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司马迁载入正史,被世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课本?

被司马迁载入正史,被世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课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33 更新时间:2024/2/1 4:20:38

360百科里面说,扁鹊是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他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一位走南闯北的游医、名医。他给人瞧病,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尤其擅长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不管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还是五官科,他都很精通,更是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在中国医学上,他开了中医学先河、被称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被世人敬为神医。司马迁更是为扁鹊首开,在正史记载中国古代名医传记的先河,开篇即曰:

”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从史记的记载里,我们可以得知,长桑君与扁鹊是异于常人的2个人,扁鹊服用了长桑君的”药方“,最后拥有了能透视人体的超能力,并运用长桑君所传授下来的医学秘籍,给人看病。通过透视人体,他对病人五脏内的所有病症一目了然,并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明明有透视人体的超能力,但他却以切脉来掩人耳目。这是不是很神奇?

[var1]

众所周知,司马迁写史记的态度非常严谨,所有的原始资料司马迁都会认真、严格地筛选辨别。《史记》是司马迁费劲一生的心血完成的。正如司马迁本人在《太史公自序》所说: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

关于扁鹊一直都有争议,甚至学术界认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扁鹊这个人。那么司马迁所写的扁鹊真的是虚构吗?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扁鹊这个人呢?扁鹊又为何被提出历史课本呢?

一、关于扁鹊的考证

1、扁鹊名字的由来

关于扁鹊,司马迁在《史记.扁鹊列传》的开篇中是这样写的:

“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对于扁鹊的身份,不管是在《四库全书总目》卷103子部医家类一《难经本义》里的记载:

“越人即扁鹊,事迹具《史记》本传。”

还是在郦道元《水经注》里关于扁鹊的记载:

“南对扁鹊城,当是越人旧所迳涉,故邑流其名耳。汉水处于两城之间。”

[var1]

可以说,大部分的古籍文献都是沿袭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扁鹊的记载,即扁鹊是出生在渤海郡的一名大夫,秦氏,名越人。但是我们翻开《史记》,就能发现里面记载有3个名字:1、扁鹊;2、秦越人;3、卢医。那么这个卢医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一下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的记载:

“《皇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扔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扁鹊是一个绰号,是指医术高明,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意思。因生于录国,又称卢医。关于扁鹊是一个绰号,我们在《辞海》里关于扁鹊的记载可以得到考证: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北)人。一说,在山东长清一带。”“今考其所治病人的年代,相距甚远。因此,有人认为扁鹊乃古代良医的称号,其记载的病案非出于一人。”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有扁鹊的形象: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不仅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传说人物,就是一个称号而已。弄清了扁鹊的姓名之谜,我们再来捋一捋扁鹊的出生年代。

[var1]

2、扁鹊出生年代的考证

在《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有扁鹊的4事迹:1、受医于长桑君;2、给赵简子(即赵鞅)看病;3、救治虢太子;4、给齐桓侯看病。我们现在一一进行考证。

关于扁鹊给赵简子看病

在《史记.扁鹊列传》有曰: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 秦穆公 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

但在《史记.赵世家》的记载则是:

“晋顷公之二十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后十三年,鲁赠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

[var1]

两个的记载有出入,《史记.扁鹊列传》记载的是在晋昭公时代,而《史记.赵世家》记载是在在晋定公时代。到底哪一个是事实呢?我们来看《史记正义》中对《史记.赵世家》和《史记.扁鹊列传》的”七世而亡“是注释:

“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静公为七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赵世家》,简子疾在定公十一年也。”所言极是。晋定公十一年即前501年,诊疾赵简子,当于此年。《史记.扁鹊列传》记为晋昭公,误。”

唐朝的张守节指出《扁鹊列传》中关于扁鹊给赵简子治病的时代是错误的。而赵简子即赵鞅,他的执政期间是在晋顷公和晋出公之间,即公元前525—前475年,而赵简子是死于公元前458年。扁鹊为赵鞅看病是在晋定公十一年。也就是说,秦越人扁鹊是赵简子时的名医。

关于救治虢太子

在《史记.扁鹊列传》有曰: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觽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帇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var1]

我们先看一下《史记正义》对《扁鹊列传》中“其后扁鹊过虢(guo)”的注释:

“陕州河北县东北下阳故城,,古虢,即晋献公灭者。”

史料上,晋献公灭虢国,是在鲁僖公五年,即前655年。刚才我们已经考证过—赵简子是死于公元前458年。中间有差距100多年,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救治虢太子的扁鹊和秦越人扁鹊并不是同一个人,或许都是医术高明之人,都被称之为了扁鹊。

关于给齐桓侯看病:

关于扁鹊望诊齐桓候的事,在《史记》本传、《新序杂事》中均有记载,唯独《韩非子喻老》称齐桓候为蔡桓公,这对于80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那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教科书:

“扁鹊见 蔡桓公 ,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六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var1]

但事实上呢?蔡桓公即蔡桓候,名封人,执政期间为公元前714—前695。那么齐桓候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我们再看一下《集解》中的记载:

“傅玄曰:‘是时无齐桓侯。’骃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在《史记.六国年表》中也有关于桓公午的记载:

“(前386年),田常曾孙田和始列为诸侯,迁康公海上,食一城。”“(前384年)田和子桓公午立。”“(前378年)齐威王因(齐)元年。”

由此可知,历史上没有齐桓候,只有齐桓公,而齐桓公执政期间应为公元前384年—前378年。这与《资治通鉴》里关于齐桓公执政期间的记载(公元前385年—前379年)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医病的案例真实性确定不了。

至于扁鹊受医于长桑君的事迹,除了《史记》之外,没有发现有其他的古籍文献可考,笔者认为应为虚构。

二、关于扁鹊被踢出历史课本的原因

至此,我们从古籍中关于扁鹊的记载来看,扁鹊的行医时间有几百年之久,人不可能活这么大岁数。所以,笔者认为,扁鹊只是一个称号,是先民们对那些医术高明、救死扶伤、救人于痛苦的古代医生的尊称。不管是秦越人还是卢医,他们应都是著名的民间医生,而且是医术精湛的游医。所以“扁鹊”并不是一个人独享的名号,而历史讲究的是严谨、真实,或许这就是扁鹊被退出历史课本的原因吧!

