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砖画上有竹林七贤“标准像”

南朝砖画上有竹林七贤“标准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4/2/10 6:49:53

竹林七贤与荣期砖画,嵇康局部,南京博物院藏。视觉中国供图

汉末三国的战争与动荡,除了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也给士大夫造成信仰的崩溃。儒家思想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在乱世中坍塌瓦解,面对荒谬的时代,一些人选择了逃避,他们隐居竹林,终日饮酒、清谈、纵歌,后人给了他们一个雅号,叫作“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是嵇康、山涛和阮籍。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娶曹魏宗室之女,少有俊才,豪迈不群,任性而为,曾为中散大夫,但在司马氏夺权后便厌倦政事,与河南怀县(今河南武陟)人山涛、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阮籍隐居于山阳竹林之中,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竹林的位置,据考证大致在今河南修武、辉县一带,此地既远离俗世、自得幽静,又与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相去不远,处于一个与政治“若即若离”的位置,颇得当时一些士人的青睐。因而,不久之后,便有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纷至沓来,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竹林七贤”由此扬名。

“竹林七贤”各具特色:嵇康好琴,不仅琴艺高超,还能自撰曲目。他在诗中曾这样描述自己弹琴的场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阮籍时常抱膝长啸,即从口中发出一种悠长的叫声,数百步之外都能听到。阮咸擅长弹奏一种类似于琵琶的四弦琴,后世遂用他的姓名,为这种乐器命名。刘伶是个十足的酒鬼,他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仆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便埋我。”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好谈老庄、不拘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公然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阮籍更是口出狂言:“礼岂为我辈设也?”

“竹林七贤”特立独行、放浪自在、悠游于物外的状态,成为三国晚期的一道风景线,尽管他们最终走向了分裂:有的如山涛、王戎,投身司马氏,做了高官;有的如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慷慨赴刑,终致广陵绝响。

但“竹林七贤”的名气在他们身后却越来越大。尤其到了东晋、南朝,伴随着清谈玄学的兴盛,越来越多的贵族成为“竹林七贤”的追随者和崇敬者,他们除了效仿“七贤”怪诞的行为,还为他们绘制了栩栩如生的画像,戴逵、顾恺之陆探微等名家都画过此类题材的作品。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建玉寿殿,壁上亦绘有七贤图。不过这些画作早已不存。

1960年4月,一位基建工人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取土时发现地下有大量古墓砖,遂通知不远处正在发掘太岗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人员。考古人员迅速对此处开展抢救性发掘,一座南朝帝王规格的砖式券顶陵墓惊现于世。

墓中最大的收获是墓室两壁上的一对砖刻壁画,壁画上绘制了八人,即“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他们神采飞扬而又神态各异,与文献中记载的形象既吻合,又充实了大量生动的细节。拨开历史的迷雾,“竹林七贤”以这样一幅静态的“标准照”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砖画分南北两组,均长2.4米,高0.8米,距离底部0.5米。南侧壁刻有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北侧壁刻有向秀、刘灵(伶),阮咸、荣启期四人。荣启期是春秋时的隐士,早“竹林七贤”700多年。作画人将荣启期与“竹林七贤”并列,可能是为了满足墓室两壁画面对称的需要。

砖画上的8名高士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嵇康头发蓬松,袒胸露足,以手抚琴,双目远眺;阮籍指含口中,作长啸状;山涛右手挽着左袖,左手端着酒杯;王戎斜靠在巾箱上,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向秀一肩袒露,闭目沉思,刘伶一手执杯,一手勾指蘸酒;阮咸抱阮弹奏,荣启期须发稀疏,以指挑琴。

八人之间以树木相隔,既气韵相连,又各自独立,线条飘逸自如,人物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画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如阮籍和王戎身边的酒器中有一只漂浮的小鸭子,据考证,这只小鸭子是用来起到标识酒量的作用,以方便侍者及时为客人添酒。

这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绘制在由200多块古砖拼砌而成的墙面上,砖块或横或纵,在砖块侧面发现有“嵇下行四”“向下行廿一”等刻字样,可以推测,这幅砖画图应原有一粉本(即底稿),由工人将画面拆分后制成模具,模印成砖,再将砖块按照顺序拼合起来,并砌入墓室。这种墓葬装饰艺术从设计到施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最后在墓中呈现出的,虽然是看似简单的平面化图像,却是一场工艺接力的结果,可以看到当时工艺水准已经十分成熟高超。

南京宫山墓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在南京、丹阳一带又陆续发现了几座绘有“竹林七贤”形象的砖画墓。2010年,南京石子冈发掘了一座南朝墓,墓中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画像砖,但堆砌得杂乱无章,依稀能看出是一幅“错版”的砖画。

