝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是第一个没有依靠长城就能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但所谓盛极而衰,晚期的唐朝官员爆发了牛李党争,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也开始趋于尖锐化,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唐文宗曾经就有过“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唐太宗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割据,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因为隋文帝是“篡”了自己外孙的皇位,所以得位不正,就必须依靠门阀世家的支持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门阀和皇权相互制衡。等到杨广做了皇帝,就开始寻求打破这种平衡的方法----科举制应运而生。

刚开始的科举很不规范,试卷也没有糊名。能够高中的进士往往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寒门世子如果不投靠门阀世家,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机会。唐朝建立后,继续沿袭了隋朝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科举制。

安史之乱

终唐一朝,在皇帝的默许下,科举一直是皇权和世家斗争的战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唐朝晚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的一次科举中,进士大部分都是“官二代”。如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主考官杨汝士之弟殷士﹑宰相裴度之子裴撰等。寒门出身的前宰相段文昌就向唐穆宗上书说科举不公,录取都是通过“关系”。穆宗在朝会询问群臣的时候,同为寒门士子的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都纷纷应和段文昌,说他所揭发的“科场黑幕”是实情。

黄巢起义

于是唐穆宗就派人复试﹐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牵扯其中的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寒门与士族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展开了长达四十余年无休无止的争斗。

唐朝灭亡

在之后的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个朝代,牛党和李党势成水火,通常是一党在朝,另一党必然是被流放在外,用党同伐异四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但无论如何,不管牛党或李党,都必须跟宦官合作,倚靠宦官提拔。因为唐朝中叶以后,真正在主导朝局的主角几乎都是掌握中央禁军兵权的宦官,牛李党争虽然对唐代政局有其一定的影响,但与宦官相比,政治上只能是第二流的角色而已。

牛李党争对唐代政局有其一定的影响,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也开始趋于尖锐化,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苏轼的先祖,元宵夜写诗,夺得比赛冠军,诗歌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轼的简介,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浣溪沙宋苏轼

    在这浓重的节日气氛中,文人雅士们纷纷赋诗写文,纪念这新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数百位诗人的作品中,有一首五律诗《正月十五夜》脱颖而出,被人们公认为最佳诗作。诗中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

  • 为何说李渊是阴谋家,他使用了三个诈术,开创了大唐三百年的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像虽然许多史书在记载隋唐之际这段历史的时候,将大唐的建立说成主要是其子李世民的功劳。但在史实中,李渊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渊的话,唐朝是不可能建立的。李渊父子决定起事时,周围只有几个核心幕僚知道。李渊治下的民众,其时未必支持李家父子。即便李渊的许多手下,也不是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地

  • 如果崇祯过江建立南朝,还有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不太可能能重新振作。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封建制度下,官僚阶级已经严重和民众脱离,觉得应该以他们为基础,而不是百姓为基础。毕竟官僚是相关制度的执行者,如果你动了官僚的核心利益,那你还想指望他们给你安心干活,压根不太可能。所以,一些东西不要过于理想化,而是要现实和理想相互搭配才可以完成你想做的事情。表面

  •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把徐茂公贬任边疆,原来是巧妙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帮助太子李治施恩于李勣《资治通鉴》记载:上谓太子曰: “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这段记载很明确地阐述了唐太宗的良苦用心。唐太宗即

  • 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拒绝归顺朱元璋,结果活了一百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最后决定在鄱阳湖和陈友谅决一死战,此战对朱元璋很不利,陈友谅的水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各种水上战舰齐备,而朱元璋手底下只有几十条破船而已,其实在战争的一开始,朱元璋的军队处于下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友谅手底下有一员猛将张定边,他独自带着三条船,远离大队伍,直冲冲的向朱元璋而去,而一路上竟然无人可

  • 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战斗12载,倒在黎明前,李克农痛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新闸旅社住下后,起初的几天,李霞很少外出,他将一天中的许多时间都花在了站在窗口,打量这个既繁华又陌生的城市。此前,他几乎没有想过会来到上海,更没有想到上海会是他即将投入战斗的战场。几天之后,李霞一直在等待的几位同志终于出现在了新闸旅社。几位同志是不同时间分别来访的,李霞知道这是组织纪律,秘密电台的

  • 古代曾出现UFO?宋朝名臣沈括这样说的!为什么我们被隐瞒这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梦溪笔谈》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面就记载记载着一些关于UFO的故事,不知道当时古人看到心里作何感想?那这本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间,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

  • ​ 什么?《满江红》的原作者竟不是岳飞!历史闹了个大乌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满江红》的热映把我们带回了南宋乱世的金戈铁马,无论是风波亭诡谲变换的风云还是抗金战场意犹未尽的壮烈,都让人壮怀激烈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对于《满江红》真实作者的质疑由来已久,自从民国四大历史学家余嘉锡对《满江红》的真实作者提出质疑后,关于《满江红》真实作者之迷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余嘉锡一向信奉“尽

  • 清明上河园里,我摇身一变,成了宋朝贤良淑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摇身一变,我成了大宋的一位贤淑良德的妇人,穿着大红的披风,摇曳生姿的和相公犬子一同游清明上河园。正月初四早晨六点,我们仨就启程去了古都开封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公园再现了北宋的繁华景象,“一

  •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陆游与汉中的不解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游在骆谷,金鼓图片,晓战随金鼓全诗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宝章阁待制等职。繁忙的政事、军务之余,笔耕不辍,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