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传02王政君的好运气

王莽传02王政君的好运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4/2/10 6:38:41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大家好,欢迎收听收看王莽传。

上一期是咱这王莽传开篇。当时我就说了,开篇嘛,得交代创作的依托材料。都依托的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两汉记这些权威史书。然后交代一下创作的思路。紧跟着说一下历史背景。

上一期说了,王莽还暂时出不了场。今儿是第二期,我得跟您说,王莽同志今儿还出不了场。因为这个王莽啊,最后能够当皇帝,就是因为之前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他之前之所以能掌握绝对的权力,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必然的要有所依凭,就是有所凭借的力量。

什么力量?他的王氏家族,那是西汉后期几乎可以说是最显赫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怎么发展成为这个显赫家族的?这个上回咱也提到。就说那个廷尉使王禁,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这女儿,王政君。相面的一看说,这个女儿,贵不可言。

当时要想贵不可言,作为女性来说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嫁的好。现在还说干得好不如嫁的好,还在讨论到底是应该干得好还是嫁的好。当时您甭讨论,那会儿女性基本不能出来工作。所以,只能依靠嫁的好。

要想贵不可言,那自然得嫁给皇帝。但是现在这皇帝宣帝在位。也说了,那宣帝皇后嫔妃很多了,你现在送进去,也挤不到前列。

怎么办呢?上回说到这儿。

王禁一想有主意了。什么主意?

皇帝不行,我可以投资未来的皇帝,也就是太子啊。所以他最后想着办法烦人脱壳,找关系,就把自己这女儿王政君送进了掖庭。

这掖庭是个什么地方?可以解释一下。

这中国的这个建筑啊,一直讲究对称,四平八稳。单个的建筑是这样,现在您看北京北京故宫、北海、景山等等等等,天坛各处这种建筑全都是左右对称,四平八稳。整体的建筑也是这样,就说这个整个建筑的布局得是两边对称,四平八稳,讲究这个。

你看故宫,一看中轴线,这两边的房子都很对称,包括天坛也是这样,自打汉朝就是这样。当时这个皇宫也是个南北走向,就跟这个清朝的紫禁城建筑的思路排布方式是一样的。前面是皇帝办公的地儿,后面是皇帝呀,皇后啊,太后啊,休息的寝宫。那除了这一横中轴线以外,这个宫城两边也是配套很对称,这边有,这边也有这样的建筑,这是给后妃呀,包括一些刚选进宫的,没有任何职务职称的女人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汉朝就叫掖庭。

这个掖呀,你注意咱这人的胳肢窝,也叫腋下。这胳肢窝不就身体两边一边一个吗,很对称。后妃乃至没有职称没有职务的女人住的这个地方,这整个工程宫城这个位置,就类似于人的两腋。所以被称为掖庭这个意思。

当时把他这个女儿送进掖庭,做了家人子。家人呢,就是咱现在说这个咱自己家的家人,这不是说是美貌佳人那意思,家是这个就是居家呀,家庭的家,家人子就是家人的孩子。如果是直译,就说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在汉朝,可以叫家人子。

但是在汉朝,这家人子还有两个意思呢。

一个就是后宫没有任何职称的,刚才说了这个。进了宫,没到妃嫔的这个称号。一般的宫女啊,或者说待选的,这样的女人,叫家人子。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皇太子选中的女人,又当不了太子妃。当不了良娣,这良娣后面咱还得提,是仅次于太子妃的第二层级的职务,在太子身边女人叫良娣。

你看在皇帝那,皇后后面是贵妃,在汉朝就是婕妤。但是在太子身边,太子妃,良娣这样没有职务职称的,刚选到太子身边伺候的。或者太子已经所谓的临幸过的,但是还没给任何职务的,也能叫家人子。

那么您看汉书记载,说这个王政君送进了宫里,成了家人子,当时刚送进宫成为家人子。那应该是哪层意思呢?肯定不是第一个,我认为是第二。因为后面还说了,当时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汉元帝,极为宠爱一个司马良娣。