经过专家学者的复原,石子冈5号墓砖画上的内容也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且与宫山墓的构图、线条几乎完全一致。专家据此推测,两座墓中的砖画极有可能是由同一粉本、同一批模范制作出来的。更有学者认为,这幅粉本在南朝被多次制作为贵族墓室砖画,很可能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如顾恺之、陆探微等。

宫山墓出土《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已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在南京博物院展出。“错版”的石子冈5号墓砖画则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三一轮|第7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 曹操最危急的时刻,促使吕布成功占领兖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而恰恰在这时,曹操后方出现了问题。前九江太守边让,是陈留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文采、口才都是一流,大将军何进曾征辟他为下属,孔融、蔡邕、王朗都与他关系很好,后担任九江太守。边让自恃才高,对曹操非常傲慢,尤其是曹操为了报父仇,不惜残害徐州百姓,对此,边让很是不满,曹操听说后,不禁大怒,下令将边让处

  • 在曹操对吕布最危难的时机,袁绍的帮助最终使曹操收复了兖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听说后方吃紧,赶忙率军撤回。曹军返回的路线是从郯县直接北归,曹洪率领先头部队首先赶到东平(疑为东阿之误)、范县,在当地筹措军粮,为下一步的反攻做准备。当曹操率领大军越过亢父(今山东省济宁市南)、泰山险道、顺利回到鄄城后,说道∶“吕布一下子就得到了一个州,却没有切断亢父、泰山险道,依托险阻截击我军

  • 费时4年2次千里远征大宛,汉武帝只为汗血宝马?你太小瞧汉武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汉武帝派李广利等讨伐大宛的战争,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却付出了惨重代价,可是又为改善汉与西域诸国关系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1、汉武帝伐宛原因 汉武帝的伐宛之举,并非是一次轻率的军事行动。若将史籍所载、今

  • 汉昭帝幼年登基改制图新,给汉朝一片中兴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得父宠爱,幼年继位昭帝刘弗陵的母亲是位奇女子,她是在父亲刘彻发巡时选中的。那年,武帝车驾驰赴河间国(今河北献县东南),有个专门以望气为事的侍从奏告武帝:河间上空有祥云,此地必有奇女。武帝立即命令随行官员去寻找。一位妙龄少女被找来了。她姿色佳丽,两手握成拳状,不能伸开。可是武帝伸出手轻轻一掰,少女的两

  • 汉昭帝出生时的奇异现象是汉武帝的编造,以此完成换太子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钩弋夫人的手不能伸开,但武帝用手轻轻一掰,钩弋夫人的小手就张开了,里面是一支晶莹剔透玉钩。武帝大喜,当场封为“钩弋夫人”!第二,钩弋夫人见武帝的时候,武帝已经62岁了。并且和武帝春风一度就怀孕了。刘弗陵在钩弋夫人的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和上古明君帝尧一样,武帝非常开心。第三,钩弋夫人生刘弗陵不到

  • 汉宣帝在汉武帝的基础上以十二年将匈奴之患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匈奴发动大规模进攻,匈奴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汉武帝中期虽然一度将匈奴的打的远遁漠北,但匈奴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后,却于汉武帝晚年再度南下,而且在此后与汉朝的战争中,竟然是败少胜多,例如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损失两万骑兵,再如李广利天山之战三万骑兵损失六七,又有李陵浚稽山之战五千步兵败没,还有李广利的燕然山之

  •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混乱促使刘邦转而尊崇儒学并成为祭孔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是一位起于小吏的草头天子,汉初大臣又大都来自楚地,且多为屠狗卖缯之辈,他们对儒学没有任何的了解和兴趣,因此,儒生们不得不谨小慎微。陆贾是一个有口才的辩士,他本为楚人,一直跟随刘邦征战,他在刘邦面前称说《诗》《书》,尚不免受到刘邦的责骂;叔孙通穿着儒生服装相见时,刘邦也感到厌烦,叔孙通只好改变了自

  • 何晏帮曹爽夺权失败后转身投奔司马懿却被其族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贪想荣华,为人不齿的假子东汉时期有一位大将军,名叫何进。这个人说起来是东汉颇有影响力的权臣,可惜的是智谋一般,当年曹操就说他是“沐猴而冠带,知小谋疆”。虽然说曹操这话损了点,但可从中窥何进之一斑。不过何进的儿媳尹氏漂亮,后来被曹操纳入后院。尹氏的儿子何晏,也就是何进的孙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跟随着母

  • 刘备、孙权、诸葛亮都怎么评价曹操的能力?两个字: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对人的能力评价,这评语可不算低。无论在治世还是在乱世都能有声名、有作为之人,可以说,都会是个有能力、有谋略、有见识的非常人物。——这用在曹操身上是很恰当的。相信曹操如果处于治平之世,凭他那机智、狡诈,成就一番事业,也绝非难事!然而,正因为是处于乱世,让他的智略得以施展,雄霸野心显露无遗,想篡夺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