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最后的秘密武器—赵高

赵国最后的秘密武器—赵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01 更新时间:2024/2/17 13:42:21

那个时代的人也曾高呼:天下苦秦久矣。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历经六世帝王的努力,终于依靠坚持不懈的维护商鞅之法,积累了强大的国力,平定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为何到了秦二世胡亥这里,秦国世代所依靠的图强之法,就成为了埋葬秦国的罪魁祸首?

显然,葬送秦国的不是秦法,而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

赵高

翻看《史记》看赵高在秦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个人这辈子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事情,变着方的讨好秦始皇,以获得信任,进入到秦帝国的核心圈。第二件事情,就是在秦始皇死后,胡亥继承大位,他几乎就是怎么作,怎么来,似乎怎么做能让国家完蛋,他就怎么做。只选错的,不选对的。这和此前精明,聪慧的赵高判若两人。

[var1]

那么问题来了,赵高自己是秦帝国的宦官,这个王朝也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这个王朝覆灭了,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对他没有一点好处。毕竟,赵高只是一个宦官,就算拥有再大的权力,也是没有办法当皇帝的。比如明朝时期的九千岁魏忠贤,权倾朝野,连皇帝都成了摆设,然而他依然没有篡位,他依然还是希望大明朝能继续生存下去。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个宦官,如果这个朝代垮了的话,他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那么是他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清时局,只是一味地想获得权力,获得一种掌控别人命运的快感。最后因为什么都不懂,玩砸了。

赵高自己就说过: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同时,有文献资料显示,赵高之所以被秦始皇看重,成为重要的”身边人“,并被任命为”中车府令“,其最重要的就是赵高精通秦国律法。每次秦始皇询问一些关于法律上的问题,赵高几乎都可以脱口而出。因此可以说,赵高不但很有文化,还有相当出众的政务管理能力,因此才被始皇帝留在身边,否则,也很难解释,当年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赵高是唯一在祖龙身边的人。

那么赵高究竟做了什么,足以证明他的目的就是要将秦国灭亡呢?

秦始皇死,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人为的意外?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是在秦始皇三七年七月左右,此时的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了。在返回咸阳的路上,始皇帝忽然发病。

[var1]

首先,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身旁一定跟随着医术高明的医生,巡游时得了疾病,为啥在任何宫廷记录或者文献中没有记载。在《史记》中对于秦始皇得病的情况只有三个字“病益甚”。

什么样的病会“益甚”,想来想去无非四种类型,急性传染病,脑血管病,癌,和中毒。急性传染病不可能,因为从目前的记录来看,也只有始皇帝一人得病,赵高的没事,就是证明。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样的病,一旦病发就是偏瘫,神智不清,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亡。癌症,仅仅十天就病发?也不可能。中毒的可能性最大,究竟是食物中毒还是人为中毒就不好说了。

而这中毒,你说谁最有可能,且能干成,也只有赵高最有这个能力。

始皇帝死后,诏书上写的是让扶苏继承帝位。但是,赵高凭借着一己之力,隐瞒始皇的死讯,为了掩人耳目,还用鲍鱼和咸鱼放入车中,遮住气味。赵高还将始皇帝的旨意毁掉,伪造成让胡亥继位,传假诏,杀扶苏,逼死蒙恬。将胡亥即位路上最大的两个障碍除掉,而赵高能顺利地完成这些事情,最大的助力,就是他将李斯拉上了自己的船。

疯狂的作死

赵高帮助胡亥获取大位之后,就开始了疯狂的作死节奏。世人都知道秦法严酷,赵高帮助胡亥

篡位成功之后,又在秦法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地增加赋税和刑罚。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变本加厉的刑法实行之后,才直接导致。

[var1]

文献记载:“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於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

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率军直逼新丰,胡亥大骇。少府章邯率军“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有惊无险。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换来的没有朝廷的奖励,却只有恐惧。

在《项羽本纪》中记载,章邯在和项羽的军队对持的时候,秦二世几次派人询问为何不战?章邯恐惧秦法的残酷,就派遣长使司马欣去咸阳汇报最新的军情,以及接下来的指示。然而,司马欣从战场到达咸阳后,秦二世不见,赵高也不见,司马欣在宫外逗留了三天,没人理他。赵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司马欣是知道的,三天都没见,司马欣越想越觉得恐惧,于是赶紧赶回军营。司马欣在赶回军营的时候,多了一个心眼,没有走原路。果然,赵高的确派人来追他,没有追到。

[var1]

这里有一个疑问,司马欣在宫外逗留三天三夜,没人待见。为何他一走,赵高就派人来追他?所有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思维。我们不妨这样大胆地设想一下:

在当时,大家都知道项羽才是秦帝国最大的威胁,而章邯作为秦国的大将,率领着秦国的精锐在前线打着决定秦国的生死之战。但是这样的一场大战,章邯派司马欣过来汇报,竟然就能把人家晾在城外三天,赵高想干什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还对前线的大将如此态度,这明显要让章邯心生芥蒂。司马欣因为恐惧而奔回军营,赵高竟然还在背后追赶,这是不是更加让章邯和司马欣心生异心。这样显浅的道理,难道赵高不知道?还是说,是他有意而为之。