从文献记载中,我们可知道,扁鹊来自于上古时期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在轩辕黄帝时期,有一个医生医技高潮,且外形长得类似“鹊”,他到处行医,给人热心治病,救人们与痛苦之中,人们就把它比作给人带来喜庆的喜鹊,所以被尊称为“扁鹊。所以,在古人的意识里,“扁鹊”不仅仅是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的尊称,其实也暗含着古代人们的期待,期待有更多像扁鹊这样医技超人的神医来救民之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无,如何成为战国七雄?一场血案的缘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历史中记载这个女子为晋成公之女,也称她为“赵庄姬”。赵庄姬嫁过去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按理说,赵庄姬已是人妇,且又生了儿子,理应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生下儿子赵武

  • 战国公子平原君: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残忍不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平原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是赵武灵王之子,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期担任相国,一生礼贤下士,门下食客甚至达到数千人之多。[var1]平原君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无识人用人之能,在后世对四大公子的评价中,他的口碑是最差的。1,目光短浅,利令智昏:秦国讨伐韩国,攻克野王城,韩国割让上党郡

  • 战国三大卿族夺权事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戴氏取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家分晋晋国一度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称霸中原长达百余年的时间。[var1]晋国国君世系春秋晚期,晋国的实权由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家卿大夫掌握。先是赵灭范和中行氏,后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var1]韩赵魏三家分晋二、

  • 用春秋战国视角看欧洲乱局,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看到欧洲地图,那种山河破碎,小国林立的场面都让我会联想到我国的战国时代。那么欧洲的战国七雄又会分别对应中国战国七雄中的那一个国家呢?[var1]1俄国特别像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它远离文明中心,可以在背后更不发达的地方称霸一方,却始终不被文明中心的国家瞧得起。两国都在积极融入各自的文明中心,努力参

  • 为什么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让赵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早期的战争,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打仗前要寻找恰当的理由,没有恰当的理由,不能打仗。也就是说,必须打“义战”;二是打仗需要寻找专门的战场,不能随便打。一般这样的战场是在两国交界的开阔地带;三是战争主要由贵族子弟参与,一般的平民和奴隶,连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四是战争是以列阵的形式进行,兵种也主要是

  • 赵简子昏迷 扁鹊既不施针也不开药 却说他上天遇神仙了 关键大家还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晋昭公的时候,诸位大夫势力很强,而国君家族的力量却很弱。赵简子当时为大夫,虽然他身居大夫,但是他权势熏天,却是晋国实际的掌权者。有一回,赵简子忽然之间生病了,整整昏迷了五天,不省人事。[var1]所有人都很担忧,于是把扁鹊找来给他看病。他从屋里走出来,有个叫董安的大夫就问扁鹊关于赵简子的病情。扁鹊就

  • 嬴驷大婚被新娘捅一刀,大笑完婚,转身打下一个新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看《芈月传》时,看到芈八子和嬴驷之间的爱情有些许羡慕,但是当看到真正的历史真相,又感叹人性的复杂,以及抛开儿女情长的奋斗多么冷漠又高尚。[var1]嬴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那时还没有统一六国,嬴驷年纪轻轻继位称王后,展露出自己非常强的管理能力。在一次去他国拜访中被魏家包围住,这时魏国一名年轻貌美的女

  • 台南将民族英雄、抗金统帅张浚为主神,同供有孔子老子关帝吕洞宾、釋迦牟佛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标签: 杂谈五文昌帝君—李老道君、孔夫子、張 浚、呂 喦、關 羽,本堂以張文昌為主神。除此之外並奉祀紫微大帝、玄天上帝、保生大帝、東嶽大帝、四極大帝、華光大帝、福德正神、中壇元師、鎮海上將、虎爺、三聖佛祖:釋迦牟佛祖、普賢菩薩、文殊佛祖及隼提佛祖。崇德堂是一塊修身養性、救人救世的聖地大家

  • 晋文公称霸后,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过了一年多,晋文公想到当初流亡时,郑国国君对自己的无礼,心中愤愤难平,再加上城濮之战时,郑国站队楚国,也让他很不爽。于是,他就决定出兵征讨郑国。(实际上是以此为借口攻打郑国,占领郑国土地。)这一次,他把秦国也一起拉上了。晋文公上台之后,就一直很感激秦穆公的相助之情,所以他在位这么多年,秦国和晋国也成

  • 战国历史孙膑智赢庞涓的马陵之战遗址,山东莘县马陵村经专家认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七雄名自称霸一方土地领域,野心强盛的霸主为了扩大自己的管控区,于是频繁发动战争,以达到强行占领邻国为结局!庞涓和孙膑分别属于两个小国,战争非常时期是带兵打仗领头人物![var1]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二人之间旧日的恩怨情仇,顺应着历史变迀,机会终于等到头啦。[var1]齐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