但是司马良娣身体不好,得了病之后,死了。太子很难过。这一难过呢,就有点迁怒于其他的,他的这些身边的其他的女人,很长时间也不理这些女人。宣帝和皇后,特别是皇后很着急,因为太子还没有后呢。我立你当太子,你的后代怎么办呢?得有个圣孙呢,将来你当了皇帝,这才能再有太子啊。所以在当时来讲,说皇帝跟自己身边这些个女人,他娶的女人,这些事儿不是你自己的事儿,在当时来讲,那也是跟国家大事有关的啊,你得给国家呀,或者说你得给皇家开枝散叶,这是你的任务。反正你任务完了,生出一堆来,这皇帝呀,包括这些个皇家的人才高兴呢。但是生出一堆来,为了争这位置,你再打起来,明争暗斗,头破血流,鱼死网破,你死我活就不管了。

而且生出这么多皇家的这个子嗣后代,你将来当不了皇帝的,没在争夺皇位中被弄死的,都得封王啊。这一封王,那就各种待遇。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不得不向老百姓更多的伸手要钱,然后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最后造反,这种不断的循环经常在中国历史上发生。

这也不考虑,反正就是你得玩命的生。至少你作为太子,你不能没有后代,所以皇后着急。怎么办呢?就让这个掖庭的御者,管掖庭的。哎,你就得赶紧给找几个女人给太子送去,让太子挑一下。过去这些看着没兴趣了,给来点新鲜的,增加点新鲜感,这总可以吧?

那么这赶紧就得选呢。所以当时汉书记载说是选了五个家人子,让太子挑选,说明这个家人子就是第二种意思。

机会来了,五个人都在这儿了,其中王政君在列。

皇后把太子叫来,嗯,选吧,这五个,这五个都是之前选过的,经过海选的啊,这都属于长相性格啊,各方面都不错的,你从里面至少挑一个吧。

太子不想挑,没什么兴趣。说行行行行,咱回头再说行吗?母后。这个母后说不行,今儿必须得给我挑一个。太子一听,你这还有强迫我的。那这五个,谁我都没感觉,怎么办呢?

皇后的命令,太子只能应付差事。随便,连看都没看。这眼神往这边瞧啊,手往那边指,行,就这个吧。一转身,走了。这回这个管海选的,所谓的御者,可为了难了?

这一指就这个吧,哪个呀?这谁呀,你倒是说呀,左起第几个?左边第二个是吧,我们就给你送去了。

你这一指,我也不能跑到您身边,通过您这个手,这个视角啊,看您这手指头指到哪儿。这叫大不敬,拉出去就砍了,那我敢吗?费了劲了。

后来一想,这事其实也不难。明摆着这太子谁也没看上,纯粹就是应付差事。换句话说,我把这五个人当中选谁送去,都没错,都是太子选的,他就没选。没选就代表了选谁都是对的。

那选谁呢?

一看这五个人,王政君那天占了便宜。什么便宜?第一个是她这个位置离太子最近,第二个,她穿这衣服特别的扎眼,显眼。她穿了一件绛色的衣服,这是汉书记载的。绛色就是绯红色,在当时来讲属于正色,就是红色的衣服。其他那四位呢?穿的都是浅色的衣服,可能都是白色的啊,这类的。要真是四个穿红一个穿白的,那穿白的可能就被选出来了。但是现在是四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那穿红的就占优势。

所以,各位,这个穿衣戴帽,有的时候真的体现一点与众不同,别从俗从众随大流,挺好的。如果您就想随大溜,我就想扔人堆里找不着我,那您就最好跟别人都完全一样,那就穿得和别人一样。但是您要想与众不同,凸显您的个性,那穿衣服的品味,颜色制式等等等等,那就得与众不同。