其结果,就是章邯果然投降了项羽。这也就不难解释,曾经威慑天下,统一六国的秦军,为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土崩瓦解。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赵高。

除了军事上破坏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更加说明了赵高的行为就是复仇,那就是”远骨肉“的政策。在赵高的怂恿下,胡亥对这位自己的老师是信任有加,也因为如此,这位秦二世几乎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屠戮殆尽。

[var1]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杀扶苏好歹是为了夺权,而对于嬴氏家族的大量杀戮,是为了什么,开心?显然看得出来,赵高针对的就是秦始皇的家族,他恨他,包括他的一家。

赵高的国仇家恨

赵高姓赵,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乃赵王宗亲,“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在古本《史记索隐》中却有明确交代,“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

[var1]

这就明白,为何赵高会如此行为,他想尽办法扶持胡亥,胡亥称帝之后,他又想尽办法破坏国家政策,大兴徭役,制定严酷的刑法,甚至全国叛乱的时候,他也是消极镇压,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不镇压。说得白一点,赵高就是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秦朝内最好的卧底战友。

总结

秦国自穆公开始变法,通过六代君主的努力,到了秦始皇这代,又用了十五年时间才统一了六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让秦国最为头疼的国家,就是赵国。虽然,赵国有像李牧,廉颇,庞援这样的名将,依然无法阻止赵高的灭亡。而最后替赵国复仇的,竟然是一个阉人,这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横扫六国的秦军锐士,为什么这么弱,连起义军区区几万人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楚汉史,你一定会觉得特别地好笑,项羽仅仅带领着几万人马,就算士兵们作战再勇猛,能比得上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八十万虎狼之师吗?如果你真的熟悉楚汉历史,你一定会知道,项羽从来没有和正儿八经的秦军打过,那么你肯定会问,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不是号称秦军主力吗?[var1]其实,

  • 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军事实力有多强?硬撼强秦,十次交手赢了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26年15岁的赵武灵王即位,赵武灵王韬光养晦,主动退出中原混战,比如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唯独赵武灵王自谦赵国没有称王的实力仍然自称“君”,不过不参与中原争霸不代表赵武灵王无所作为,相反他借着各国混战的大好机会忙于内政,先是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大大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接着五伐

  • 范蠡只教勾践三招,就让三千越甲能吞吴,学会三招凡事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在范蠡的辅佐,险些被灭国的勾践,才忍辱负重地卧薪尝胆,并最终带兵攻进吴国,成为一方雄霸。这样智谋高超的范蠡,其实,只教了勾践三招,竟能让越国富强起来。这三招不仅能运用于古代的沙场上,同样用在当今社会的你我身上也一样适合,可以让你的实力倍增。[var1]韬光养晦 扮猪吃老虎春秋时(公元前494年)

  •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二越王勾践剑见到实物我被震撼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鸠浅"就是这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而这把剑就是

  • 被司马迁载入正史,被世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360百科里面说,扁鹊是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他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一位走南闯北的游医、名医。他给人瞧病,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尤其擅长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不管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还是五官科,他都很精通,更是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在中国医学上,他

  •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无,如何成为战国七雄?一场血案的缘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历史中记载这个女子为晋成公之女,也称她为“赵庄姬”。赵庄姬嫁过去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按理说,赵庄姬已是人妇,且又生了儿子,理应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生下儿子赵武

  • 战国公子平原君: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残忍不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平原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是赵武灵王之子,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期担任相国,一生礼贤下士,门下食客甚至达到数千人之多。[var1]平原君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无识人用人之能,在后世对四大公子的评价中,他的口碑是最差的。1,目光短浅,利令智昏:秦国讨伐韩国,攻克野王城,韩国割让上党郡

  • 战国三大卿族夺权事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戴氏取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家分晋晋国一度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称霸中原长达百余年的时间。[var1]晋国国君世系春秋晚期,晋国的实权由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家卿大夫掌握。先是赵灭范和中行氏,后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var1]韩赵魏三家分晋二、

  • 用春秋战国视角看欧洲乱局,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看到欧洲地图,那种山河破碎,小国林立的场面都让我会联想到我国的战国时代。那么欧洲的战国七雄又会分别对应中国战国七雄中的那一个国家呢?[var1]1俄国特别像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它远离文明中心,可以在背后更不发达的地方称霸一方,却始终不被文明中心的国家瞧得起。两国都在积极融入各自的文明中心,努力参

  • 为什么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让赵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早期的战争,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打仗前要寻找恰当的理由,没有恰当的理由,不能打仗。也就是说,必须打“义战”;二是打仗需要寻找专门的战场,不能随便打。一般这样的战场是在两国交界的开阔地带;三是战争主要由贵族子弟参与,一般的平民和奴隶,连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四是战争是以列阵的形式进行,兵种也主要是