你看这王政君,就占了这与众不同的便宜了。这位一看,得,那就是她吧。就选出王政君,送到太子那儿去了。

当天晚上,那就得到太子那个房里过夜了。太子喜欢不喜欢无所谓,这是完成任务。

要说这王政君啊,咱说句老百姓的大白话啊,那真是一块好地,撒种就长。就这一夜,怀上了。这也是汉书记载的啊。

这之前,这太子临幸过很多的女人,从太子妃呀,包括他喜欢那个司马良娣,包括其他的他娶的女人,包括他说不喜欢这些个身边的女人,但是这事也没少干。他美其名曰是任务,但是这个东西只能说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他没耽误这事儿,反正怎么说怎么有理。

所以这么多次,他都没有个后代,让人怀疑是不是太子得到那个不孕不育那儿去看看去了。你说这么多次,那你说那是男方问题,是女方的问题?你换那么多个女人了。

哎!王政君有力的证明,太子没问题。

但是不可能那么多女人都有问题呀,这就是巧了。

而且王政君,人家肚子争气,一把就怀上,而且生出来的就是男孩。这一下,从宣帝到皇后都很高兴。这一把就成了太子身边位置最重要的这个女人,但是您注意,这会儿她还没有正式的封号。

当然,后面紧跟着她封太子妃那再说,这就不再细说了。

后来呢,宣帝驾崩,这个太子当了皇帝,就是汉元帝。这汉元帝继位之后,王政君水涨船高,就自然是婕妤。这就是个过渡,婕妤三天以后就是皇后了,他们生的儿子就是太子。要按说这样呢啊,将来这个太子再继位,王政君就是太后。这时候她这个爹也沾光,跟着封侯了。但是她这爹封侯之后时间不长,死了。就由他这个正妻李氏生的长子王凤承袭了他的侯爵的位置。

这一家看似很平稳。但是这后宫吧,少不了争斗,你要就这一个儿子没话说,没想到这汉元帝有这一个儿子之后,就跟开窍了似的,接茬又生了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定陶恭王。这个儿子的生母叫傅昭仪。昭仪也是当时后妃的一个职务职级的名称。

这个定陶恭王更得汉元帝的喜欢。因为这个太子,一个是缺少才艺;再一个呢,反正有点贪花好色。喜欢女人啊,爱喝酒都摆在明面上。元帝有点儿看不上这儿子。

这元帝,咱得说他有一项才艺,他是个音乐家,以打击乐见长。这也是汉书记载啊,他坐在自己的殿里面,搁门口摆一溜壶,汉元帝身边就摆着好几个铜丸,就是铜制做的球,小球。汉元帝就拿这些铜球往外扔,扔的特别准,直接都击在那鼓上,而且不是瞎扔。这鼓啊,大小高低宽窄都不一样,出的声音,这个音阶高低啊,音色都不一样。他就用这个铜丸击鼓的方式,能演奏一首乐曲,或者跟着其他的乐师演奏都没问题,你能听出明显的节奏和鼓点来。

这手,这太子可来不了,定陶恭王行,他从小也是特别喜欢丝竹、管弦,音乐这些东西,这方面能力强,有天赋,所以他爸爸这么玩了,他也能跟着这么玩,所以汉元帝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子。

这一下,包括王政君,包括他们老王家人,可就都感觉到危险了。这太子本来就不得皇帝喜欢,再加上一个特别得皇帝喜欢的弟弟。哪天皇帝一高兴,得了,换班吧,这太子废了,换这定陶王,让他当太子。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了,所以他们都很担心。

担心怎么办?这太子,我先跟您说,没被废。被废了的话,后来就没有王氏家族的显赫。但是眼瞧着这会儿危机就在眼前,他们怎么解决的?

我跟您说,这里面有一位贵人。这贵人是谁?咱们下回再说。

请按住和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黎阳之战大败二袁,推进到邺城城下为何却突然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袁谭素来厌恶逢纪、审配二人,而辛评、郭图又与逢纪、审配二人矛盾很深,遂投靠了袁谭。等到袁绍去世后,众人都因袁谭年长,打算立其为继承人,但审配等人担心一旦袁谭被立,他们会为辛评等人所害,遂谎称接到了袁绍的遗命,拥立袁尚为继承人。等到袁谭回到邺城后,发现袁尚已经夺位,担任了冀州牧兼邺侯、督四州军事,遂只

  • 整体披露:河南考古人在匈奴贵族墓地发掘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河南考古工作者在蒙古国匈奴贵族墓地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曾入选美国《考古》杂志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发掘出土的鎏金银龙等精美文物令人赞叹。这次考古还有什么发现?10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

  • 秦时明月:张良是流沙的创始人之一,为何不在流沙,反而去了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背景介绍他是胸怀大志的激进青年,洒脱不羁。出身韩国,家族“五代为相”。秦统一天下后,为桑海儒家小圣贤庄三当家,与掌门师兄伏念、二师兄颜路被并称为“齐鲁三杰”。虽身为儒家弟子,却反而与墨家慷慨济世的教义相投。他暗中帮助墨家等反秦势力,,又促成反秦联盟与“流沙”组织的利益合作,但也逐渐在无形中引起了

  • “司马昭之心”的历史由来,后三国时代有多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昭生于公元211年,正是由汉向三国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其父司马懿作为推进曹魏建国称帝的关键臣子,深受曹操及曹丕的信任,在曹丕逝世后成为指定的辅政重臣,一度令司马一族权倾朝野,事实上曹魏后期的实权也正是掌握在司马懿手里,而作为司马懿次子的司马昭,政治观念深受其父的影响。纵观司马昭登上权利巅峰的整个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杀马谡?不给他机会反攻,夺回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刘备并不看好马谡,觉得他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临终前对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对主公之言熟记于心,给他一个参军,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多加栽培,并没有让他去带兵打仗,只是让他参议军事。的确,马谡算得上一个好军师,常常能有良策献给诸葛亮,而

  • 诗圣杜甫:世界吻他以痛,他却报之以歌,与诸葛亮成为异代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空前强大统一的王朝,自唐高祖李渊创世开国以来,历经二十一代君王(享国28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是极其繁荣,著名的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成为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

  • 史说三国:三四三 乐不思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成都形势一片混乱,走得仓猝,原来的蜀汉大臣一个都没跟在刘禅身边,只有秘书令郤正和殿中督张通舍弃妻儿老小,只身跟随,一路侍奉和保护。到达洛阳后,郤正又教导刘禅交际礼仪,使他的言谈举止合乎礼制,没犯什么错误。刘禅非常感慨,叹息不已,后悔自己了解郤正太晚了。其他人也赞赏郤正。三月十七日,魏朝廷下诏,封

  • 一家两代记述230年西汉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2》第二期识读《汉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包举一代,撰成一书”一家两代记述230年西汉历史《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经班彪、班固、班昭,班家两代人接续修撰,于东汉和帝年间成书。全书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百篇,记述了230年的西汉历史。本期节目中,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读书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

  • 秦始皇为什么要筑长城?只因得到一本书,上面有五字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秦始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如何确保帝国的江山稳固,这样才能千秋万代;二是自己能不能永远不老不死,与世长存。对于第一个问题,秦始皇连出五招。第一招是“修驰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网”。第二招是“去险阻”,也就是拆毁六国在险要之处修建的长城巨堑和城郭要塞。

  • 洛阳曹魏大墓石楬隐藏了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正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的“洛京风华——洛阳出土汉魏文物展”引起轰动,尤其是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楬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这些石楬上有漂亮的隶书文字,墓葬中的石楬有什么用途?上面的文字记载隐藏着什么秘密?10月27日,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的发掘者、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副研究馆员在网络直播中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